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财力保证。地区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价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越高,政府就越有能力为民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反之,则会影响财政再分配的保障能力,制约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民众的根本利益。本文就临夏州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下表列出了2003年至2020年临夏州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发展变化情况。
2003-2020年临夏州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 | ||||
单位:亿元、% | ||||
地区生产总值 | 增速 | 财政收入 | 增速 | |
2003年 | 37.36 | 14.3 | 1.45 | 5.07 |
2004年 | 51.59 | 19.9 | 1.71 | 17.93 |
2005年 | 57.08 | 16.8 | 1.93 | 12.87 |
2006年 | 63.75 | 13.1 | 2.24 | 16.06 |
2007年 | 73.75 | 10.9 | 2.72 | 21.43 |
2008年 | 84.63 | 17.2 | 3.49 | 28.31 |
2009年 | 94.87 | 11.1 | 4.03 | 15.47 |
2010年 | 108.07 | 11.4 | 5.55 | 37.83 |
2011年 | 131.82 | 12.6 | 6.84 | 23.08 |
2012年 | 155.31 | 17.8 | 9.07 | 32.68 |
2013年 | 189.18 | 16.3 | 11.53 | 27.17 |
2014年 | 212.28 | 14.7 | 14.20 | 23.15 |
2015年 | 221.80 | 11.6 | 16.59 | 16.78 |
2016年 | 243.14 | 7.3 | 18.21 | 15.74 |
2017年 | 254.73 | 4.6 | 16.89 | -2.34 |
2018年 | 278.65 | 6.0 | 15.52 | -8.08 |
2019年 | 300.65 | 6.0 | 16.38 | 5.52 |
2020年 | 329.93 | 5.1 | 19.18 | 17.13 |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由2003年的37.36亿元增长达到2020年的329.93亿元,期间增长了8.9倍;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1.45亿元增长达到2020年的到19.18亿元,期间增长了13倍。从总量上看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除个别年份外)是同步增长,从增速上看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2015年以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速开始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且起伏较大。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一、占比分析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是逐步提高的,而达到一定比例后则趋于稳定。目前,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40%,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20--30%。财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会对作为一般公共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从2003年以来我州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5年,我州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48%,比2004年高4.17个百分点,比2010年高2.34个百分点,2015年以后占比反而出现下滑态势,总体来看,我州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为7%左右,占比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边际分析
财政边际收入率是当年新增财政收入占当年新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财政的边际收入率既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也能反映评价地区生产总值的准确性。如果财政边际收入率大于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财政平均收益率),则表明财政收入有提高的趋势,反之则降低。
临夏州财政平均收益率与财政边际收入率对照表 | ||
财政平均收益率 | 边际收入率 | |
2004年 | 3.31 | 1.83 |
2005年 | 3.38 | 4.01 |
2006年 | 3.51 | 4.65 |
2007年 | 3.69 | 4.80 |
2008年 | 4.12 | 7.08 |
2009年 | 4.25 | 5.27 |
2010年 | 5.14 | 11.55 |
2011年 | 5.19 | 5.40 |
2012年 | 5.84 | 9.51 |
2013年 | 6.10 | 7.28 |
2014年 | 6.69 | 11.56 |
2015年 | 7.48 | 25.05 |
2016年 | 7.11 | 3.29 |
2017年 | 6.63 | -3.49 |
2018年 | 5.57 | -5.70 |
2019年 | 5.45 | 3.90 |
2020年 | 5.79 | 9.16 |
由上表可见,全州财政边际收入率在2015年达到最高,在2015年之前财政的边际收入率高于财政平均收益率,表明我州经济增长中的有效成分较大;2015-2019年财政的边际收入率低于平均收益率,表明我州经济增长中的无效成分开始增大。
三、弹性分析
财政收入弹性是指财政收入增长率与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之比,即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财政收入增长率。用公式表示: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当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时,表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于涵养税源有利;当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增加财政收入有利。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的高低决定了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是否同步或协调发展。
由上图可知,全州2003-202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弹性变化很不稳定,最高值在2015年达到3.7,最低在2018年降至-0.9,除2003、2016、2017、2018和2019年弹性系数小于1外,其他年份系数都大于1。总体上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四、差异性分析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税源结构,不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不同,一般是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我州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虽占有较大的份额,但非营利性服务业占了很大比重,占到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5%左右,这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来说基本为无效成分。
总体来说,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进一步扩大财源,才能确保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从临夏州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以商贸旅游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上。要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合理推进农村股权改革,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农业资源、发挥民族特需用品优势等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通过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的发展推动商贸旅游业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的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