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临夏】布楞沟村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日,由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央媒驻甘代表组成的田野调查团队,深入甘肃布楞沟村的田间地头、村史馆及生产一线,亲身感受了这个偏远小山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悬崖边”的华丽蜕变
甘肃临夏东乡,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梁峁纵横,沟壑交错。布楞沟村,这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小村落,海拔1900米,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曾是东乡族自治县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六大难题如鸿沟般横亘在村民面前。“渴死麻雀摔死蛇”,是这里往昔的真实写照。
马春花,一位土生土长的布楞沟人,如今选择返乡就业,成为村里的一名干部,也是村史馆的义务讲解员。她每天向外来游客讲述着家乡的蝶变故事。在马春花的引领下,田野调查团队来到一处干净整洁的小院,只见几根白色布袋状的管子从屋顶接到院落中央的水窖和水缸,将雪水、雨水汇聚于此。马春花介绍,布楞沟村年降水量仅29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1490毫米,以前村民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洮河取水,雇车拉水成本高昂。眼前的画面,就是布楞沟人过去采集“望天水”的智慧结晶。“这个小院就是我们原来的家,现在被改造为水文化体验馆了,我们一家也早已搬到山下统一规划的新农村。”马春花说道。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13年2月28日,布楞沟村人饮入户工程开工建设,仅用4个月时间,就将发源于太子山的河水通过管道送到了村民家中。从此,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车拉驴驮人背的吃水历史。那首“上去一山又一山,山连着山;过了一沟又一沟,沟连着沟……”的东乡民谣,如实映照出了布楞沟行路难的问题。2013年3月,布楞沟村石化路开工建设,5月底完工。一条20多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如今,六年制小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村卫生室设施完备,便民超市、文化中心一应俱全。近12年来,曾因无路闭塞而困、因干旱缺水而苦、因产业匮乏而穷的布楞沟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东乡族自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宏伟介绍:“多年来,东乡族自治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修旧如旧’的原则,护其貌、显其颜。如今,布楞沟村已成为我们东乡族自治县的一处3A级景区。我们依托村史馆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利用东乡族特色民俗风情,发展民俗展示、农家休闲、庭院商业等文旅产业。布楞沟村正在蜕变为对外展示乡村振兴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未来,我们将着眼于研学、美食、非遗工坊等业态,进一步对布楞沟村进行改造升级。”
今朝俯瞰布楞沟村,群山披着冬雪,东连兰州、西达县城的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村委会、村小学、幼儿园在公路两边依次排开。公路北边红墙灰瓦的新农村、观景台、“布楞沟”红色字样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无不向来访者展示着布楞沟村的美丽蜕变。
“幸福庄”的振兴之路
“布楞沟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十余年的大力帮扶。”马春花在讲解时深情地说道。
2013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始定点帮扶东乡族自治县。多年来,该公司先后选派13名干部在东乡族自治县开展帮扶工作,为东乡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中国石化派驻布楞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卢晓阳表示:“今年,我们投入3200万元建成了布楞沟培训基地,集住宿、餐饮、会议为一体,依托石化商旅的优质资源,打造布楞沟旅游文化品牌,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近三年来,布楞沟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更是成为甘肃省和美乡村的典型范例。东乡族自治县结合布楞沟红色旅游基础,探索规划民族乡村旅游路线,将周边村落衔接带动起来,继续提升改建红色教育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南北两山绿化标准,“以红带农”,吸引游客,以第三产业旅游业带动东乡第二产业加工业,从而撬动周边村落第一产业种、养殖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和美乡村品牌。
布楞沟村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缺乏常规农业生产所需的自然条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瞄准这一自然环境特点,为布楞沟村“量身定制”了新产业——藜麦。
2018年,中国石化投资建成了甘肃规模最大的藜麦育种基地,培育出适合我国干旱、高寒地区生长的藜麦品种。经过大力推广,布楞沟村村民们对藜麦种植的接受度逐渐增强,开始打破原有的种植习惯。
“2021年以来,我们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等十余个,成功构建种植结构化矩阵。2023年至2024年,藜麦种植涉及13个乡镇近40个村及12个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亩数年均达到1万亩,藜麦原粮收购年均近1000吨。”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杨成介绍道。
杨成也曾是中国石化派驻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的第一书记。作为一个自小在城市长大的“80后”年轻人,帮扶工作期间,他从一个不懂庄稼的门外汉,成长为了对村里农产品如数家珍的行家。时间回溯到藜麦产业发展初期,杨成从踩点、入户、考察加工、制定方案、推进进程,到现场收购、监督、保质保量,全程参与了40多个村收购计划的部署工作,并制定藜麦收购发票、资金及管理要求,确保每笔藜麦款准确无误地汇入藜麦种植户账户。因此,他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藜麦书记”。
走进中国石化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藜麦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工藜麦。经过清理、筛选、去石、润麦、分级、包装等工序,一袋袋真空包装的藜麦原粮“诞生”了。杨成向田野调查团队介绍着东乡藜麦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大力推动企业工会福利和后勤保障采购的同时,销售渠道的拓宽也为“藜之香”藜麦品牌产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在2024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期间,中国石化定点帮扶东乡族自治县的‘藜之香’藜麦以10.55万件、274.28万元的销量和销售额,成为单品销售量、销售额双料冠军。”杨成自豪地说。
在中国石化的大力帮扶推动下,东乡族自治县打造“一县一链”藜麦全产业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撬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东乡族人一直有“无羊不成家”的说法,“东乡手抓”羊肉品牌也远近闻名。然而,曾经的布楞沟由于交通不便和干旱的条件,谈不上规模化养殖。自2013年起,政府大力扶持布楞沟的养殖业,为养殖户提供专项贷款、发放种羊,以扩大羊群的产业化规模。祥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建英和村里的养殖户也因此受益匪浅。
此前,土生土长的布楞沟人马建英只有10余只羊。如今,在公路旁边,一排标准化圈舍矗立在半山腰。“当年只有13只羊,现在存栏的羊有2000多只,这变化当年想都不敢想。”马建英感慨道。而不远处的布楞沟养殖农民合作社已经成功运营9年了,自2018年起,年均为26户村民各分红2000多元。布楞沟的羊产业已然蓬勃兴起,“东乡手抓、布楞沟羊肉”品牌名扬全国。
作为布楞沟村巨变的见证者和受益者,79岁的村民马仲成已经在新农村漂亮宽敞的房子里住了九年。“十几年来,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引进来了,路通了,中石化帮助我们修了一所学校,我们住进了新农村,好多人的思想也转变过来了,素质也提高了。”每天吃完晚饭,他都要沿着村子的硬化路散步,“现在的日子,攒劲得很!”马仲成感慨道。
甘肃政法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马振华表示,布楞沟村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布楞沟村的经验表明,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该村在产业选择道路上遵循了资源禀赋原则,以当地传统优势的“东乡贡羊”养殖、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在与周边地区产业竞争中,明显具有特色优势,同时,该村挖掘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为该村各项产业兴旺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村红色旅游、农家乐、休闲农业、传统种养殖业……布楞沟村如今业业兴旺,乘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