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走进新生活的她们
初秋,阳光明媚。积石山县闪烁着丰收的喜悦,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生机:菊花热烈绽放,橙黄花瓣在风中摇曳;黄河河堤两岸绿意葱茏,柳枝轻拂水面;安置区的楼房鳞次栉比,白墙红顶间透着烟火气;农家小院里花木扶疏;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新路、新居、新业、新日子,每一处新景都溢着向阳而生的力量,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胡林家乡朝阳社区里,居民宁正红的家满是生活暖意。她是从关家川乡杓家村搬入150多平方米的新居,如今家里都显现着她们一家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双门冰箱格外显眼,客厅里“乔迁之喜”的红字贴纸仍透着喜气,鱼缸里几尾红色锦鲤自在游弋,沙发上放着她的绣品,绣着牡丹的枕套、纳着吉祥纹的鞋垫、缝着卡通图案的拖鞋,每一件都精致耐看,针脚细密、色彩鲜艳。
“搬进新家啥都方便,小区里有超市、党群服务中心,买东西、办事不用跑远路,3个孩子都在附近上学,我专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闲下来就做手工。”宁正红说做点针线活和手工艺品心里踏实。做好了送给亲朋好友,看着他们穿在身上、用在日常,特别有成就感。她的话语里满是知足,正如小区院落里成片的三叶草,白色与紫色的小花悄然绽放,流淌着低调而持久的幸福。
大河家镇韩陕家蔬果产业园里,银色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更是一片繁忙景象。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红彤彤的圣女果缀满枝头,圆滚滚的茄子藏在叶片间,工作人员穿梭其中,采摘、分拣、搬运,动作娴熟利落。绿意与果香交织,丰收的浪潮在棚内涌动。
“我是本村人,在基地务工快一年了,每月工资3500元,家里6口人,现在的日子很安稳。”正在采摘绿宝石圣女果的马芬莲,手上沾满果露却笑得灿烂。她说,以前出门打工要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去年原址重建20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人住得宽敞。“我每天下班能给老人做口热饭,陪孩子写作业,这日子就是我最想要的。”
产业园的库房里凉意扑面,几名工人忙着打包果蔬。螺丝椒、紫茄、线茄、西红柿及红黄圣女果,在分拣台上堆成了“彩虹山”。员工马赛力麦一边将圣女果装盒,一边细数着现在的好日子:“我在这里负责分拣、施肥、锄草,工资按月结,家里原址重建了5间房,丈夫在镇上开挖掘机,我们俩的收入足够一家人生活,老人孩子照顾得到,自家的几亩地也没耽误,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沿着整洁的水泥路走进大河家镇陈家新村,深邃的蓝屋顶、淡黄色的墙身,让错落有致的新居显得简朴而宁静。村民刘登莲的小二楼前,精致的小花园里正上演着“色彩盛宴”:菊花金黄、向阳花明艳、格桑花粉嫩、鸡冠花火红,浓淡相宜的色彩舒展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
刚从地里摘辣椒回来家的刘登莲,裤脚沾着泥土,脸上却满是笑意。“今年红辣椒收成好,半天就摘了这么多,晒干磨成辣椒面,够家人吃大半年。”她指着袋子里的红辣椒,话里满是丰收的喜悦。说起三个孩子,刘登莲更是难掩自豪:“大姑娘现在在镇医院上班,踏实又能干;二姑娘在临津中学上高三,作文写得特别好,经常拿奖;小儿子上五年级,学习也不用我操心。”
院墙上,葡萄藤从墙外探进院内,藤上挂满了裹着白色果霜的紫黑色葡萄,刘登莲顺手摘了几颗递给来客:“这棵葡萄树是从老家院子里移来的,今年就结果了,你尝尝,特别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小菜园里的西红柿已经泛红,辣椒、茄子泛着油光,一排葱苗整齐挺拔,一畦洋芋苗绿意盎然——这些都是她的劳动成果,在阳光下迎风生长,透着烟火气,也藏着稳稳的幸福。
阳光洒满积石大地,每一寸土地都升腾着奋进的力量与无限生机。宁正红、马芬莲、马赛力麦、刘登莲……这些走进新生活的女性,把安居乐业的幸福感写在脸上,绽成了一朵朵迎着阳光盛开的花,也照亮了积石山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