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系统治水护生态 碧水长流惠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基。近年来,临夏县始终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控源头、守底线、建机制”为抓手,打出入河排口整治、饮用水源地守护、长效管护推进的“组合拳”,实现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水质连续多年100%达标,让清澈碧水成为惠及民生的“幸福底色”。
治水先治污,排口是关键。临夏县聚焦流域污染源头管控,全面推进黄河干流雨洪排口、大夏河流域入河排口规范化整治,从源头切断污染“输入链”。同时,与临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动,每月对大夏河土门关、双洞口断面水质开展监测,为河道水质改善筑牢第一道防线。
饮水安全是民生底线。今年,临夏县启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千吨万人”水源地环境整治,一方面,对2个县级、5个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行“月巡查”,严防放牧、乱扔杂物、野炊等污染行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另一方面,联合临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季监测”,覆盖县城及乡镇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月巡+季测”双重保障,让群众用上“放心水”“安全水”。
地下水保护同步推进。临夏县定期巡查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每季度开展地下水质监测,确保地下水安全稳定。
长效管护是治水关键。临夏县深化河湖长制,将责任层层压实至各级河湖长,通过常态化巡河、专项整治,及时解决河道“四乱”问题;同时加大生态治理修复投入,以堤防加固、植被恢复等措施提升流域生态承载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从“治得好”向“保持好”迈进。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县分局副局长 刘海林:“近年来,临夏县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完成110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其中4个排污口开展在线监测管控。2024年划定了石门滩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全县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建立了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档案,每月开展巡查,每季度进行水质检测。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下一步,我们将协同推进河湖长责任制,大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投入,筑牢水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如今的临夏县,正以扎实的治水成效,让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记者:赵静 曹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