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家门口看病不发愁
“我妈妈高血压,村卫生室就能买到降压药。”甘肃康乐县八松乡新庄村村民陈琴琴说,而且,去乡卫生院、县医院里看病抓药,也都非常方便,“真正是家门口看病不发愁。”
近年来,康乐县大力推动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已成为村级健康促进的主要阵地。“原来村卫生药品数量少、种类单一、现在配备常用药品160种以上,能满足辖区群众的用药需求。”康乐县八松乡新庄村卫生室村医鲍志萍说。
据介绍,2013年9月从新治街整体搬迁至城东新区,现在的康乐县人民医院各项基础设施齐备,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康乐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永同说:“以前的康乐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小、业务用房紧张,专业人员短缺,科室开设少,设施设备简陋,服务能力比较弱。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这条主线,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环境,增设设施设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尤其在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便民服务方面成效最为显著。”
医疗保障涉及千家万户,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命健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十年来,康乐县不断建设和深化医改工作,织牢医疗保障网,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逐步实现“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的目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康乐县医疗保障局局长康红霞说:“十年来,康乐县全面推进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基金监管、优化经办服务;实现了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全面执行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民参保基本实现,低收入人口参保全覆盖,资助全落实、待遇全享受,“三重保障”后,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92.57%。”
“今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在县医院住院治疗8天后,转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总共花费了9万5千多元。在医保的好政策下,报销了7万3千多元。”上湾乡吓庄村参保群众马艾由不说。
据了解,2022年1-9 月,全县参保居民累计报销 20013.54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报销 9970.48万元,大病保险报销 1165.97万元,医疗救助 1952.46万元,实际报销比例 65.4%。
十年来,康乐县以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基层诊疗、疾控检测、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加快推进重点传染病救治行动,着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行动,积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健康帮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卫生健康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康乐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段文娟说介绍,十年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县医院整体迁建、医养结合医院等一大批卫生项目实施,17所乡镇卫生院、152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空白点”全面消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建立,90%以上的患者能在县域内就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国家健康促进县和省级卫生县城成功创建,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