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校园开满石榴花
——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日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雕琢牡丹图案,在葫芦上烙画《黄河风情》,用废报纸制作纸浆画……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该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烂绽放。
“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植于师生心中。”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各个环节,为创建工作筑牢制度根基。
走在校园里,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浓烈、厚重。主题广场庄重典雅,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各类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民族团结理念。课堂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作为必修课,结合临夏独特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各专业课程深度挖掘共同体意识元素,打造特色育人体系。
实践活动为民族团结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卫生健康学院的学雷锋活动、基础教育学院的文艺演出与非遗创作、文旅学院对非遗技艺的弘扬、生物工程系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各院系发挥专业特色,构建起“嵌入式”育人生态。“在非遗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葫芦雕刻、泥塑制作技能,还增进了对临夏历史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学生马鑫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宣传载体与师资建设路径,为创建工作赋能增效。构建全媒体矩阵,2025年发布的大量推文和短视频,获得可观阅读量;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全方位传播民族团结理念;实现教职工专题培训全覆盖,举办多场民族宗教理论和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完成多个师资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以非遗技艺传承为抓手,将其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课程开设、校企合作、文创开发、培养“非遗新青年”等举措,推动非遗发展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科研工作精准发力,紧扣临夏地区发展需求立项科研项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成果丰硕,多项省民委课题立项结项,师生在科研竞赛中屡获奖项,发表多篇论文,为创建工作注入学术内涵。
如今,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已构建起“课程筑基、实践赋能、文化涵育、服务增效”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