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移”出文明新风尚
今年,我州以治理农村高额彩礼为突破口,通过建章立制、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及志愿服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有效减轻农民负担,让乡村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制度约束,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州上制定专项任务清单,建立“双包抓”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和婚嫁流程规范,指导全州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社区)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2923个。
宣传引导,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民政部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部门联动,通过签订承诺书、集体颁证和流动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创新推出微短剧和快板等85个文艺作品,线上线下同步推送移风易俗理念。
示范带动,注重典型引领。推行“党员+网格”模式,开展1556场次主题教育;在特殊节点举办交友联谊、婚恋指导讲座和集体婚礼,引导230对新人践行“低彩礼”“零彩礼”,组建33个特色宣讲团开展宣讲1674次。
志愿服务,助力移风易俗落地见效。组建226支特色志愿队伍,开展近千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476场群众性文娱活动,将新风尚融入地方特色艺术表演形式,通过“炕头会”等形式开展普法宣讲8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