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坚守河州金库润泽桑梓助力发展——记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分行经理国库40周年
四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只是一瞬,但对于扎根于临夏的国库事业而言,却是一段忠诚坚守、砥砺奋进的壮阔历程。自1985年独立行使经理国库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分行的国库人,始终践行“为国守库、为民理财”的初心使命,扎根河州大地,守护金融血脉,为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临夏州分行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组织的战斗力贯穿于国库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面对2023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该行迎难而上,率先在东乡县支库开展国库会计核算集约化管理试点,为全省改革探路。同年7月,平稳完成永靖、康乐等5县国库业务移交,实现“业务不断、队伍不乱、人心不散”;9月,“一机八库”模式成功上线,运行效率与监管能力同步提升。改革期间,数万名群众的民生资金发放精准及时,牢牢守住了民族地区国库资金安全底线。
同时,该行还持续优化国库组织网络,构建起以州级中心支库为龙头、7个县级支库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并创新建立县域国库“包挂”机制,通过“点对点”对接财政、税务及银行机构,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服务地方发展的合力。
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时,他们与税务、银行紧密协作,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退税业务“即来、即审、即办”,让政策红利能第一时间从“纸上”落到企业的“账上”。仅一年间,全州两级国库就办理了高达6.52亿元的退库资金,其中4.62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为696户企业纾困解难,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脱贫攻坚期间,国库成为扶贫资金“高速路”,确保牛羊补贴、危房改造、教育医疗补助等资金精准直达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地区群众手中。为让国债服务惠及农村居民,该行创新“线上+线下”“汉语+东乡语”双语宣传模式,将国债知识编成快板等通俗形式,并在9个乡镇设立“国债惠农服务站”。2024年,全州储蓄国债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同比增长超50%,其中“国债下乡”规模达去年同期的1.88倍。
资金安全是国库工作的生命线。四十年来,临夏州分行强化国库资金全链条监督,对不合规业务坚决“亮红灯”,严把资金进出关口。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确保每笔业务规范高效。2024年,全州办理公共预算收入44.39亿元、支出385.23亿元,实现“低风险、零案件”目标。
面对突发危机,国库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2023年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该行震后次日紧急拨付救灾资金2000万元,当日累计拨付1.5亿元;2024年前4个月,又拨付灾后重建资金5.72亿元,办理灾区退税1600余笔,为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从手工记账到“云端秒达”,从“核算先生”到“理财参谋”,临夏国库四十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地方建设同频共振。如今,该行已建成以现代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国库体系,业务电子化率达99.5%。同时,首创具有临夏特色的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分析框架,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金融参考”,计划2025年为更多县市定制分析报告,赋能县域经济。
站在新起点,临夏州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理念,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在支持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贡献国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