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红 筑梦新临夏 ——我州聚力打造“青”字品牌锻造青年志愿生力军

来源:民族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9
字号:
收藏

在2025年临夏和政半程马拉松赛场上,1039名青年志愿者如跳动的“志愿红”,活跃在赛事各个环节——从选手接驳、物料存取,到赛道补给、路线指引,再到医疗保障、赛后恢复,处处跃动着他们青春的身影。

来自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的志愿者马晓燕,在终点区连续6小时为选手递水、擦汗,尽管脸颊晒得通红,她仍笑着说:“看到选手冲线时的笑容,再累都值得。”

这抹流动的“志愿红”,不仅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坚实基石,更是近年来我州聚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青”字品牌、系统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闪亮“青春名片”。

矩阵赋能 织密组织“一张网”

面对我州地域广阔、需求多元的现实挑战,充分发挥组织化动员优势,着力构建州、县(市)、乡(镇/街道)三级联动、高效协同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通过持续巩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专业社工”协同联动模式,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在积石山县,团干部牵头组建“河州青·助农队”,联合社工机构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青年志愿者则负责电商直播,去年帮助销售花椒、核桃等农产品超50万元。

依托“志愿汇”平台,实现志愿者注册、项目发布、时长认证与动态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并依据平台数据做好服务效能评估,不断优化“招募-培育-组织-管理-激励”全链条工作机制,夯实组织基础。截至目前,全州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33万人,活跃青年志愿组织达169个。这张不断织密的组织网络,成为凝聚青春力量、提升服务效能的坚实底座。

项目淬炼 绽放“青”字品牌光

围绕党政中心大局,精心培育一系列彰显“青”特质的品牌项目,引导青年在时代所需处绽放光芒。

——乡村振兴注入“青”动能:依托大学生“三下乡”“扬帆计划”等活动,围绕生态环保、乡风文明、禁毒宣传、交通秩序维护、扶老助残、困境青少年关爱等主题,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基层项目矩阵。今年暑假,西北工业大学志愿者张思琪在临夏市青年之家的暑期公益托管班,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航天世界。“看到孩子们对我的讲课内容感兴趣,还不停地与我交流,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张思琪说。

——社会治理构筑“青”防线: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禁毒与普法宣传,协力筑牢社会安全防线。在广河县“禁毒宣传月”中,青年志愿者马小龙带着自制的禁毒漫画手册,走进12所中小学开展宣讲,覆盖学生8000余人。深化“12355,为青春护航”品牌影响力,针对性开展防校园欺凌、防溺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高考心理减压等专项志愿服务,织密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护网。

——服务大局贡献“青”智慧:积极宣传推介特色文旅资源,主动服务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在今年的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活动期间,5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文旅推介官”队伍,在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等景点提供导游讲解和秩序维护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超过10万人次。志愿者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助农公益直播、乡村青年人才培训、东西部协作结对等方式,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效引领 激活青春“动力源”

着力完善志愿者星级认定、服务时长积累、推优入团入党、典型选树表彰等多元化正向激励机制。

康乐崇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年玉成扎根乡村志愿服务12年,带动200余名青年参与助老助残项目,被评为甘肃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和政县义工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福祥带领团队开展助学活动,累计资助困境学生320名,荣获“临夏州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青春因奉献而璀璨,城市因志愿而温暖。晨曦微露中,又一批青年志愿者已在新岗位上集结——有人在早市维护交通秩序,有人在社区食堂为老人盛饭,有人带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他们跃动的身影,是临夏亮丽的风景;他们汇聚的力量,是这座城市厚重的温情。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