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来源:临夏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9-29
字号:
收藏

为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临夏市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构建起多部门协同治理格局。同时,聚焦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重点污染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临夏市生态环境分局:构建“全天候动态监管 + 无人机航拍巡查”体系,对80处建筑工地和7家商砼站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落实防尘抑尘措施。同时,加强涉气企业监管,推动规范运行环保设施,强化对机动车维修企业喷漆作业监管。此外,发挥智慧环保网格监管平台作用,累计处置各类焚烧行为103起,督促81名村(社区)环保网格员开展常态化巡查,制止123起违规违法行为。并且,强化空气环境质量分析研判,结合实时监测数据与气象预警信息,精准研判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及潜在影响因素。针对污染高发时段和重点区域,加强调度,及时消除不利因素。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结合“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与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部署,强化机动车限行管理,整治农用车、工程车及“冒黑烟”车辆违规通行行为,实现限行车辆零上路。依托电子监控系统与固定检查点位,开展禁行车辆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交通秩序,提升尾气污染治理成效。针对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大队制定专项方案,全面排查整治老旧、报废车辆,坚决杜绝报废车上路。加强对工程车辆在限行区域通行的管控,会同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综合治理。对于确需在限行路段通行的重点工程车辆,施工单位需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批后按指定路线和时段通行,严格落实限行审批制度。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35人次执法人员,依法对56户次餐饮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责令13户商户限期清洗维护油烟净化设备。同时,持续加大禁放烟花爆竹政策宣传力度,与餐饮单位签订《禁放烟花爆竹告诫书》86份,重点劝导其严格遵守禁放规定,杜绝在承办宴席时燃放烟花爆竹,并及时制止农村婚丧嫁娶聚餐中的违规燃放行为。  

市城市管理局:组织环卫工人严格按照标准清扫道路,每周定期清洗交通护栏2次,完成14条主干道隔离栏的清洁工作,清洗花箱3000余个、篦子井4327个,全面冲洗6座天桥、2个地下通道及70余条主干道,切实加强重点区域保洁工作。汛期投入3500人次、200辆车次开展工作,清理淤泥85吨,全力保障城市环境安全。科学调配6辆洒水车、19辆湿扫车及3辆雾炮车,实施分时段作业。查处工程车辆遗撒溢漏行为13起,有效维护了城市空气质量。在大气污染防治、建筑垃圾监管及景区街区整治工作中,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实到位。

各镇街道:突出抓好重点区域治理,针对人口、车流密集区,街道统筹社区环保网格力量,增加洒水降尘频次,保持道路湿润,控扬尘污染。着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以天然气、电力改造为重点,结合政策宣讲与上门服务,积极引导居民淘汰小煤炉。建立健全网格巡查机制,确保网格员常态化巡查街巷、田间,及时排查垃圾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及扬尘污染等问题。严格烟花爆竹禁放管理,注重宣传引导与源头管控,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发放资料、讲解知识,增强群众环保与法治意识。实施科学降尘措施,优化道路保洁方式,合理调度雾炮车在重点区域洒水抑尘,并根据空气质量动态调整作业频次,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下一步,全市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将贯彻省、州、市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强化担当,聚焦重点难点,细化举措。在污染源管控方面,加大对工业企业、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同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扩大清洁能源覆盖范围,有效减少散煤污染。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提升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处置异常。此外,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开会通报进展、解决问题,共同改善全市大气环境,为群众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