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架起干群“连心桥”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字号:
收藏


眼下,在广河县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干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心声、讲政策、解难题、谋发展——这便是“小板凳”服务联心工作法带来的动人景象。它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悄然重塑着干群关系,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成为基层治理的新“主角”。

政策宣讲零距离 党的声音进万家

告别会议室里的照本宣科,“小板凳”宣讲将政策课堂搬到百姓身边。广河县社会工作部联动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包联单位骨干及党员、乡贤组成宣讲队,用“乡音土话”,在村民熟悉的场景里,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家常话讲惠民策。从“一盔一带”的安全提醒,到“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的文明倡导,宣讲内容聚焦群众关切,现场答疑释惑。这种“板凳上的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真正浸润百姓心田,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心里话”。

民意倾听面对面 纾困解难暖人心

“小板凳”工作法要求干部每月至少一次“板凳入户”。在该县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下,包村干部和网格员深入农家院落,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冷暖,精准掌握思想动态和就业实情。他们不仅为发展种养、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更主动代办大病救助和务工奖补等政策申请,甚至细致到代缴电费、养老认证及代购物资。对空巢老人、特困供养、残疾家庭等特殊群体,坚持做到“三看”:看用电用气是否安全、看柴米油盐是否短缺、看药品食品是否过期,将隐患化解于萌芽之中。

矛盾化解不出院 和谐基石稳筑牢

在广河县各村,“小板凳调解队”已成为化解邻里纠纷的“及时雨”。这支由该县社会工作部协调组织,由党员、德高望重的离任村干部、民警、法律顾问组成的队伍,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带着“小板凳”主动介入。无论是家长里短的邻里口角,还是棘手的物业、婚姻纠纷,调解员们就地“开庭”,力求“小事不出院”;对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重大矛盾,“小板凳”更成为联动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的桥梁,筑牢了“大事不出乡”的平安防线。

民事共商聚众智 基层治理增活力

“小板凳”不仅用于倾听与调解,更成为汇聚民智、共商村事的议事平台。在社区楼宇、群众“话事台”、田间地头,村(社区)“小板凳议事会”定期开张,干部们带着议题,与群众围坐,聚焦村庄规划、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急难愁盼问题,广开言路、征集“金点子”。这种接地气的议事形式,极大拓宽了群众参与渠道,让决策更贴民心、聚民意。

“以前总觉得干部在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听,有想法也不好意思提。”一名参与过“小板凳议事会”的群众感慨道,“现在不一样了,干部和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听我们说话,村里的事我们也能说上话、做上主了!”

广河县“小板凳”工作法的实践深刻印证了治理的根基在基层、服务的真谛在民心。这方寸板凳之上,承载的是俯身为民的公仆情怀,彰显的是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托起的是共建共享的治理新局。广河县以“板凳”为媒,让为民服务的涓涓细流,在田间地头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