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临夏县各类特色种植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树莓、百合、葡萄、贝贝南瓜等硕果累累,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在营滩乡小沟村树莓种植基地,81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绿意盎然,红玛瑙般的果实挂满枝条。今年,该乡以“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深挖资源潜力,流转土地86亩建成该基地,不仅推动树莓产业落地生根,还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36个就业岗位,切实拓宽了增收渠道。
路盘乡永胜村的200多亩百合也迎来丰收。田垄上,村民们忙着挖鳞茎、分拣装筐,饱满的百合鳞茎从泥土中显露,经整理后迅速运往收购点。“今年种了6亩百合,先卖2.5亩,一斤28.5元,一亩纯收入4万元,成为家里主要收入!”村民陈尕玉难掩喜悦。近年来,该乡依托适宜的土壤气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累计种植百合331亩,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产销对接,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让“小百合”长成了“大产业”。
河西乡与民主乡的葡萄基地同样果香四溢,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村民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这片200亩的葡萄基地,由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入甘肃鑫万顷塬林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从河北昌黎县引进维多利亚、阳光玫瑰等10余个优质品种。河西乡基地的现代化大棚里,智能灌溉、绿色防控技术与有机肥全程施用,保障葡萄绿色安全;民主乡基地则为葡萄套上防护袋,防雨水裂果、隔病虫害。基地还以“基地+农户”模式吸纳就业、传授技术,成为当地“甜蜜致富引擎”。
井沟乡大塬顶村的千亩贝贝南瓜基地更是热闹非凡。翠绿藤蔓间,圆润的贝贝南瓜与绿叶相映成趣,200多名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车。“南瓜上市后我就一直在这务工,每月能挣2600到2700元,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家,特别方便。”村民王尕花说。2022年,该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创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贝贝南瓜产业,加上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品牌打造等多重举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临夏县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将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聚焦“牛羊菜果薯药菌花”八大特色产业,在做优做精树莓、百合等传统特色作物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贝贝南瓜、葡萄等新兴产业。特色种植不仅鼓了群众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绘就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