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县关家川乡冰川夏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见闻
大棚里的“致富经”
——积石山县关家川乡冰川夏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见闻
深秋的积石大地,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在阳光下散发着无限的活力与希望,棚内绿意涌动、果实挂满枝头,村民穿梭其间采摘分拣,鲜活的丰收图景跃然眼前。近日,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全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关家川乡冰川夏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探访当地蔬果种植加工模式及助力群众增收的发展前景。
穿行在基地,风里都是收获的味道。跟随基地管理人员马连玺来到一座辣椒种植大棚,一股股辛香扑鼻而来,一行行很整齐,长势良好,一串串翠绿鲜亮的辣椒缀满枝头。马连玺说:“辣椒一星期采收一次,这个棚今早刚摘了一部分,一个棚一茬产2000—3000斤,批发价每斤1.7元,目前是第五茬了。我们种的辣椒主要销往临夏及周边城市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
该基地由甘肃冰川夏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具体运营。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已注册“冰川夏”商标,获有机土地认证1000亩。作为积石山县“以商招商”引进的重点企业,该公司覆盖4个乡镇建立的8个基地总占地面积达6800亩,通过“企业管两头、群众抓种植”的模式,带动群众参与种植豆角、生菜、辣椒、人参果和圣女果等多种蔬果。“目前,运营着103个日光温室大棚和300个冷棚,产品直供广州和成都等地。”公司负责人介绍,“员工多为关家川乡和胡林家乡的妇女和老年人,平时有130多个工人,种植和收获旺季最多能达上千人。管理人员月薪4500至8000元,临时工一天也能挣100元,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顾家就业两不误。”
人参果是自然生长在亚热带的茄果类水果,对光照时长、温度和湿度等要求较高,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后在该基地试种成功。 伴着风机的嗡鸣声,走进温室大棚,一排排人参果植株郁郁葱葱,一个个圆润饱满的人参果掩映在绿叶之间,盛开的紫色花朵与奶油色果皮上点缀的紫色条纹甚是好看。“基地的发展离不开省、州农科院的帮扶,他们经常到园区开展技术培训。人参果由省农科院育苗,提供病虫害防疫、技术管护指导等免费服务,我们不断学习、研究、总结,积累了种植经验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试种,目前是第一茬。”说话间,马连玺指着一串长势正好的人参果:“看,长得多好,最大的有1斤至2斤左右,预计一个棚能产果1万多斤,都按‘订单式’模式销售,一个棚收益有好几万元,效益很可观。”
甘肃冰川夏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投资1100万元在关家川乡何家村引进一条速冻生产线,自7月21日投产以来,已加工蔬菜0.3万吨,年加工能力可达1.5万吨,目前产值700万元;销售方面,投资1500万元在6个集中安置点开设“冰川夏”生鲜超市,从7月开始营业以来,已销售0.55万吨,产值1100万元,年销售量能超1万吨,预计基地年收入3500万元,利润800万元。同时,以“租金+薪金+分红”模式,助力群众年增收约1300万元,成为该县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