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医院:医者仁心共绘“同心圆”

来源:民族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23
字号:
收藏

近年来,临夏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医疗服务提升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医院不仅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还先后荣获“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全州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称号。

走进医院,4.5万平方米的院区内,环境宜人。660张编制床位、35个临床医技科室、520名医护人员共同构筑起一座守护生命的坚强堡垒。值得一提的是,医院职工来自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族、撒拉、满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职工占比26%。不同民族的医护人员团结协作、亲如一家,共同用医者仁心书写民族团结的暖心故事。

凝聚共识 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医院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全院职工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中,领导班子带头学习民族理论政策;科室晨会上,民族团结成为常态化学习内容;宣传栏、电子屏、文化墙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宣传内容随处可见;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中,民族团结永远是主旋律。

医院还将民族团结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传统节日时互相祝福问候已成为传统……在这里,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行动。

创新载体 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

医院创新提出“3368”工作模式,通过炒好“家常菜、特色菜、创新菜”三盘菜,做到“为患者、为医院、为职工”三个着想,提供“尽心、爱心、耐心、细心、融心、公心”六心服务,开展“八个一”便民活动,让民族团结在医疗服务中生根开花。

“您好,需要帮助吗?”导诊台前,护士用普通话或方言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医生开药时,细心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志愿者会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全程陪诊服务……这些温馨场景每天都在医院发生。

医院还积极开展健康帮扶活动,组织医疗队深入乡镇,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东西部协作中,来自济南的医疗专家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

提升服务 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民族团结创建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新住院医技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群众就医环境大幅改善;“医院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建言献策活动效果显著;与兰大一院建立分院关系,医护人员分批赴外进修学习;同工同酬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去年,医院门诊量达25万人次,住院2.5万人次。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如今,走进临夏县人民医院,不仅能感受到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服务,更能体验到不同民族医患之间的深情厚谊。医生耐心问诊,患者信任配合,不同语言的交流中流淌着同样的温情。

展望未来,医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让医院成为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人民健康的守护港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贡献。”

龙首山下,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老鸦关河畔,医者仁心温暖万千群众。临夏县人民医院用实践证明了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医者仁心是和谐的纽带,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他们正在用爱心和专业,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与健康临夏建设的新篇章。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