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解读
2022年3月15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十四五”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专项规划,是科学指导“十四五”期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为准确把握《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扎实推进规划实施,下面对《规划》作简要解读。
一、规划背景
根据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精神,2021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了《甘肃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经广泛调研、专题研究、意见征询、衔接论证等过程,编制完成本《规划》。《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交通强国甘肃方案》为指引,充分与《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等相关农村公路政策文件相衔接,吸纳了厅党组关于“十四五”重点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的相关成果内容,对标国家目标任务,结合甘肃省情,谋划提出了“十四五”期甘肃农村公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将为“十四五”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引领和指导。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含四部分内容,全文1.7万余字,设置了1个指标专栏和3个任务专栏。
第一部分为发展环境,包括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两节内容。《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全省农村公路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研判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形势要求。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节内容。《规划》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乡村要振兴,四好路先行”为导向,着力促建设、重养护、提服务、保安全、强治理、抓示范,加快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健全治理体系、提升设施品质、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培育路衍经济,夯实建设交通强国基础,努力建设便民惠民的人民满意交通,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农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规划》提出了四项原则,即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大局;坚持政府主导,凝聚合力;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品质安全,绿色低碳。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发展目标,即全省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100%,“路长制”推行率达到100%,全省县区“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监管和服务平台建成率达到50%,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5%,农村公路MQI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85%,2020年底存量四、五类危桥基本消除,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县创建率达到60%以上,创建“陇原最美农村路”50条以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及以上的区县比例达到85%以上。同时,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建设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完善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提升农村公路网络服务效能,加大农村交通项目向特殊地区倾斜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更好引领和支撑镇村优化布局,服务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二是健全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严格落实《甘肃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责任落实,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推动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大路产路权保护力度,推进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三是营造安全宜人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强化提升农村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和农村公路应急保障能力,保障农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农村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四是完善适用多元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质量管理,完善适应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生产模式,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效率和设施品质。五是打造便民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通过探索发展多元化的供给模式、提升出行服务体验、完善城乡物流网络节点、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和客货融合发展,打造方便快捷的农村客运服务体系和畅通集约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六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路衍经济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建设以农村公路为骨架的特色产业发展廊道,发挥农村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以乡村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资源等为基础,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工程。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养护职责。坚持规划引领,动态评估调整。稳定资金来源,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绩效考核,保证目标实现。
三、规划特点
《规划》向上对接紧密,编制过程中积极衔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交通强国甘肃方案》、《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确保协同一致。同时,《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科学谋划了我省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认真总结了我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提出了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和健全农村公路治理体系等“软硬”组合拳,为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关政策:甘肃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