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解读
2021年12月30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是科学指导“十四五”期全省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为准确把握《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扎实推进规划实施,下面对《规划》作简要解读。
一、规划背景
根据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精神,2019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了《甘肃省“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经广泛调研、专题研究、意见征询、衔接论证等环节,编制完成本《规划》。《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交通强国甘肃方案》为指引,充分与《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等相关公路养护政策文件相衔接,吸纳了厅党组关于“十四五”重点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的相关成果内容,对标国家目标任务,结合甘肃省情,谋划提出了“十四五”期甘肃公路养护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将为“十四五”期公路养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引领和指导。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含四部分内容,全文2.3万余字,设置了1个指标专栏和7个任务专栏,配套建立了项目库予以支撑,研究分析了资金需求和来源。
第一部分为规划概述,包括规划范围和期限、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三节内容。《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全省公路养护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和抢抓科技革命重大机遇等方面研判了形势要求。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节内容。《规划》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牢固树立全路网、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按照公路养护“五化”目标总方向和“提重补差保基本”总策略,加快构建“五大体系”,实现全省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了五项原则,即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品质保障,安全至上;科学管养,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生态和谐;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公路养护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构建形成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建成安全耐久的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科学智慧的运行体系、绿色生态的技术体系、长效稳定的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公路养护专业化、服务优质化、设施数字化、运行高效化、管理现代化,全省路网综合路况较“十三五”稳步提升。同时,提出了高速公路(含经营性收费公路)MQI优等路率达到90%以上,普通国道、省道MQI优良路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农村公路MQI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5%以上等具体指标。同时,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规划》提出了5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安全耐久的设施体系,加快实现养护专业化。加快提高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创新公路养护组织实施模式、推动公路养护“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攻坚,有效提升养护专业化水平。及时开展日常养护,提前进行预防性养护,按需进行修复性养护,对超期服役、路况服务水平低的路段进行原级改造,加大“三项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国省干线机电设施养护,稳步提升全路网路况水平和安全设施水平。二是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加快实现服务优质化。抢抓打造路衍经济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实施高速公路“开口子”拓展工程,新改建一批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停车区),科学设置农村公路驿站、休闲观景台等,优化完善服务设施布局。加快打造集展示、休闲、餐饮、休憩为一体的“体验式”服务区。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建立渠道多样、交互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互动机制,健全覆盖出行前、出行中和出行后的全过程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提升ETC服务品质和公路收费服务水平。三是构建科学智慧的运行体系,加快实现设施数字化、运行高效化。统筹推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加快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全周期数字化,构建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共享兼容的路网数据体系,加快构建全省“互联网+养护管理”和“一张网”。整合现有信息化系统,构建全寿命周期、全要素数字孪生公路平台。全力打造“公路网运行指挥调度中心”,全面提高公路网运行疏堵保畅效率。持续加强公路安全管理,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布局,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公路网络安全运行。四是构建绿色生态的技术体系,加快实现绿色养护。牢固树立绿色养护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综合运用技术和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和工艺,提高绿色养护科技创新能力。五是构建长效稳定的管理体系,加快实现管理现代化。健全完善公路法规技术体系,优化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养护资金管理,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公路文化,提高治理效能,为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全面理顺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公路管理养护事权。根据“职责落地、职能归位”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人员、设备、职能“三归位”,强化各省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生产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布局、养护生产基地建设和作业方式,提高公路养护生产效率。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养护职责。坚持规划引领,动态评估调整。稳定资金来源,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绩效考核,保证目标实现。
三、规划特点
(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科学谋划我省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认真总结了我省“十三五”公路养护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强化重点路段养护、优化出行运输服务等具有我省特色的公路养护“硬举措”和“软办法”。通过《规划》的实施落地,实现《规划》引领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省交通运输“打造双高地 畅通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加强调查研究,研判形势需求,提出了强引领、可操作、能落地的总策略。《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加强形势研判,研究提出了我省公路养护发展的根本遵循,即实现公路养护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出了“提重补差保基本”的总策略,即努力提高重点路段路况水平,以高速公路提质工程和国道养护工程为主,对涉及重点通道及城市群、都市圈主要节点的12条干线公路路况进行重点提升。积极补齐次差路段短板,以普通国道提质改造为主、普通省道提质畅通、修复养护并举进行补齐短板。保持优良路段基本路况水平,重点实施预防性养护和小修保养。
(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业态融合,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规划》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创新组织实施方面,提出了省属公路养护单位“职能归位、职责落地”模式,形成“一主三支撑”(以“职能归位、职责落地”为主线,以安全主体责任落地、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养护生产组织方式和养护生产单元重构为支撑)的养护格局。在注重绿色养护方面,提出了加强公路绿色养护技术发展,加快绿色工地建设,不断改善提升路域环境。在强化信息共享方面,围绕公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在“互联网+养护”信息平台基础上,整合现有信息化系统,构建全寿命周期、全要素数字孪生公路平台。
相关政策: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