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先民的智慧之光——彩陶王
原始先民的智慧之光——彩陶王
“彩陶王”全称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双耳四鋬彩陶瓮,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被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彩陶王”。1950年4月,原三坪村党支部书记戚永仁和哥哥戚永年在雨水冲刷的坑洼里发现并挖掘保存了这件彩陶瓮,1954年捐送给国家。
“彩陶王”的问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防止土匪骚扰,三坪村群众躲难黄河沿。1950年下半年,社会治安开始好转,群众开始返庄。8月的一天晚上,下了一场阵雨。第二天一早,年轻的戚永仁、戚永礼兄弟从河沿窝铺往家里转运东西,走至塬地咀忽见斜披处,有一窝清水,被太阳照得光怪陆离。黄土坪上从不留积水,兄弟俩好生惊奇,止住脚步,放下背的东西,探其究竟。他们仔细详观,一窝清水好似盛在盆中。惊喜中便卷起袖子,往水窝伸手摸去,水较深,于是挽袖至臂,再探了下去。摸得是一个小罐,往上硬拉时,给扳裂了,小罐掏出后,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就扔掉了。立刻又扒去周围泥土,是件高约1.5尺的精美黑彩大陶瓮,双耳口沿上有四个突角。于是兄弟俩小心翼翼地将其挖出,带回了家,放在上房的板柜上。
1954年的一天,黄河考古队甘肃分队文物普查员来到三坪。那时,三坪只有六七户人家。戚永仁兄弟共有5人,他排行老二。普查队员就住在了戚永仁家,刚迈进屋门,一眼就瞅到了板柜上那件美轮美奂的彩陶瓮,这位普查员是搞艺术设计的,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观,仔细地瞧了又瞧,又用手触摸,感觉光滑无比。如漆般油黑的彩,在他的眼前飘荡起伏,似家乡的母亲河,飞流急湍,奔腾东去……这是古代先民的一件伟大的艺术珍品,应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展览,供世人一睹风采。他决心动员戚永仁把陶瓮捐给国家。普查员每天给戚永仁做思想工作,交涉了大约六七天,戚永仁被他的毅力感动了,最终同意将陶翁捐给国家。普查员拿出照相机,给戚永仁和陶瓮照了张相片,也为一家人照了全家福。戚永仁找来了背篼,把陶瓮放了进去垫好,让普查员背走了。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使它的风姿远扬海内外。消息传到了戚永仁的耳里,此时,他和全家才知道陶瓮的历史、考古和艺术价值。
“彩陶王”出土地——三坪遗址
“彩陶王”出土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三坪遗址地处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分布于头坪、二坪、三坪、鲁坪等缓坡台地上,包括圆地咀、犁地咀、蚂蝗咀、高崖咀、坨子岭、转咀等。其东至鲁坪,西到三坪边缘,南依三坪山,北临黄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6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至1.5米。断崖暴露遗迹甚多,有灰土坑、灰层、窑址、墓葬、白灰层面。出土器物有陶瓮、罐、瓶、钵、盆,石刀、石斧、骨器等。地表、灰层内可见大量陶片。其陶质有泥质橙黄陶、泥质红陶、夹砂陶。主要纹饰有黑彩旋涡纹、平行纹、弧线三角纹、宽带纹、圆点纹、黑红锯齿纹、圆圈网格纹、蓝纹、绳纹、云勾纹、动物纹等。三坪遗址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隔河相望,黄河南岸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未经破坏的原始生态条件下,当地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这一地区的原始农业并不像现代农业那样远远落后于平原和沿海地区。该区域是一处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并存的文化遗址,遗址面积大,分布广泛,内涵丰富。尤以马家窑类型为典型,出土文物有瓮、罐、瓶、盆、钵等,还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等。2003年7月5日,三坪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彩陶王”的文物特征
“彩陶王”以器形之高大、图案之精美,出土之完整、年代之久远而闻名全国。“彩陶王”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渐收平底。口沿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鋬,腰腹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草叶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饰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饰最宽,为主体花纹。这件彩陶瓮的周身共绘四个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四个大旋涡纹首尾相连,成为有机的连续体。每两个大旋涡纹之间还饰有小旋涡纹。纹饰富有极强的动感和气势,犹如黄河奔腾,巨澜翻卷;又似微风鼓浪,玉珠轻溅。仿佛让人感受到了5000多年前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汹涌的景象。整个绘画技术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雄浑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在他的专著《陶器鉴赏》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彩陶瓮:“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这件可以称作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最高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