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州贤孝

来源:州文广局 发布时间:2021-12-03
字号:
收藏


河州贤孝是流传在临夏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河州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古称,贤孝是因宣场劝善惩恶、忠臣良将、妻贤子孝的演唱内容而得名的,其产生于明清,民国时期达到兴盛。河州贤孝广泛传唱在甘肃、青海的许多地方,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等民族群众喜爱。


图片63--scale-2x.jpg


贤孝由盲艺人(瞽目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而成。贤孝的唱本浩瀚,多为艺人们据书编就,世代流传,对春秋战国之后的通俗小说、话本及唐代变文、俗讲等均有演唱。如《伍子胥过江》、《三国演义》、《包公案》、《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多在人家或茶铺中演唱,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男女爱情的唱本,以二十四孝中的《五祥卧冰》、《孟宗哭竹》等多为篇幅短小的唱本。贤孝的曲牌唱腔由历代艺人用工尺谱传习至今,也吸收了河州花儿和其他民歌的丰富营养,音调古朴,流畅动听,富于变化,曲调明快,长于叙事,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类人物。贤孝的内容分为“国书”和“家书”两类。内容集中,主题鲜明,富有情趣,一般在游乡串庄、街头设摊时演唱。贤孝的语言诙谐幽默、通俗生动,大量地运用方言中的衬字、衬词、衬句,使其充满浓郁的地方风味,也极大地丰富了唱词的表现能力,具有很高的学术、文化及艺术价值。

文艺工作者先后创编了一批新贤孝发表在州内外的文艺刊物上,较有影响的有胡继贤的《周总理三访刑台城》、刘瑞的《三相女婿》、谈笑的《千金姑娘》、鲁拓的《明白的糊涂人》等。1990年王沛改编词典,王维学演唱,青海昆仑音响出版社发行的《韩起功抓兵》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录音带发行10万多盘。1995年临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整理发行了《解放临夏》(孟胜演唱)的录音带上万盘,河州贤孝已跨入了现代文明领域。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