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鸣岩花儿会
松鸣岩是松鸣岩花儿的主要载体,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 松鸣岩花儿会以座落在和政县南40公里处的松鸣岩而命名,于每年农历4月26至29日举行。俗称“四月八”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始于明代,距今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
松鸣岩,位于临夏州和政县南25公里的吊滩乡小峡中。又称颂弥岩,是河州花儿会演唱的传统会场。松鸣岩三座并峙的山峰,分别为“南天门”、“西方顶”、“独岗岭”,峰形奇特,宛如三位潇洒飘逸的仙人,耸立在群山峻岭中,是历代殿宇楼阁,亭榭飞桥荟集之地,每逢会期(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康乐、临夏、广河、和政、东乡、临洮,卓尼等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汇集松鸣岩,朝山进佛。松鸣岩花儿会以演唱河州花儿为主,河州花儿又称“少年”,松鸣岩花儿曲调以悠扬、辽阔、高亢、奔放为特点,一般都有经长期流传的固定调子,成为“令”。它的曲令多,唱词丰富,结构工整奇特,每首一般四句,在松鸣岩流行的曲令近百种;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演唱内容有对新生活的赞美,有对生产劳动的颂扬,有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情歌及其它即兴创作等。
松鸣岩花儿会的独特之处是有些歌手演唱伴有乐器,亦有器乐演奏。主要乐器有咪咪、四弦子、唢呐、板胡、二胡、四弦子等乐器伴奏或独奏,为花儿演唱增添色彩。
松鸣岩花儿会场是河湟地区最大的花儿会场,松鸣岩“花儿”与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相交融,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遗产,松鸣岩又是河湟花儿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载体”或“传承地”。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和政县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2006年5月,松鸣岩花儿会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