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聚力打造“五个地”工作
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共绘临夏发展美好图景
——州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热议聚力打造“五个地”工作
“把临夏打造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先行地。”在今年召开的州两会上,一场关于临夏如何聚力打造“五个地”的热烈讨论在代表委员中悄然兴起。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围绕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的深刻见解与具体计划。
过去一年,州委、州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行动……”州政协委员、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潘进哲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论述了我州今年如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的具体实现路径后,他坚定地说:“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临夏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是我们临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潘进哲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今后,他将持续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加强与各民族群众的沟通交流,为实现这一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州上对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出明确要求。报告指出,2025年,临夏州将坚定方向不移、力度不减,集成落实绿色产业基金、产业奖补贴息、牛羊产业贷等扶持政策,深耕八大产业板块,强育85户重点企业,为临夏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支持发展牛羊全产业链作出明确要求,这必将极大地提振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信心。”州人大代表、临夏市俊林肉制品公司经理马占龙信心满满地说,公司作为临夏州牛羊产业的龙头企业,将围绕州上的下一步工作思路,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打响叫亮具有临夏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积极与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院校沟通合作,共同探索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发展路径,努力把临夏打造成牛源性生物全国高地。
临夏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用工成本相对较低……把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州上将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轻工业,致力于将临夏打造成为全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全国民族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优势区、西北皮革毛纺产业重要聚集区。
连日来,州人大代表、东乡县人社局局长汪生福无论在分团审议还是私下与代表们交流时,提及最多的就是打造全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我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东乡县已规划并启动东西协作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数字经济与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预计可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200至300个就业岗位。”他说,“作为基层人社部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全县技能培训工作,加快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不断满足未就业大学生就近就业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对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州政协委员、和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督学巨玲萍有自己的理解。她说:“首先要充分利用我州资源优势,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大对我州境内古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传承,将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临夏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具有临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加强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来临夏游玩。”
谈到打造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先行地时,州人大代表、甘肃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胜强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强化监测与预警能力、提升群众参与度及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我州一定能实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杨胜强说,“还要加强生态环保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黄河的行动中来。”
在州两会期间,州人大代表和州政协委员们围绕打造“五个地”,不仅提出许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还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建言献策,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人民。
展望未来,临夏州在聚力打造“五个地”的宏伟蓝图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变成实景图,一幅民族团结、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文旅兴盛、生态和谐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