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的精彩答卷——2021年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来源:民族日报社 发布时间:2022-01-14
字号:
收藏

开局之年的精彩答卷

——2021年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全力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职业技能培训、文旅产业深度开发“四大攻坚战”;

 

 

  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食用菌和蔬菜、畜牧、沿黄沿洮工业、临夏美食“五个百亿级产业”;

  认真实施交通、基础、产业、民生、生态“五个十项目集中突破行动”;

 

 

  ……

  “四大攻坚战”齐头并进,“五个百亿级产业”融合发展,“五个十项目集中突破行动”如火如荼……这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了乡村振兴,成就了一个更加崭新的临夏。

 

 

  这是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2021年,全州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6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4.9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8.1元、增长13%,用电量增长23.7%,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8.7%。

  这是一张饱含幸福感的成绩单:一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出彩,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临夏快步迈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潮期。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临夏人民实干奋进的脚步;一张张笑脸脸,折射出一个幸福美好新临夏的崛起。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州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繁重任务,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乘势而上,以务实的措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合格答卷。

  关键词:巩固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冬日寂静的清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被山峦隐遁,只听得喜鹊三三两两叫个不停。

  坐落在太子山下的纳沟村,是一个有上千人的村子,过去因交通不便,没有致富产业,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闭塞落后。虽地处深山,但一年四季风景绝美,春天万木葳蕤,夏季繁花盛开,金秋落叶缤纷,冬天白雪皑皑。

 

 

  可短短几年时间,纳沟村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了乡村“美丽经济”,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村民们依靠旅游走上了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来到村民包莲英家的农家小院门前,就听见“咕咕”地鸡叫声从院子传来;走进一看,院落干净整洁,正房的红门帘和大大小小的红灯笼格外喜庆,游客们正在津津有味品尝当地农家美味。

 

 

  “今年旅游大通道建成后,到我们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政府还对我们进行了农家乐管理和烹饪技能培训,收入越来越好了,再也不担心过以前的苦日子了。”包莲英边说边翻炒着拿手菜。

  从“村庄”到“景区”,让村民当“主角”,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这是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是我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前提。为此,过去一年,州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村有监测员、乡有复查员、县有审核员”的防贫监测体系和“户申请、村申报、乡复查、县审核”的工作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责任不松,创新建立覆盖所有农户的户情台账信息系统,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充分肯定。

  昔日落后的村庄抖落满身尘埃,实现美丽蝶变。32个省级示范村、2个省级示范县、5个省级示范乡镇、308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座座景美人和的村庄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临夏的每个角落,诗意乡村无处不在,善美乐居跃然眼前。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临夏聚焦乡村振兴五大任务,按照国家和省上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部署要求,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拓展、稳步实现有效衔接,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形成强大合力。“去年,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城乡融合、统筹协调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建设方案,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乡村风貌改造,全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家园,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州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如是说。

  关键词:格局之变

  ——立足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的目标,全面发力、重点培育,一个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增强发展后劲,助推群众持续增收,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打造临夏美食百亿级产业,是州委立足临夏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经过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确立的一项重大任务和目标。各级各部门要站位全局、放眼长远,多角度感知临夏美食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政策机遇,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松劲,全力以赴推动美食产业跨越发展。”2021年5月15日,州委书记郭鹤立在全州美食百亿产业发展大会上,对美食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美食,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烙印。临夏美食源远流长,是一部延续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一席催人味蕾的饕餮盛宴,是一抹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景,是一种敬业打拼的民族精神,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河州味道”已成为一个地域品牌。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变化,如何叫响美食品牌,让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造福百姓,成为州委、州政府新的命题。而临夏美食产业发展号角的吹响,让我州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发展美食产业是我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有益探索。去年以来,我州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在保证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基础上,以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为抓手,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为导向,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为目标,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研究谋划新产业,抓好“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全力推进文旅、美食、工业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截至去年底,临夏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晋级5A级景区,新增4A级景区6个,建成省级旅游示范乡村21个、其中国家级4个,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592.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综合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26.1%;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6户,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72.7万亩,高标准农田达到78万亩,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分别达到1470家、4.8万户,种植业、畜牧业总产值预计分别达到85亿元、155亿元;累计开办特色餐饮门店3.1万家、带动就业16.7万人。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让临夏“脱胎换骨”。现在的临夏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文旅优势加快释放、工业经济蓄势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临夏美食香飘四海……

  关键词:项目发力

  ——“盯着项目看、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让“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闪闪发光”。

  这是由大项目描绘的添彩画卷——

  2021年12月16日,全长187.8公里,总投资229.16亿元的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将结束我州不通铁路的历史,圆了临夏人民多年的高铁梦;

 

 

  这是用数字谱写的跳动音符——

  去年全州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640个,总投资1880.8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52.61亿元。

  开春即开工,开工即开战,开局即冲刺。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是促增长、强后劲的唯一载体,是扩税源、增财力的重要途径,是保民生、促和谐的重要保障。

  “我宣布,康乐县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时,2月21日,随着州委书记郭鹤立一声令下,在欢呼声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康乐县总投资10.57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擂响了项目建设的战鼓、吹响了冲锋号,拉开了全州项目建设的大幕,掀起了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放眼临夏,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去年以来,全州上下牢牢扭住重大项目这个稳定经济的“压舱石”、绿色发展的“火车头”、转型升级的“破冰船”,按照州委州政府“五个十项目集中突破行动”的安排部署,抓准用好政策机遇,研究把握投资导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谋划争取实施项目,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工程、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等一大批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项目相继建成,临大高速、临康广高速等项目快速推进,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呈现出了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临夏速度”,演绎了临夏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抓住项目是硬道理,抓成项目是真本事。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连落地我州,源于服务,归于服务。

  去年以来,州上把招商引资作为集聚发展要素、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N”组合方案,开通绿色通道,拿出真心诚意,积极对接跟进,用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招大商、引强企。全州共落地招商引资项目169个,到位资金91.57亿元、同比增长22.57%,并与中国石化、知果果建筑、华润五丰等14家央企达成合作项目、事项29项,总投资342.78亿元,东乡藜麦加工产业园等9个项目开工投产、完成投资3.7亿元。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州积极开展“店小二”式招商,打好“服务牌”,对重大项目实施全周期连续跟踪服务,持续强化领导包抓责任制,组建专班、指定专人、包抓落实,真正做到了项目审批“零障碍”、项目建设“零阻力”、项目服务“零距离”,让“安全、便捷、利民、友善”的新时代临夏环境成为了我州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

  关键词:协作共赢

  ——“花儿”临夏牵手“泉城”济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东西部协作格局已形成。

  2021年4月20日至21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率济南市党政代表团来我州调研考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协调推进新阶段济南临夏东西部协作;

 

 

  2021年5月28日至30日,州委书记郭鹤立带领我州党政代表团赴济南市,走访东西部协作的“新亲戚”,学习考察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

  ......

  大手拉小手,济临协作启新程。临夏与济南虽相隔千里,但母亲河让两地紧紧相连,在感情上更加水乳交融,思想上更加融合互通,发展上更加同频共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将济南市与临夏州结对,开展定点帮扶,至此,两地肩负共同的历史使命,跨越千山万水,迈上了共同发展的新征程。

  “大家好,这是我带来的八宝茶、高原藜麦,今天的价格特别优惠,欢迎大家下单哦!”2021年6月3日,在第二届济南电商直播节暨网红直播大赛活动上,我州组织的30多家企业把精心挑选的上百种特色农产品,带到了济南市民的面前。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临夏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济南市民的“菜篮子”,这只是我州和济南市开展东西部帮扶协作的一个方面。

  共饮黄河水,同筑中国梦。过去一年,临夏州和济南市两地党委政府高位谋划、强力推动,不断创新和完善协作机制,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济南市落实财政帮扶资金5.5亿元,共建现代产业园区9个,援建帮扶车间51个,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村16个,32家鲁企在我州注册落地。同时,济南市各区分别与我州8县市和临夏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十四五”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协议》。同时,两地各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也密切对接,推动了东西部协作向更广更新领域拓展。截至目前, 130个乡镇街道、162个村(社区)、157所学校、111家医院与济南对应单位结对;济南63家民企和16个社会组织帮扶我州75个脱贫村,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东西部协作格局已形成。

 

 

  与此同时,我州继续深化与厦门市的友好合作,吸引来临投资厦企5家、新建帮扶车间7家。去年疫情期间,我州向厦门捐赠430多万元疫情防控物资。

  关键词:民生至上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民心,厚民生,过去一年,州委、州政府不断深化拓展城乡整治十大行动,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所学校不但环境好,而且老师上课的方式我也特别喜欢,我要好好学习,把握住机会,在河州中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河州中学教育集团学生马栋说道。

 

 

  去年9月6日,与北京实验学校联合办学的临夏河州中学投入使用,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自全州各县市的孩子们精神饱满的来到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该校是一所面向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学校,优质普惠的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了我州广大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问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去年以来,我州深入实施振兴临夏教育“十大工程”,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力度,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163所,新增城镇学位1.3万个,新招录教师1005名、培训1.65万人次,动员1.24万名“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159所学校与济南市146所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全力促进教育均衡、公平、提质、高质量发展。

  病有所医是生命最朴实的需求,只有守得住健康,才能乐享人生的锦绣繁华。

  就诊环境越来越宽敞、舒心,就诊流程越来越完备、规范……去年12月3日,随着临夏市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内、外、妇、儿、中医等多个科室统一“换装”搬进新院区。“我和家人生病了,就到民族医院看病,医院的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好,价格也稳当,这次到新院区看病,感觉相当好,整体环境不错,服务比较周到,比以前方便多了。”市民马俊华说道。

 

 

  就业有路、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惠民利民政策接连不断,民生改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去年以来,我州积极推进就业、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供气供暖、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实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慎始如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年改善棚户区2.3万套、老旧小区4094户,拓通城市“断头路”12条,改造农村厕所4.1万座;7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2万人,实施7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93亿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6459万元,织密织牢了一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网,不断提升了“民生温度”,增加了“幸福厚度”。

 

 

  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

  “这一年,临夏变得更整洁、更漂亮了,都快不认识了。”在外创业打拼的临夏人回家时这样说。

  “这一年,学校多了、医院好了、就业的门路越来越多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在临夏的群众这样说。

  “这一年,临夏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企业和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临夏投资兴业的企业家这样说。

  关键词:生态环保

  ——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临夏生态底色更浓更亮。

  全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43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20.9万亩,新建绿色通道988.8公里;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污染源综合治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7%;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整治工作,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

  生态是临夏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优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的自觉行动,是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担当,更是打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必然结果。

  王成华和张克力夫妻俩在永靖生活了5年,对永靖县太极岛情有独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但是我觉得这几年黄河边越来越美了。我们经常到这里骑行、散步,感觉非常好。”王成华告诉记者,“太极岛环境相当不错,徜徉在芦苇荡、欣赏碧波荡漾的黄河、观赏飞鸟,让人精神焕发。”

 

 

  永靖县太极岛是黄河三峡景区的核心区域,这几年,随着湿地修复与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生态湿地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常年有30多种3万余只水鸟在这里栖息,是甘肃省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故而被称为“塞上江南”。

  永靖县太极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我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展现的临夏担当。

 

 

  临夏全域为黄河流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正是由于这样的区域定位,去年以来,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工程和“十大生态项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在临夏大地描绘出山青、水秀、河畅、岸绿、景怡的美丽风光。

  “去年州上出台了《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储备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补短板、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4个方面182个工程项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理念上升为制度,从愿景推向现实。”州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道。

 

 

  如今,从太子山麓到黄河三峡河畔,从洮河岸边到大夏河之滨,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在临夏大地铺展开来,临夏的生态底色越来越浓。

  关键词: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十进”活动,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听,悦耳的歌声响彻临夏大地;看,动人的舞蹈展示各民族风采;讲,革命历史中薪火相传的民族团结故事;望,临夏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和衷共济,描绘着高质量发展幸福美好新临夏的新蓝图。

 

 

  走进积石山县,随处可见“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民族团结标语,一条条纵横山川之间的道路,延展着致富希望;一排排食用菌大棚,蒸腾着产业活力;一所所现代化校园内,书声琅琅,笑脸相映成趣……这一切,都记录着该县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印记。

  栉风沐雨四十载,砥砺奋进铸辉煌。去年9月23日,积石山县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在临夏大地生根开花的生动写照,展现着我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效。

 

 

  团结是发展的基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去年以来,我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顶层设计、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发展带动“四轮驱动”,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打响叫亮“创建+”特色品牌,进一步夯实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康乐县和临夏市八坊街道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在临夏大地上,各族干部群众休戚与共、携手相助、奋力拼搏,正在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党旗引领

  ——通过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和党建信息化,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如磐石。在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那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我觉得这个民呼我行‘临’距离小程序特别好,可以提前在小程序上咨询办手续所需的资料,也可在手机上解决一些物业上相关的问题,而且回复相当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市民马颖口中的小程序是去年临夏市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开发的线上说事服务平台。该程序自运营以来,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的高效民生服务拉近了党群距离,让广大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就在身边、政府的温暖就在身边、社区的服务就在身边。

 

 

  办好临夏的事情,关键在党。去年以来,全州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导向,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信息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成功创建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44个。全面加强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形成具有亮点特色的党建品牌。同时,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第一责任”服务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谱写新时代临夏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的绚丽篇章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考验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州在村“两委”及乡镇换届工作中,坚持储备培养与大胆使用并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工作一线发现培养识别选拔干部,通过高标准研判储备换届人选、高质量配强领导班子、高要求推进换届工作,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使广大党员焕发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筑牢党的战斗堡垒。截至去年底,全州累计培训干部2.7万人次,引进和签约急需紧缺人才1037名,选派21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一线开展服务,将州县机关500多名干部调整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

 

 

  广河县庄窠集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平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努力上进的他很快获得了村民和干部们的认可,2021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今后,我将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带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马永平说。

  2021年,只是我州发展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却注定会因为临夏的砥砺奋进而被历史深刻铭记。站在新的起点,临夏各族儿女将按照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的奋斗目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