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四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

来源:临夏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2-11-14
字号:
收藏

甘肃省“十四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1358”项目工程为抓手,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协同带动作用有所增强,为 “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总体规模呈增长态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逐年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向好。2019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184.8亿元,相对于2015年526.9亿元,年均增长22.46%。2015年以来,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总量规模持续增长,占比不断提升。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相对稳定,单位就业人口(不含私营企业和个体)2015年40.8万人增长到2019年44.74万人。

(二)结构趋于合理

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已全面覆盖10大类,形成了以批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局面。其中,2019年限额以上批发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795.9亿元,相对于2015年2895.27亿元,增长了65.65%;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2019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463.6亿元,相对于2015年478.6亿元,下降了3.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19年分别实现企业营业收入331.1亿元、294.0亿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7.42%、64.07%。。总体来看,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三)产业聚集已具雏形

“十三五”时期,全省培育了兰州公路港物流园、甘肃省物产集团河口物流园等7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认定了甘肃建投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长城电工电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52家,对全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以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市为辐射点的相关产业集聚已具雏形。

(四)多元发展多点开花

开放平台功能不断强化,“三大陆港”“三大空港”扩容提质,开通5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1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口岸达到10个。兰州、天水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西北首家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挂牌运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2个商务代表处,建立111个国际营销服务网点、海外仓和商品展示展销中心。

(五)全方位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显著增加。兰州新区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流动,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积累新经验、开辟新路径。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在兰州新区启动,结束了我省无专业化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场所的历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需规模偏小。我省产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少,相关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生产性服务企业规模总体较小,服务供给能力总体较弱,服务业态和模式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智慧物流、服务外包等供给质量不高。

专业化程度较弱。我省服务型制造企业比例、高端研发设计普及率、实现网络协同企业比例均较低,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行业分布不均衡。从规上企业来看,我省批发与贸易经济代理服务企业数量最多,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和生产性支持服务企业较少。节能与环保服务的规上企业仅分布在兰州、平凉和庆阳3市,生产性租赁服务的规上企业仅分布在兰州和嘉峪关2市。

三、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国际机遇。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力度逐步加大,国际商贸流通更加便捷,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国际市场拓展机遇。我国企业推进全球化布局和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垂直延伸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资源获取机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便利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进一步夯实,为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技术机遇。全球疫情、国际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为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创新发展机遇。

国内机遇。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转型升级机遇。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内产业链“补弱”、“补短”和“补漏”,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融合发展机会。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叠加机遇。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利于我省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建设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了空间拓展机遇。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等重大措施的实施,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产业融合机遇。

(二)面临挑战

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复兴战略带来的挑战。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争先在全球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以自身竞争优势形成高端服务垄断、关键技术卡脖子,并通过货币政策转向、制造贸易摩擦等手段阻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

区域差异和资源差异带来的挑战。我省地处西部内陆,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处于劣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资源丰度不足。经济外向度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我省资源外流现象突出,阻碍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向品牌化和精细化发展。

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我省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比例低,而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突破和广泛应用,需要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升级以适应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以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型商业模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展望今后五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大有作为的机遇叠加期和缩小发展差距窗口期。甘肃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借助省内优势,找准着力点,实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推动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优化升级先进要素赋能型服务,改造提升关键节点链接型服务,培育发展辅助资源嵌入型服务,构建结构优化、专业优质、支撑有力、布局合理、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服务企业主体活力,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和聚集。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跨界融合新趋势,更好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并在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给予支持。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聚焦重点领域,培育薄弱环节,完善产业链条。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全面发展,促进业态之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服务生产,转型升级。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嵌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职教培训、物流、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积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驱动作用,鼓励企业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

坚持分离融合,绿色发展。将生产性服务环节与制造环节从体制和管理上分离,走专业化道路;将服务过程和制造过程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服务化,走高端化道路;将体制的分离和过程的融合相结合,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围绕一个目标、两大方向、三大重点、七项任务,实施“1273”工程,整体推进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一个目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两大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七项主要任务:壮大供给主体、推进主辅分离、加快服务外包、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数字赋能、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集聚发展;三大发展重点:优化升级先进要素赋能型服务、改造提升关键节点链接型服务、培育发展辅助资源嵌入型服务。

——重点领域能级提升,专项服务能力增强。支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和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到2025年,全省研发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新增培育1-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8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大数据主营业务力争突破30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件数年均增速达30%左右;形成3-5家具有一定规模与品牌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其他领域多元发展,配套服务能力提升。现代物流进一步改造提升,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金融服务能力增强,商务服务能级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优质高效。到202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完成22100亿元,力争建成2家国家级和50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探索建立绿色发展银行,设立一批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基本建成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全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1600亿元;融资租赁服务交易规模达到150亿元,培育15-25家实物租赁公司和20-30家融资租赁公司;培育3-5家商务服务示范企业和1个商务服务功能示范区;新增3-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空间布局优化,聚集效应明显。到2025年,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品牌效应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能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进一步提高,聚集效应明显提升。

四、发展布局

(一)总体思路

“十四五”期间,全省要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要素流动,引导资源整合,加快聚集发展,扩大辐射带动。

依托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和主导产业,推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货物运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引领区。依托交通主干线和特色产业,推动货物运输服务、批发服务、节能环保、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筑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黄金通道。依托交通网络节点,立足特色地域经济,发展物流、批发、商务、维修等配套服务业,打造多个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点。

(二)空间布局

按照“集聚成点、串点成轴、点轴互促、轴圈联动”的产业布局理念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布局思路,“十四五”期间,全省构建“一圈引领,两轴带动,多点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

“一圈引领”,是指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联动合作、临夏、临洮等周边区域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发挥中心城市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会展、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兰白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建设成为服务西北、面向中西亚,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引领区。

“两轴带动”,是指一横一纵发展轴带动沿线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横轴是指东西向的沿西陇海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发展轴,纵轴是指南北向的平绵-十天-天平-青兰高速公路发展轴。引导横轴节点城市增强生产性服务产业聚集能力,建设以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食品、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横轴向西连接青海、新疆等省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向东联系关中平原城市群。引导纵轴节点城市增强生产性服务产业竞争能力,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光电、煤炭、煤化工、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纵横通道,打造“长十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框架。

“多点支撑”,是指县级城区、特色园区、商品集散地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点。壮大一批物流、批发、商务等传统服务企业,培育一批节能环保、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企业,通过各支撑点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实现多点开花。  


图1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专栏1  各市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向

兰州:聚焦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融资租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会展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打造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引领高地。

白银:聚焦物流、维修、科技、信息、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为“中国有色金属基地、甘肃省能源化工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煤炭储运交易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支撑。

兰州新区:聚焦现代物流,开展国际中转、贸易、加工、物流等业务,构建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供应链金融、健康、特色品牌展会等服务体系,打造西北大宗商品物流集散枢纽和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

天水:聚焦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金融服务、会展、生产性租赁、建筑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数字天水,助推“工业强市”,建设服务型制造基地。

定西:聚焦中药产业、物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家重要的优质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以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

武威:聚焦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

金昌:聚焦物流仓储、实物租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科技服务、技术集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为“镍都腾飞”提供服务支撑。

张掖:聚焦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物流仓储等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节能环保、职业培训,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支撑。

酒泉:聚焦商贸物流、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努力建成河西走廊组团型服务业聚集区。

嘉峪关:聚焦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化制造示范基地。

陇南:聚焦物流、旅游会展、融资租赁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加快打造全国性知名白酒品牌和特色保健酒品牌。

平凉:聚焦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煤化工检测等重点领域,打造陇东经济发展新引擎。

庆阳:聚焦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开采辅助服务、科节能环保服务、物流仓储、机械设备维修和售后等重点领域,助力打造陇东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临夏:聚焦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砖雕设计、民族特需用品等重点领域,建成依托兰州面向藏区的商贸物流基地。

甘南:聚焦中藏药研发、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助力打造美丽新甘南。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壮大服务供给主体

整合存量。进一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企业开展实体化运作,支持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要化零为整,进一步整合零散存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规入统”,尽快形成经济增量。支持制造企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厂房、土地资源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其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鼓励制造业企业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土地用途和权利类型可暂不变更。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按照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扩大增量。进一步加大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增强科研院所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引进先进检验检测设施设备,拓展检测类型和服务类别,打造专业化程度领先、社会资源充分共享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好现有的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完善民生消费安全类检验检测中心,扩大卫生、食品药品、粮食、农业、住建、交通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规模。依托规上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广告设计、工程设计、机械租赁等领域扩大业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提升服务质量。

二、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在遵循企业意愿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政策导向激发企业主辅分离积极性。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分批次、分阶段有序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工作。尝试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和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链整合,推动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专业化水平。

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工业设计、物流运输、检验检测等内置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将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或设计院(所)分离,组建成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等功能的专业化服务企业。鼓励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将工业设计部门分离,组建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服务类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引导鼓励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能力的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形成一批智能型专业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包装物流等精细物流服务,建立面向企业用户的一体化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检验检测与产品生产制造相分离,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推进生产性服务外包

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外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引导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广泛采用服务外包。鼓励引导制造企业将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营销推广、系统集成、协同生产等服务环节进行外包,降低生产成本,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带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将开展云计算、基础软件、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服务企业纳入甘肃科技计划支持范围,支持信息技术外包发展;在装备制造、金属冶炼、中药材生产加工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化制造外包平台,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依托甘肃独特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陇药研发外包;以甘肃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敦煌文化、宗教文化等为重点推进创意服务外包发展;依托我省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信息化建设、运营服务、业务流程管理等环节推进旅游服务外包;围绕甘肃通道物流战略定位,加快发展交通物流服务外包;培育省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提升“甘肃服务”区域竞争力。

四、加强集成服务能力建设

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硬件+软件+平台+服务”集成系统,将与主营制造业务密切相关的资源整合并集成,提供包括产品设计、设备提供、安装调试在内的一体化成套性服务业务,为制造企业提供面向其问题解决的集成方案。引导相关服务企业围绕项目需求,预先参与项目设计过程;提升资源整合,实现从“封闭式参与”向“开放式参与”的转变,提升资源整合的效率与质量。

以设备制造为主,通过向设计、设备采购、系统集成、施工、运营等上下游领域延伸,为制造企业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以设计为主,通过向设备采购、施工、运营等领域延伸,为制造企业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以设备采购为主,通过向设计、施工、运营等上下游领域延伸,为制造企业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以提供系统集成服务为主,根据制造企业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工业流程再造,提供软硬结合、管控一体的成套装备及完整解决方案。

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赋能

加快5G基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平台赋能服务型制造水平。通过标准、协议和接口的通用化,促进数据的自由流动和无缝连接。

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应用数据、算法和多元化技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促进制造业全要素全过程服务增值。以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和共创分享为出发点,实现线下实体服务和线上数字服务相融合。推进大数据采集、集成、计算和分析技术发展,以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企业,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

孵化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借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化生产流程、预测产品性能、提升品质管理、改进设备运维、降低制造成本、促进购销对接、优化资金调配和加快跨专业协同研发。

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

扩大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进口,弥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工业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大对社会资本开放力度,鼓励外资投向创业投资、知识产权服务等行业,支持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我省生产性服务企业改造重组。引导外资企业来甘设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各类功能性总部和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营运基地等;对标GaWC175名单,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专业服务机构,吸引高端专业服务领域的国际行业组织、协会等机构落户甘肃。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现有产品贸易优势,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支持骨干企业、现代新型智库做好商务、法律、战略咨询、投融资支持、投资环境评估等境外投资配套服务。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营销渠道,积极争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试点。鼓励设立境外投资贸易服务机构,做好境外投资需求的规模、领域和国别研究,提供对外投资准确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服务。支持会计、审计、评估、信用、法律、咨询、广告、知识产权等行业拓展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对外投资运营、资产管理、兼并重组、商务咨询、财务管理等服务。

七、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构建兰白、天水和酒嘉等商贸物流聚集示范区和区域物流聚集区;加快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兰州空港物流园等物流集聚区建设;加快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引导工业设计中心组建产业联盟,促进组织聚集和虚拟网络聚集;引进一批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元器件百强企业落户电子信息产业园、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园区,促进信息产业聚集发展。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职教机构,打造职业教育集群。



第四章 发展重点

一、优化升级先进要素赋能型服务

(一)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提高工业研发设计创新能力。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加强工业研发设计领域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和数据库建设,提升工业设计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工业设计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需求等方面的研发应用,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充分利用甘肃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各自优势,打造一批专业化、开放性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鼓励产学研融合,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打造一批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产品展示交易、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园区,培育一批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提升我省研发服务的国内竞争力。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领域为重点,依托兰州石化、兰州电机、长城电工、酒钢集团、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等重点企业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涵盖外观设计、结构设计、试验认证、环境设计、工业生产线设计等服务内容,适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提升其研发设计能力。积极推动工业设计集群活动,推动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我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向社会公布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求,鼓励各类企业和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依托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新区,敦煌市与天水市秦州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及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支持各市州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建设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熟化到生产过程所需的仪器设备、中试生产线等资源,开展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服务能力。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技术服务支撑平台。积极培育第三方市场主体,依托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等打造国内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龙头企业。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围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工电器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优势领域建设一批区域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煤化工、农产品加工、建材、生物医药、公共安全应急、新能源汽车等特色领域建设一批省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发展药品检验检测、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遗传性疾病与重大疾病基因检测、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等服务,积极拓展在线检测;开拓电子商务等服务认证领域。不断完善覆盖全省的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平台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建设甘肃临夏国际清真食品认证中心。

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与并购重组,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检验认证机构。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

专栏2 研发设计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全省研发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3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2%左右。全省累计新增培育30家研发设计企业,新增培育1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6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省研发设计服务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研发设计服务产值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重点培育5-10家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构建一批以研发设计服务为先导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

——到2025年,全省研发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全省累计新增培育50家研发设计企业,新增培育1-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10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力争培育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谋划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西北重要的研发设计基地,基本建成支撑甘肃产业发展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支持兰州或兰州新区积极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和“世界设计之都”。




专栏3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积极探索组建5-10家经营性专业类检验检测认证企业,面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到2025年,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3-5家具有一定规模与品牌的专业类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二)信息服务

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依托省内高校、科研机构、软件企业组建甘肃省软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甘肃软件产业研究院,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重点在自主可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工业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基础输入输出系统等基础软件领域实现突破。支持建设自主开源软件社区,鼓励使用开源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引导骨干企业部署基础性、前瞻性开源项目。支持软件开发云应用,鼓励建设软件工程化平台,推广应用首版次软件产品。

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推进信息港数据中心分级、分区域建设。有序扩大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金昌紫金云大数据中心等首批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推进丝绸之路信息港多元业务云、政务云、鲲鹏云、华为云和金山云等平台不断提高利用率。积极支持推进“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打造数据信息产业集聚区和西部智算中心。积极打造金川集团“供应链-金融链”、酒钢集团—物产集团—建投集团“钢材溯源”链、公共资源交易局“阳光采购服务”链、知识产权港“知识保护与交易”链等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与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为方向,积极布局大数据关联产业、大数据服务链、工业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集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

推进信息服务融合应用创新突破。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促进软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聚焦我省生态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搭建软件信息技术合作平台,促进软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测评中心,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设施为支点,建设全省工业数据汇聚基础交换通道,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网络、工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资源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我省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格局。支持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软件产品和服务,加快数字化转型。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建设兰州到庆阳直连网络,力争在庆阳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构建省内向东部地区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建设金昌、酒泉、天水、庆阳等市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高速链路,提升全省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酒钢集团、金川集团、白银集团、兰石集团等公司,开展关键设备自动化改造、主产线数字化升级、企业内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支持酒钢集团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智能矿山等一批工业互联网5G应用项目实施。加快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建设,组建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建成丝绸之路信息港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集群综合服务平台。

专栏4 信息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80亿元,大数据主营业务力争突破23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件数年均增速达25%左右。力争培育1-3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以上的龙头企业。

——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大数据主营业务力争突破30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件数年均增速达30%左右。力争培育3-5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以上的龙头企业。



(三)节能与环保服务

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围绕环境污染治理,在企业污水处理、工业废气处理、脱硫脱硝、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和完善第三方治理模式,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加大信息化建设,发展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施的性能测试服务、社会节能环保技术评价服务、以及节能诊断、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大力发展环评、技术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认证、环境监测、排放权交易、环境污染保险与损益评估、绿色信贷环境信用评估等节能环保咨询服务;围绕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建设,推行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服务、低碳产品认证服务、碳交易服务。

开展节能诊断服务。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变压器生产应用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诊断,加快变压器升级改造和能效提升,加强变压器经济运行测试,深挖系统节能潜力,协同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进一步扩大节能诊断服务覆盖范围,巩固诊断成果应用,以机械、轻工、纺织、有色金属、建材、医药等行业为重点,围绕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开展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量核定、诊断数据统计、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效益预测、节能项目跟踪等节能诊断服务。持续支持对电解铝、铜冶炼、水泥、煤电等高能耗企业进行能耗实时监测,加强污染排放监测监控服务。

着力推进高能耗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围绕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对企业的环保服务和指导。有序推进酒钢集团、兰鑫钢铁公司等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将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结合,加快淘汰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新技术、新装备在有色冶金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应用。加强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管控,实施大宗物料和产品清洁运输。

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环境)管理。依托兰州大成节能技术公司等龙头企业,引导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节能服务;引导节能企业研发引进远程智慧控制及大数据监测信息系统,鼓励第三方数据公司为节能改造单位提供能源托管服务;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重点用能单位推广应用。创新合同环境服务模式,鼓励环境服务企业以合同环境服务的方式向排污企业提供环境综合服务。

培育发展区域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以兰州、白银、天水、武威、酒泉、张掖、平凉等地为重点,通过规范拆解行为,提升分拣、分离和无害化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推动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废杂金属、废橡胶、废塑料等收集、储存、处理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旧钢、铁、铜、铝、锌、塑料、橡胶等再加工利用。培育发展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体系与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为酒钢集团等制造企业提供二次资源支撑。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建设,争取获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专栏5 节能环保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节能环保服务业总产值160亿元,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20%以上;新增6-20家节能环保服务企业。

——到2025年,节能环保服务业总产值300亿元,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30%以上;新增10-50家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公司,扶持和壮大一批年营业收入达1亿元以上大型企业。



二、改造提升关键节点链接型服务

(一)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启动定西-平凉-庆阳铁路、天水-陇南铁路、兰州-汉中-十堰高速铁路、兰州-重庆高速铁路、敦煌-若羌铁路以及嘉策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推进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建设,推进兰州至合作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甘肃段项目建设。

增强通道枢纽能力。推动建设兰州国家物流枢纽,提升“4向5条”国际货运班列运营水平,争取兰州列入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提升航空货运质量效益。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运营兰州至广西至东盟多式联运班列,优化国际物流集散、中转和分拨中心功能。加快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建设步伐,提升兰州铁路口岸、兰州航空口岸、敦煌航空口岸等重点口岸运营管理水平。

提高国际物流水平。发挥兰州新区现有对外开放平台和口岸优势,开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推进铁路舱单与海运、公路、航空舱单共享,舱单分拨、分拆、合并,构建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与境外企业组建合资物流企业,带动我省特色产品走出去,挖掘组织返程货源,服务国际班列双向集货和物流分拨。建设乌兹别克斯坦驻兰进出口产品海外仓。积极申建金昌国家经开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兰州国际港务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围绕优势装备出口提升物流服务国际化水平,支持兰石重型装备公司、海默科技公司开展油气设备销售运输;支持天水华天公司电子封装产品输出;协助推动长城电工公司拓展俄罗斯、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市场。重点支持我省企业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泰国、缅甸、阿联酋、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开展通道物流、新能源、文化旅游、国际贸易等领域合作。

加强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兰州新区有色金属交割库、省公航旅金融仓储物流基地、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物流站场和货场建设力度,完善物流集散、仓储、分拨、运转等功能。以兰州国际陆港、兰州国际空港为重点,建设兰州新区航空快件中心、邮政快件中心、跨境电商分拨中心、兰州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推进西部(甘肃)煤炭交易中心、甘肃(武威)进境木材加工产业园等建设。

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加快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深度融合,提高在线调度、全流程监测和货物追溯能力;推动物流园区仓储设施向网格结构升级,建立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存、取、管全程智能化;推动仓储配送装备智能化,鼓励搬运、装卸、终端配送等环节应用无人车、无人机。鼓励物流企业数字化发展。加快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整合物流资源,推动合同签订、车辆调度、运费结算等物流信息在线交互,培育一批数字化物流企业;建设综合运输、物流资源交易、车货匹配、安全监管等信息平台,打造一批物流信息示范平台;推动平台间数据对接、信息互联,推动跨部门物流信息开放共享。

实施物流服务提升工程。实施城乡一体化配送、电商物流和物流统计信息综合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县域综合物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乡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在统计等相关部门支持下,会同行业协会全面做好重点物流企业调查和物流统计核算工作,增强物流企业样本的稳定性,健全落实统计机构领导责任制,建立反映物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的运行监测体系,对物流成本、效率开展监测,提升物流统计质量水平。

专栏6 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9600亿元,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1860亿元,争取建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1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0个。

——到202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完成22100亿元,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5%;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030亿元,争取建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50个。



(二)金融服务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金融资源优先向全省绿色生态产业配置。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大对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部署,创新开发碳中和金融产品,积极与低碳型生产性服务项目对接,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支持有稳定资金流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从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项目库建设、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色金融标准试行、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构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协同机制。

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善融商务”“陇银商务”“百合生活网”“万颗商城”等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开发线上信贷产品。鼓励我省金融机构与兰州海关合作,推进银关保业务落地,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服务。发挥线下资源优势,构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加快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制定全渠道服务实施方案,实现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自助设备等的信息共享和服务整合。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5G等技术推动传统实体网点向营销型、体验型、非接触型智慧网点转变,优化改进网点布局和服务流程,缩减业务办理时间,提升网点营业效率。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充分利用可信计算、安全多方计算、密码算法、生物识别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兼顾安全与便捷的多元化身份认证体系,不断丰富金融交易验证手段,保障移动互联环境下金融交易安全;加快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无障碍服务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满意度与安全水平。推动金融机构与省内已上线的 “不来即享”“甘肃信易贷”“陇信通”等信息服务平台对接,深入挖掘整合信息,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组织开展金融科技应用研究,强化科技赋能,引导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综合运用数字签名技术、共识机制等手段,强化金融交易报文规范管理,保障金融交易过程的可追溯和不可抵赖,提升金融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促进金融服务业标准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相关政策,推进金融服务业标准化,提升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服务设施设备、服务质量,改进行业管理和行业标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完善金融服务业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争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金融高级人才,确保行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企业信贷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债券承销、理财融资、市场化债转股等直融渠道,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通过首次贷款扩展、优势产品扩量等活动,拓宽融资服务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办好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推动核心企业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完善“核心企业+中征平台+银行机构”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专栏7 金融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全省金融机构吸收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5700亿元,2020-2023年,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约6.4%。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1290亿元,年均增长约10.6%,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约为49500户,年均增长约13.3%。

——到2025年,全省金融机构吸收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9700 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约7.5%。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1600亿元,年均增长约11.5%,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约为60800户,年均增长约15%。



(三)商务服务

大力培育会展服务。充分发挥兰州、嘉峪关和敦煌的会展区位和资源优势,创新办好兰洽会、文博会、药博会等省内重点展会,同时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度大、行业影响力强的大型展会落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力打造会展城市名片,提升会展服务能力,推动会展跨界融合和规范会展行业管理。组织我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通过成果展示交易、论坛会议、配对洽谈、技术交流、信息发布等系列活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办好外交部甘肃全球推介活动,发挥展会的市场辐射功能,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引进培育优质商务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商务服务市场经济“黏合剂”、“润滑剂”的独特作用,引进培育以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调查为主的高水准专业资质商务服务品牌,基本建成兰州商务服务基地;建立商务咨询服务职业评价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提升商务服务发展层次;基于现有品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商务服务品牌。

专栏8 商务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新增10-20家商务服务类企业,重点培育供应链管理、会计、审计、税务、商务咨询和市场调查等企业。

——到2025年,累计增加20-30家商务服务类企业,培育3-5家商务服务示范企业,1个商务服务功能示范区。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

增强高职教育办学能力。实施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提升行动,增强办学能力。建设一批学历教育与专项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当地产业发展、企业生产、职业岗位,重点支持全省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设一批集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省、地、企、校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通过以奖代补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建办一批职业院校,健全职业院校多元主体股份合作办学机制,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学院建设。

打造技能培训示范区。依托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国家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基地;依托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西门子SCE教师培训中心、现代化工安全与生产技术培训中心等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合作,组建“向西开放培训大学联盟”,共建一批国家级高水平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跨企业培训中心、职教师资培训、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在兰州新区筹建“向西开放培训学院”或虚拟大学,主动对接国际国内培训项目,承担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培训。

加强企业在职人员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安全环保能力提升、股权融资与对接、专利质押、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产品分析检测、产品抽样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企业在职人员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财务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鼓励企业对高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在职人员的能力培训、学历培训和执业资格培训。发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平台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互相开展职工再教育和学生入企实习,把职教园区建立技能型人才培育摇篮。

专栏9 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4.5万人;新增3-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万人。新增3-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培育发展辅助资源嵌入型服务

(一)生产性租赁服务

进一步发展实物租赁。建设程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转高效的租赁物与二手设备流通市场;建立和完善租赁物公示、查询系统。拓展汽车租赁业务层次。突出实物租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实物租赁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促进我省实物租赁业长足发展。

培育发展融资租赁。大力促进融资租赁公司的创建与发展,推进投贷联动试点,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推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融资租赁业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立足我省产业优势,加强与实物租赁公司的合作,带动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路衍经济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

发展跨境生产性租赁服务。推动我省生产性租赁服务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资金交易、保理、保函、信用债等跨境融资业务。鼓励国外投资商和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我省设立实物租赁公司;支持省内各企业通过交流合作、兼并重组、融资扩股等方式与境外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合作。

专栏10 生产性租赁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融资租赁服务交易规模达到120亿元;培育15-25家实物租赁公司,培育15-25家融资租赁公司。

——到2025年,融资租赁服务交易规模达到150亿元;培育15-25家实物租赁公司,培育20-30家融资租赁公司。



(二)生产性支持服务

做强做大设备维修维护服务。通过适当的奖补措施支持酒钢集团、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国电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内设机构向专业维护维修公司转变。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络、电力电子、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以装备制造业为切入点,重点发展电工电器、数控机床、新能源配套等设备维修维护服务。

积极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设备监理、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服务新业态。鼓励运用VR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专业远程检测诊断服务;加快技术研发与应用,促进维护维修服务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开展设备监理、维护、运行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促进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交通物流、质量追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示范应用。

做好生产人员后勤支助服务。鼓励条件允许的企业,通过人机协作解决方案减轻生产人员工作负担;鼓励使用移动助理机器人为生产人员提供支持协助服务;鼓励使用智能图像处理技术为生产人员在复杂装配制造过程中提供支持。确保为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鼓励有条件单位在工作场所周边为生产人员提供职工公寓、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福利性托育等服务。通过包车、拼车等统一运送方式解决生产人员上班交通问题。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组织法律顾问专家团队,为企业各类生产人员提供咨询,协调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专栏11  生产性支持服务工作目标

——到2023年,围绕工业设备、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运输管道等大型装备的专业维修维护服务,及大型机床、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等再制造服务培育5-8家生产性支持服务企业。逐步建立全省生产性支持服务体系及企业目录,促进供需匹配。

——到2025年,针对兰州石化工业、天水装备制造、金昌有色冶金、旧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维修维护服务基本实现由专业第三方企业提供,并且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由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统计局、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促进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促进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大事项。

加强指导督促,管理监控生产性服务业重大环节。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态,科学决策与考评,积极发现问题并明确解决措施。

二、强化政策落实

落实国家、省级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各项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生产性服务引导资金投入规模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给予贴息和补助。落实土地政策和其他能源资源政策,针对总部办公、工业设计、科技研发设计、云计算、物联网服务、文化产业以及仓储物流项目,落实国家土地使用和出让政策,加强对生产性公共服务业建设用地保障。加强奖补政策,对认定的服务平台、交易中心、技术中心和示范企业等,依据服务业绩报告和审计报告,牵头部门给予奖补支持。

三、优化营商环境

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发挥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作用,简化审批办理流程。推行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制度,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人才支撑

创新专业人才引进模式,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扩大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关键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建立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等。加强从业资格认定和新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支持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出台用人、留人的相关政策措施。

五、完善统计监测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建设,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办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和统计直报制度,定期公布生产性服务业运行数据。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和形势分析,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

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和标准,建立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体系,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综合利用多元化手段防范消除风险。进行安全事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风险评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工作。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