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河清水送下游甘肃省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来源:临夏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11-23
字号:
收藏

甘肃省坚决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担当,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安排部署,有序推进“查、测、溯、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10月底,生态环境部共分3批交办甘肃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5843个(第一批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4475个;第二批甘南州34个;第三批定西市、天水市1434个),经非排口申诉后剩余5607个,其中已完成溯源5605个,完成率99.9%;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完成整治3967个,完成率70.75%。

把握“四个对口”,兰州市在排污口整治上先发力、带好头。全方位“对口管理”。科学制定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一口一策”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县区政府排查整治工作主体责任以及各相关部门具体整治责任,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联动合力”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管理机制。全流域“对口摸底”。绘制黄河沿岸县区入河排污口点位分布图,建立动态更新、分类管理的市级入河排口数据库,结合黄河兰州段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枯水期水污染联防联控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黄河干支流无人机航拍,对发现违法违规的入河排污口问题及时查处到位。分批类“对口帮扶”。积极对接全市涉水排放企业,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引入高水平排污量论证技术单位来兰现场指导企业,积极对接国家流域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科学论证、集中审核、统一报批,完成主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审批工作,实现全过程对口服务、全环节跟踪帮扶。高标准“对口施治”。坚持把“治”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取缔、纳管和规范化措施完成排污口整治790余个,为1900多个各类排口安装标志牌,详细标注排污口各项信息,压实治污主体责任,有力保障了黄河兰州段干、支流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强化“四个环节”,临夏州着力拧紧入河排污口“阀门”。强化帮扶指导。邀请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局黄河科研所专家先后两次深入现场调研,积极对接“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编制工作,精准、科学、合理制定排污口整治措施,为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强化综合整治。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及省级黄河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积极采取延伸敷设收集管网、河堤护岸综合整治等措施,将雨洪排口、灌溉弃水干渠等排口同步纳入规范树标范围,强力推进排污口纳管和综合整治。强化验收销号。采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政府兜底的原则,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对所有排污口挂图作战,采取县级自验、州直行业部门核查验收、生态环境部门审核销号的方式,依法依规对入河排污口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逐步形成需要保留的入河排污口清单,全力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强化日常监管。对临夏州县城及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5个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在黄河干流临夏段30个雨洪排口安装监控设备,对各排口排放数据实时开展测量和监测,精准识别和分析污染源,极大地提升治污能力和执法监管效率。

坚持“三个突出”,白银市全力保障“一河清水出甘肃”。突出责任落实,分秒必争赶进度。充分发挥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成立了城市组、2个机动组、12个现场组,定期分析研判排查整治工作进展,专题安排部署各阶段任务,持续压实排污口整治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动真碰硬强整治。各责任单位主动查找症结立整立改,系统弄清排污口问题症结所在,举一反三,对症下药,制定可操作、易实施、有效果的整治措施,同时对已完成整治任务的排污口,严格按照《白银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工作办法》及时进行销号。至目前,白银市排污口封堵取缔、纳管合并任务完成率达100%,综合治理任务完成率达99%。突出要素支撑,多措并举促提升。坚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与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相结合,加快构建“人防+技防”“服务+管控”四位一体的环境监管体系,积极谋划建设人工湿地工程,持续改善一级支流及重点河沟水环境质量,会宁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工程等8个项目已申请下达中央资金,靖远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系统工程等3个项目已成功入选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

紧盯年度目标,天水、定西两市有序推进“查、测、溯、治”。强化统筹安排,提前部署落实。天水市先行先动,今年3月启动实施渭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前期完成整治的352个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开展“回头看”,对发现的反弹问题协调督促相关单位进行彻底整治,对新发现27个排污口移交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治。定西市及时制定印发了《定西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辖区内黄河流域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目标、工作责任、措施和时限要求。积极协调保障,加快监测溯源。省生态环境厅、省环科院、省监测站先后两次在天水市召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信息填报专项培训会和座谈会,对系统信息填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有力促进了两市按时按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10月底,天水、定西两市已基本完成交办排污口的监测、分类和溯源工作。坚持边查边改,有序推进整治。天水市落实分类施策、动态管理,督促第三方技术公司加快编制“一口一策”方案,在详细调查排污口周边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站布局的基础上,综合采取并管纳网、拆除封堵、雨污分流、污水截流、征迁改造自然消纳、灌溉退水口清淤疏浚等措施,确保渭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彻底、管理到位。定西市进一步靠实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整治责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将雨污混排问题列入生态环境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积极调动各相关部门、属地乡镇政府力量,合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把握时间节点要求,督促兰州、白银等4市(州)严格落实“一口一策”方案规定的整治措施,指导天水、定西两市高质量编制 “一口一策”整治方案,以铁军速度、铁军担当展现“上游意识”“上游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年度工作任务,力争做到排查整治工作常抓常严、长治长效,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