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大气污染防治一线:多部门联动重拳出击 全力推进“蓝天守护战”
深秋已至,临夏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攻坚关键期。连日来,临夏市坚决对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凝聚环保、住建、城管、工信等多部门合力,构建“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综合治理格局,以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严格执法筑牢防线,全力守护城市蓝天净土,持续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与幸福感。
近日,记者跟随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的工作人员走进辖区供暖企业和垃圾焚烧厂,执法人员在企业的控制室内,仔细查看污染物排放数据,同时对企业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执法巡查人员还利用无人机、手持检测仪等电子设备,深入各厂区、施工工地等处,常态化监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排查溯源大气污染风险隐患。
“供暖季是大气污染防控的重要节点,我们会重点督查供暖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同时对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处理、飞灰处置等环节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每一项治污措施都落到实处。”执法人员一边向记者展示实时监测数据,一边介绍道。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副局长 李昉林:今年以来,市分局通过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对全市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开展全面排查,依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同时,积极推进北方清洁能源改造项目,有效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排放。充分发挥临夏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层层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形成协同联动工作格局。依托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平台,实时监测污染变化情况,科学研判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李昉林还告诉记者:“尤其是近期市委市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后,市分局迅速响应,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巡查执法力度,重点围绕扬尘治理、散煤管控和秸秆禁烧等工作,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根据气象条件变化,加强会商研判,精准实施污染过程防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扬尘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夏市城管局、住建局聚焦重点区域工地和道路扬尘,以绣花功夫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控。记者看到,午后的临夏市街头,洒水车、雾炮车正沿着滨河路缓缓行驶,细密的水流喷洒在路面上,有效抑制了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市住建局也以施工扬尘治理为突破口,将“六个百分百”要求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加大对建筑工地监督排查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记者跟随市工信局工作人员来到环城西路煤炭市场与城东五路煤炭检查点时看到,煤炭市场内,执法人员正逐一核查经营户的煤炭质量检验报告,查看煤炭是否达标。在城区主要入城路口煤炭检查点,查看查堵劝返无煤质检测报告或劣质煤运输车辆情况,从源头上管好煤炭煤质。 “劣质散煤是燃煤污染的重要源头,我们通过‘市场排查+路口管控’双管齐下,既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销售劣质煤的行为,又从运输环节阻断劣质煤流入市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监管行动已实现全天候覆盖,在白天常态检查的基础上,煤质管控执法队持续开展夜间检查行动,确保了监管无盲区、无死角。目前已对辖区所有煤炭经营场所建立监管档案,同时向群众宣传优质洁净煤的优势,引导大家主动选用清洁能源。 临夏市煤质管控联合执法队队长 陈学军:临夏市煤质管控联合执法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安排要求,开展非法无证经营销售煤炭和打击流动贩卖有烟煤、劣质煤的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执法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720人次,检查过往可疑车辆1000余辆。调查处理44起,涉案煤炭50.262吨:其中劝返押送劣质煤炭车辆出境35起,涉及煤炭37.5吨,办理办结7起,涉案煤炭10.402吨,罚款7002.3元;正在办理2起,涉案煤炭2.36吨。通过综合执法检查,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周边县一、二级市场向我市流动运送、贩卖劣质煤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了有烟煤、劣质煤“倒灌”入市现象。 从企业生产车间到城市建筑工地,从主次干道路面到煤炭交易市场,记者走访发现,临夏市环保、住建、城管、工信等部门立足职能定位,构建起“各司其职、协同联动、闭环管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以靶向治理的精准举措筑牢空气质量防线。 下一步,临夏市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健全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常态化推进联合执法与专项攻坚行动,以更严苛的标准、更精准的手段、更严密的监管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守护蓝天净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