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大风、防暴雨、防雷电安全指南
随着夏季来临,天尤为多变,极端天气随时可能危及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他救?为帮助全体师生家长做好风雨雷电预防等工作,这份安全指南请查收!希望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恶劣天气防御准备,保护自身安全。
大风防御措施
大风天气有可能会吹倒不牢固的搭建物、广告牌、轻巧物件等,甚至会造成树木断裂倒塌,危害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所以,以下防御措施请牢记!01小心高空坠物
有些广告牌可能安装不牢,在强风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若老树干已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空调外机、花盆及存放在高空的其他杂物均是产生砸伤事件的高危物品;一些老化的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外墙瓷砖和其他建筑材料也存在脱落伤人的隐患。
02避开“狭管效应”
走路、骑车时尽量不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03开车要小心谨慎
开车时应集中精力,严密注意行人的动向,不要突然加速、减速、转弯,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长的距离。如果驾驶货运车辆,车上装载的物资要捆扎牢固,防止被大风吹走或散落,更要防止车上物品掉下砸伤行人。尽量把车窗玻璃摇紧,防止沙尘飞进驾驶室影响行车。
04停车时远离不安全区域
为避免出现高空坠物砸车的现象,停车最好远离楼房、栅栏、施工围挡、广告牌等,也要尽量远离阳台和窗户。
05尽量少骑自行车
侧风向骑行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同时,骑车或过马路时应保持多看、不急的原则。
暴雨天气防范措施
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能将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2.请勿靠近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3.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4.应避免在流水或积水中行走。如果必须在户外积水中行走,则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立即离开。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7.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绕行,不要强行通过。8.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9.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洪水爆发时 防备与自救
近几年洪灾频发,每年因洪水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不可估量,因此,学会科学应对洪水灾害十分必要。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2.备足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3.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4.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5.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雷雨天气防护措施
夏季是多雨的季节,也是雷电意外高发的季节,雷雨天气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室内避雷注意事项1.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2.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固定电话。3.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4.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室外避雷注意事项1.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2.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不要停留在山顶、楼顶等高处;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不要躲进空矿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3.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4.要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狂奔;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5.高压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6.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7.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预防常识一定牢记。
遇到灾害不要着急,
沉着果断冷静处理。
平时关注天气预报,
警惕自然灾害来袭。
风雨雷电多加小心,
减少户外活动频率。
洪水台风禁止出行,
泥石流来往高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