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文化底蕴、文化元素更多地嫁接到八坊十三巷和临夏市红园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临夏州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23
字号:
收藏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州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5号

《关于把文化底蕴、文化元素更多地嫁接到八坊十三巷和

临夏市红园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近年来,州上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区”,以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文旅系统“六抓六强”专项行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邀请专业文化人士,从临夏历史概况、临夏文化名人、临夏美食文化、临夏非遗文化等方面培训,扩展员工知识储备,提升景区从业员工业务水平。二是在八坊十三巷依托景区内特有的八坊民俗、八坊美食、八坊人物对八坊民俗馆、河州书院、八坊博物馆等场馆进行场景打造和民俗展演,让游客游民居、逛民俗、沉浸式体验八坊的风土人情。同时打造红水河星光集市,丰富景区的文化旅游商品供应,让游客体验八坊十三巷的热闹市井生活,把优质文旅项目融入景区,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品味。三是在八坊十三巷和人民红园布设银匠、钉碗匠、脚户哥、货郎哥、河州待客等怀旧场景,通过实景演艺的形式,再现时代记忆,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临夏民俗,感受民俗文化在不同年代群体中刻下的深深烙印。四是在八坊十三巷、人民红园举办以“赏牡丹·画牡丹·拍牡丹·写牡丹—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的书画交流活动,邀请临夏当地书画名家挥毫泼墨,围绕“牡丹”主题以书画的形式歌颂河州牡丹,展现临夏人民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用传统文化展现牡丹妖娆风姿,提升景区文化氛围。深入挖掘八坊十三巷、人民红园建筑形制、结构格局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对两大景区砖雕彩绘、木刻叠瓦、水系景观、楹联柱石等建筑文化特色进行剖析挖掘,并将挖掘成果融入景区讲解词、拍摄成为宣传片大力推广,让市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民族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切实加强市民游客文化自信。六是依托短视频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加强八坊十三巷、人民红园特色饮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宣传推广,拍摄非遗宣传片,投放在各新媒体平台和景区电子屏上并定期更新,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临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助推文旅深度融合。七是继续结合两个景区各自特点和历史沿革,从专业角度对景区场馆、院落进行重新布展,强化八坊十三巷和人民红园文化吸引力,并结合热点开发文创产品,使各景区文化品味不断提升,与临夏非遗制作传承人对接,探索景区研学合作模式,利用好景区民俗文化优势,开发非遗体验项目,加大力度推进民俗文化从墙上到手上的活化工作。同时将积极主办承办各类书法展览、国画大赛等文化活动,借助社会文化团体力量,将当地文化艺术特色植入景区,把八坊十三巷和人民红园打造成为临夏本地文化艺术的交流地。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