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 在抗震救灾的生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5-31
字号:
收藏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情,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患难与共,手牵手、风雨同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用实际行动体现责任与担当,凝聚起民族团结、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磅礴力量,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一段又一段的感人故事。

一、积石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可靠保障

积石山地震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更是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受灾群众安危冷暖,地震发生后连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并到灾区检查指导受灾群众过冬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第一时间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积石山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连续一个月坐镇积石山县,靠前指挥、亲自督战、统筹协调、决策拍板,研究部署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州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强总理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州委书记李海默,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凌晨1时到达积石山县,及时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11个工作组,现场紧急安排部署、指导督导抗震救灾工作,并到受灾乡镇详细了解人员搜救、群众安置、生活保障、房屋受损、物资储备等情况,协调调配救灾帐篷、取暖设备等急需物资;州上所有地级领导连续作战,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让党委政府与各方力量实现无缝衔接,为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各方面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按照“救”“防”结合、综合施策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物资发放、情绪安抚、关心关爱、就医用药、服务保障、安全防范、治安管理等工作;加紧调集棉帐篷、棉衣、棉被、电热毯、火炉、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快速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迫切需求,尽最大努力保障灾区群众的生活;及早谋划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统筹推进板房搭建、排危除险、核灾定损、重建规划、项目梳理、资金争取、恢复生产、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各项任务,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灾难面前,无数共产党员时刻冲锋在前、扛起责任,用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才能弘扬伟大精神、凝聚团结伟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积石见证“中国速度”,充分彰显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

时间的刻度清晰地记录着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创造的奇迹:震后1小时,省州消防、卫健系统组织人员集结完毕赶赴灾区;震后2小时,省红十字会首批物资连夜装车运往灾区;震后4小时,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约300名官兵进抵地震灾区;震后15小时,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受灾群众住进了帐篷,生起了炉火,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震后4天,“帐篷”学校开班,学生重返课堂;震后10天,全面完成固定板房过渡安置,实现了通暖、通厕、通水、通电、通讯“五通”和受灾群众每人有棉衣、每床有被褥、每个帐篷有火炉、每个安置点有煤炭、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七有”要求;震后20天,累计治愈出院震区伤员749人……各路救援力量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同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生死救援迅速在寒冷的积石山大地展开。

灾后第一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成立跨司局抗震救灾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灾区煤电油气运保障、应急救灾物资调配、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甘肃、青海两省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两省做好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救灾工作,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专家组赶赴甘肃,就近集结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赴灾区一线支援,甘肃省卫健委统一部署安排,省州县共派出医疗救助队伍19支667人、救护车99辆开展检伤分类、转运救治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部战区、甘肃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森林消防总队、省级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出动救援力量4500多人、车辆820多辆赶到灾区,进行全覆盖、无盲区搜救;甘肃省教育部门召开排查和调度协调工作会议,对积石山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1240名考生逐一摸排联系,确保全部考生如期参加考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自然灾害,在高效的组织下,中国用最快的救援速度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展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和感召力。

三、积石传递“中国温度”,充分彰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这么强大?就是因为我们14亿人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带着千斤馒头、饺子驱车200公里支援大河家镇的爱心志愿者说。团结,一个充满力量的词汇,它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趋势,又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更是各族群众共渡难关的强大保障。

在积石山县刘集乡就有一个以“团结”为名的团结村,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子,村内生活着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回族、土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据村里老人讲,之所以叫团结村,是因为村里的人都很团结,融合居住在一起,和谐共处、守望相助。在这次地震中,“团结”再次成为了团结村村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主题词”。刘集乡是4个重灾乡镇之一,而团结村距震中柳沟乡只有20公里左右。地震发生后,村支书韩凯迅速召集村里的党员和年轻人组织起了一支30余人的“团结小分队”,分为6个小组,以社为单位,分别到村里挨家挨户敲门救援,发现有人被困压在石头下,队员们等不及找来工具,徒手开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这支“团结小分队”帮助385户村民及时撤离,还抢救出10多名被困群众,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爱党爱国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在这支“团结小分队”中绽放出了璀璨夺目的伟大光芒。

地震发生以来,在积石山的角角落落,时时上演着全国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暖心事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里木驰骋千里到灾区现场,架锅做饭、煮肉,为受灾群众提供免费餐饮服务;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为了受灾群众能温暖过冬而慷慨解囊,捐赠4000吨煤炭送到灾区;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大柳村、小柳村、佟村、塔照村、潘各庄村、东张村和南尧村的村民自发捐赠2100多床棉被、30顶棉帐篷、500双棉鞋等物资和善款,由村民代表驱车1600余公里,送到了积石山县居集镇居集村;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的花儿新村的各族群众得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自发组织捐赠新鲜蔬菜12吨,连夜采摘送往灾区……

历经巨大灾难和抗震救灾的艰苦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再次书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巩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必将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四、积石发挥“统战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中央、省委、州委各级统战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闻令而行、得令而动,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发扬新时代统战精神,谱写了一曲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时代赞歌。

积石山县是中央统战部的定点帮扶县,地震发生后,中央统战部主要领导作出专门指示,要求全面了解情况、积极投入抗震救灾。中央统战部迅速行动,向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发出慰问信,从定点帮扶专项基金中划拨100万元支持抗震救灾,两天内就协调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基金会等捐款捐物价值3900万元,并组织53个在京直属党组织的4000余名干部职工捐赠善款178.14万元,调动一切力量支持积石山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2月19日凌晨,省委统战部紧急联系积石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了解掌握受灾情况和救灾需求,向统一战线发布急需物资清单,并公布省委统战部管理下的省光彩事业促进会账户和积石山县慈善总会、红十字会账户作为受捐账户。19日一早,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孙雪涛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统一战线抗震救灾工作,成立部机关抗震救灾指挥部,设立3个工作组,选派5名机关干部职工组成前方工作组赶往灾区走访摸排重点乡、村,及时向省委统战部反映灾区情况,协调统一战线抗震救灾物资接收、转运和分发,定时统计并向社会公示统一战线捐物情况。省委统战部机关自筹资金150万元采购御寒衣物、食品药品、取暖设备等救灾急需物资,分4批于12月23日全部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与省工商联、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行动起来,共克时艰。

地震发生后,州委统战部第一时间向全州统一战线发出倡议,广泛动员统战对象,积极踊跃向震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贡献力量。全州统一战线坚决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作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主动作为投身抗震一线。按照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孙雪涛提出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过程的要求,州委统战部协同州民委,采取多种方式,在全县所有安置点悬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横幅,在所有活动板房张贴民族团结日历,在州民委结对帮扶村胡林家乡高关村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石榴杯”篮球赛,配合定西市在积石山县举办“洮黄石榴籽·齐心助重建”红石榴就业招聘会,营造了各族群众心连心患难与共、手牵手风雨同舟的良好氛围。同时,各级干部在入户宣讲政策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定了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信心决心,凝聚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磅礴力量。

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在抗震救灾的生动实践中闪闪发光,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再次证明了我们党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