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谱新篇 互嵌社区绘蓝图—临夏市东区街道民族团结、互嵌式社区工作纪实

来源: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8-18
字号:
收藏

今年以来,临夏市东区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神纽带,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社区治理的细微之处。从互嵌式发展的创新探索,到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协同深化治理模式,从文化交融的暖心实践,到民生福祉的精准落地,街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辖区群众在共居共学中共情,在共建共享中共融,在共事共乐中共进,为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写下充满温度的注脚。 

打造文化阵地,激发共居共学活力空间

东区街道坚持“社区+品牌+特色”理念,挖掘辖区“能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舞蹈队等10余支特色队伍,打造三易社区“融情三易·籽籽同心”互嵌品牌深化民族团结。依托“河州文化”“牡丹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多民族节日共庆活动,通过歌舞展演、非遗体验增进情感共鸣;依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纠纷调解、就业帮扶等服务2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阵地赋能,推动“小社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课堂”,让团结之花常开,汇聚共建美好家园力量。

围绕传统节日,构建民族情感交融桥梁

东区街道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为抓手的系列活动,如“党建引领聚合力,党群连心闹元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和谐美好幸福社区”等主题活动,累计举办20余次。形成了辖区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聚焦民生需求,共筑民族团结融合家园

东区街道织密“服务网”,构建民族团结“大融合”平台,聚焦民生需求以精细化服务推动共融共享。开展40余次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助邻解困、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依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医养结合、文养相融”模式焕发银发生机,依托“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增设“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限时结,快速响应需求,让服务直抵生活。以暖心举措解决急难愁盼,厚植团结根基,汇聚共建美好家园合力。

搭建创业平台,催生各族群众共富动力

为促进各民族居民协同发展,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2025年上半年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2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97人次;利用街道公众号【东区帮就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15期125条;建立【就业在临夏】居民服务群4个、入群人数800余人,每日发布全州范围内的招聘信息;开展创业就业宣传3期;落实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笔;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人。

下一步,东区街道将持续深化“六个优”发展实践,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着力优化街道社区党群服务,打造为服务群众、深化交流、促进团结的坚强阵地。聚焦社区各族群众心理共嵌共融,既突出各社区特色优势,又注重凝聚情感共识、厚植精神依托,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指数,让团结奋进的底色更暖、成色更足。


X

温馨提示:

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州政府网站身份认证工作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网民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在全省政府网站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