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9月28日至29日,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韩国济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韩国环境部部长金琓燮、日本环境省大臣伊藤信太郎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介绍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进展,并就区域和全球热点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审议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情况,通过新一期联合行动计划优先合作领域,共同签署《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指出,2024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 25 周年,今年5月召开的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共识,为三国继续深化环境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黄润秋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近年来,中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功主办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持续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积极开展双多边环境治理合作,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黄润秋表示,中方高度赞赏韩方和日方为推动区域环境合作所付出的努力,愿继续与韩、日一道,围绕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共识和联合宣言,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各项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取得成功,支持各国绿色发展与转型需求,并与更多合作伙伴分享三国环境合作成果,为应对全球性环境风险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韩国、日本分别作了主旨发言。韩方介绍了韩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大气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政策及举措。日方介绍了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经济、海洋垃圾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进展及举措。
会议期间,三国环境部长为中国的郑志荣、韩国的崔在妍和日本的茶谷悟颁发了第二十五次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环境奖。会议听取了青年论坛和第九届中日韩环保企业圆桌会成果报告。
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本次会议全面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对三国环境保护领域政策举措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的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充分交换了意见,并通过了新一期联合行动的优先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期待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韩环境合作成果更加丰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进区域人民环境福祉。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举措以及如何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的提问时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十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中方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务实有力举措,推动如期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面向未来,中国愿与包括韩日在内等国际社会一道,保持对话合作,广泛凝聚共识,继续推动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取得积极成果,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前,黄润秋分别与金琓燮、伊藤信太郎举行了中韩、中日双边会谈。会见金琓燮时,双方就塑料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黄润秋表示,中韩在生态环境领域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愿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环境领域合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会见伊藤信太郎时,黄润秋表示,中方愿与日方共同推动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环境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政策对话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强调希望日方尽快全面配合建立并实施长期有效的福岛核污染水国际监测安排。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
9月28日至29日,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韩国济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韩国环境部部长金琓燮、日本环境省大臣伊藤信太郎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介绍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进展,并就区域和全球热点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审议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情况,通过新一期联合行动计划优先合作领域,共同签署《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指出,2024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 25 周年,今年5月召开的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共识,为三国继续深化环境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黄润秋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近年来,中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功主办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持续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积极开展双多边环境治理合作,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黄润秋表示,中方高度赞赏韩方和日方为推动区域环境合作所付出的努力,愿继续与韩、日一道,围绕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共识和联合宣言,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各项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取得成功,支持各国绿色发展与转型需求,并与更多合作伙伴分享三国环境合作成果,为应对全球性环境风险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韩国、日本分别作了主旨发言。韩方介绍了韩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大气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政策及举措。日方介绍了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经济、海洋垃圾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进展及举措。
会议期间,三国环境部长为中国的郑志荣、韩国的崔在妍和日本的茶谷悟颁发了第二十五次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环境奖。会议听取了青年论坛和第九届中日韩环保企业圆桌会成果报告。
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本次会议全面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对三国环境保护领域政策举措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的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充分交换了意见,并通过了新一期联合行动的优先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期待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韩环境合作成果更加丰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进区域人民环境福祉。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举措以及如何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的提问时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十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中方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务实有力举措,推动如期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面向未来,中国愿与包括韩日在内等国际社会一道,保持对话合作,广泛凝聚共识,继续推动重要多边环境进程取得积极成果,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前,黄润秋分别与金琓燮、伊藤信太郎举行了中韩、中日双边会谈。会见金琓燮时,双方就塑料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黄润秋表示,中韩在生态环境领域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愿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环境领域合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会见伊藤信太郎时,黄润秋表示,中方愿与日方共同推动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环境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政策对话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强调希望日方尽快全面配合建立并实施长期有效的福岛核污染水国际监测安排。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
9月25日至26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河北省雄安新区、石家庄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系统,被称为“华北之肾”。25日上午,孙金龙到雄安新区调研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情况,实地察看“科学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联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了解实施进展、主要做法和整体效果。他表示,近年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要立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大局,把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持续涵养好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湖”。
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5日下午,孙金龙来到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央绿谷、东西轴线调度指挥中心,实地了解雄安新区各片区建设规划和有关项目建设进展,现场查看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施工情况。他指出,要准确把握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将绿色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目标和底色,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清洁取暖改造是改善大气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26日上午,孙金龙来到石家庄市鹿泉区东辛庄村,实地调研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情况。孙金龙随机走进村民家中,仔细察看设施安装、运行情况,详细询问村民使用效果和支出成本。他强调,清洁取暖改造,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同时要加强天然气供应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大气污染防治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孙金龙随后来到石家庄市裕华区国际汽车产业园集中喷涂中心,详细了解喷涂、烘干等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产工序的收集、治理情况,走进石家庄美术馆项目施工现场,查看扬尘治理与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他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统筹加强VOCs源头替代、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升级改造低效失效设施,提升治理效果。要在“人防”督导、巡查的基础上,运用“技防”手段,整治施工工地扬尘,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省政府副省长王立彤陪同相关调研。
生态环境部机关有关司局、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
河北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全面提高生态环境部系统机关党建质量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
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强保证。
一、聚焦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推进政治机关建设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生态环境部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部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修课、必修课,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学习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修订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件办理和督查工作办法》,调整实施半月评估、季通报、半年汇报、年度“回头看”的督查工作机制,使重要批示件的办理和督查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工作进展。深化政治巡视,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每年组织部党组巡视,常态化组织专项监督。
坚决落实政治机关建设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等。全面推行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开展提升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二、聚焦深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要求,不能随大流、一般化。”生态环境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精心组织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广泛开展集中宣讲,切实做好新闻宣传,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积极开展对外宣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
坚持以上率下。注重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充分发挥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部党组书记每年“七一”为部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讲党课,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加强对部属单位党委(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督促指导并通报年度学习情况,指导开展“微党课”“微宣讲”等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党校轮训和在线学习等形式开展全员培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武装青年。全覆盖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完善青年理论学习考评机制。定期举办年轻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联学等青年理论学习品牌。选树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评选青年理论学习标兵,常态化组织青年理论学习报告会、征文等系列活动,持续筑牢广大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
坚持学研结合。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每年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学习宣传、制度创新、实践推广和国际传播。用好全国生态日、六五环境日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国内国际重要平台,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三、聚焦建强战斗堡垒,着力夯实机关党建的组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生态环境部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突出政治功能为根本、以争创“四强”党支部为抓手,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着力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
突出基层党组织班子能力提升。建立部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党委委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到联系点参加党支部活动,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配齐配强机关司局党支部班子和部属单位党委书记(分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机关实现“党支部建在司局,党小组建在处室”。依托部党校处级干部进修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抓党建能力水平。
突出党员干部队伍日常教育管理。坚持选树典型,评选表彰生态环境部“四好”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编印机关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坚持把“应知应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
突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选举、“三会一课”等督查检查。抓好“四强”党支部评比创建,制定“四强”党支部创建实施细则、“四好”党员评选实施细则,严格开展评选、复查工作,2022年以来先后有59个党支部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及时开展约谈提醒,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四、聚焦正风肃纪反腐,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央和国家机关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中央形象,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生态环境部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坚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强化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修订实施《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每年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紧盯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加强提醒监督。大兴调查研究,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会议、培训、公务接待、出差等标准,严控“三公”经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具体措施、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有关规定,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深化纪律监督与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有机贯通,织密“监督网”,形成“一盘棋”。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原原本本学、结合案例学、联系实际学,要求党组织、纪检组织负责人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好“领学员”“监督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梳理生态环境领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连续多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家风故事”征文等活动,涵养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廉洁文化。
五、聚焦落实党建责任制,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党组(党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生态环境部牢固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部党组每年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定期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进行专题会商。每年制定部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逐一明确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层层压实。部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部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每年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定期召开党建重点工作调度会,形成常态化监督指导机制。认真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回头看”,梳理细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常见问题清单并推动解决。
督促推动各级纪委履职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机关纪委能力建设,开展部系统纪检干部教育整顿。完善机关纪委工作规则、执纪审查工作流程,印发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部机关纪检委员履职清单、部属单位纪检组织履职清单,制定纪检组织日常监督工作办法等制度。
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业务作用。部党组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越是加强党建工作,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就延伸到哪里。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重大工作中全覆盖成立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在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应急处突、国际谈判等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炼干部,帮助干部积累经验、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成效不断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含金量”显著提升。“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润秋介绍,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10年前下降54%,重污染天数下降83%。去年全国地表水体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9.4%,比10年前提高25.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本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
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含绿量”明显增加。黄润秋介绍,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钢铁产能3亿吨、水泥产能4亿吨;95%以上煤电机组和45%以上的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10年前的67.4%下降到去年的55.3%;完成北方地区3900万户的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改造。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方面,10年来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超过4000万辆。
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更加稳固。黄润秋介绍,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30%,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2017年以来我国累计完成18.5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2.4万个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黄润秋介绍,党中央建立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一系列重大制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部将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根本好转,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黄润秋说。
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系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过去,大力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全面打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取得积极成效,但目前这些措施带来的减排红利已大幅减少。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未来要更多依靠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将锚定美丽中国目标,以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抓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突出精准治污,加大结构优化调整力度,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突出科学治污,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协同控制臭氧污染。突出依法治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排污许可管理,落实“一企一策”,坚决反对“一刀切”。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水的问题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只有抓牢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倒逼岸上各类污染源治理,才能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说,目前已累计排查河湖岸线56万公里,推动解决近20万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
“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郭芳表示,下一步,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督促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当前和今后10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部将切实担起牵头部门的责任,锚定美丽中国目标,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系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巩固拓展、‘十六五’整体提升。”黄润秋表示,同时,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新篇章。
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注重‘房前屋后’,紧盯‘田边道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郭芳说,“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完成行政村环境整治6.7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5%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村庄面广量大,环境问题还是会时有发生。”郭芳表示,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随机抽样,“四不两直”开展调查取证、案例通报、定期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下一步,将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赵英民介绍,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我国先后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全国碳市场实现稳起步、稳运行,市场活力稳步提升,充分显示了通过市场手段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方法学,纳入更多参与主体,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着力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赵英民表示。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介绍,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网络规模看,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达3.3万个,其中空气点位1734个、地表水点位3646个、地下水点位1912个、海洋点位1359个、辐射监测点位1834个、土壤监测点位2.2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点流域和管辖海域。
从监测要素看,除了水、气、土壤这些传统重点监测内容,还增加了生态质量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温室气体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等,基本做到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完善监测网络,强化监测监管,强化数据应用,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董保同说。
9月21日至2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福州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出席部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22日上午,黄润秋首先来到厦门市筼筜故事馆,参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的重要经验,了解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他强调,要深学笃行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代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深刻领会“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所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随后,黄润秋前往厦门市海上环卫站调度中心,并乘船察看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情况。他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善于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强化海漂垃圾常态化监管,不断健全海洋垃圾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黄润秋还来到厦门东南部海域实地考察美丽海湾建设情况。他表示,要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深化海湾型生态城市建设。
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国规划布局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22日下午,黄润秋来到古雷石化基地,听取园区整体规划、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介绍,现场察看古雷石化公司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了解一期项目总体运行和二期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并实地调研园区环境应急设施建设情况。他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作用,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拓展园区生态空间,以高水平保护助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切实抓好事故应急池等环境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强化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对,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莆田木兰溪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治水和生态保护工作先行探索。23日上午,黄润秋前往莆田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和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了解木兰溪治理成效,并实地调研了绶溪水系整治工作。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木兰溪治理过程中创造了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水平推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高品质亲水空间,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调研期间,黄润秋先后来到漳州核电厂、福清核电厂,调研核安全监管工作。黄润秋在漳州核电厂听取有关机组建造调试情况介绍,并深入反应堆厂房、取水明渠及部分工程现场,实地考察项目建设和安全监管情况。在福清核电厂,黄润秋现场了解核电机组运行安全监管情况。他指出,要深刻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核安全观为遵循,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严从实加强核安全监管,压实运营单位主体责任,保障在建工程质量和已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黄润秋还慰问了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驻厂监督员,与他们亲切交流,叮嘱大家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为保障核安全继续贡献力量。
23日下午,生态环境部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 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前,黄润秋与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进行了工作会谈。黄润秋表示,福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美丽福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福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鲜活的福建经验。周祖翼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部长期以来给予福建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福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深化生态省建设,积极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建设美丽福建,希望不断深化省部合作,共同推动福建在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吴偕林,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林文斌,福建省委、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出席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按照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城市样板、打造业兴绿盈美丽乡村样板、打造水清岸绿美丽河湖样板、打造人海和谐美丽海湾样板、打造集约循环美丽园区样板、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林文斌,厦门市政府市长黄文辉陪同相关调研。
生态环境部机关有关司局、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
福建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漳州市、莆田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