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健康临夏”托起百姓幸福梦
——记全州卫生健康工作十年成就
临夏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实现了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州人民医院晋级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市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心电数据互联互通;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了全覆盖,百姓看病就医方便可及,群众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这些成绩是我州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全州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健康,是群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积极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瓶颈”,夯实医疗设施建设基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速推进医养结合,认真贯彻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新十条”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健康临夏”建设全面推进,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健康答卷”。
“当医生告诉我们要装支架时家人压力很大,听说一个心脏支架需要几万元呢!而现在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我们只掏600多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支架价格降了,我们也能看得起大病了。”在州人民医院,刚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市民毛玉胜说。
医改,既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还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十年来,我州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迎难而上,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着力解决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等难题,在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上打出了“组合拳”,坚决整治套保骗保、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社会痼疾,不断优化完善分级诊疗和医疗保障制度,综合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牢牢兜住了群众的健康底线。
——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省、州、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电子健康卡全面启用,远程医学平台基本建成,县外就诊率从2014年的21.23%下降到2021年的6.71%。
——医疗服务设施大幅改善。一大批医疗卫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改造和医疗设备更新,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就医条件。
——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成立了临夏州呼吸内镜、消毒供应、心电、病案质量院感控制中心和临夏州生殖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州、县、市均已完成五大救治中心,建成检测机构28家,固定(移动)实验室42个。
头疼脑热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县、大病重病不出州、药品越来越便宜、互联网问诊越来越方便、身边的中医馆越来越“吃香”……十年的健康民生答卷,书写着临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温暖篇章。相信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临夏大地的健康网必将越织越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飘红”。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在州、县医疗保障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永靖县人民医院医院率先在县域内安装并调试开通医保综合业务终端设备,医保结算“刷脸”支付正式启用,标志着我院医保结算从“刷卡、扫码”时代迈入了“刷脸”时代,全县“互联网+医保”服务迈上新台阶。2月7日,白女士在永靖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刷脸”完成了住院医保结算手续,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十秒,白女士非常高兴,笑着说“以前有时候到了医院才发现忘带身份证或医保科,电子凭证还需要智能手机,来回折腾,这下好了,出门记得带脸就行,还是刷脸好,方便、省时省力!”
医保“刷脸”支付以医保电子凭证为媒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让参保患者通过“刷脸”完成医保费用结算,实现“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刷脸”结算的转变。为了确保“刷脸”结算的安全可靠,统一采用“实名+实人”的安全核验技术,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有效防止欺诈骗保行为,在提高就医便捷的同时,有效杜绝了数据泄漏风险,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开创了无接触就医新模式。
下一步,我院会持续推进医保信息化工作,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将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将扩展到挂号、缴费等全流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近日,州中医医院、临夏市人民医院、临夏县人民医院已率先开通医保“刷脸”就医服务,这是继医保移动支付之后,我州医保看病就医的又一快捷通道。
刷脸自动结算,效率更高,无需刷卡,无需扫码,帮助患者省去一系列麻烦,做到“人卡合一”,实现了医保服务“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刷脸结算”转变。据统计,“刷脸”结算比刷卡结算效率提升了50%以上,为医院节省了巨大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也更加安全可靠。医保刷脸结算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所用服务终端设备均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认证,人脸和用户信息经参保人员授权后独立存储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库,有效保证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安全。同时,让冒名就医、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有效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近期,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我州高度重视,坚决扛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责任,聚焦急危重症救治,撑起生命“保护伞”。
按照省医疗资源扩容建设工作要求,州县两级加快改造扩容重症室,全州二级以上医院共设置重症床位1596张,配备重症救治设备2411台(件),配备重症医师1233人、重症护士3525人。各医疗卫生机构制定了分级诊疗制度,州、县组建两级转诊转运专班,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转诊。目前,各医疗机构普通床位使用率80.91%,重症床位使用率38.91%。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就医条件,提升服务水平,近日,积石山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新院区正式启用。
据悉,该院新院区总投资1848万元,占地面积5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85平凡米。拥有DR、彩超、儿童生长发育检测系统、锐扶刀、盆底康复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开设妇女、孕产、儿童保健科,产后康复科、妇产科、内儿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等科室,能满足周边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搬迁后开放床位73张,比旧院区增加30张;业务用房增加3000平方米,投资359万元更新老旧医疗设备113台(件),科室布局更加合理规范,住院环境更加舒适优美,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全州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供工作进入新阶段。我州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大药品采购和储备力度,实施新冠治疗药品“日报制”,动态掌握药品现有库存量和使用量,根据收治患者临床用药需求,及时调整基本用药目录,多方拓展采购渠道,积极争取各方面医疗物资支持,有力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
据了解,全州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储备各类药品 5.58万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储备药品 7.68 万盒。全州储备抗原检测试剂22.94万人份,配备指脉血氧饱和度检测仪10350台,达到了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 20 个、村卫生室配备 2 个的要求。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并用”,结合人群特点制定及推广中药方剂处方,向社会公布中药治疗方案,实现早期介入治疗,有效遏制轻症病人向重型、危重型发展。全州发放“爱心药包”13.11万个,发放甘肃方剂24.86万袋、临夏方剂1.99万袋,其中为重点人群发放甘肃方剂 16.32 万袋、临夏方剂1.09万袋,为特殊人群发放甘肃方剂 8.54万袋、临夏方剂0.9 万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