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2月15日,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工业遗产博物馆建成启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海涛,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张自贤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与会人员为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工业遗产博物馆揭牌,并为“黄河之滨”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作为“共和国百万千瓦级水电长子”,今年是刘家峡水电站全面建成50周年,刘家峡水电厂依托新中国首条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刘天关”线路的起点开关站,打造地下工业遗产博物馆,全面回顾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黄河治理、工业发展、电网发展及水电建设成就,更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从而激发一代代水电人在新时代继续创新进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博物馆位于刘家峡水电厂左岸导流洞内,总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七个部分,用原貌展陈和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沉浸式展示我国第一座330千伏地下开关站的工业遗存,将成为国网甘肃电力彰显红色文化软实力、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2月7日,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毛鸿博在临夏市调研兰合铁路征拆工作。
调研中,毛鸿博一行到南龙镇王闵家村,现场看图纸、问进展,并就兰合铁路线形与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认真研究沿线项目征地拆迁、服务保障等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LHTJ4标中铁大桥局项目部,毛鸿博观看了项目线形涉及的相关地块航拍视频,听取了关于兰合铁路(临夏市段)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的汇报,与参会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他强调,兰合铁路是省列重点交通项目,临夏市作为主要途经地、直接受益方,配合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相关部门要把保障服务兰合铁路建设作为政治责任,作为头等大事,集中调度市镇村各级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宣传动员等各项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为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要主动加强与州直部门、建设单位的对接联系,强化服务保障和协调联动,紧盯时间节点,加速推动拆迁进度,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担责、共同用心、共同出力,努力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发展工程建成建好,尽早造福各族群众。要结合临夏市建设“高铁新城”的目标,超前谋划、科学统筹,一体规划周边区域开发,用超前的理念设计,把沿线沿路打造成展示临夏市的重要窗口、带动经济的繁荣商圈。
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局和临夏市相关负责人参加。
1月15日,由中铁一局承建的兰合铁路西固隧道左线6号斜井至出口段顺利贯通。
兰合铁路西固隧道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与永靖县境内,进口位于西固区柳泉乡岸门村附近,出口位于永靖县三条岘乡三条岘村东南侧。该隧道为两座单线隧道,全长22.06千米,隧道最大埋深约770米,洞身线路采用人字坡设计,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本次贯通段落设计全长3.32千米。据悉,该隧道项目虽然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建设者们始终秉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理念。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不断攻坚克难,通过优化方案、科学组织、合理施工,克服了洞口浅埋小净距、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段、中等富水区等施工困难,规避了滑坡、坍塌、掉块、突(涌)水等安全风险。针对该段落施工安全风险高的特点,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短进尺、管超前、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衬砌紧跟”原则,高效推进施工进度,隧道取得顺利贯通。
1月12日,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调研重点产业项目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两会”工作部署,坚定发展信心,坚持不懈培育壮大产业规模,紧盯招商引资项目抓落地实施,强化服务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勇,副州长杨志军一同调研。
何东一行先后来到临夏大数据产业园(智算中心)和华熙生物、嘉林生物公司,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集成处理、设备安装调试、加工生产等情况,了解产业园运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进展和问题困难。他强调,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培育壮大牛羊养殖、特色种植、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链主企业,推动形成有特色、成链条的产业体系;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延伸。要扎实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和“千亿招商”行动,对有意向的项目要紧盯不放,落实“一对一”工作专班机制,为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创造条件,力争“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见效”。要用心用情抓环境优服务强保障,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掌上办”“指尖办”,及时梳理解决企业反映的用能、用地、用工等问题,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用实际行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要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强化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支持企业争创“专精特新”、智慧工厂、“三化”改造、质量认证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州政府秘书长马福俊,州工信局、临夏经济开发区、中国移动临夏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临康广高速公路康乐至广河段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由于沿线地形因素,部分路段无网络通信信号,不仅影响用户感知,而且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为切实发挥通信网络保障央企责任担当,临夏移动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组织实施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强化调度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精干力量,抢抓工期,安全施工,于1月10日完成临康广高速公路康乐至广河段4个隧道共15台设备的安装开通,率先实现了首家无线网络全覆盖,有力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同时也满足了沿线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
近日,记者在永靖县老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室外管道项目改造点看到,小区楼房外墙一排排黄色燃气管道整齐排列,为楼房穿上了整洁的“新衣”。在广场西苑小区,三峡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居民杨如兰家检测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详细讲解安全使用知识。“改造前,家里燃气使用不稳定,改造后用起来更方便安全,手机也能随时缴费,我们踏实了很多。”杨如兰告诉记者。
在时代国际小区,居民姚学英也享受着改造后的天然气带来的便捷与安全。她一边用天然气炉灶做饭,一边感慨地说:“现在有了这些安全装置,用起来心里更踏实了。”据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后的燃气泄漏报警器能实时监测室内燃气浓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将立即发出警报并联动切断阀切断燃气供应。自闭阀能在燃气管道异常情况下自动关闭,防止燃气继续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用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升了燃气用户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永靖县聚焦老旧小区燃气管网老化问题,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建设项目定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已全部完工,二期已完成工程量的65%。
三峡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司政表示:“此次改造涉及8个社区、400多栋楼、2万多户居民,已完成1.8万多户;改造市政管道11.5公里、庭院管道35.6公里、社区立管89.6公里等。改造后,提升了整体燃气设施和管道的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