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6月26日,“庆工运百年·展临夏风采”临夏州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在州美术馆开展。州委副书记万学科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开展,州政协副主席、州总工会主席孔令义主持。
本次展览由州总工会、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州委直属机关工委、州文旅局联合主办,州美术馆、州书法家协会、州美术家协会、州摄影家协会承办。此次展览以艺术为纽带,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书画、摄影作品之间,职工们以笔墨抒怀、以丹青寄情、以光影纪实,用艺术的语言描绘工会百年奋斗历程,生动展现了各行各业职工群众在各自岗位上的奋斗身影、劳动场景和精彩瞬间,记录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城乡面貌的巨大变迁、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本次参展作品共150件,其中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各50件,主题鲜明、题材多元。展览作品不仅是全州职工精神风貌和精湛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新时代工运事业辉煌成就的深情礼赞,弘扬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特别是广大一线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不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夏实践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以“礼赞新时代 谱写新华章”为主题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省级政府购买“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活动在临夏县土桥镇、河州苑景区精彩上演,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演出在欢快的开场歌舞《盛世中国》中开幕。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旋律悠扬,仿佛将观众带入了美丽花海;唢呐独奏《沸腾的黄土地》,演奏者以精湛的技艺吹奏出激昂的旋律,将黄土地的豪迈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二胡独奏《金蛇狂舞》,欢快的节奏如灵动的金蛇在舞动,让观众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朗诵舞蹈《梦回敦煌》,演员们用深情的朗诵和优美的舞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曲艺表演《语言趣谈》演员凭借快板和精彩的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出在歌伴舞《灯火里的中国》优美旋律中落幕。
据了解,此次演出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省文旅厅主办、甘肃演艺集团承办,旨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百姓,以艺术形式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6月24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临夏州合作剧目创制汇报会召开,听取有关剧本创作进展情况汇报,州委书记李海默出席并讲话。
州委副书记万学科,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杨福波参加,副州长王光龙主持。
会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新大陆公司艺术总监、导演、一级编导郑军阐释汇报了剧情,与会领导提出了意见建议。
李海默首先对创作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剧目创制工作,企地双方派出专业力量,紧密协作配合,从剧目主题确定、剧本情节设计、文化元素融入等方面多次沟通、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创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效。
李海默强调,要充分吸收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改进提升,努力创作出展现中国气派、符合时代要求、彰显临夏特色、体现东方水准的精品剧目。要深入挖掘临夏厚重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剧本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歌舞表演等环节巧妙融入花儿、牡丹、彩陶、齐家玉、化石等地标元素,体现黄河文化、民族融合,让观众深度感知临夏、自觉融入临夏,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要采用纯粹、简洁、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绚丽、明快、温润的舞美灯光设计和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传播手段,展现临夏气质、讲好临夏故事,立体展示积淀深厚、团结和谐、生态秀美的临夏形象。
李海默要求,要集中资源力量,加快创作进度,优化创排方式,尽快让作品亮相,为自治州70周年大庆献礼。要借助用好剧组专业优势,加强我州演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带不走的演艺队伍。要全力配合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帮助解决资金、人员、素材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尽最大努力提供最优服务,联手打造临夏文旅发展靓丽名片。
近日,东乡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该县体育场举行,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展现非遗魅力。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省级非遗项目东乡族“端道啦”(花儿)唱响高亢悠扬的旋律,东乡县民族文化艺术团的精彩歌舞将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非遗展示区集中呈现了东乡族擀毡技艺、米拉尕黑传说和钉匠工艺等10余项非遗项目,设置了文物知识展板、互动问答区域,发放非遗宣传手册500多份,普及保护理念,拉近公众与非遗的距离。
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交融。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化非遗保护传承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活起来”的文化遗产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月14日,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州文化馆、临夏市非遗中心和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八坊十三巷盖碗茶广场举行,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制作、“非遗”宣传3大板块,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州平弦、河州贤孝等传统曲艺以创新形式亮相,花儿结合民歌与舞蹈表演,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河州木雕、蛋雕、泥彩塑、彩陶、雕刻葫芦等手工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活动现场安排宣传展位30个,摆放宣传展板20多块,发放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此外,我州各县分别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景区”、非遗培训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全州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使更多非遗项目走进了大众生活。
近年来,我州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临夏砖雕”“莲花山花儿”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州蛋雕》等24项州级非遗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传承人11人,省级53项、传承人42人,州级164项、传承人272人,县市级268项、传承人438人;国家级非遗工坊2家、省级工坊12家,各类展厅、传习所等非遗场馆31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
6月14日,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州文化馆、临夏市非遗中心和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八坊十三巷盖碗茶广场举行,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制作、“非遗”宣传3大板块,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州平弦、河州贤孝等传统曲艺以创新形式亮相,花儿结合民歌与舞蹈表演,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河州木雕、蛋雕、泥彩塑、彩陶、雕刻葫芦等手工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活动现场安排宣传展位30个,摆放宣传展板20多块,发放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此外,我州各县分别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景区”、非遗培训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全州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使更多非遗项目走进了大众生活。
近年来,我州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临夏砖雕”“莲花山花儿”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州蛋雕》等24项州级非遗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传承人11人,省级53项、传承人42人,州级164项、传承人272人,县市级268项、传承人438人;国家级非遗工坊2家、省级工坊12家,各类展厅、传习所等非遗场馆31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