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公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州政府领导
州长
何东
州委副书记、州长
何东,男,回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现任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
负责州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方面工作。
副州长
  • 鲁泽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鲁泽,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副书记、州政府常务副州长。
    负责州政府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数字经济、县域经济,财政、税务、金融、统计调查、“放管服”改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人民防空、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驻外办事机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方面工作。协助州长负责审计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办公室、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审计局、州统计局、州应急管理局、州政府金融办、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联系单位:州消防救援支队、州税务局、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州人行、州银保监局,驻临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
  • 李勇
    州委常委、副州长
    李勇,男,1977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市场监管、科技、体育、商务和招商引资,融媒体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科学技术局、州商务局、州体育局,州招商局、州融媒体中心。联系单位:州工商联、州科协、州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州凯润农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张天龙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天龙,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的工作,主要负责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李明海
    副州长
    李明海,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 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负责民政、残疾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电力、通讯、无线电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夏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联系单位:州残联、州烟草专卖局、州石油公司、国网临夏供电公司、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州铁塔公司、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公司、临夏无线电管理处。
  • 张自贤
    副州长
    张自贤,男,汉族,1968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自然资源、水务、乡村振兴、林业和草原,地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等方面工作。 分管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南阳渠管理局、州地震局、临夏地质公园服务中心。联系单位:州惠河水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丰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毛鸿博
    副州长
    毛鸿博,男,汉族,1975年3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联系单位:州文联、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州盛河城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河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马显锋
    副州长
    马显锋,男,回族,1972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教育局、州生态环境局,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州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开放大学、州特殊教育学校。
  • 亢卫忠
    副州长
    亢卫忠,男,汉族,1970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司法、信访等方面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分管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公安局、州司法局。联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信访局、州国家安全局、州武警支队。
  • 王希辉
    副州长
    王希辉,男,土家族,1980年1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现任临夏州副州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
秘书长
马福俊
州政府秘书长
马福俊,男,回族,1975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主持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协调州政府办公室与州委、州人大、州政协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州政府与各工作部门、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工作,办理州长交办的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负责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研究室。
副秘书长
  • 朱牧

    副秘书长

    负责东西部协作工作。

  • 田延皓

    副秘书长

    协助秘书长的工作,负责州政府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党总支和办公室精神文明、工青妇、联系村帮扶工作,分管州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 

  • 马秀华
    副秘书长
    协助副州长李明海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 王建林
    副秘书长
  • 周世泽
    副秘书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分管州政府信息中心、州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 马涛
    副秘书长
    协助马显锋副州长的工作。
  • 敏忠德
    副秘书长
    协助常务副州长鲁泽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 王来
    副秘书长
    协助张朝俊副州长的工作。
政府工作机构
州政府工作部门
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部门二级单位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任振鹤在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调研时强调 担好绿色使命 拓宽转化通道 更好助力“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日前在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担好绿色使命,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更好助力“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任振鹤指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通道。近年来,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以在全国首发的生态资源资本化平台为纽带,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用能权(节能量)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等,让更多“绿水青山”的内在生态价值得到了具体量化和可视化呈现,转化为了促进发展的“金山银山”。省直相关部门要更好支持交易中心做大做强,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任振鹤强调,要政企携手、加快推动政府、企业、碳经济服务商“三端协同、管服一体”,紧紧抓住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期、窗口期,紧紧围绕环境权益交易、绿色金融和环保科普公众服务,不断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切实把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转化为地方、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行动。要做精主业、做优平台,努力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用能客户管理碳资产、实现碳履约、促进碳减排、方便碳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务。要立足地方、服务大局,积极促进区域间经验技术交流推广,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绘出美丽甘肃的更新画卷作出新的贡献。

州人大常委会开展“双千行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工作代表视察

5月22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富祯带队开展州级“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工作视察活动。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鸿、冯国宁、马小华,秘书长王志录,部分在临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基层州人大代表参加。

视察组分别前往八县市,围绕特色产业、生态环保、教育、卫生、交通、科技、文旅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成员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实地察看、听取介绍、现场询问,每到一处,都与项目主管部门、施工单位、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全面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度、资金保障和营商环境等情况,详细掌握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短板弱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刘富祯强调,全州各级人大要把助推项目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开展好“双千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力形成项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要扛牢人大监督职责,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主动作为,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促进重点任务落实,助推全州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要认真梳理、研究分析本次视察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的履职成果,为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质量“大提升”,绘就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的美丽画卷,贡献人大力量、代表力量

甘肃省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中国环境报》刊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厅长葛建团署名文章:推进美丽甘肃建设 全面筑牢生态根基
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调研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

5月15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赴兰州市调研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实地察看兰州市小砂沟、三条岭生态环境问题。

苏君指出,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既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兰州市要按照4月28日省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安排,坚决扛牢“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自觉,以高度清醒的政治态度、坚定有力的工作举措,高质量抓好警示片发现问题整改。要从警示片披露问题中吸取教训,以警示促整改、以警示促落实,动真碰硬,压实压紧整改各方责任,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紧盯时序,倒排工期,切实做到立行立改、真改实改。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立体施策、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深入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弱项。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主动帮扶企业开展整改,不折不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见底见效。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子江,督察专员王鑫,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兰州市城关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环境保护》杂志刊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厅长葛建团署名文章:充分发挥排污权市场作用,构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创新机制

摘要:排污权交易是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的一种环境经济政策。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立足全省污染防治实际,对省会城市兰州市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建立健全机制体系、调配排污权指标、构建数智化管理系统、强化监督保障、开展移动源排污权试点交易、开展绿色融资拓宽资金渠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造国家级示范区8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大气污染防治;兰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排污权交易,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积极作用。甘肃省移动源污染减排主要依靠行政和技术手段,而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手段运用较少。省会兰州市具有机动车保有量大、柴油货车数量多、老旧机动车占比高、新能源车占比低的特点。截至2023年12月,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31.6万辆,较2022年增长11.26%。 其中,柴油车约为14.9万辆、汽油车约为95.7万辆;国三标准及以下老旧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5万辆,占总保有量的19%;新能源车约为4.9万辆,占比仅为3.7%。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 (PM) 、氮氧化物 (NOx) 等气态污染物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2023年,兰州市机动车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5.5万t/a,城市低空面源污染严重。

因此,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大气污染防 治新路径,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扎实推进交通、 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 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城市大气污 染治理标杆样板,充分发挥兰州市排 污权市场良好基础,生态、交通、财政、金融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对助力强省会和持续巩固“兰州蓝”,打造全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行示范区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机制体系,全方位完善配套政策制度

在现有兰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排污权市场交易、老旧车置换财政支持、新能源车推广等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增加交易污染物种类,制定交易基准价,建立储备调节机制,形成涵盖重点行业移动源排放和重点用车单位排污权交易的管理办法。出台淘汰老旧机动车和扩大汽车更新消费的措施方案,明确范围、标准、期限、流程,并制定减免电费和停车费、给予道路权以及设立零排放区等各项新能源车激励政策。比如,淘汰现有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货车1.67万辆,可削减污染物1.5万t。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全方位形成有效管理移动源大气污染物、促进机动车更新和新能源化的相关财税、金融、市场和环境政策支持体系。

统筹大气污染物防治,全行业储备调配排污权指标

统筹工业源、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管理,将其纳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总盘子,在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下,制定各项主要污染物消减目标,建立健全涵盖固定源与移动源的省、市两级全行业排污权指标回收储备与调配机制。前期可通过财政引导资金,以政府财政补助形式回收淘汰的老旧机动车的排污权并进行储备。回收到的排污权用于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的排污权指标保障,移动源领域的指标优先供给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建项目。

构建数智化管理系统,全领域服务车辆更新换代

完善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平台,实时、动态地采集分析各类排放数据,融合现有移动源排污权交易服务平台功能,实现科学的移动源排污权计量、分配和交易功能,建立涵盖固定源与移动源于一体的全链条电子化交易服务体系。在移动源排放数据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上,构建机动车更新、新能源车补贴发放的申请受理、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数据监测、资金发放等全业务流程服务系统,提升运输企业的申请效率和办理便利性,提高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严格监督管理,全流程强化资金保障

强化对重点移动源排污单位的监督性监测,建立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上报机制,在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监测装置,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于超过核定排污权排放或在交易中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管理部门向省、市各级财政争取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 引导推动老旧机动车淘汰和新能源车更新,以市场交易资金为补充,重点支持补贴激励和市场建设。引导商业银行、新能源汽车厂商、新能源基础设施企业等的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污染物治理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信息化建设以及市场人员培训。

开展移动源排污权试点交易,新机制助力治污减排

进一步将物流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车企业纳入排污权交易范围,核定确权相关企业的初始移动源排污权,并创新性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对新增的特定荷载营运性货运车辆开展移动源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逐步拓展至现役和新增的工程机械和渣土运输车辆等非道路移动车型。开展政府收储排污权指标与项目企业的交易工作,在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同时,将回收资金用于提前淘汰老旧机动车和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探索对汽车销售企业或私家车设置排污权及碳积分,制定相关市场流通方案。多措并举形成市场激励和“造 血”机制,促进城市大气污染物控制与消减。

拓宽资金渠道,新模式推动结构转型

结合排污权市场和国家碳市场,推出排污权、碳减排抵质押贷款,研究出台创新性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减排绩效给予相应的融资利率优惠,创新新能源车绿色金融产品,解决新能源车替换中的资金需求。加强对新能源车的财税激励,完善新能源商用车购置税、车船税、高速路通行费等的减免政策,在国家购置补贴的基础上,配套新能源车置换补贴、充换电和加氢等配套设施建设补贴。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利用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指标,推进车辆租赁和电池租赁市场发展,减轻用户购置成本压力,通过多元化的汽车绿色融资有序推动市场发展。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驱动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政策与能源产业政策协同,盘活排污权指标、绿电证书、碳减排量、碳标签等环境要素资源,将环境指标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吸引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有序推进充换电站、配套电网、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车辆排放绿色数据体系,打造机动车智能网联绿色一体化。发挥甘肃可再生能源富集优势,协调电网企业支持可再生能源用于电动重卡补能。加快省会城市和国家级新区融合发展,构建汽车零部件、电池组件制造产业集群;抢抓国内汽车出口机遇,以碳标签助力汽车出口服务产业链。形成以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为驱动,引导能源和产业合理布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打造国家级示范区,新形象引领西部绿色发展高地

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打造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先行示范区,形成以市场机制推动治污减排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与政策支持。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发挥黄河上游的区位优势,结合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建立黄河上游排污权统一交易平台,开展黄河流域的跨区域排污权国家级试点。同时,广泛宣传移动源排污权交易政策措施,总结工作开展的创新经验做法,扩大宣传效果,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