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9月28日,全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项目工作推进会召开,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毛鸿博主持会议,副州长马显锋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省上有关会议精神,通报全州工作进展情况,听取相关县市和部门汇报。
何东指出,今年以来,全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及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切实扛牢政治责任,深刻认清形势任务,以更大决心力度推动工作,力争全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何东强调,要攻坚发力抓好项目实施,加快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在建项目进度,深挖政策潜力谋划储备项目,广拓渠道筹措项目资金,以项目建设促进生态改善、经济提速、社会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实施山洪沟道防洪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强黄河干支流和重点河段治理,抓好秋季植树造林,严格水资源管理,推动生态质量全面提升。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冬防”工作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回头看”,规范高效运转各类污处设施,加强畜禽、粪污、尾菜等各类污染源治理,加力整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推动环境保护持续向好。要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接续发力推动牛羊全产业链发展,想方设法提升文旅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商贸物流、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做强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要全面织牢工作责任网络,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严管所辖、严负其责,密切协同配合、深化区域协作,合力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州政府秘书长马福俊,州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我州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州委书记李海默主持会议
9月25日,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州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灾后恢复重建和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值班值守、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工作。州委书记李海默主持会议。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会议强调,要广泛宣传我州牛羊产业、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领域发展成果,更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活力。要持续推进扩规、延链、提质、增效行动,提升产业效益,有效防范风险,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会议集体学习了李强总理在甘肃、青海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扎实开展培育壮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行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要深耕特色农业,推动工业突破,激发文旅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深入实施“绿满临夏”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会议听取了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把问题整改作为严肃政治任务,靠实各级各方面责任,共同推动问题解决。要紧盯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节奏,系统治理、健全制度,着力提升整改质效。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监督,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听取了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进展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加力实施重点项目,上足力量、压茬推进,抓好质量和安全,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要提升资金拨付效率,强化跟踪问效和督促指导,做到资金支付与实物工作量相匹配。要优化项目验收流程,实行清单化管理,规范高效推进验收工作。要做好消缺运维服务,抓好效益评估,保障项目长效运行。
会议就“双节”期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会议强调,要树牢“群众过节、干部过关”思想,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要强化旅游服务保障,丰富文旅供给,提升服务品质,让游客游得安心放心舒心。要及早准备冬季供暖,统筹做好项目施工、设备检修、管网维护,确保按期供暖。要抓实安全生产,全覆盖排查整治交通、建筑、景区等领域风险隐患,严防安全事故发生。要自觉遵规守纪,落实落细廉洁过节规定,持续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9月23日至24日,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培训班在兰州新区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甘肃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中心具体承办,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分管负责人,重点企业环保负责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开班仪式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鑫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是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甘肃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更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地一定要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扣国家部署和省情实际,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面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着力降低填埋处置占比,严控资源化利用瓶颈,扎实开展非法倾倒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和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年度任务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强化新污染物治理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王鑫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须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作为年度核心任务,全面压实监管责任,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考核问责与激励引导,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甘肃贡献力量。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鑫作开班讲话
本次培训邀请来自生态环境部固体司、部固管中心专家领导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及进展情况、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重点标准规范、特殊危险废物再生利用技术,危险废物鉴别和规范化环境管理要求以及今年来省上下发重要文件的解读。课程内容紧扣国家政策导向、紧贴甘肃工作实际、紧盯行业技术前沿,实现了“政策解读—标准落地—技术指导”的全链条覆盖。
生态环境部固体司二级调研员王欣进行授课
本次培训班线下200余人参会,线上800余人参会,得到了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通过培训,参训人员的政策理解与实操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严密防控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15日,全省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技术要点及案例解析培训会顺利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陇南、白银、金昌等重点区域各分局负责同志及相关技术支撑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决策部署,切实指导各市(州)科学、规范、高效开展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会议邀请生态环境部规划院专家围绕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关键环节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会议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抓好《行动方案》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尤其是重点区域市(州)要以《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整治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严格按照“查、评、改、治、防、管”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摸清摸准重金属污染底数,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管控,推动立行立改及“一企一策”“一地一策”方案编制,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9月15日,全省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技术要点及案例解析培训会顺利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陇南、白银、金昌等重点区域各分局负责同志及相关技术支撑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决策部署,切实指导各市(州)科学、规范、高效开展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会议邀请生态环境部规划院专家围绕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关键环节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会议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抓好《行动方案》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尤其是重点区域市(州)要以《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整治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严格按照“查、评、改、治、防、管”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摸清摸准重金属污染底数,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及分区管控,推动立行立改及“一企一策”“一地一策”方案编制,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黄河花堤,花儿竞相盛开,景色宜人;黄河三湾,河水清澈,碧波荡漾;太极岛湿地蓝天、群山、碧水、芦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9月9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暨现场推进会在永靖召开。与会人员一同观摩了黄河流域永靖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感受永靖绿色发展的脉动。
地处黄河上游的永靖县,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县内有炳灵湖、太极湖、恐龙湖三座高峡平湖,水域面积32万多亩,总库容60多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储量的20%,是西北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近年来,永靖县扛起黄河国家战略政治责任,以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施治、绿色发展、文旅融合、民生为本,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美、群众生活好的新路子。
保护为先 治理为要
登上龙汇山,满眼绿色,侧柏、云杉、刺槐等各类树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龙汇山位于刘家峡水电站以南,东起大坝,西至祁家渡口,总面积1万余亩。长期以来,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为全面改善龙汇山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近年来,永靖县全面开展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到龙汇山开展植树活动。
经过持续攻坚,龙汇山累计完成造林8950亩,成功栽植苗木190万株,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如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绿意盎然,已成为保护刘家峡水库的重要屏障。
以黄河沿岸生态治理为重点,永靖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近三年建成生态林24.73万亩、经济林9500亩。先后投资4.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3平方公里,年拦截直接流入三大水库的泥沙120万吨。
同时,永靖县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关停拆除采洗沙场、砖厂共62家;投资1.79亿元建成古城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盐锅峡镇污水处理厂;投资9435万元实施永靖县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近三年,永靖县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86项,总投资140.62亿元,完成投资94.59亿元。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黄河流域永靖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技赋能 绿色发展
绿葱葱的草莓苗开始栽种,新鲜的小番茄陆续上市,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的天桥·永靖产业协作示范园里,农户们有序忙碌着。
该示范园由济南市天桥区和临夏州永靖县共同投资建设。园区总占地680亩,建成标准化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94座。目前,示范园共种植辣椒、番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各类蔬菜20多种。
“我们还建设了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农业技术培训室、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农业数据管理室、农产品展销室以及电商销售平台等功能室。”园区负责人说,示范园已成为全县联农带农增收致富示范实践基地。
永靖县按照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聚焦种育养、产加销等各环节全面发力,大力培育发展“牛羊渔菜果薯药百合”特色产业,先后建成天桥·永靖产业协作示范园、黑方台节水灌溉产业园、太极镇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地等产业发展平台11个,实现了做出特色、打造有机、延伸链条、提升效益。
截至目前,永靖县牛羊存栏分别达3.51万头、36.43万只,发展百合、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36.2万亩,认证有机产品15个、绿色产品21个,取得地理证明商标2个,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成功创建全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古香古色的木屋民宿、色味俱佳的刘家峡特色美食、碧波荡漾的辽阔水域……在永靖县黄河三湾,三塬镇东风村村民王发高家的民宿深受欢迎。
“我们的特色是黄河大鲤鱼和高原冷水三文鱼,游客都很喜欢。”王发高说,今年生意很好,夏天旺季的时候,一个月有20万元的营业收入。
在黄河三湾,像王发高家这样的民宿还有不少。
位于刘家峡水库北岸的黄河三湾,由蔚海湾、碧海湾、金海湾组成,湖岸蜿蜒、湾湾相连,风景优美。
依托黄河三湾独特的自然风光,永靖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价值实现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村民发展特色民宿、星级农家乐52家,运营低空飞行、水上观光等休闲体验项目30家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近年来,永靖县立足黄河资源、黄河生态、黄河文化,深入推进产业融合,不断提升旅游带动消费、促进发展的综合效益,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保护为首要职责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之路。
先后实施了黄河三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旅基础设施等41个项目,打造炳灵石林、黄河三湾、黄洮交汇、刘家峡恐龙博物馆等一批网红景点,创建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旅游进入提质发展的黄金期。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永靖县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增强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垂钓竞技、精致露营等新业态,打造经典旅游线路,推进多日游、过夜游、四季游。今年前7月,共接待游客30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7.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6%、18.04%。
“我们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傩文化、彩陶文化、水电文化和红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建成黄河文化博物馆,启用了刘家峡工业遗产博物馆,上映了大型歌舞情景剧《黄河安澜》。”永靖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永靖,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