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州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州政府及州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州级行政机关)。州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州级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州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州政府“临州府发”、“临州府函”和州政府办公室“临州办发”、“临州办函”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州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州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linxia.gov.cn)、微信公众号“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政府信息。
2.《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刊发。
3.州档案局查阅。
4.其他方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州政府授权州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州发改委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州财政局负责发布州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州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州司法局负责发布州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州政府的其他信息。
州政府各组成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卫健委、州公安局、州地震局、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及执行情况;(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4.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5.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开招投标及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代建办等部门)
6.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州招商局)
7.资源开发方面的规划、招投标资格及实施过程和结果;(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
8.乡村振兴、优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州乡村振兴局、州民政局、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州人社局、州卫健委、州医保局、州残联等部门)
9.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民政局)
10.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方式、采购结果;(责任单位:州财政局)
11.政府基金(专项资金)的安排,支持项目的条件、标准、申请程序、批准结果、使用和监督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12.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州审计局)
13.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结果;(责任单位:具有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部门)
14.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5.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的目录、标准、依据;(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6.政府定价目录或指导价目录的调整;(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18.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情况;(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19.本机关的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领导成员及分工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0.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州政府各组成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各部门网站、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报刊、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1.受理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6221011
传 真:0930-6241969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申请方式
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填写《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下载,复制有效。填写书面《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州政府和州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受理机构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渠道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在信封的显著位置标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将申请邮寄至受理机构。
(2)当面申请。州政府办公室负责接收当面申请。
(3)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直接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5.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行政机关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6.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7.费用
受理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一般不收取费用。但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受理机构将收取适当费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执行。
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州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址:临夏市红园路13号州政府信息中心
办公时间:8:30—12:00 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电子邮箱:lxz6221011@163.com(此邮箱不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仅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通信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发〔2023〕73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新材料产业是工业产品质量升级换代的保证、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殷切嘱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省围绕培育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优质企业快速成长,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关键技术逐步突破,一批产业集群初步构建,新材料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聚初步显现。202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达77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北地区第2位,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钢铁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凹凸棒石新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领军企业,依托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加快构建镍铜钴压延精深加工产业链、镍铜钴粉体产业链、贵金属及稀有金属产业链、镍铜钴金属盐化工产业链,依托酒钢集团积极推进钢铝新材料补短板,逐步形成了千亿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金昌市被确定为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地区,金昌镍铜钴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矿产资源禀赋优异,矿产勘探取得突破。我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色和贵金属资源优势明显,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90种(含亚矿种),其中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134种。镍、钴、铂、钯、锇、铱、铑、钌、硒、铸型用粘土、凹凸棒石粘土、建筑用闪长岩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铬、锌、钨、金、碲、萤石、重晶石等5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十四五”期间,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工作稳步推进,新发现矿产地13处,大中型矿山比例已超过40%,铜、锑、钒等矿产资源储量稳步增长,稀有、稀散金属矿产勘查取得一定突破,初步建立绿色矿山地方标准体系,48个矿山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稀土新材料发展居全国前列,石墨、凹凸棒石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后发优势逐年显现,省内重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逐步提升,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对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钢铁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起到有力支撑作用。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在新材料领域拥有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行业技术中心、9个技术创新产业联盟、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镍钴铜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钢铁新材料和集成电路制造材料领域组建了4个企业创新联合体,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川集团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高性能电池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新材料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近5年获批23项省级重大专项。稀有金属分离提取、高温合金母合金制备、高性能润滑材料、湿法凹凸棒石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聚焦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对发挥我省资源基础和技术优势、培育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意义,先后制定了《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甘肃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甘肃省新材料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省属企业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从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集群发展、创新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培育、融资税费支持、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为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同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环境不断优化。
(二)发展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阶段,是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从国际形势看,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贸易摩擦和新材料技术壁垒不断升级,关键核心技术和新材料已经成为大国、强国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纷纷强化新材料战略布局,将新材料作为未来科技研发的优先事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催生对新材料的巨大需求,全球新材料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6.8万亿元,近5年的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但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当前是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由新材料大国迈向新材料强国的重要阶段。依托国内大循环,进一步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新材料质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全省形势看,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在我省叠加实施,区位纵深明显、风光油气储能潜力巨大、重要矿产资源品类数量丰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等优势愈发凸显,各类要素配套齐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正处于蓄势发力、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产业园区,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级新区和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建设正当其时,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有利于促进新材料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带动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增强产业活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抢抓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紧扣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切实发挥后发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强弱项,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推进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全省新材料产业提效倍增、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紧盯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保障材料安全为主线,以提高新材料创新能力、自主保障能力、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实现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打造全国特色鲜明、西部领先、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面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新材料、新能源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各类创新技术与新材料产业深入融合,形成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市场引领,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资源成材到器”的良好发展环境。遵循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依托产业基础好的“链主”企业,立足资源基础优势,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坚持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新材料在更多场景领域实现应用,抢抓“东数西算”重大机遇,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紧密结合“双碳”战略目标,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促进新材料全生命周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吸引各类资源向我省集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优势新材料产业创新资源落户我省,形成新材料企业培育、园区合作和载体共建的协同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实力、集群效应、创新能力实现新发展,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速20%左右,不断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西部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地。
——标志性重点产业显著增强。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钢铁新材料等标志性产业,逐步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在全省工业经济总量占比稳步提升。研发一批特色产品,储备一批关键技术,应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产业成链聚群实现突破。新材料产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要素配置保障充分齐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区入园,逐步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品牌价值领先、国内影响力强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石化化工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材料1个四百亿级产业集群,钢铁新材料1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半导体新材料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和同位素新材料4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引进1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组建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效打通新材料理论基础研究与新产品产业化实施路径。
——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创建10个以上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测试评价服务平台和新材料检测认证中心,引育10个左右市场化材料研发设计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示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建成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到2035年,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影响力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成为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新材料产业成为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空间布局。
依托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要载体,引导新材料产业聚集发展,构建“一核一带多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引领,即以兰州为核心,联动兰州新区和白银,打造全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核。充分利用兰州新材料产业科研资源、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兰州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金川科技园等产业园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实现对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引领和研发赋能。重点发展以石化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引领全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一带”联动,即以河西走廊为新材料产业联动发展带,依托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泽工业园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峪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门经济开发区、瓜州工业集中区等园区,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等“链主”企业,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错位支撑、协同联动的发展体系,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钢铁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实现新材料产业链条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多点”发力,即以庆阳、天水、武威、陇南、定西、平凉等市州为节点,以“链主”企业和重点优势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新材料发展基地,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作为“一核”“一带”的重要支撑,促进全省各区域新材料产业共创、共建、共享、共赢。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以金昌、白银、嘉峪关、平凉、陇南为重点,依托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峪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和酒钢集团为载体,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基地以兰州、庆阳、酒泉为重点,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兰州石化、庆阳石化、玉门石化等龙头企业优势,依托兰州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西固化工园区、庆阳西峰工业园区等,蓄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橡胶新材料。钢铁新材料基地以嘉峪关、兰州两地钢铁骨干企业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聚力发展高端钢铁新材料及其衍生产品。新能源材料基地以酒泉、嘉峪关、金昌、兰州、庆阳、定西为重点,充分发挥新能源基础优势,依托属地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全力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努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半导体新材料基地以天水、金昌、酒泉、武威为重点,依托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威天祝金强工业集中区,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为载体,打造电子新材料原料供给基地。凹凸棒石新材料基地以张掖、白银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智库优势,全力打造全省凹凸棒石新材料全产业链增长极。同位素新材料基地以张掖、武威、兰州为重点,充分发挥我省在核产业和同位素领域特殊优势,依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核集团、西北永新等为载体,打造全国硼同位素和钍基核材料的先导基地。润滑与密封材料基地以兰州为重点,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载体,打造世界润滑与密封材料研发、测试一体化基地。
三、重点领域
坚持传统优势资源和创新前沿发展并举,突出现有基础和谋划长远相结合,立足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个重点领域,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钢铁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最具优势的先进基础材料产业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聚焦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领域,深入结合国际国内新材料前沿方向和甘肃资源禀赋,强力推动基础研究,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实现突破性发展;聚焦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细分领域,超前谋划布局,探索发展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形成甘肃省“4+5+N”新材料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先进基础材料。
1.有色金属新材料。以金昌、嘉峪关、白银、兰州等地为重点,平凉、陇南、甘南等地为支撑,依托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有色集团等“链主”企业,加快高端高温合金及板材、超微细电磁线扩能、贵金属粉末及化合物生产线、高纯金属新材料产业化、绿色高端铝合金生产线、铝合金板带精深加工产品优化升级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重点研发镍基、铜基、铝基、钛基、锌基、贵金属、羰基等类型有色金属新材料,实现高端电镀镍盐、超微细电磁线等规模国内最大,促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延链补链,全面构建镍铜钴压延精深加工产业链、镍铜钴粉体产业链、贵金属及稀有金属产业链和轻金属产业链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2.石化化工新材料。以兰州、庆阳为重点,金昌、酒泉、天水为支撑,依托兰州石化、庆阳石化等“链主”企业,加快120万吨乙烯改造、多功能丁腈橡胶装置、重油催化裂解一体化、光气化工循环产业链、电子级超纯氟化锂、聚丙烯酸酯橡胶、高端环氧树脂纯化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积极引入省外龙头企业在甘落地建设氟化工、电子化学材料、精细化工等延链补链项目。以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特种涂料等专用化学品、氟化工新材料、电子级化工材料、特种润滑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助剂等为主要方向,重点研发高附加值、高性能低成本、应用范围广阔的石化化工新材料,聚力向下游延伸产品结构,打造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链、高性能特种橡胶产业链、电子化学品材料产业链等,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的千亿级石化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3.钢铁新材料。以嘉峪关、兰州为重点,依托酒钢集团等“链主”企业,加快不锈钢光亮退火生产线、热轧酸洗板镀锌铝镁联合机组、光伏发电支架生产制造、短流程冶炼高品质合金钢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重点发展新一代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高品质不锈钢及耐蚀合金、氢能用钢等品种,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实现锌铝镁镀层板带及精品不锈钢产品规模西部最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集群,打造优特钢研发生产加工基地。逐步推动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融合模式发展转变,提升“定制式”设计、加工和供应能力。贯通“黑色冶金—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形成重点企业引领的三百亿级钢铁新材料产业集群。
4.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以酒泉、张掖为重点,兰州、白银、天水、陇南为支撑,依托省内特色优势企业,加快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特种硅材料生产加工、石墨化材料生产、全流程一体化负极材料生产、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发挥凹凸棒石、石英砂和石墨等资源优势,加快多类型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培育凹凸棒石纳米化应用产业链、高端特种玻璃产业链等,实现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高品质应用,形成五十亿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二)重点培育关键战略材料。
1.新能源材料。以河西地区、兰州、兰州新区为重点,天水、白银、定西为支撑,围绕省内丰富的风光资源,依托我省丰富的镍、锂等矿产资源优势,通过金川集团等“链主”企业,加快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三元前驱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锂电微孔膜、电池级高档电解铜箔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实现正极材料产品规模西部最大、电池级铜箔产品规模亚洲最大,构建电池材料产业链,健全动力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绿色循环体系,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西部地区新能源材料发展高地,形成四百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
2.半导体新材料。以酒泉、金昌、天水、武威为重点,依托白银有色集团、金川集团等重点企业,加快单晶切片、半导体封装新材料、新型热电转换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加快光电转换材料、机电转换半导体材料、功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传感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热电材料品种类型多样化和产品高值化,培育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碲化铋热电转换等产业链,实现硒、碲、碲化铋产销量达到国内第二,打造西部新型半导体材料领先研发国家级平台和高端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百亿级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群。
3.稀土新材料。以白银、兰州为中心,依托甘肃稀土、白银有色集团等重点企业,加快新型高容量低成本稀土贮氢电极材料研发、高纯稀土金属特种合金生产线等项目推进速度,在稀土功能材料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强成果应用,构建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打造五十亿级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以兰州、白银、酒泉、平凉为中心,依托优势重点企业,加快原丝纺丝生产线、大丝束碳化线、碳纤维生产线、炭纤维工业再制造循环示范园、炭纤维循环应用产业示范园、规模化制备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生产等项目推进速度。在稳定高强型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基础上,推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国产化替代,加快发展高强高模纤维、耐强耐腐蚀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提高碳纤维原丝低成本工程化运营水平,逐步建立从碳纤维原丝到成品及电缆芯、轻量化车体等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五十亿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5.同位素新材料。以兰州、张掖、武威为中心,金昌、嘉峪关、白银、酒泉为支撑,依托中核集团、兰石集团等重点企业,加快张掖100吨稳定硼同位素、兰州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国产化、武威钍基熔盐堆、兰州大学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装置研究开发等项目推进速度,加强硼同位素产品、核能装备服役要求材料、核电涂层的研发和生产,提前布局硼同位素产业,实现全系列核电涂料的国产化生产,充分发挥我省在核产业、同位素领域的特殊优势,形成五十亿级同位素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积极布局前沿新材料。
主动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面向国家战略和新兴科创产业重点,关注国家发布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找准赛道提前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围绕兰州、金昌、白银、嘉峪关、酒泉、天水、庆阳等地区,依托省内优势企业创新联合体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前沿新材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突破。聚焦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细分领域,开展新材料前沿与交叉技术研究,通过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实现聚力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重大工程
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全力组织实施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优质企业引育、重大项目建设、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产业成链聚群打造、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等九大工程,瞄准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突破,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成效。
(一)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依托我省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中心、联盟和企业的创新引领,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适时高标准筹建甘肃省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加强对新材料方向的人才教育教学和职业培训,强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梯次建设。通过构建以兰州为核心的全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核,全面提升全省新材料创新基础能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核心技术瓶颈,紧密结合国家安全建设需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企业需求驱动、政府主动布局和科研机构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新材料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推动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支持省内企业创新联合体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集聚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提升新材料自主供给和保障能力。
(三)重点优质企业引育工程。
聚焦省内新材料重点优势领域,突出产业链安全和供应链稳定,围绕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有色集团、兰石集团、兰州石化、庆阳石化等新材料领域“链主”企业,吸引聚集相关领域上下游配套企业,新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市场主体。依托兰石重工、金川集团镍盐公司等新材料领域相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我省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以国内外新材料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为目标群体,引入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做大我省新材料领域企业规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挂牌上市,实现新材料企业梯次培育和壮大。
(四)重大项目建设工程。
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聚焦“4+5+N”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方向,组织实施一批新材料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建链项目,护航标志性产业链安全。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推进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要求,加强重点项目谋划,强化重大项目招引,重点推动一批技术水平高、下游产业需求迫切的新材料重大项目,建立动态优化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库。
(五)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工程。
聚焦先进基础材料领域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原材料向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新材料转型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推动新材料生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围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支持新材料“链主”企业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培育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
(六)产业成链聚群打造工程。
持续落实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在巩固重点新材料产业存量、拓展优势新材料产业增量、延伸新材料产业链、提高新材料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推动新材料产业从上游资源端向中游下游延伸,打通“资源成材到器”的产业上下游,降低产品成本,健全产业链条。积极融入国内国际新材料产业链,扩大我省新材料产业生态影响范围。
(七)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程。
围绕“一核一带多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各市州产业园区的集聚作用和项目承载作用,结合实际确定园区新材料产业1—2个主导发展方向,按照“一园区一平台一链主企业一主导新材料发展方向”的发展模式和“以园区带项目、以项目带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实现产业园区间错位联动发展,培育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产业园区。
(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支持资源开发共享,促进行业领域协同创新,推进新材料测试评价服务等平台建设,鼓励在基础材料领域优先提升市场化专业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完备的公务服务平台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资源链接、测试评价及创新发展等一体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九)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工程。
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机遇,对标新材料领域先进企业、工业园区,强化跨区域协同合作,引导省内新材料企业加大与省外优势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新材料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的先进经验,努力掌握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方向。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支持新材料企业开展全球化布局,开拓新材料原料基地和产品应用市场,提升国际市场运营能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全国性的论坛、会议和大型展会,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依托“兰洽会”等重大展会平台,设立新材料专业展区,充分展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成果,引流国内外龙头企业来甘投资。引导省内企业通过各类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在甘落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和产业链链长高位推进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抓总,全面落实执行链长部门和省级部门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动重点领域发展、重大工程落地,统筹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进一步创新管理、强化服务,优先保障全省新材料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碳排放等要素需求,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新材料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与应用。不断优化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各地区各部门间新材料产业“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发展。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省内重大引才工程,着力引进和培育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外顶尖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陇原工匠、高技能人才。引导和鼓励企业设立新材料产业专家工作(研究)站,发掘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供创业优惠扶持。打造结构合理、技艺精湛、数字化应用、绿色低碳等复合型新材料产业科技人才、技术工人、骨干和专业化团队。
(三)打造智库咨询体系。
依托省内新材料领域的专家资源和优势企业的创新领军人才,建立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智库机构,积极与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国家级智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询建议,加强对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信息引导。邀请新材料领域企业、专家参加我省举办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邀请新材料领域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攻关单位为我省新材料企业发展提供指导,有效发挥智库咨询体系作用,为新材料企业开展产业政策、环保诊断、智能制造、产线装备、低碳及法律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加大财政金融投入。
充分利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相关领域子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数据信息发展资金等,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填补国内空白、市场潜力巨大、有重大示范意义的新材料产品开发应用。落实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我省新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和项目,鼓励金融机构为新材料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推动新材料企业股改上市、发债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五)完善产业政策配套。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对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重大产业化项目,优先列入省列重大项目等项目清单,在要素保障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按规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审查评价工作。鼓励各地在新能源配比上加大对新材料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河西地区新能源项目与新材料产业项目科学有效衔接,实现“低碳”“零碳”新材料生产,打造国内“绿色”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标杆。对关键战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在产业定位、项目落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产品共同创新、价值共同创造、利益共同分享的产业发展生态。
(六)加强规划实施评价。
加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新材料产业统计,全面反映规划落实情况,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健全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机制,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动态跟踪,及时协调解决。加强新材料行业监测分析,发布新材料产业政策信息,引导、促进新材料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完善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机制,邀请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的监督落实工作。
临州府发〔2021〕24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省属在临各单位:
现将《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第一章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奋力开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6 -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6 -
第二节 机遇挑战 - 10 -
第二章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十四五”时期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 13 -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13 -
第四节 发展目标 - 15 -
第五节 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 - 19 -
第三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4 -
第六节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24 -
第七节 提升农业竞争力 - 26 -
第八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 30 -
第四章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发展条件 - 33 -
第九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3 -
第十节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 36 -
第五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 38 -
第十一节 加强科技力量建设 - 38 -
第十二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39 -
第十三节 强化创新驱动保障 - 40 -
第六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42 -
第十四节 发展壮大文旅首位产业 - 42 -
第十五节 全力做大工业经济 - 44 -
第十六节 促进带动型产业提质增效 - 47 -
第七章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 51 -
第十七节 着力扩大州内需求 - 51 -
第十八节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体系 - 52 -
第八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 54 -
第十九节 构建新型城镇空间格局 - 54 -
第二十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55 -
第九章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 58 -
第二十一节 全面振兴临夏教育 - 58 -
第二十二节 加大就业创业力度 - 61 -
第二十三节 推进健康临夏建设 - 62 -
第二十四节 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 64 -
第二十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 65 -
第十章 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67 -
第二十六节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 - 67 -
第二十七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71 -
第十一章 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 74 -
第二十八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 74 -
第二十九节 实施文化提升工程 - 75 -
第十二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77 -
第三十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7 -
第三十一节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79 -
第十三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 - 81 -
第三十二节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 81 -
第三十三节 筑牢经济安全发展底板 - 82 -
第三十四节 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 83 -
第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85 -
第三十五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85 -
第三十六节 加快建设法治临夏 - 86 -
第三十七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87 -
第十五章 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实施 - 89 -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州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关键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转型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跃升加速期,是我们政策机遇叠加释放、后劲动能持续增强、潜力优势加速转化、弯道超车加快发展的重要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紧紧围绕《中共临夏州委关于制定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研究编制《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临夏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纲要主要贯彻党和国家战略意图,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及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明确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十三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团结带领全州各级党政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十四五”发展和临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尽锐出战,五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2.73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州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县市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走出了一条民族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的路子。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11.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31亿元,年均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76.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6.7亿元,年均增长6.9%。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3亿元、同比增长15.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52亿元、540亿元。
——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实施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建设,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双城至达里加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折桥至红旗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建设高等级公路10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773公里,8县市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均通四级及以上沥青(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的目标。实施引黄济临、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康乐县鸣鹿水库、和广两县城乡供水小峡小牛圈水源保障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自然村通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建成总装机容量284兆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6座,累计收益达2.5亿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发展迅猛,特色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持续壮大,商贸流通业势头强劲,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加工业稳步提升,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7%;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不断增强,电梯制造、灯饰生产、汽车配件、箱包、鞋业、纺织等一批生产线落地,工业经济迈出新步伐;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53.7亿元、61.3亿元、216.3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6:19:65。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4天,空气优良率达88.8%,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的要求,无劣Ⅴ类水体;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下达目标,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州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山川秀美的美好家园逐步建成。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民生支出比例逐年增长,年均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338元、8113元,年均分别增长7.2%、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7.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7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8%、98.5%;城镇化率达到38%;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8万人,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17%。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善。“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政府服务效能明显改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组建运营4家州属国有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财税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纾困解难成效明显,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与厦门市、国内知名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第十四届省运会、临博会等节会活动,经济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乡综合整顿整治十大行动成效明显,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法治临夏、平安临夏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果显著,禁毒斗争形势持续好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全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党和政府公信力不断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活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干部执行力明显增强,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
经过五年努力,全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凝聚形成了“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全力营造了“安全、便捷、利民、友善”的新时代临夏环境,充分展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时代临夏形象。
“十四五”期间,是我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关键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转型期、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跃升全面加速期、临夏形象绽放出彩的华丽蝶变期,是我州发展政策机遇叠加释放、后劲动能大幅增强、潜力优势加速转化、弯道超车加快发展的重要五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变化局势,从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总体上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发展机遇看,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扩大内需、建设兰西城市群、“两新一重”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为我们拓展市场、吸引投资、增加消费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上给我州量身定制的“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和“打造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为扩大开放、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发展平台。同时,中央企业助力临夏产业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为我州激发经济发展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形态日趋多元、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临夏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势能和潜力将会加速释放。全州上下在战胜贫困、抗击疫情、共抓发展中迸发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为我州开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聚了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从困难挑战看,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充分基础上的不平衡,各种不平衡问题叠加基础上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后续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农业基础不稳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产业结构还不合理、链条不完善,发展规模小、层次低,地方企业发展质量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的任务繁重,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重大;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弱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人才难引进和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基层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思想解放不够,部分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干部作风不实、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临夏发展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也是一个大有可为、但必须奋发有为才能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临夏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不断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在引强入临、资源开发、产业壮大、基础设施改善、实体经济培育、城乡融合、金融助力、技能培训、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临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民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各族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区域协作新优势,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协调性发展,注重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全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和新型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建成临夏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立州、旅游富州目标基本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法治临夏、平安临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才与发展需求更加适应,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临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兰西城市群,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均等,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深挖资源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形成文化旅游业、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畜牧产业、沿黄沿洮工业产业、临夏美食产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建设一批百亿、十亿级产业园(带、区)。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
——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健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每千人拥有三岁以下婴儿托位数逐年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内,城乡居民住房质量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争取兰合铁路和临夏民用机场建成运营,实现县县通高速,乡村道路通畅能力明显提升,构建多元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功能设施更加完备,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推动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成跨县市区域调水和水资源调蓄工程,县城和重点集镇通天然气,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实现5G网络基本全覆盖。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能源生产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指标内。
——开放开发全面加快。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全方位拓展,招商引资和外资利用取得重大突破。“一带一路”和兰西城市群建设中的临夏元素更加丰富。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济带建设形成新规模,各类园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立州、旅游富州目标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纵深推进。依法治州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专栏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速 [累计] | 属性 |
经济发展 |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5.2 | — | 7 | 预期性 |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27 | — | 12 | 预期性 | |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38 | 45 | [7] | 预期性 | |
4.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 | 21.7 | 25 | [3.3] | 预期性 | |
创新驱动 | 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0.3 | 0.5 | [0.2左右] | 预期性 |
6.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 | 0.3 | 0.35 | [0.05] | 预期性 | |
民生福祉 |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4.3 | — | 7 | 预期性 |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8 | — | 8 | 预期性 | |
9.城镇调查失业率(%) | 6左右 | 6左右 | — | 预期性 | |
1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8.3 | 10 | [1.7] | 约束性 | |
11.学前教育毛入学率(%) | 95.42 | 98 | [2.58] | 预期性 | |
1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8 | 98 | — | 预期性 | |
13.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25 | 2.53 | [0.32] | 预期性 | |
14.人均预期寿命(岁) | 74 | 75 | [1] | 预期性 | |
绿色转型 | 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12]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6]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17.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0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100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19.森林覆盖率(%) | 11.38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安全保障 | 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70.21 | 71 | — | 约束性 |
21.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 — | — |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涉及人口指标均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测算。 |
发展定位:
到2025年,努力把临夏打造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繁荣区。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区。健全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促进富民多元产业提质增效、遍地开花,实现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不断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挖掘提炼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脱贫经验。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进一步凸显对县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州农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区。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谋项目、抓项目的意识,争取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招商引资取得累累硕果,全州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得到持续巩固。深度开发资源潜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形成文化旅游业、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畜牧产业、沿黄沿洮工业产业、临夏美食产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建设一批百亿、十亿级的产业园(带、区)。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稳步有序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实施一大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推动生态产业多点开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推动农村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进一步提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纵深推进“沿黄河一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活动,打响“创建+”特色品牌,唱响奏亮“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进一步提升宗教事务依法管理、规范管理水平,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进一步坚定我国宗教中国化、本土化的自信和志气,让团结和谐之花在临夏大地遍地盛开。
——民营经济发展的繁荣区。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度挖掘民营经济潜力,进一步彰显市场主体作用,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发展壮大临夏企业家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繁荣兴盛、活力迸发。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社会环境,让临夏成为投资兴业的“洼地”、创业致富的“热土”、民营经济的“乐园”。
空间布局:
以“一心四带”为总体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打造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心:以临夏市和临夏县一体化中心城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地缘、交通优势,强化中心城区在临夏市乃至周边县市中的核心地位和多元功能,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空间,引导企业出城入园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全域旅游核心地位,推动食品与民族用品、商贸、金融、现代会展、数字智能、时尚创意信息、科技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强主体功能,发挥同城效应、整体优势,促进经济互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
四带:即沿刘家峡库区经济带、沿洮河经济带、沿兰郎路经济带和沿太子山经济带。
——沿刘家峡库区经济带。以刘家峡库区为中心,以临夏县、积石山县、永靖县、东乡县为重点,以四县县城、大河家镇、莲花镇、河滩镇、太极镇及四县沿黄观光旅游基地为节点,大力发展花椒、核桃、啤特果、百合、蔬菜等特色农业及水产养殖;加快发展化工、建材、新材料为支柱的绿色现代工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面向兰州、青海西藏地区和东南沿海的冷链物流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炳灵寺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为核心,推进黄河三湾旅游度假、中旅航岛综合体、康养小镇建设,把黄河三峡大景区打造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沿洮河经济带。以洮河为中轴线,以东乡达板镇、唐汪镇,广河齐家镇、三甲集镇和康乐莲麓镇、虎关乡为节点,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繁育、肉牛肉羊奶牛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皮革毛纺、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制造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解决东乡民族永续发展问题,成为全州新的增长极。
——沿兰郎路经济带。以广河县、和政县为重点,突出发展以啤特果、食用菌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通道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食品与民族用品产业;大力发展以齐家文化、松鸣岩风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等为基础的特色旅游,着力形成文旅农商融合发展走廊。
——沿太子山经济带。以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积石山县为重点,打造以赤松茸、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建设高原夏菜绿色有机现代农业基地和优质中药材、特色林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集生态观光、康养运动、冰雪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旅游业,形成沿太子山莲花山旅游扶贫大通道旅游发展走廊。
图1:“一心四带”示意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重中之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握五年过渡期政策机遇,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重点盯住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监测“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安全饮水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切实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和社区融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建立以“牛羊菜果薯药菌”特色产业为主导,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为补充的扶贫产业体系。构建培训输转一体化机制,对劳动力精准分类、因人施策,确保多元就业增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兜住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长期稳定发挥带贫益贫效益。
拓展提升脱贫质量。聚焦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用好用活脱贫攻坚巩固期内的各类政策,切实强化造血功能。实施特色种养产业提升工程,以县为单位做规划、定项目,促进种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稳固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提升扶贫车间生产能力。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等机制,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农村康养等新业态,开辟多元化增收渠道。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继续落实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奖补措施,进一步激发群众自我发展动力。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研究出台责任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强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支撑,充分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深入研判把握当地资源禀赋、脱贫成效,研究制定差异化乡村振兴目标。将返贫监测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常态实施。推动特色产业龙头带动,抓住用好央企助力临夏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大机遇,落地实施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增收效能。争取我州8县市纳入国家和省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到2025年全州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振兴的村达到300个。
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黄河上游生态循环农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持续培育壮大“牛羊菜果薯药菌”产业,着力打造食用菌、中药材、高原夏菜、经济林果、观光农业、藜麦、百合、花卉等特色产业带;在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临夏县为重点的沿太子山麓一带建立以赤松茸、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稳步扩大以康乐县沿太子山麓,和政县沿牙塘河、大小南岔河、牛津河流域,临夏县和积石山县高寒阴湿区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扩大沿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流域、东乡达板和那勒寺川道及兰郎公路沿线川塬灌区高原夏菜面积;在东乡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永靖县、临夏县成功试种藜麦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规模;在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稳步扩大树莓种植,因地制宜种植高产油菜、特色林果、艾草、高附加值杂粮、花椒等调味品植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万头(只)畜禽饲养强镇、千头(只)畜禽饲养强村建设,以康乐县、广河县、临夏市、临夏县为重点,建设辐射带动全州的肉牛产业带;以广河县、东乡县、积石山县、临夏县、临夏市为重点,建设辐射带动全州的肉羊产业带;以兰郎公路和川塬灌区为重点建设奶牛产业带;以永靖县、临夏县北塬片、康乐县、广河县部分区域为重点建设蛋肉鸡生产基地;以永靖县、临夏县为重点建设瘦肉猪生产基地;以刘盐库区为主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到2025年,形成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引领,以“牛羊菜果薯药菌”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五小产业”为补充的农业产业体系,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畜牧业产值分别超100亿元,把临夏打造成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专栏2 农业产业化发展 |
1.建设特色产业群:推动临夏州高原夏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特色种苗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实施肉牛肉羊养殖、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花椒、百合、啤特果、金银花、藜麦、赤松茸、羊肚菌、树莓、艾草、紫斑牡丹等产业补链强链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依托河州花卉特色优势,打造集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花卉产业。 2.加强技术推广:推广旱作农业、油菜标准化栽培、马铃薯良种、花椒等优质林果繁育提产、肉牛肉羊品种改良、渔业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防寒防冻、深松整地农机具等技术。 3.实施河州品牌振兴计划: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力争全州“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年增幅达10%以上。全面推进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健全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甘味”品牌。 |
构建现代产销经营体系。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一批农产品保鲜库、气调库、贮藏窖、低温加工仓储等冷链物流设施,改造提升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拓展开发一批国内外农产品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线上交易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直供直销“田间—餐桌”农产品产销新模式,不断提升临夏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小产业、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支持有区位优势、生产规模和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优势互补、利益联结、互惠共赢的小产业集群,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实现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到2025年,力争全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加大乡村电商人才培训,深化技术创新促进供应链动态发展,打造网货品牌,建设“共享云仓”,推动合作社等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各县市尽快形成布局区域化、科技集成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新格局,拓展农业发展内涵,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一批依托园区的农事体验、农业休闲、参与共享式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基地和田园综合体,使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走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专栏3 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1.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牛羊菜果薯药菌”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临夏(中荷)国际鲜花港二期、临夏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及产业链转型升级示范等项目。 2.循环农业:推动临夏州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发、临夏州农业园区农业农村废弃物、微生物菌剂及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 3.观光农业:建设临夏百益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积极打造临夏市折桥镇、枹罕镇、东乡县唐汪镇、河滩镇、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和政县松鸣镇、永靖县盐锅峡镇、康乐县莲麓镇等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 4.智慧农业:推动临夏州智慧农业及农业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等项目建设。 5.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牛羊肉、生鲜果蔬、畜禽产品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冷链物流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
提高农业人口就业能力。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打好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力争实现全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健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制度体系,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加强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方面的技能和创业培训。重视农民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民企业家、村干部、农民科技明白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鼓励农民参加职称评定,把农民培养成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把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突出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县情乡情村情实际,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机制,推进城乡资源一体配置。加强州县市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高起点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型村庄规划,建立健全乡村规划的落实监督机制,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不同类型进行整体谋划推进乡村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科学规划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差异考核,确保每个县有走在前列的乡镇,每个乡镇有走在前列的村。积极创建乡村建设行政达标村,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全面巩固提升农村水、电、路、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住房和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村组道路条件,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城郊村与城镇自来水管网连接,巩固提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供电能力。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推动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排水管网建设、天然气“进乡入村”。加强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和卫生医疗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建设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加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音乡愁。以美丽宜居为导向,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全方位、全天候、全领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进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统筹推进改炕、改灶、改气等工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水平。开展村镇绿化亮化行动、清洁村庄和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创建活动,推广全域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小康村、美丽乡村等模式。
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盘活资源资产,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三农”服务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水权林权改革。完善乡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以打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对扩大内需的基础能力、对增强有效供给的提升能力、对促进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大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大提升,实现项目带动突破。
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打造“三纵四横一环”公路网、铁路轨道交通网、民用航空网,形成内通外联、城乡一体、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力推进兰合铁路、数字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开展临夏至定西铁路前期工作。建成临夏民用机场,启动积石山县、永靖县、康乐县通用机场项目。全面建成临夏至大河家、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开工建设S36临洮至康乐至广河、兰州至永靖至临夏高速公路、G248巴下至虎关、G568永靖至临夏等普通国省道项目。力争建设永靖至大河家、永靖至广河、永靖至民和高速公路,广河至康乐至卓尼、康乐至和政高等级公路项目,打通临夏与周边地区的内通外联高速通道。积极推进临夏(四家咀)至和政(三岔沟)、刘家峡太阳岛至炳灵峡口等旅游公路建设,畅通旅游景区。建好“四好农村路”,畅通农村“微循环”,完善公交车、出租车、定线客运等相互补充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
专栏4 交通基础设施 |
1.民用机场:建成临夏民用机场,争取实施积石山县、永靖县、康乐县通用机场项目。 2.铁路:建设兰合铁路,线路全长187.8km,总投资233.9亿元;开展临夏至定西铁路前期工作。 3.公路:建成临夏至大河家高速、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建设S36临洮至康乐至广河、兰州至永靖至临夏高速公路和G248巴下至虎关、G568永靖至临夏等普通国省道项目;力争建设永靖至大河家、永靖至广河、永靖至民和高速公路和广河至康乐至卓尼、康乐至和政高等级公路项目,实现临夏与周边地区的快速贯通。积极推进临夏(四家咀)至和政(三岔沟)、刘家峡太阳岛至炳灵峡口等旅游公路建设,畅通旅游景区。建好“四好农村路”,畅通农村“微循环”。 4.客运枢纽:建成临夏市客运中心,建设临夏市公铁联运客运枢纽、各县城及重点集镇客运站。 5.水运:推进大河家至炳灵电站航运工程建设、黄河干流临夏州流域航道综合整治项目。 6.数轨交通:建设临夏市数字化交通(实验段)项目,推动黄河三峡(兰州市陈官营至永靖)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
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完成临夏州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临夏县石门滩水库、东乡县布楞沟山旱林果产业示范园供水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实施临夏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工程、积石山水系连通工程、临夏县卧龙沟水库、康乐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保障工程等一批水资源调蓄和区域供水工程。建成临夏市和各县城应急备用水源,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安全饮水保障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99%以上。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五小水利”、田间渠系配套等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黄河干流、重要支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道治理,推进重点城镇的防洪达标建设,提升洪水灾害防御能力。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5 水利基础设施 |
1.水资源配置:建成临夏州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工程、临夏县石门滩水源保障工程,建设临夏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工程、临夏州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临夏州康乐县麻山峡水源保障工程等项目。 2.灌区改造及节水工程:建设临夏州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临夏州灌区泵站改造、南阳渠总干渠至北部山区生态灌溉工程、中型灌区标准现代化建设、临夏县北塬灌区节水改造及自动化管理等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22万亩。 3.农村饮水提档升级工程:实施8县市农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项目,对现有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连通城区与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利用水能资源,充分发挥梯级水库调蓄能力,推进黄河上游既有水电站扩机改造工程,谋划刘家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着力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建成临夏市至和政县至广河县、临夏县至积石山县至大河家天然气长输管道,争取实施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项目。推进天然气“进乡入村”建设工程,实现大夏河流域、各县县城和周边区域及重点集镇通天然气。大力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加快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光互补等新能源发展模式,强化光伏电站运营维护与监管,稳步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渐进式构建水光生等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体系。
专栏6 能源基础设施 |
1.抽水蓄能:谋划实施刘家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2.天然气管网:推进临夏州天然气“进村入乡”试点项目,争取实施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项目。 3.储气设施:建设临夏经济开发区LNG储气库。 4.电能:推动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临夏州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兰合路河滩33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临夏州南阳渠牙塘水库专用35千伏供电线路提升改造、东乡县达板沿洮河经济带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 5.农村清洁能源:实施临夏州冬季清洁取暖项目。 6.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加快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推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建立数字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企业建设面向产业链企业、高校及研究院、社会创客的“双创”平台,提升我州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量级和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3S等高新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提升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聚焦5G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帮助解决老年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困难,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积极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企业上云步伐,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以数字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以智慧园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为重点,实施5G示范应用工程。
加快数字临夏建设。抢抓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州机遇,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临夏”建设,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临夏州大数据服务中心,促进各类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应用,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完善临夏州政务信息共享网站,逐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务数据共享网站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建设、完善与对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间的数据壁垒,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实施村(社区)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建设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全天候在线政府。
专栏7 数字临夏建设 |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建成临夏州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加快5G基站、千兆小区试点等项目建设,推进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2.智慧城市:建设临夏州智慧临夏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临夏州智慧交通、智慧海事、智慧产业孵化园项目。 3.工业互联网:推进临夏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 |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快速成长,实现创新驱动突破。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提高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到“十四五”末,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0.5%以上,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的普惠性财税支持政策。加强创新基础建设,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社会科技领域。推动双创基地有效对接,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各类主体深度对接、联合创新。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对内整合资源、对外扩大合作,走协同创新之路。加强产学研用融通创新,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争取建设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资金人才一体化配置。建立东西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州内企业与发达地区创新主体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技术交流,共同实施科技项目,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支持经济开发区建设创新平台,争取临夏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形成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洼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创新链,打造一批以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小高地。
积极培养创新人才。把人才支撑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引才引智、创新创业、培育培养、归根归队、关爱关怀“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五大工程”,形成人才大培养、大引进、大开发的工作格局。紧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实施知识更新、高技能人才培育、创新驱动人才培育、企业精英管理人才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等工程,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科技人才、经营人才、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施临夏英才归根工程计划,吸引临夏籍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科普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表彰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选树一批专家能人、“河州工匠”,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平台,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科技金融合作,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融通创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用足用好科技后补助政策,提高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构建便利宽松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和环境。发挥政府购买和公共财政引导功能,落实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政策,优先采购、首购和订购自主创新产品,支持和鼓励企业发明创造,推进专利的市场化应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维护,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示范和应用。加大州县两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研发活动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创建国家、省级研发联盟,组建行业研发机构。用好“政企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和创客空间等综合性公共服务。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进一步改善优化科技生态环境、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推进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高效配置。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建立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结合的合作开发机制,推进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探索推进提高科研项目间接经费比例、科研单位经费自主权、成果转化收入分配、科技创新容错机制等改革举措。
鼓励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人才科研项目,支持各类人才开展基础性、政策性、应用性、推广性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形成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入。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参与技术攻关、难题破解。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融入省州县三级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对接机制。
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创新科技合作方式,建立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机制,推行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平台、人才培养等科技合作模式,联合申报实施国家、省上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用对接活动,引导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参与融入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加强与兰州、西宁等周边城市科技合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抢抓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窗口期,深入实施质量强州战略,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着力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独具特色、链条完整、要素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产业支撑突破,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规划引领、整合集成、整体包装、抱团发展,积极引进华侨城、中国旅游集团等文旅大企业大项目和高端文旅产品,着力打好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构建“一心引爆,双核驱动,三廊贯通,四区崛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临夏市城市景观和“南山北塬、一水中流”的山水格局为依托,建成“花儿临夏”全域旅游核心区;加快黄河三峡和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双核”建设;着力推进莲麓至大河家旅游景观廊道、大夏河流域和沿路沿线多彩花海长廊、兰郎公路全链商贸文化体验长廊“三廊”建设;合力打造以东部洮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扶贫研学教育示范基地、以积石山县景区为核心的西部高原生态风光和保安族风情体验区、以和政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大景区为核心的南部文化探源研学体验区、以黄河三峡大景区为核心的北部黄河康体养生体验区的“四区”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旅游交通畅通工程,打通全域旅游大通道,畅通“沿山顺水”交通微循环,贯通交通干线与景区、景区与景区、景区与乡村旅游点的交通联接,促进大交通与小环线互通互畅、精品线与小游线互串互联。加快县市城区、重点集镇、特色乡村、景区景点的供水排污、电力通讯、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观景台,配套建设停车场、港湾式停车带、房车营地、充电桩、便利店、游客步道等旅游廊道配套设施。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大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特色小镇、旅游村的旅游厕所建设力度。加强标识导览系统建设。加快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优化完善州县旅游大数据平台功能,完善“一部手机游甘肃”临夏板块的旅游咨询服务信息,加快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旅游建设,全面实现旅游景区智能服务全覆盖。
推进景区晋等升级。全力推进景区提质扩容、晋等升级,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做好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营销和宣传推介工作。全力推进和政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大景区、八坊十三巷、大墩峡保安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5A旅游景区创建。永靖县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临夏市、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临夏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三峡、松鸣岩、草长沟等旅游观光区创建省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临夏彩陶博物馆、齐家文化博物馆、刘家峡滑翔运动景区、抱龙山、莲花山、吧咪山、东郊公园等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按照“一产围绕文旅调结构、二产围绕文旅出产品、三产围绕文旅搞服务、城市围绕文旅提形象、农村围绕文旅强基础”的思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林、工业、体育、商贸、康养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突出“老气、土气、朝气”,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镇、重点村、示范村,扶持发展农家乐和旅游民宿。培育多元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临夏市酒店群、博物馆群,永靖、和政、康乐县酒店群建设。强化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全民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从业者服务技能,加强宣传推介,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旅游品牌。
专栏8 壮大文旅首位产业 |
1.旅游基础设施:加快临夏州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康乐莲麓至积石山大河家旅游扶贫大通道,建设广河县城至马浪旅游快速通道、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基础设施等项目。 2.旅游产业发展:推进黄河炳灵丹霞旅游度假区、和政滨河东区文化旅游综合体、临夏普乐方五色谷主题乐园、临夏中旅航岛乐园、黄河三湾、临夏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等项目。 3.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临夏州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临夏州自驾游营地等项目;建成临夏州全域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临夏州智慧旅游综合建设项目。 |
做大做强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加工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皮革毛纺等优势加工业,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规范工艺流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打造面向国际国内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充分发挥临夏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牛羊肉制品、副产品、乳制品和特色副食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与周边地区特色食品加工产业的合作,构建多品类、高质量的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造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传承发展地毯、民族刺绣、砖雕、木雕等手工技艺,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打响文化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皮革毛纺为主的传统加工业,发展以牛羊皮革为原料,以高原绿色、全手工、原生态为标准的工艺品、玩具、高档皮具、服装鞋帽等皮革产品;延伸皮革毛纺产业链,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中医药生产、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等制造业。以中医药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当归、党参等道地药材为主料的中药新药研发,扩大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生产,提升中药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现代中药制造产业。以凯帝斯、昌盛铸钢等企业为依托,扩大电梯、自动扶梯、电工电气、新能源发电设备关键配套零部件等工业产品装备生产线。充分发挥兰亚、福禄海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优质、节能、环保建材产品发展,开发生产各类新型铝合金材料,不断延伸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创新资源和要素,深化技术产业化应用及示范推广,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争取布局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原材料和配件市场,引进包装加工企业,扶持发展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上下游衔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工业发展新格局。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在有基础、有优势、有市场、有空间的产业领域提前谋划、率先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全力打造百亿产业园区。统筹优化全州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建设国家级经济园区,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吸附和集聚能力。发展壮大现有园区,谋划建设一批新园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实现园区产业集中化和集约化。逐步探索赋予省级园区县级行政审批权、激发园区发展活力,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央企、济南市探索建立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协商共建经济开发区,加大选商择资力度,大力引进中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上下游延伸产业,整合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扶贫车间,以临夏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广河经济开发区、东乡经济开发区、永靖工业园区、和政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形成“一区四园”组团发展的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民族特需用品、装备制造、皮革加工、毛纺轻工、农畜产品加工、建材等产业,把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吸纳就业的基地、创新发展的高地。到2025年,力争临夏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产值达到100亿元。
专栏9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
1.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临夏县伊康源公司牛羊屠宰生产线改扩建、临夏州燎原公司牦牛婴配乳粉质量保障能力提升与智能化升级、临夏州盛源公司奶牛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升级、和政县华龙公司乳制品高质化转型升级、和政县八八公司啤特果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及示范推广等项目。 2.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推动华安公司生物酪蛋白延伸产品酪蛋白磷酸肽产业化示范项目、凯帝斯公司电梯生产线二期、临夏州绿色建材产业园、临夏州盛河公司商砼生产线及沥青搅拌站等建设项目。 3.园区建设:推动临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临夏经济开发区孵化研发服务核心区、临夏州集和兴东西协作产业园、临夏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三期工程、广河县包装产业园、康乐县工业集中区等建设项目。 |
打造百亿级优势产业。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着力培育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前景广阔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深度开发资源潜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旅游业、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畜牧产业、沿黄沿洮工业产业、临夏美食产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专栏10 打造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
1.百亿级旅游产业:以发展全季全域旅游、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一心两核三廊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服务规范化、环境优质化、效益最大化,把临夏州打造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百亿级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蔬菜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3.百亿级畜牧产业:充分发挥传统畜牧养殖优势,坚持“饲草种植+畜牧养殖+有机肥料”的循环模式,建设饲草种植、良种繁育、标准化育肥、精深加工生产基地,配套完善冷链物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资源化利用等,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智慧养殖,构建全州现代养殖产业体系,将临夏打造成为肉牛、肉羊品牌的领跑者、甘肃省重要的牛羊产业基地。 4.百亿级沿黄沿洮工业产业:以沿黄、沿洮经济带建设为依托,以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政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州级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围绕功能定位、产业基础,推动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覆盖和产业发展配套,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园区带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园,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有序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品价值链高端化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 5.百亿级临夏美食产业:充分发挥临夏特色餐饮优势,深入挖掘临夏传统餐饮文化潜力,宣传推介临夏特色美食,打造“河州味道”公共品牌。建设一批“河州味道”示范店、旗舰店,大力实施“临夏美食走出去”战略。深入开展传统美食工业化研发、餐饮连锁标准化研发、食品工业标准化研发、餐饮从业技能培训、食品工业技能培训,努力打造“河州工匠”品牌。 |
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产业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循环农业、中医中药等生态产业,有序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加速传统产业承接转移和改造提升,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生态产业项目储备和动态调整,突出抓好重大带动性工程,生态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加快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物流基础平台建设,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依托临夏民用机场和兰合铁路项目,谋划发展临空经济和临铁经济,在临夏县双城客货站点建设具备“路企直通”专用线的物流园,配套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县乡农贸市场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商贸服务业态,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与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的融合。顺应网络时代和电子商贸发展新趋势,推动传统市场和商贸企业改造升级。重组整合州内商贸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各县市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临夏州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外贸企业利用中国(兰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兰州三维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推动建设临夏经济开发区保税区或保税仓库,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发展面向青海西藏地区、面向西南通道物流等专业物流,加强肉类、果蔬、水产品、乳制品等主产区和销售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形成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专栏11 商贸物流建设 |
1.物流园区建设:建设甘肃西南部综合仓储物流中心、临夏州各县市物流园等项目。 2.冷链物流:建设河州冷链仓储配送中心、临夏州畜禽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及冷链配送中心项目、临夏州兴星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临夏市正荣农贸市场冷链项目、永靖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临夏州万吨牛羊肉冷冻冷藏库技术改造及冷链物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项目等。 3.市场建设:建设临夏州各县市农贸综合市场、畜禽交易市场等。 |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物业、寄递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工业制造、商贸流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深度参与国家、省上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打通供需两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关联畅通,全面融入循环体系。
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强需求侧改革,推动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迈进,不断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空间。打造高原自驾游消费和特色体育消费。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建设一批聚集效应显著、文化内容丰富、建筑风格鲜明、拉动消费明显的商业和文旅特色街区。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积极打造城市宅经济、夜经济、农村电商经济。探索建立“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线上消费新模式。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康养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努力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快乐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加快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加强对重大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百亿级产业的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拉动作用,加快“两新一重”领域项目建设,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社会民生、安全保障等领域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新兴产业投资。挖掘工业化和城镇化巨大发展潜力,加大力度推进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打造优质供给基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流通和循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生产循环基地、流通循环枢纽、消费循环市场,着力拓展融入国内大循环的纵深空间、经济腹地和通道枢纽,积极提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力。充分发挥我州面藏临兰区位优势,着力放大我州文化旅游、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加快提升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畅通南向物流通道,在兰白经济圈中贡献临夏力量。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通道物流建设,加强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和兰白经济圈。加快现代流通体系综合示范县市建设,推进“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实现电商行政村全覆盖,完善城乡物流网络体系。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主动融入国内省内大市场。深度融入全省的开放布局,在推进西北经济一体化中发挥联通功能,在有效连接西南大市场中发挥通道作用,加强与沿黄省区合作交流,共建沿黄经济带。强化与成渝双城经济合作,积极拓展川渝大市场,大力推进陇货入川入渝。深化与东部地区全面合作,积极打造多元化合作模式,促进需求升级与供给匹配协同共进、州内与州外错位互补、自身发展与国家省上需要精准结合的高效循环。
有效拓展国际市场。依托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文化旅游等产业资源,做好“走出去”文章,加强全方位、宽领域交流协作,拓展发展空间,逐步将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培育壮大具有代表性和牵头作用的外向型企业,推动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多元化,努力打造面向中西亚、中南亚和中东欧的民族特需用品和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动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动力。
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实现城乡融合突破,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城市。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布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合理划定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类空间。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加强康乐、和政、积石山、临夏县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有序转移生态功能区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生态产品。争取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推进全州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明确中心城市、县城和城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以临夏市-临夏县为中心,兰合铁路途径主要城镇为主轴,沿河沿库沿山沿路经济带城镇为节点的现代城市发展体系。
深度融入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兰州、定西、青海省海东市等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兰白定临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推进兰西城市群、兰白经济圈建设。深化循化县-积石山县、民和县-永靖县、兰州红古区-永靖县、兰州西固区-永靖县、临洮-康乐等跨县域合作,推动在基础设施互通、区域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协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维护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健全统一的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构建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进永靖县撤县设市,合理推进“乡改镇”“乡(镇)改街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提升和政松鸣特色小镇综合实力,积极培育东乡达板、河滩,积石山大河家,永靖盐锅峡、太极,广河三甲集,康乐莲麓,临夏县土桥、莲花,临夏市折桥、枹罕等一批特色小镇。推广“达板模式”,引导山区群众下山入川、出山进城,向产业园区和小城镇聚集,提高小城镇产业集聚、配套、融合发展的综合能力。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入乡返乡创新创业。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共设施提档升级、产业聚集提质增效。统筹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集中改造一批老旧小区、棚户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完善停车场、城市公厕、智能快件箱、无障碍设施等便民设施建设。推进公交车班车出租车扩面降费。优化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城市道路通达性,打造快速路、城市立交、环城路、主次干路合理搭配的城市道路网系统。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灾减灾设施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安全发展能力,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风貌塑造,高品质建设城市标志地段、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实施一批湿地公园、休闲小公园、街头游园等项目,推进人城和谐发展。推进城市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专栏12 城镇基础设施 |
1.市政道路:加强市政道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推进实施临夏市环城北路、永靖县黄河刘家峡库区北岸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道路项目、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市政道路等一批县城市政道路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 2.城建及安居保障性工程:实施老城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安置区安置工程。 3.城镇供水、供热、供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临夏市及各县城供水管网、集中供热、供气等工程建设,促进市政管网提档升级。 4.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及管网改造:建设全州城区排水防涝工程,有序推进地下管廊建设。 5.停车场建设:合理布局实施一批县市停车场建设项目。 |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搭建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平台,充实加强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制定公布城市管理部门权责清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能力。系统化、整体化加强城市维修管护,协调多部门进行一体建筑改造和马路开挖,减少对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实施《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永靖县、临夏市争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康乐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立足各县市基础条件和产业布局,建设农业大县、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着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推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促进就业、居住、商业、休闲、服务等功能混合集约配置,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扶持发展实体经济,催活一批商铺门店,打造各具特色、有吸引力的城市旅游产品。合理设置步行街、早市、夜市、小商贩经营区域和范围,规范经营秩序,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发展格局。规划建设现代化商务中心,培育壮大连锁经济、楼宇经济和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地产、生态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的新经济、新业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补齐教育、医疗等领域短板弱项,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着力加强学前教育。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工程,扩大公办资源、支持和规范社会办园,加大学位供给,解决供学矛盾和资源不均衡问题,严格落实1000户以上城镇小区配建普惠性幼儿园政策,实现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的自然村全覆盖,全面提高幼儿入园率,每个县市至少创建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省级一类幼儿园。
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完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调整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重视在线教育。到2025年,全州8县市争取创建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性创建水平,力争所有普通高中达到州级示范性高中标准,积极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特色实验高中,严格执行高中阶段招生政策,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到2025年,全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教学质量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五育并举”,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持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开展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立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通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及各县市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步伐,构建“一县一校一中心”格局。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等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加挂特色高中,探索普职融通育人模式。办好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争取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成临夏文旅学院。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坚持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积极招收初高中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人群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扎实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绝不能让一个“两后生”未经职业培训直接流入社会。积极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和厦门市等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对接合作,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职业院校对接合作,通过挂牌、委托、合办、设立分校等方式,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各级各类教师队伍质量,中小学教师突出专业化,幼儿园教师突出善保教,职业院校教师突出双师型,提升专业能力,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定终身学习理念。把校长(园长)队伍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健全完善更具激励性、约束性的校长(园长)选、育、管、用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盘活现有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县域内教师招聘、分配和动态调整。实施“顶尖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每年从“双一流”院校、省部共建重点师范院校的教育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和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国家公费生中,州级引进不少于20名、各县市不少于10名的紧缺专业教师。按学段、分学科核定配备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专职教研人员,县市教研室配齐配强专职教研队伍,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由各个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研团队。高起点、按学段、分学科开展培训,落实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制定实施名师支教计划,提升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积极选派优秀教师(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交流、跟岗学习,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专栏13 振兴临夏教育 |
1.学校建设:推进各县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提升改造、高中提升改造项目,建成河州中学,实施临夏州寄宿制学校建设、县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东乡县中学、临夏中学新校区三期工程等项目。 2.职业教育:建成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临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等项目,推进临夏州技工学校、各县市职业学校提升改造项目。 3.智慧教育:建设临夏州教育信息化云平台。 |
第二十二节 加大就业创业力度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建立协调衔接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公益性岗位和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力度,组织实施好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帮助扶贫车间向扶贫工厂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吸纳劳动力就业规模。建立健全就业失业预警监测机制,实施分级响应的应急预案。制定灵活就业、网络就业创业、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等多渠道就业支持政策,努力创造多种形态、多种方式的就业岗位。完善落实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优化创业创新服务环境,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双创”孵化园,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退役士兵、农民工等群体踊跃投身创业创新。
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转,创新劳务输转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和转移就业,打响叫亮“临夏劳务”品牌,帮助广大务工人员借助劳务品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为目标,以全员劳动力培训为抓手,紧盯“两后生”技能培训,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创新评价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职业标准,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完善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疗管理,推广远程医疗,推动优质医疗扩容下沉、均衡布局,加强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加大医保精细化管理,加快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智慧医院建设、薄弱学科建设、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加强州县综合医院等级创建工作。积极引进医疗领域紧缺人才,重视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医技人员培训。全面改善县级医疗设施设备条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县乡医疗服务能力。加快传染病医院、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提升院前急救和血液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应急医疗救助体系。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健全中药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中医药产业化水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开放合作发展,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持续强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职业病、高原病、结核病、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体育事业,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群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10-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提高乡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发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健身场所与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争取建设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专栏14 健康临夏 |
1.医疗机构标准化:建成临夏州传染病医院、东乡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各县市综合医院传染病区、临夏州中医医院及各县市医养结合中心、永靖县中医院三期、东乡县中医医院、广河县中西医医院等项目,推进州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项目。 2.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信息网络、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可穿戴设备使用等服务质量和能力。 3.强化医疗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临夏州紧急救援中心,推进各县市医院应急医疗救治、血液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和疫情防控等项目。 4.体育场馆建设: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项目。 |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在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中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依法依规落实职工正常福利。通过土地、集体林权等各类资产增值收益等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拓宽技能人才、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渠道。落实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标准、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升劳务输转质量,推动劳务输转市场化、规范化、产业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灵活经营。有效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劳动用工成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构建与物价、收入水平相挂钩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配合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统筹能力。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工作,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基金监督信息系统,加大社会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健全社会保险监督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和社会保险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制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专栏15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
1.社会服务:推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中心、殡葬服务设施等项目;建成州精神病人福利服务中心。 2.就业保障:建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市场等项目。 3.军人服务:推进烈士陵园、光荣院、养护院、军人公墓、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 |
促进优化人口结构。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持续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健全完善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坚持卫生与人口工作融合发展,提高生殖健康、做好优生优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探索建立健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政策。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应对老龄化行动,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发展银发经济,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开展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影响评估,健全人口动态监测、研判和预警机制。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稳步提高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实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等工程。依托中草药资源和地热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以温泉疗养、温泉保健等为调养手段的健康养生业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引进各类社会资本,推动中高端康养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体育、养生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培育发展多种形式健康旅游产品。推进殡葬事业改革,提高殡葬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婴幼儿服务体系。做好对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引导,全面落实产假政策,做好妇幼保健服务工作。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顾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加快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加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建设,推动婴幼儿照顾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广大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生态治理突破,全力打造山川秀美新临夏。
着力构建区域生态保护布局。以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临夏州西南部属于甘南黄河上游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东北部属于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临夏州“一线、三库、三大流域”的生态保护治理布局,即太子山沿线,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库区,洮河广通河流域、大夏河流域、黄河干流流域的生态保护治理布局,提升黄河流域临夏州水源涵养补给和水土保持治理能力。
提升临夏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功能。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涉及的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太子山沿线及洮河、广通河、大夏河等重要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保护修复等工程,加强天然林和天然草原保护,加快退化防护林和原生态草原修复,全面提升全州森林覆盖率与草原植被盖度。加强宜林荒山荒地绿化,开展沿库绿色林带建设,扩大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种植规模;大力推进天然林草保育、退化林修复、人工林抚育经营和灌木林复壮更新,促进森林结构不断优化、林草质量逐步提升;实施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湿。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草地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修复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专栏16 临夏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建设 |
1.水源涵养区建设:实施太子山沿线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刘盐八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洮河广通河流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大夏河流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大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工程。 2.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实施森林草原保护工程、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及保障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3.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实施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工程、太子山、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及生态保护和临夏州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性保护与繁育利用工程。 |
着力做好陇中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以东乡县、永靖县、广河县和临夏市为重点,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推动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临夏州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面貌。加大天然林和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采取围封禁牧、补播改良、鼠虫病害和毒害草治理、人工种草等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快恢复退化草原植被,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退化草地封禁保护,强化禁垦(樵、牧、采)等措施,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以梯田和淤地坝为核心的截泥拦沙体系。积极开展农田防护林网、四旁林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利用天然草原与农田镶嵌分布的农牧交错特点,发展人工种草,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防风固土,控制水土流失。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加强城镇、工业开发区以及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综合监管,有效控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专栏17 临夏州陇中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 |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刘盐八库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洮河广通河流域、大夏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太子山沿线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临夏州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 |
切实推进流域综合防控治理水平。以刘盐八库区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黄河干流和各大支流,全面落实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深入开展临夏段水沙关系演变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优化刘家峡等水库的运用方式和拦沙能力,有效拦截河流泥沙,加快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等主要支流的保护与治理,加快实施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确保黄河径流稳定和河流健康。积极推进刘盐八等黄河干流水库清淤,打破行政区划,整流域、整片区谋划实施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刘盐八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建设、河道控导、滩区治理、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建设流域防洪安全体系和以黄河干支流为骨架,人工沟渠、水库、湖泊和湿地为补充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黄河干流和重点支流防洪治理,实施黄河干流堤防二期治理、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及其大中型水库库区综合治理和灾害防治工程。在临夏市和各县城等城区,结合河道生态水系统治理和景观工程布局,建设雨水收集、储蓄、利用、排泄等系统工程,完善城市防洪体系。
专栏18 流域综合治理 |
1.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实施黄河干流刘盐八段流域综合治理、黄河主要支流水生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工程。 2.防洪减灾工程:实施黄河干流流域防洪治理工程、黄河支流流域防洪治理工程、重点县城防洪治理工程、重点山洪沟道和农村河道治理工程。推进全州水旱灾害防治雨情水情检测设施工程。 |
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宜业家园。
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力度,不断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人工种草,加快退化草原治理。统筹生态修复、国土绿化、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太子山沿线整体灭荒、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天然林和天然草原保护,加快退化防护林和原生态草原修复,见荒植绿,见缝播绿,全面实施地埂造林,加强村庄周边绿化美化。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稳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居民供水用水安全。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改造,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强化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重金属、放射性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开发、地上地下立体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空置楼宇、厂房等存量资源再利用。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环保产业装备技术应用力度,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废旧物资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全州按期完成碳排放达峰要求。倡导低碳出行、循环利用等环保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行动。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建设,以及基层管护站点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全州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及气象保障体系,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建立临夏州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机制,构建全州“天地空”一体化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及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工作。
专栏19 改善环境质量 |
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强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气、臭氧以及温室气体等多污染物协同防治。 2.改善水环境:统筹刘盐八库区、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流域污染源治理等项目建设。 3.土地污染治理: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农田污染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 4.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扩容;全面推进各县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场实施再生水利用项目;加快建设覆盖全州的垃圾运收体系,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临夏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5.医废危废固废处理处置:实施临夏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广河县医废处置中心、东乡县医疗废物暂存转运等工程,提升医疗废弃物处置水平,推进危废固废工程建设。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州步伐。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网络学习平台等宣传阵地。重视思想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增强网络治理能力。
加强新时代道德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对临夏精神的阐释实践。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深入实施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打造“书香临夏、文化临夏”。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文化场馆标准化建设和达标升级步伐,力争建成州县艺术馆,全面改造提升乡镇文化站、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州级融媒体中心,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和农耕文化。健全完善科技科普、健身体育等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彩陶文化、砖雕文化、物种演进文化、史前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文化遗产等资源,加大重大文化、重点文物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炳灵寺石窟、马家窑和齐家坪遗址系统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利用,建设史前文化遗址公园。提高非遗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葫芦雕刻、砖雕、蛋雕、木雕、河州花儿、河州平弦、傩戏等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队伍建设。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强化人才引进培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数字化、艺术设计等行业的有机融合。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古籍整理工程。
发展现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发展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合理布局和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实施一批文化展示展演项目,建设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区。提升文艺作品质量,不断创作编排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具有临夏特色的演艺剧目、优秀歌曲、文化故事等文艺精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讲好临夏故事、传播临夏声音。
专栏20 实施文化铸魂工程 |
1.黄河文化研究传承:建设和政国家古动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和政县化石文化创意中心、广河县齐家文化国家遗址公园、积石山大禹文化历史博物馆、东乡县非物质文化博览园、永靖县刘家峡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园、临夏花儿展演及非遗民俗展览中心等项目,实施和政县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提升改造工程。 2.红色文化传承开发:提升改造临夏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肋巴佛革命纪念馆、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文化艺术创新创作:编排《幸福像花儿一样》、《大河之州》等一批精品剧目。 4.文化场馆建设:建设州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 |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破除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职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实现开放开发突破。
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利民的服务环境、安全公正的法治环境、亲清友善的政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把临夏打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洼地、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乐园。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系统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作用,落实项目审批“一个本子管到底”,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非公企业发展工作制度,搭建政企沟通服务平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税费、融资等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分类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完善和落实配套制度,推行“受”“审”分离,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完善临夏州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平台。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破除服务垄断,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畅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推进市场化综合改革步伐。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持续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建立统一水价制度,分地区、分行业制定统一水价。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大力培植支柱财源,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增强政府可用财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社会资本进入领域,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破解融资难问题,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在全州形成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浓厚氛围。建成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强化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完善分级分类监管。积极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健全和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探索开展信用大数据监管,加强信用信息安全防护和个人隐私保护。大力推进实施“信易贷”等“信易+”工程。加快征信市场建设。
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抓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更深层次参与共建。提升现有开放平台功能,搭建新的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为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提供有效载体。进一步发挥州政府驻霍尔果斯、拉萨、厦门等地办事机构的作用,依托中欧班列,加强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在沿线国家、地区和国内重点城市设立展示展销窗口,扩大临夏特色产品贸易规模,形成面向中亚、西亚、东南亚、中东乃至更广大地区的经济贸易大通道。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全方位推动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深化东西协作和中央定点单位对口帮扶,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协作新局面。积极引进域外投资,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骨干企业到境外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加强与周边市州、沿黄城市的合作交流,促进协同发展。持续办好临博会、食品和民族用品展销会等州内各类节会活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项目包装、产业对接、商贸洽谈、资金引进,促成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落户临夏,推动临夏高质量发展。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全面提升平安临夏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安全执法。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形成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合力。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聚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民兵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优化力量结构布局,不断提升应急抢险和支援保障作战能力。加强州县市民兵训练基地建设,构建以州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为主体,县市级训练基地为补充,行业系统训练场所为拓展的训练基地保障体系,为民兵轮训备勤、专武干部集训、新兵役前训练和国防教育培训等提供基础支撑。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制度,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毒品和新型网络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全面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体要求。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承包耕地用途管制,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密切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积极服务“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健全道路交通管理疏导机制,确保“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完善餐饮节约规范,出台制止餐饮浪费的措施,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织密织牢天罗地网风险监测网,强化州县乡村协同、政银企联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风险底线。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做好地方金融从业机构监管。提升政府债务防范化解能力,及时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大宗物资战略储备,鼓励支持巨灾保险,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冲击能力。
保障能源安全。健全油气收储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油气储备规模,满足州内油气调峰需求。推进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工程建设。保障电力生产稳定和重点用户用电安全,加强电网调度运行安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着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安全风险防控。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积极促进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络安全管理职能,大力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网络应急响应、网络安全能力评估等机制。制定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注重以防为主、防抗结合,推进全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避让等工程,全面提高抵御气象、水旱、地质等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加大地质避险人口搬迁安置力度,开展重点地区及重点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落实疫病传播、次生灾害等扩大性灾害防控政策措施。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防教兼备、一专多能”现代化救援队伍体系。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遵循“四个最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强化药品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强药品安全检查,确保用药安全。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力度,完善对网络销售食品药品的监管。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药安全。
专栏21 加强粮食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 |
1.粮食生产:实施临夏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8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 2.仓储建设:实施临夏州粮食储备库改造、临夏州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临夏州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项目建设。 3.应急能力建设:推动临夏州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临夏州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应急避难场所、防灾救灾应急实训基地学校等项目建设;实施临夏州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临夏州林草病虫害防治与防火监测预警、临夏州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机制,加强人大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财政支出预算情况的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和听证制度。
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提高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加强各级政协基层工作和人员力量建设,完善政协提案办理制度,健全委员联系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方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层次规范化开展,不断丰富协商民主实践,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优势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推进“沿黄—沿洮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工作,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
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权威和尊严。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及时制定符合州情实际、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规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推进法治保障机制建设,加强规范执法,努力以良法善治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活动。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执法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强化行政复议化解争议和监督功能。完善审计制度,保证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崇、信仰、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机制。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人才、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救助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夯实社会基层治理基础。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打造智能化、实战化的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平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机制,强化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加强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加强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规范管理,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社会治理服务机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符合实际的村(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提升村(居)民自治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议事、村民理财、村务监督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加强社区党建引领,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加强与企业、驻地单位的紧密联系,形成社区共治体系。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动员,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第十五章 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实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和磅礴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实施及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政治建设,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统筹衔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健全规划体系。积极落实国家省上统一规划体系,结合临夏实际落实好国家省上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求。坚持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原则,全面落实好本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和改革举措,实现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加强与空间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衔接,保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各州直部门组织编制一批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各县市政府组织编制好县级发展规划,结合县情做好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与州级规划的衔接,切实贯彻落实州级规划的统一部署。同时,统筹长期和短期目标,制定一批专项规划、实施意见、实施方案。
强化财力保障。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在明晰各县市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对标国家战略和重大政策,加大国家和省上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搭建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汇聚项目资金池。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完善政银企协调机制,分层建立项目融资需求清单,争取金融信贷更多支持。
加大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招商行为,简化办事流程,创新招商模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瞄准国际国内和民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国企央企等,建立重点招商企业信息库,制定针对性方案,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依托现有企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和横向协作配套关系,加大以企以产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产业强链补链项目。各县市、各单位要强化服务保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优化服务软环境,切实营造引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加强监督评估。加强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定期对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州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各州直部门和县市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对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任务、具体部门和县市,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确保如期完成;科学设定考核制度和考核方式,实施跟踪监督、动态监测及评估,发挥审计机关对推进规划实施的审计监督作用,确保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州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勠力同心,顽强奋斗,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不断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在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临夏崭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期,是临夏州聚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释放政策效应、转化潜力优势的加速阶段,是弥补短板、缩小差距、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临夏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主要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点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十二五”发展形成的基础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临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抢抓发展机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社会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总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倍、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3%、年均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非公经济占到了国民经济的一半,三次产业结构由22.6:29.7:47.7调整为17.1:21.2:61.7。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4.4万,贫困面由52%下降到18%。城乡居民收入2015年底分别达到16508元和5245元,年均增长12.8%和14.4%。建制村道路通畅率由55%提高到9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65.5%提高到89.6%,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7%,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12.48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6万户8.25万人。旱作农业推广面积达到164万亩,粮食产量增加到80.46万吨、实现九连增;新增花椒11.25万亩、啤特果26.5万亩,累计育苗15.32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5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小区(场)505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05万户;在沿海地区开辟81个劳务基地,人均劳务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1.21倍。
——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关于支持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省委省政府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工程试点范围,临夏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空前支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1亿元、是“十一五”总和的3.9倍,成为我州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五年。兰合铁路开工建设,临合高速、沿黄快速通道和折达等4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15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二级、所有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临夏市供水工程、引黄济临、积石山引水工程和临夏县西北片等42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解决了8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东乡县城灾后重建、刘库一期等项目建成使用,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3.6平方公里,完成生态造林84.46万亩,经济林72万亩,保护公益林182.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02%,比“十一五”末提高6.3个百分点;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建成办学招生,临夏回中、州中医院、州医院迁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化步伐加快,各县县城和重点集镇完成了一轮改造提升建设,城镇化率由24.3%提高到31.2%,城镇建成区面积由38.23平方公里增加到56.3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缔结友好城市,共同举办三届国际食品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博览会,组建食品认证中心,临夏绿色特色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加快,临夏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获批,食品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值达到3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倍;4个省列园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五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55亿元,入驻企业234家,园区工业总产值65.4亿元。黄河三峡、松鸣岩两大景区规划启动实施,黄河三峡、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入围全省20个大景区,松鸣岩国际滑雪场、古动物化石三期馆、黄河三峡水电博览园等项目建成运营,成功举办环湖赛等赛事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接待游客由2010年的25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86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由8.8亿元增加到38.6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8%和37%。义乌商贸城、八坊虫草市场、良恒国际商业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成运营。成功引进安徽海螺、深圳南利、内蒙蒙牛等一批知名大型企业落户,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25项,实际到位资金548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累计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35.3亿元,投入免费资金10亿元,率先在全省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74.8%,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61.5和26.7个百分点;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建筑学院康乐校区开学招生;依托北师大、陕师大累计培训教师6000名,全州高考上线率比“十一五”末提高3.83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农合制度全面建立,全州参合农民达到156.73万人、参合率98.8%。《临夏花儿保护传承条例》制定出台,州博物馆、彩陶馆、文化馆图书馆和8个县级“三馆”、113个乡镇文化站全面建成,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19%和97.81%,成功获得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主办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06万人,输转大中专毕业生和初高中“两后生”5.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低保、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8.39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81.49万平方米。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共取消、下放、合并、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12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完成州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扶贫清单、便民服务事项上网公布。全面公开财政、部门和“三公”经费预决算,落实“营改增”政策,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州新增市场主体3.5万户、年均增长23.4%,注册资金353.5亿元、年均增长74.5%。流转土地60万亩,合作经济组织达1288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教育、卫生、户籍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
尤为重要的是,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足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依法治州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临夏对外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十一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
2010年末 年均增速
〔累计〕 2015年末 年均增速
〔累计〕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6.38 11.3 211.41 12.4
其中:第一产增加值(亿元) 24.06 6.6 36.14 6.5
第二产增加值(亿元) 31.55 12 44.83 14.6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50.77 13.4 130.44 13.6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0.85 36.4 298.71 2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3.58 15.9 76.07 17.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260 10.8 16508 12.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75 11.5 5245 14.4
“十二五”时期,成为我州建州以来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州发展显现出政策机遇叠加释放、后劲动能大幅增强、潜力优势加速转化的阶段性特征,内外部环境十分有利,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政策机遇和外部环境来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临夏发展,给予亲切关怀和重大支持,为我州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州发挥特色优势、扩大开放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为我州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提供了重大机遇。四是国家和省上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从政策上对民族贫困地区给予特殊的精准扶持,为我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五是国家专门出台支持临夏等三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特殊扶持政策,为我州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同步小康提供了政策支撑。六是国家将我州纳入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并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绿色惠民提供了重大平台。七是省上提出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为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方向牵引。
从我州自身发展基础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食品和民族用品、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广阔前景;各族群众致富思进、共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各级干部一心干事、奋发图强的氛围十分浓厚,全州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同时,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制约,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脱贫攻坚是最大任务的基本州情没有改变,攻坚决胜阶段的任务艰巨繁重: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14个市州和全国30个自治州后列;产业发展的规模层次仍然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还不强,城乡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基础还不牢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的任务繁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活力不强;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支撑能力较弱;法治建设有待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部分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还存在一些不严不实问题,工作作风和素质能力亟待提升。
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州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抓住用好就能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回避,应对得当、趋利避害就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契机。临夏发展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但必须奋发有为才能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倍加珍惜跨越发展、团结稳定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好状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攻坚决胜,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临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抓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着力抓项目引擎带动,着力抓生态绿色发展,着力抓教育百年大计,着力抓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抓党建根本保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信心、更实的干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努力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必须要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临夏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加快推进以中东、中亚、东南亚为重点的开放步伐,着力打造经济文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准确把握州情的阶段特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抓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坚定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贯穿我州“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举全州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项目引擎带动。抢抓政策叠加的机遇,重点围绕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争取实施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牵引和支撑。
抓生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富州、绿色惠民,加快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着力建设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
抓教育百年大计。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育人才、促就业、利长远的根本性举措,下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抓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法治临夏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抓党建根本保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发展目标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年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农村危旧房改造实现全覆盖。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兰临合铁路和临夏民用机场基本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等级公路,构建起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引黄济临等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各县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扩大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综合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明显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指标内。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临夏基本展现。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园区经济提质增效,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招商引资和外资利用取得较大突破,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展,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五年的努力,把临夏建设成为依托兰州面向藏区的商贸物流基地和甘肃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聚焦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举全州之力集中攻坚,确保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目标。
1、落实精准脱贫措施。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脱贫攻坚专项规划,采取一揽子脱贫措施,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使27万多人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和动态管理。
2、改善生存发展条件。坚持一体规划、集中攻坚、一步到位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每年实施100个以上整村推进项目,全面改善贫困村的行路、吃水、用电、住房、上学、就医等基础条件。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路联网工程,加快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饮水方便、稳定、安全。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实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到2018年底完成1.65万户、7.48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搬迁安置。基本完成全州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住房抗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创建工作,整治村容村貌,营造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
3、发展富民多元产业。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经济林果、设施农业、中药材、传统手工艺等。强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群众分享农产品加工经营收益。依托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进光伏扶贫试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参加统一组织输转的跨省务工农村贫困人口给予交通补助。加快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4、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继续实施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免费政策,让初中毕业生都能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或中职教育,2020年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落实贫困地区学生在高校录取、毕业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开展文化和科技扶贫,力争到2017年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员、培育2至3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贫困县建成2—3个农业科技示范村。 2017年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养老福利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2020年实现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贫困村全覆盖。
5、创新扶贫机制模式。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支持各县市围绕突出问题,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支持贫困户采取资产参股或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等方式,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推行贫困户直贷、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或能人带动、村级资金互助社等模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融合双联行动,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统筹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对接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定点扶贫,深化拓展厦门—临夏东西扶贫协作,完善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二)突出创新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现代农业,培育支撑发展的新动能。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
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加快供需结构调整,用好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政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鼓励市场主体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增加服务环节,引导企业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大力发展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制定符合我州实际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落实措施,打好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大歼灭战。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围绕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需求侧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双向改革、双向发力、协同拉动。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积极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鼓励科技服务进村入企、良种良法示范到田、技术要领培训到人,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6。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双创”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我州实施方案,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园、科技创新园建设和农村创业富民、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发展等五大专项行动,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2、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实施黄河三峡、松鸣岩两大旅游景区规划,加快旅游通道、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串联各县市的大旅游圈,推进旅游与商贸、文化、体育、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和文化产业增加值。统筹推进自然景观旅游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做大做强黄河三峡、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两大景区,建成临夏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打响山水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探源游、民族风情体验游、乡村民俗休闲游、生态养生度假游、户外运动康体游等旅游品牌,塑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旅游形象。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永靖—大河家沿黄旅游一级公路、康乐莲麓—积石山大河家沿太子山旅游公路,形成快捷的旅游环线,实现重点景区二级以上公路连通。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冬春旅游项目,发展全域化景区和全季节观光,促进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花儿”演艺、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振兴传统工艺,加快砖雕、雕刻葫芦、民间刺绣、彩陶复制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宣传推介,引进战略合作者参与州内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文化、旅游业态和产品多元化,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20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3、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等项目,加快临夏市穆斯林、积石山县大河家等物流园区和百益、中天健等商贸综合体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建设面向兰州、藏区及国内外特色食品市场的综合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承接兰州物流集散大枢纽的批发市场、物流功能疏解,争取建设临夏综合保税区。巩固扩大藏区市场份额,大力拓展东部沿海城市牛羊肉配送市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物流信息服务,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直供直销等新兴业态。加强诚信建设,打造临商品牌。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设施装备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按照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生产主要由为粮而农向为牧而农转变,推动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巩固和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年推广160万亩以上。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到2020年,达到并稳定在80%以上。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产业发展,新建一批千头牛、万只羊养殖小区和繁育园区,推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和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脱毒马铃薯、双低油菜、道地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育苗、花椒、啤特果、核桃等特色林果业,到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加快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保障发展的支撑条件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州扶持政策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5694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消除瓶颈制约,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1、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等配套支撑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乡一体、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水、铁、陆、航”大交通格局。加快拓展对外通道,积极推进双城—达里加、临夏—大河家、兰州南至永靖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联通青海、兰州、定西等省际市际的多点快捷路网。加快建设县际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和重点景区旅游环线,争取建设临夏—东乡、广河—康乐、东乡—广河等县际高速公路,加快实施G248康乐至冶力关公路、S232达板—合作公路折桥至红旗公路、S230红古—岷县公路新寺至三塬公路、S105永靖至大河家沿黄旅游一级公路等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和锁南—河滩等旅游通道项目。到2020年,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00公里以上,路网密度达到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公路总里程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97公里、一级公路146公里、二三级公路579公里,改建农村公路2923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建成兰临合铁路,规划建设临夏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临夏民用机场及机场高速公路,争取建设7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提高空中救援和应急抢险能力。加快水运工程建设步伐,改善水上交通和安全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兰合铁路临夏段客运站、临夏客运中心、临夏市汽车东站、西站、各县市停车场等项目,推进各县客运站和公交换乘站建设。
2、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水源保障工程,全面建成引黄济临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和政广河两县城乡供水小峡水源保障、康乐县城乡供水石板沟水源保障、临夏县城乡供水卧龙沟水源保障、东乡县城区供水等项目,满足发展用水需求。加快实施和政县北部、康乐县扎子河、临夏县南区、积石山县中部、东乡县中部、永靖县三塬、临夏市南龙等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网络,着力提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到2020年,各县县城供水保证率达到*%以上。实施农田节水工程,有序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逐步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序推进临夏市东西川、临夏县韩集、和政县达浪、永靖县等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广河县、和政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大力推进黄河干流、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等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全面建成黄河干流临夏段防洪治理工程,推进洮河、湟水河等黄河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新修防洪堤250公里。加快实施抗旱应急水源项目和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项目,推进抗旱防汛减灾工程体系建设,有效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信息高速公路,拓展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领域,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施“宽带乡村”、“城镇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城区光纤到楼入户,农村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全覆盖,网络资费进一步合理,网络传输速率进一步提升和稳定。到2020年,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城市宽带用户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自然村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乡村通邮工程,加快空白乡镇邮政所补建。构筑覆盖城乡的现代电信、电力、预警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健全公安、卫生、气象、水利、民政、林业、农业、国土、卫生、交通、环保等涉灾部门预警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健全与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完善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整合各类社会安全事件情报信息,完善情报信息汇总研判机制,健全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预警系统。
4、加快能源优势转化。以黄河、洮河、湟水河流域梯级开发为重点,加快黄河大河家二级、黄河中川、洮河白马浪等水电站建设,加快现有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到2020年,全州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89.31兆瓦,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水能发电清洁能源基地。实施和政、康乐、广河和永靖风力发电厂建设项目、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0兆瓦,加快推进东乡、永靖、积石山、和政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32兆瓦,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扩大我州风光电市场消纳范围。以超高压骨干电网建设和城乡配网改造升级为重点,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加快城乡配网升级改造,完善城乡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结合城镇建设,有序实施电缆入地。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围绕深度融入兰白都市圈,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
1、坚持规划引领。尊重城镇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完善全州城镇规划体系,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促进多规合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严格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控制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循规划编制、调整的法定程序,严格按规划布局项目、按规划进行建设,严格落实对城市建设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绿地率等指标要求。建立健全监督制、公示制和群众参与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规划管理执行不严、管理不到位、无序建设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
2、优化城镇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抓住省上加快建设兰白临定综合城市群、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平台的机遇,统筹临夏市和临夏县建设全州区域中心,提高同城化水平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临夏市建设成为山环水绕生态园林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甘肃西南新兴门户城、特色商品交流集散城。加快各县县城和三甲集、大河家、枹罕、松鸣、土桥、莲花、河滩、达板、莲麓、盐锅峡等特色镇建设,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临夏市区为核心,各县县城为骨干,以交通、水域沿线小城镇为依托,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加快特色新型城镇建设。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投入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公益性和基础性领域,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污水垃圾处理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政策,着力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污、供气供热、垃圾处理、通信电力、停车库场等“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放开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采取PPP等模式,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配套建设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应急、养老、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就医上学困难、垃圾围城等突出的“城市病”,让居民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突出生态绿化建设,临夏市要坚持以山为屏、以水为灵、以绿为美、以文为魂、以业为本,统筹县市加快面山绿化,加快大夏河、红水河等水系治理,建设好八坊十三巷等民俗民居,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县要在城镇建设中,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的社区憩园、主题公园、街头游园和绿道绿廊等绿化美化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城区绿化总量,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城市亮点,打造生态城镇、绿色城镇和园林城镇。
4、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管理范围、权力清单和责任主体,加强城镇分级分层管理,实现城镇管理重心下移,提高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牢固树立寓服务于管理的理念,持续加大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加强交通、环境、应急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不断增强市政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推进政府、社会、居民同心同向行动,发挥各方面在城镇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共建共管共享氛围。理顺城市物业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权,对关系老百姓生计的水、电、暖、气、房等民生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企业化管理、微利化经营、群众受益有保障。建设高标准的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和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开放、信息共享和集成运用,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5、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加快推进产城融合,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传统手工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城镇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就业条件。统筹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市。
(五)注重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临夏
坚持绿色富州、绿色惠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子,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建设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1、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加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建设。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推进“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新修高标准梯田4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造林255万亩。实施黄河上游临夏段水资源补给区生态保护工程水土保持项目,规划建设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大夏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程、大夏河和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项目。大力实施天然林(草原)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持之以恒推进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河流两岸、村社周边绿化,建设环城和环村林带、郊野公园、城乡绿道,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色休闲水平。开展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创建,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美丽乡村。
2、着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检测体系和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推进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稳定提高全州空气质量。继续推进临夏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天然气工程、煤炭市场管理、扬尘管控、汽车尾气和油烟油气治理,确保完成PM10、PM2.5空气优良天数控制目标。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落实环保信息公开制度,严格环保执法和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按照绿色化的理念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确保循环经济发展各项指标达到省上要求。大力推进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严格控制各种废弃物排放,引导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林业经济、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六)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财税、金融、投融资等基础性制度改革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法无禁止即可入,实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26条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开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人才缺失、方向不明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和全民健身产业等领域。健全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到2020年,全州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60%以上。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分类建立健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规范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培育中介组织,鼓励专业化市场中介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权限。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全面做好“接、管、放”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网上审批监管。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精准脱贫和民生投入,逐步缩小县域间财力差异。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落实偿债主体责任,健全债务监管和考核机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5、创新投融资体制。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发挥政府投资杠杆撬动作用,形成政府资金和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力。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项目收益和分配机制。积极鼓励和培育企业上市融资,做好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支持和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推动资产证券化。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建设。
6、统筹推进其他方面改革。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企业碳排放核查及排放权交易。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改革,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七)加快开放发展,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和省上实施方案,以开放促发展,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1、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立足比较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交往。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和境外劳务市场,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交流。开拓中亚中东食品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争取建设临夏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为聚集产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平台支撑。加强与沿线国家和中西亚国家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阿拉伯语文化教育基地。
2、加强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以经济、文化、经贸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办好食品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博览会,扩大知名度,提升国际影响力。依托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建立集绿色特色产品和民族民俗用品为一体的多功能商贸展示中心,打造向西开放、对外贸易的窗口支点。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更加透明便利稳定的投资环境,发展壮大4个省列园区。瞄准国内外强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入一批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集团参与我州特色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主动融入大兰州经济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引导临商回归投资兴业,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增进各族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农村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有需求的村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改薄、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项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每个县建成1—2所标准化高中,到2020年,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以上。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办好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力争“十三五”末实现专升本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州级中职教育资源,全面建成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县市职业学校办学与实习实训条件,充分发挥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视特殊教育,争取新建1—2所特教学校。发展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和条件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水平。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临夏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继续加强州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备,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防控体系。积极引进高层次医疗专业人才,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到2020年,全州各类医疗床位数达到1.3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达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
3、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建成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州县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达标。加快实施以“乡村舞台”为龙头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公共文化项目。进一步加大对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挖掘,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依托重大节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广播电视、体育事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建成临夏奥体中心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公共设施,全力办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4、加大就业创业力度。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继续推进职业培训转移就业工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巩固西部转移就业基地,拓展东南沿海转移就业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实现稳定就业。全面落实创业带动就业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项目、资金、培训等方式扶持鼓励创业兴业。“十三五”期间,全州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6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50万人(次)以上。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快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九)健全民主法治,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强化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和提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2、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州战略,加快法治临夏建设。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地方立法活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开展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性立法,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创制性立法。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民生保障、社会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的执行实施,强化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制约,建立健全执法权力监督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法治队伍,构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场环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3、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方式,协调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精细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开展对话协商、规劝疏导,化解利益冲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承接和履行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社会服务。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完善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公民投票等制度,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落实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措施,加大困难群体救助救济力度,减少和防止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4、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查询平台。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和矿产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鼓励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利用信用产品和服务防范信用风险,创建信用示范行业和城市。强化信用监管,健全信用评价和奖惩制度。到2020年,信用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5、推动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创造生产安全、生活安稳、社会安定的公共安全环境。以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临夏”为目标,织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和视频技术、信息网络防控网。加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快推进警务综合平台和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应急平台、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构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治理,加强重要领域、重点场所及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风险设备监控,突出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用活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育得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社会环境。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深化先锋引领行动,强化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全力实施项目引擎带动战略。立足全局发展,增强经济整体实力,精心论证、筛选、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方向和重点的重大项目,切实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临夏民用机场、临夏城际轨道交通、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尽早得到国家立项,获得资金支持,开工建设。完善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的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投资咨询评估管理、核准管理、备案管理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办法。重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监管,保证前期经费,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制度,充分利用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各种行政职能,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工程质量不断创优。建立竣工项目跟踪制度,开展效益评价工作,配套完善后续工程,使项目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三)团结动员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全州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宗教界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化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全力办好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争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授牌命名,增强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本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全州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与全州总体规划纲要的衔接工作,编制好专项规划和县(市)规划,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和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做到思路对接、规划连接、政策衔接。要注意收集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反应和意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跟踪分析和评估,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甘政发〔2016〕23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8日
(此件有删减)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1月20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期,是推进全省转型发展、加快扶贫攻坚、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主要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树立发展新理念,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要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立足“十二五”打下的基础,抓住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要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扭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始终坚持“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总体思路,紧紧把握“八大发展取向”,积极开展“十大重点行动”,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13685”开放发展战略、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重大举措,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谱写了甘肃发展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陇原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紧紧抓住面临的一系列难得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790.3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5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165元(超过4000美元),迈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7%,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实现双翻番,分别达到743.9亿元和2964.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3万亿元和1.37万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3.19%,年均提高1.41个百分点。
——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深入实施“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842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317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40.5%下降到2015年1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由2010年2599元增加到2015年5436元,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
——结构调整出现重大转变。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目标如期实现,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全省风电、光电装机达到1252万千瓦和61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2位和第1位。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年均分别增长20%左右和25.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1%。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1:36.7:49.2。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3%。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45.8%,年均提高1.52个百分点。
——战略平台发挥重大作用。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根据省情实际,争取国家批复并全力建设以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是2012年的2.23倍。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全省实施循环经济项目3729个、总投资达4598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9%。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确定的52个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敦煌、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等重大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国家级战略平台不仅对即期增长也对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
——基础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全力组织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01万公里,比2010年新增2.1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实现省际主要通道和市州所在地通高速公路、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第一条高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运营,西平、天平铁路以及兰州北编组站、兰州西客站等建成投运,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334公里,总运营里程达到4245公里。金昌、张掖、夏河支线机场建成通航,中川二期、庆阳等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全省通航机场达到8个,年客运量突破900万人次。引洮一期、靖远双永供水、引洮入潭等工程建成通水,引洮二期、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开工建设。
——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着力抓好“十大民生工程”,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767元和6936元,年均增长11.5%和13.1%,高于经济增速。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96.7万人,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2010年提高86.3%、186.4%,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城市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更加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81.87万套(户),改造农村危房95万户。“两基”攻坚目标圆满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部免除学费。舟曲泥石流、东乡县城滑坡等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等取得新进展,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42项,削减幅度达到90%以上,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结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开,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与33个国家建立52对国际友好城市,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金昌海关正式开关,兰州、敦煌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开通16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天马号”、“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依法治省开启新征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甘肃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虽然“十二五”部分预期性指标略低于规划目标,但全省经济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分解下达的12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主 要 指 标 | “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 2015年 | “十二五” 累计或 年均增长 | ||
2015年预期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实际 | (%)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8700 | >12 | 6790.32 | 10.55 |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31600 | 12 | 26165 | 10.2 |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8400 | >20 | 8626.6 | 23.7 |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750 | >15 | 743.9 | 16.04 | |
城镇化率(%) | >40 | [5] | 43.19 | [7.07]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5 | [15] | 92 | [22]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30 | [8] | 32 | [10] | |
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1.5 | [0.4] | 1.1左右 | — | |
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4 | [0.03] | 0.54 | [0.03]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 | 2.14 | —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 | [130] | 43.7 | [196.7]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100 | 17.5 | 2907.22 | 15.2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4 | — | <4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6000 | 15 | 23767 | 11.5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6800 | 15 | 6936 | 13.1 | |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20 | 9 | 81 | 2 | |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 2.2 | 10 | 1.1 | -4 | |
全省常住人口数(万人) | <2753 | 7.3‰ | 2599.55 | <7‰ |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0 | [9.5] | 93 | [12.5] |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6979 | [-10] | 6979 | [-10] |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 69 | [-29] | 53 | [-46] |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8 | [4.5] | 19.1 | [5.6]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 1.221 | [-15] | 1.10 | [-21.82]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吨/万元) | 2015年比2010年降低16% | 2015年比2010年降低20%以上 | |||
主要污染 物排放 | 化学需氧量(万吨) | 37.6 | [-6.4] | 36.57 | [-9.13] |
二氧化硫(万吨) | 63.4 | [2.0] | 57.06 | [-8.31] | |
氨氮(万吨) | 3.94 | [-8.9] | 3.781 | [-14.11] | |
氮氧化物(万吨) | 40.7 | [-3.1] | 38.72 | [-7.9] | |
森林增长 | 森林覆盖率(%) | 11.86 | [0.58] | 11.86 | [0.58]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净增683 | 净增大于700 | |||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309.5 | [67] | 309.5 | [67] | |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 — | >97 | [2] | |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 8 | [60.51] | 15.78 | [81.87] |
注:1.2015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为达到以上,<为控制在以内,[ ]内为五年累计数;
3.人口年均增长为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4.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在抢占技术优势的同时强化经贸规则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转型升级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旧转换时期。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上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本、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发展利好政策,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为我省以开放促开发带来了新契机;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等政策、市场机遇多重叠加,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新空间。从面对挑战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力减弱,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努力化解。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减速、工业品价格下跌、实体企业盈利弱、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我省属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滞后,经济总量小,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原材料工业占比高,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弱外送不足,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化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和成本压力风险加大;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工程性资源性缺水并存,水土资源不匹配,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活力不强;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支撑能力较弱,这些困难和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
综合判断,我省“十三五”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依据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和进入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准确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偏远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整体形象由落后状态向后发优势转变的趋势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化解矛盾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甘肃精神,弘扬“铁人”精神、“南梁”精神,带领和团结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必须树立发展新理念,把贯彻国家战略与甘肃实际相结合,抢抓发展新机遇,把握发展新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我省经济社会更长远和更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高增速与质量效益并重,坚持精准脱贫与短板补齐并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坚持强省富民与绿色惠民并重,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重,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坚持发展意识与安全观念并重,坚持依法治省与从严治党并重,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我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经济文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统筹用好内外市场,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二节 主要目标
按照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十三五”发展环境、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突出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短板,在完成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达到37000元左右。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投资结构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和38%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7.5%,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0万人以上,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结构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岁。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95%、95%、4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森林蓄积量达到2.62亿立方米以上,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城乡生态环境和谐宜居。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发展动力和活力充分释放。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全省骨干公路网全部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建成铁路34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7200公里,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实现市州铁路和机场基本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户。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根本扭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加强,责任体系健全,责任制普遍落实。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基本建立,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平安甘肃”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表2 甘肃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2015年 实际 | 2020年 预期 | 年均增速 [累计] | 属性 | ||
一、经济发展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6790.32 | >10000 | 7.5% | 预期性 |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 | 44460 | >60000 | >6% | 预期性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 | 12.1 | 16 | [3.9] | 预期性 |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9.2 | >50 | [>0.8] | 预期性 |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1.2 | >10 | 预期性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 743.9 | 1100 | 8%左右 | 预期性 | ||
城镇 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3.19 | >50 | [>6.81]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33.61 | >38 | [>4.39] | |||
二、创新驱动 |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1.1左右 | 2 | [0.9] | 预期性 |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59 | 3.5 | [1.91] | 预期性 |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3 | 55 | [4.7] | 预期性 |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户) | 245 | >500 | [>255] | 预期性 | ||
三、民生福祉 |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343 | 20000 | 7.5% | 预期性 | ||
23767 | 33000 | 7% | ||||
6936 | 10000 | 9% |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3 | 95 | [2] | 预期性 |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9.25 | 9.8 | [0.55] | 约束性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43.7 | — | [>140] | 预期性 | ||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 100 | — | [317] | 约束性 |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6 | 97 | [1] | 预期性 | ||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 — | — | [>40] | 约束性 |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3 | 74 | [1] | 预期性 | ||
四、资源环境 |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6979 | 完成 国家 下达 分解 目标 任务 | 约束性 | |||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 28.5 | 约束性 | ||||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 [42.2] | 约束性 |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21.82] | 约束性 |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9.1 | 约束性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20] | 约束性 | ||||
森林 发展 | 森林覆盖率(%) | 11.86 | 约束性 | |||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 2.27 | |||||
空气 质量 |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79.9 | 约束性 | |||
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 | — | |||||
地表水质量 |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83.7 | 约束性 | |||
劣Ⅴ类水体比例(%) | 4.08 |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 [9.13] | 约束性 | |||
[14.11] | ||||||
[8.31] | ||||||
[7.9] |
注:1.2015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为达到以上,<为控制在以内,[ ]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节 着力打造六大支撑
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和后发优势,以战略平台和重大举措为抓手,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六大支撑”,牵引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手段,以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为重点,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转型升级,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富民兴陇。
——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依托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框架协议、兰洽会和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等平台,推进开放开发,用好外部大市场,做优节会大平台,拓展合作大格局。争取建设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不断增强我省影响力、竞争力和承载力。
——着力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发挥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三千里战略通道优势、坐中联六的区位优势、与中亚西亚联系密切的人文优势,建设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以及保税区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枢纽。
——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大基地。凭借丰富的风光电和核能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开发进度,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要求,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基地,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域电网建设,强化能源就地消纳和转化利用,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着力打造文明传承大平台。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统筹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和利用等工作,保护好文物“祖业”,推动好文化事业,发展好文化产业,加快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大屏障。坚持绿色引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推进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推动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第四节 实施十大工程
坚持项目带动,实施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教育优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平安甘肃”等十大工程。
专栏1:十大工程1.脱贫攻坚工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方略,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扎实落实“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脱贫保障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新举措。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三大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到2020年全省创建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0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3.产业转型提升工程。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养老及保健养生等服务业,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发展壮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酿酒原料和木本油料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4.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6363”水利保障行动,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铁路运营里程超过7200公里,实现市州铁路和机场基本覆盖;构建水资源配置、区域供水、农村供水、农田节水、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六大体系;全省电力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60%,电力外送规模达到600亿千瓦时/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突破500万户。
5.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做大中心城市,做强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做特小城镇,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镇供水、供热/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城市停车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城镇化发展布局和“一廊、四轴、多中心”城镇空间结构,县级市和市辖区比例达到30%以上,建制镇比例达到70%以上,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和38%以上。
6.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坚持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20个大景区、30个市(州)精品景区、50个县(市、区)特色景区建设,2020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双双达到5%,文化旅游业成为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
7.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平台,加快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等,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加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教育优先发展工程。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标准化、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升通道,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开放式综合性共享型实训基地。2020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95%、95%、4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
9.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率,推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县乡全覆盖。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五年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5万套。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0.“平安甘肃”工程。加强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信息采集、警务综合平台和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建设,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和布局合理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篇 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十三五”期间的“一号”工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三章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一节 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方略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的要求,推动扶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融合联动,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对接中央政策,加快完善和实施“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制定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实施好饮水安全、动力电覆盖、交通、产业培育、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重点任务,紧扣重点难点增强脱贫成效,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专栏2:落实“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饮水安全、交通等17个配套实施方案。
1.村道硬化。加快实施建制村通畅、“千村美丽”示范村道路建设、农村路网改善三大工程,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44万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1万公里,农村路网改善1万公里。2017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饮水安全。以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和精准到村入户通自来水为目标,到2017年完成饮水安全不稳定的1107个贫困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实现26万户群众通水入户;2020年,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3.农电保障。改造提升动力电已覆盖贫困村供电能力,加快动力电未覆盖贫困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589公里,实现未通动力电的891个贫困村、2404个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
4.危房改造。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确保改造后的农房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建筑面积。到2017年完成28万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2020年全面完成贫困地区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
5.易地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尊重群众意愿,2018年完成5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后续富民产业。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
6.生态环境。实施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林业生态、草原生态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到2017年,完成贫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55万亩、8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贫困地区森林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7.94%和52%以上;2020年,共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10万亩,完成规划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森林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8.64%、53%以上。
7.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等富民产业,提升农业科技扶贫能力,提高产业收入比重。2017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达到7000元以上,2020年达到10000元左右。
8.电商发展。加强宽带网络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光缆入乡、入村、部分光纤入户,发展物流快递,壮大网店规模。2017年基本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2020年实现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购买产品,贫困地区4G网络全覆盖。
9.教育扶贫。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举措,2017年贫困村农村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70%;2020年实现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
10.健康扶贫。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2016年完成2965个未达标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0年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医生。
11.文化场所。坚持文化扶贫,发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致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2017年完成未达标的6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195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12.社会救助。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对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逐步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范围,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路径,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就医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13.小额信贷。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整合各类财政到户贴息政策,对贫困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按基准利率由政府全额贴息。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17年每个贫困县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推广贫困户小额贷款保险。
14.劳动力培训。加大就业技能、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创业和“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等培训力度,实现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使每个贫困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15.干部人才。实施干部挂职和能力素质锻造、金融科技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轮训等行动。2020年每个贫困县(市、区)有一支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和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16.驻村帮扶。以县(市、区)为主体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包村干部、对口帮扶干部,确保所有贫困村都有工作队驻村帮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7.实绩考核。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落实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保障和基本社会保障,作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主要内容。
第二节 健全精准脱贫保障机制
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扶贫投入,逐步提高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涉及民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融合“双联”行动,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大学生村官优先向贫困村配备,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建立和运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精准监测、精准统计,实现扶贫对象进、出、退精准管理。完善扶贫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综合评估考核。
第三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新举措
把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依据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人口、产业、城镇等布局,建立完善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流动迁移的综合性配套政策。有效调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实施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服务业发展相结合的新举措,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健康养老等富民产业。支持贫困户采取资产参股或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光伏扶贫试点。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对接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深化拓展东西扶贫协作,推进友好城市合作开发,完善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
第四章 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节 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联网工程,加强贫困村村组道路和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加大城镇乡村同网、水源互备、工程联通、升级联网等工程实施力度,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实现贫困村户户通照明电和动力电全覆盖。加快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推进信息网络建设。2017年,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宽带信息网络基本覆盖;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贫困群众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基本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住房抗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集中安置与插花安置、就近搬迁等相结合,以集中连片特困片区为重点,优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依托县城、乡镇、旅游区、产业园区等有就业创业机会的区域和国有农场林场及棚户区改造等实施集中安置,结合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实施大型集中移民安置工程,推进白银中部生态移民示范区等建设。加大对贫困县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倾斜力度,加强国土综合治理,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等工程。开展贫困地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第二节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以贫困人口增收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开展光伏扶贫,发展光伏农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使贫困群众分享农产品加工经营收益,实施特色餐饮连锁经营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惠民工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体系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有效结合,全面开展电商扶贫。加快贫困村乡村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促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贫困人口通过搬迁、务工、就业、创业等在城镇落户。
第三节 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优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村延伸,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工程,着力改善贫困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快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的政策机制。把新农合大病保险支付、医疗救助等结合起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加大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力度。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提高一、二类农村低保人员保障标准,实现低保、扶贫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应保尽保。加快贫困县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和社区(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70%,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贫困地区标准化村卫生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2020年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
第三篇 突出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存量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增量高端发展,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五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
第一节 加快供需结构调整
用好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政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鼓励市场主体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增加服务环节,引导企业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大力发展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措施,打好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大歼灭战。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化解过剩产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健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完善物流体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电价格和运输成本。进一步盘活要素,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供给侧改革政策支撑体系,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推进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制度建设,壮大消费群体,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形成有利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围绕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需求侧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双向改革、双向发力、协同拉动。
第二节 优化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潜力、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潜力、市场转化科技成果潜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培育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或技术工程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大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有特色有创新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协同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从试验研究、中试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把科技需求侧同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贯通起来,依托科技创新,培育催生一批新兴企业和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良性循环。到2020年,创建10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深化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制和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围绕科研组织、科技投入、成果转化、评估评价、治理机制、产权制度等改革,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合理流动和共享,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方式,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瞄准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集中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建设。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和以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完善政府资助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实行重大成果产出评价、科技机构效率评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工程化、产业化。
第三节 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形成全省新的增长动力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为支撑,以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导向,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推动创新突破。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相关政策和创新资源,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三大计划”,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建设、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等“五大工程”,探索市场与政府作用机制、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人才激励机制、开放合作模式、科教体制机制、评估评价制度、财税制度、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发展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创新改革。发挥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加快“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探索区域科技创新联合模式,建立产业对接体系,推动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创新联盟建设,建成西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
专栏3: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布局
1.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炼化和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水性科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电制造、化学材料等产业,引进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团队和企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推进科研院所集群研发中心建设,打造兰白试验区的企业孵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超大型现代物流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2.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节能环保装备、现代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加快建设航天科技、生物工程与食品、先进制造、新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研发中心,打造集产业转型、科技升级、研发培育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3.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物流配送、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能源资源储备及转运中心和现代物流、循环经济示范、军民产业结合示范基地,发展成为兰白试验区重要的产业创新支撑区。
4.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创新推动有色、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进生物医药、碳纤维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等专业园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兰白试验区重要的产业创新增长极。
第四节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园、科技创新园建设和农村创业富民、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发展等陇原“双创”五大专项行动,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优环境、好氛围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增加创新资源供给,支持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新模式。发展创客基地,为中小企业、大学生等群体创业提供良好空间。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建设双创数字平台,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协同的开放式服务载体,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到2020年,创建1—2个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2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10个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建设10个国家级农民工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区)。
专栏4:陇原“双创”5大专项行动1.创业创新平台搭建行动。依托35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和大型优势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孵化服务、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和就业服务支撑平台,支持酒泉、白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张掖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建设。到2020年建设100个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50个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孵化服务设施、200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2.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提速行动。依托骨干企业和优势行业,建设微电子、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粉末冶金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军工电子、水性材料、蓝宝石晶体、北斗卫星应用、绿色清真产业等20个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园。
3.科技创新园提质扩容行动。提升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水平,新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等8个大学科技园,鼓励科研院所创建科技创新园。力争到2020年建成50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形成300个众创空间,每个市州建成1个大学生创业园。
4.农村创业富民行动。以县(区、市)为单元建设辐射乡、村的农村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支持农村电商创业平台发展,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实施返乡人员、农村青年、乡土能人和农村妇女创业计划。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0个以上乡镇就业公共服务中心,80个县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8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5.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发展行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全省就业信息平台、社保信息平台和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推广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省市县三级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和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完善社会、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农业信息监测和发布公共网络平台。
第五节 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服务优势产业和转型发展,突出“高端、紧缺、实用”导向,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科技领军、企业家、金融、高技能、应用型等人才为重点,实施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精准扶贫人才等重大支撑工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专业为需求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自由流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育得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社会环境,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和一线岗位流动的政策体系。树立“大人才”观念,强化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推动形成万众创新创业、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专栏5:人才支撑行动计划1.领军人才遴选计划。完善领军人才选拔标准,合理确定领军人才选拔中的职称、论文、奖项等因素,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权重,每年从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和基层一线,选拔100名左右优秀拔尖人才进入领军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2.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支持兰州新区和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引进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引进人才持有的经济社会效益潜力较大、具备转化条件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3.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行动。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一批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优秀人才和团队,加大省级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实施项目扶持、实践锻炼、教育培训、跟踪培养等行动计划,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4.精准扶贫人才支持计划。围绕“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每两年从国家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引进100名金融和科技人才开展智力帮扶;每两年从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省直涉农机构,选派一批科技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每年从省属医疗机构选派专家组成医疗队,对我省藏区州县两级医院进行帮扶支援活动;每年从贫困县基层企事业单位遴选100名青年技术人才,到中央驻甘和省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进修深造。
第六章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质量和效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改革重组,增强产业分工协作和配套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从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选准价值链高端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改变以“原”字号和“初”字号为主的产品结构,改变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的局面,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和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煤电化冶循环发展、新能源与现代高载能耦合发展,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围绕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创新,支持骨干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建设兰州、庆阳为重点的国家战略性石化产业基地,金昌、白银、兰州等为重点的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嘉峪关为重点的优质钢材生产及加工基地,陇东、酒嘉为重点的煤炭清洁利用转化基地,兰州、天水、酒泉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等6大产业基地,打造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等8大产业链。
发挥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发展上连现代农业、下连千家万户餐桌安全放心的食品工业,引进知名企业,发展优势产品,扩大本地和周边区域市场占有率,拓展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推进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新工艺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节材、轻量化、高品质新型绿色建材产品。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衰退地区培育多元新兴产业体系。
专栏6:打造传统优势产业8大产业链1.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产业链。以兰州石化、庆阳石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庆阳石化600万吨改扩建等重点工程,支持玉门石化扩大特种润滑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发展PX和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基本化工原料,进一步向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聚酯纤维、特种涂料、化工助剂等材料延伸,打造超千亿元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产业链。
2.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链。以兰州、白银地区骨干企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氯碱化工、盐硝化工、硫化工等产业,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业和聚氨酯、碳纤维、水性树脂等新型化工材料,打造千亿元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链。
3.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依托金川公司、白银公司、酒钢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铜及铜合金材料、钨钼合金、镍钴铜粉体材料、镍钴铜金属盐化工材料、高精度铜板带、铜基多元合金材料、铝基和铝合金、铅锌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积极向轨道交通用铝、建筑铝型材、汽车轮毂、铝制车厢及集装箱、铝膜板、铝制换热器等终端产品延伸,打造超千亿元镍铜钴和铝合金新材料等精深加工产业链。
4.冶金新材料产业链。以酒钢及下游企业为重点,推进冶金与电力、煤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加快轨道交通用钢、结构用钢、涂镀层板等产品发展,积极发展优质合金钢、高端不锈钢和高强度建筑用钢及下游产品,加快向精品钢转型,打造超千亿元冶金新材料产业链。
5.稀土功能材料和电池材料产业链。以甘肃稀土公司为重点,积极发展稀土永磁、稀土贮氢、稀土发光、稀土研磨等稀土功能材料。以金川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系列四氧化三钴、系列三元前驱体、覆钴球镍等镍氢和锂离子等电池新材料,以及锂电池用碳负极、电解液材料和隔膜材料,打造千亿元稀土功能材料和电池材料产业链。
6.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链。围绕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大型坑口煤电项目及煤化工示范项目,推动煤电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向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领域拓展延伸。以酒嘉为重点,加大煤炭分质利用,推进煤气净化利用、煤焦油深加工以及洁净煤等工艺技术和产品开发,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打造千亿元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链。
7.装备制造产业链。以兰州、天水、酒嘉为重点,支持兰石集团、长城电工、中车集团、建投装备、星火、金风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石化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真空设备、风动设备、特专用设备、电工电器及配套基础零部件等制造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筑装备等产业,按照互联网+基地(机场)+制造+运营(租赁)的思路,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和房车维修制造产业,打造千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链。
8.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马铃薯、草食畜、新型食品、经济林果、蔬菜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建设以定西为主的全国商品薯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发展壮大临夏、甘南特色清真肉制品和皮革精深加工产业,建设以河西为主的国家大型制种基地和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支持陇东南特色林果业贮藏、配送及加工基地建设,打造千亿元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第二节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开展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提高创新能力,培育骨干企业,聚焦创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加快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制造、3D打印和增材制造等新兴行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围绕高端制造、绿色发展需求,构建新一代材料产业体系,形成规模化市场供给能力。抓住新兴生物产业迅猛兴起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推动中药新药和疫苗创制,发展保健类产品,推进生物育种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继续发展壮大新能源,加快煤炭清洁利用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大数据广泛应用,推动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发展壮大。培育发展100户骨干企业,打造50条百亿元产业链。
专栏7: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1.新能源。加快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和金武千万千瓦级风光互补发电基地以及白银、庆阳环县、定西通渭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推进金昌、张掖、天水等地区分散式风电场建设;建设敦煌、肃州、金塔、嘉峪关、高台等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和敦煌、金塔光热发电示范基地;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地热能,强化新能源电力外送和就地消纳转化,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光热发电示范基地。
2.新材料。依托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等大型企业,加快推进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加大特种新材料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端结构材料等新材料,重点发展镍钴合金材料、铜铝合金材料、稀贵金属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化工催化剂和助剂、水性涂料、航天和动车等领域基础材料,加大碳纤维、石墨烯、凹凸棒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拓展新材料发展领域。
3.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链协作,创新制造模式。强化高端装备、智能装备研发,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推动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协同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国家大型装备制造研发生产,推动整机生产企业与零部件、原材料生产企业整合发展,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
4.生物医药。加快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生物制药、重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与品种开发,积极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天然药物等产业;以道地药材基地和中医药产业园为依托,做大做强陇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推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中药加工制造现代化、中药仓储交易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培育现代中医药大品种,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和提取物生产,实施当归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兰州、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基地和诊疗设备产业园建设。
5.信息技术。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和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产业园建设,支持兰州高新区和天水、敦煌软件产业园建设。发挥兰州、天水电子产业集聚优势,实施兰州新区北大众志“中国芯”、华天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改造等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应用电子设备生产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节能环保。围绕节能、污染防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发展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大气治理、污水处理等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培育壮大节能电气设备、环保技术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再制造和节水设备研发制造等产业,推进兰州新区等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增长点。
7.新型煤化工。探索油煤共炼技术,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相互耦合和协同发展,利用先进煤化工技术,加快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推动煤炭深度转化,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提高资源附加值。
8.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养老及保健养生等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9.公共安全。围绕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核安全、社会安全以及防灾减灾和检验检疫等领域,支持公共安全集成系统和装备产品的技术开发、研制、实验、测试、技术专利转让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具有我省优势的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应急装备、安全检测等安全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三节 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
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着力提升企业技术标准等水平,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实施质量品牌创建行动,建立完善推动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措施,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品牌附加值和企业软实力。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地方标准体系,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业发展,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提升计量服务和保障能力。
第四节 推动产业集聚和军民融合发展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向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工业集中区集聚,改造提升县区工业集中区,支持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发展“飞地经济”,加快建设兰州新区市州产业园。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承接转移能力的机遇,加快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平台作用,积极承接能源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高技术、加工贸易等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配套、孵化、培育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审批制度、财税金融、土地利用、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第七章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第一节 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居民家庭服务、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转变,积极培育传统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整合、充实、升级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健全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网点,鼓励发展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服务和商业模式,支持跨业发展和集团化网络化经营。加快城镇生活性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在有条件的乡村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实施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合理规划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发展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农村邮政物流设施、快件集散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推动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转变经营模式,加快升级改造。创新住宿餐饮行业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积极发展绿色饭店、特色餐饮、预订平台、中央厨房、餐饮配送等服务业态和配套设施,突出我省餐饮服务业地域、民族等特色优势,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质量服务标准,促进传统住宿餐饮业升级。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现代服务业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引导企业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养老及保健养生等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现代物流业。优化现代物流建设布局,推进以兰白为核心的大兰州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酒嘉、金武、天水、平庆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建设张掖、陇南、定西、临夏、甘南重要物流节点,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发展格局。继续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物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依托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实施城市共同配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电商与快递物流、国际物流、中药材现代物流、物流信息化、应急物流等重点物流工程,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培育发展保税物流、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等跨国物流,支持物流业转型升级,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物流战略联盟,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大枢纽。
金融服务业。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托管、交易、清算系统,丰富金融产品体系,鼓励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构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中介服务等现代金融体系。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县域分支机构,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现代银行制度建设,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有序发展村镇银行、合作金融、产业资金互助等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机构,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租赁公司,继续引进国内外银行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
信息服务业。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重点,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积极开拓增值电信、互联网内容产业、网络电视、网络教育、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系统集成供应商、网络增值运营商、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发展,加快网络零售平台建设。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发展地理信息服务。
商务服务业。加强专业化、开放型设计中心建设,提升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会展和节会经济,强化展馆设施建设,完善场馆功能,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培育多种会展业主体和品牌展会,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许可、信用评估等专业服务,推动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发展。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推进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引导中介机构独立、依法、客观执业,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
养老及保健养生服务业。发挥我省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中医文化、保健养生深度融合,推进以中藏医药为特色的养老及保健养生服务业发展。以国家养老健康试点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实施养老床位和健康服务产业行动计划,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养老基地,加快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和天水麦积、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及临夏市国家级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庆阳市省级养老示范基地等建设,支持兰州安宁仁寿山、临夏永靖黄河三峡太极岛等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建设。统筹居家和机构养老、城市和农村养老,推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强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服务人员培训。每年建成1000个以上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020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5张。
第三节 促进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等资源,大力发展古色、绿色、红色、特色等彩色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兰州黄河风情线、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金色大道—马踏飞燕等20个大景区建设,在市(州)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在县(市、区)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突出河西丝绸之路、陇东南祭祖圣地及养生保健、陇中黄河风情民族特色旅游三大品牌,打造华夏寻根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线路,建设华夏祖脉旅游圈等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提升兰州、酒泉、天水、张掖、武威、平凉、嘉峪关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河西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兰州都市现代文化产业区,推动临夏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等发展,壮大伏羲文化旅游产业,支持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加快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等集散中心布局建设,推进智慧型旅游城市、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创建。实施旅游发展环境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拓展、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建设、旅游扶贫和品牌提升等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培育发展自驾、低空、户外、徒步、冰雪、运动体验等新型旅游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周边省区和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跨区域旅游合作,加快以大景区为重点的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敦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优化旅游环境,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建设旅游强省。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
第八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按照稳粮增收、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要求,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一节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盯市场需求,倒逼生产加工,加快农产品基础建设,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设施设备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增产增效、农业产业化提升、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重大工程。推进粮食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落实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保障粮食安全。
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突出国家级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扶持1000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52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专栏8: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1.示范引领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及条件适宜地区为重点,发挥规模优势与管理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机械化服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加快推进区。支持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陇东优势产区和城市近郊区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田间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城郊生态休闲农业。
3.重点攻坚区。大力改善陇南丘陵山地和陇东陇中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优化种养结构,完善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加快高寒牧区、南部山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节 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发挥我省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无污染等独特优势,围绕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化提升,强化农产品品质、品种、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壮大粮食生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和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小杂粮、百合、甜高粱、油橄榄、花椒、核桃以及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农畜产品和药菜产业,通过引进、培育、推广,加大对品质好、产量高、优良乡土农畜品种的扩繁,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支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开发认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绿色品牌。2020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
专栏9: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粮食生产基地。稳定河西及沿黄灌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陇中、陇东旱作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攻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建设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粮食安全和供给保障能力。
2.草食畜牧业基地。以河西和陇东为主建设肉牛产业带,以甘南为重点建设牦牛藏羊产业带,以河西走廊、中部、南部为重点打造肉羊产业带。统筹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草畜产业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以肉牛、肉羊产业大县为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清真肉类和乳品生产基地。
3.优质林果基地。以陇东、陇南和中部等区域为重点,打造优质苹果产业基地。稳步发展陇南优质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河西走廊优质设施葡萄、皇冠梨、大枣、枸杞等特色优势果品生产基地。
4.设施蔬菜基地。以河西灌区、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洮河流域、泾河流域、“两江一水”流域为重点,打造特色优质蔬菜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与中部、陇东、陇南等区域相适应的设施蔬菜生产,加强高原夏菜品牌建设,适度发展河西非耕地设施蔬菜生产。
5.中药材基地。以定西、陇南等为重点,建设陇南山地、陇中陇东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等四大中药材种植区,大力发展当归、黄(红)芪、党参、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十大陇药百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
6.现代制种基地。加快建设河西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特色瓜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推进以定西为主的中药材种苗良种体系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天水、酒泉航天育种基地和武威重离子辐照育种基地以及临夏为主的油菜种子基地建设。
7.酿酒原料基地。以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为重点,发展啤酒大麦、啤酒花和酿酒葡萄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酿酒原料生产与加工基地。
8.农产品物流基地。依托重点农产品产区,加快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配套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基地。
第三节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完善良种繁育、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扶持培育专业化标准化农资供给、耕作、收获、疫病和虫害防治、储运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强化乡镇农技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农产品安全保障,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地方标准体系,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专业市场、产地专业市场和集散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体系,健全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新型流通业态。发挥供销社等作用,打造双向物流平台。
第四节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工作,规范林权抵押融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探索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到户,推进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提高农民流转、务工、分红等收益。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开展农民合作社产业资金互助和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加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和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第四篇 提升支撑保障,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机遇,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短板,消除瓶颈制约,构建现代交通和综合网络体系,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第九章 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实现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提升承东启西、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能力。
统筹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等配套支撑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国省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骨干路网建设,以构建东西千里大通道、南北横向高速通道和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加快中部地区城际间快速通道建设,强化河西地区大通道地位,完善陇东南地区路网结构,全面提升区域和城乡交通服务水平。实施市州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重点景区道路互联互通工程,加强省际出口通道连接和与周边省区区际联通,推进省内一般干线公路联网加密。优化枢纽布局,提升兰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统筹规划大兰州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布局,建设大兰州城际综合快速路网和区域路网。打造酒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等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0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和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双双达到80%以上,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与干线公路实现联网,5A级旅游景区高速公路连通,4A级旅游景区按一级公路规划布线;建成铁路34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7200公里;加快干线机场改扩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拓展省内通达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实现市州铁路和机场基本覆盖。
专栏10: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点1.高速铁路。建成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银川至西安铁路、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至张掖铁路三四线,积极推进敦煌客运专线、定西至平凉至庆阳客运专线、西宁至合作至成都铁路、兰州至天水城际铁路、甘南至昌都铁路等前期工作。
2.普速铁路。建成兰州至重庆铁路、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干武铁路增建二线、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兰州至合作铁路、兰州铁路综合货场,积极推进省内规划的天水至陇南铁路、环县至海原至中川铁路、宝鸡至中卫铁路增建二线、西安至平凉铁路增建二线、镜铁山至木里铁路以及环兰州城际铁路、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3.民航机场。加快兰州中川机场三期、嘉峪关机场、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陇南成州机场,新建平凉机场、武威机场,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和张掖机场扩建,开展临夏、白银、定西、临洮、夏官营等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4.国家高速公路。加快兰海高速临洮至渭源至武都段、连霍高速兰州南绕城段、京新高速白疙瘩至明水段、银昆高速彭阳至大桥村段、柳格高速敦煌至当金山段、乌玛高速景泰至中川机场段、中川机场至兰州段(兰州中通道)、合作至碌曲段、银百高速甜水堡至罗儿沟圈段、平绵高速平凉至天水段和武都至九寨沟段、张汶高速张掖至扁都口段和赛尔龙至郎木寺段等项目建设。
5.地方高速公路。加快我省重点省级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联网建设,推进兰州北绕城东段、北山至武威至仙米寺、肃州至航天城、两当至徽县、双城至达里加、兰州南至永靖段、庆阳至平凉四十里铺、静宁至庄浪、白银至中川机场、打扮梁至庆城、正宁至榆林子、临夏至积石山、卓尼至合作、迭部至九寨沟、灵台至华亭、张家川至天水、会宁至通渭、尕秀至玛曲、舟曲至迭部、肃北至阿克塞、张掖至肃南等省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争取建设定西至临洮、定西至通渭、景泰至会宁、夏河至同仁、西和至宕昌等省级高速公路项目。
6.普通国省道。加快重点国省道瓶颈路段和断头路建设,实施调整新增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推进通乡连镇普通国省道建设,优先支持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干线公路网断头路、出口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和重点产业园区连接线建设。
第二节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着力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实现黄河、长江、河西内陆河三大流域水资源统筹配置,加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实施水资源配置、区域供水、农村供水、农田节水、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六大工程,努力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推进水源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建设运营,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水权、水价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到2020年,新增水资源配置能力5.4亿立方米以上,县级以上城市和工业园区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专栏11: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1.水资源配置。配套完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设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加快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引大济西、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马莲河水利枢纽等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破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长江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
2.区域供水。加快建设兰州市水源地、引黄济临、天水城区供水、引洮济合等工程,推进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张掖红山湾、庆阳小盘河、平凉崆峒水库改扩建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有序做好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3.农村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网络,继续加大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
4.农田节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支持陇中、陇东南特色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实施大型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末级渠系、田间配套和高标准梯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五小水利工程。2020年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0万亩,梯田面积达到3500万亩。
5.防洪减灾。统筹防洪工程和路堤建设,实施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完成21条江河主要支流和内陆河重点河段防洪治理以及176条中小河流、68条山洪沟道重点治理。加快抗旱应急水源项目建设,完善86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全省重点江河、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重点城市防洪能力达到国家设防标准。
6.水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万平方公里。
第十章 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能源资源综合优势,坚持稳增煤炭、稳增油气、稳增风光,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利用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加大电力外送,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第一节 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
强化煤炭资源勘探和接续保障,推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提高煤炭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油田规模高效开发,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实施火电机组综合升级改造,推进调峰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科学布局和合理开发黄河干流水电资源,优化整合河西内陆河中小型水电站建设,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坚持风电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重,扩大太阳能集中开发利用规模,加强储能技术跟踪研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提高风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开发生物质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发展生物燃料产业,推广地热供暖工程。稳步推进核能开发利用,建设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打造国家核燃料循环基地。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域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整体输配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建设西北智能中枢电网和电力电量交换枢纽。到2020年,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陇东煤电基地、石油储备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核燃料生产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装机达到60%,电力外送规模达到600亿千瓦时/年。
第二节 增强能源消纳和转化能力
以河西走廊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和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稳步推进电力直接交易,依法依规开展风光电等新能源直购交易试点,强化电价优势,促进电力工业与现代高载能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煤电联营,鼓励高载能企业、资源深加工企业与发电及其上下游企业通过多种联合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综合联动效益,提升省内电力消纳水平。推进实施新能源供暖工程,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大型蓄热、集中供热站试点,加大风光储联合示范工程和电动汽车推广力度,进一步实施水源热泵、农村家庭电气化等电能替代项目,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增强就地消纳和转化能力。
第三节 推进能源战略通道建设
依据国家能源通道建设规划,配合做好西气东输四线、五线及煤制气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等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加快省内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依托能源战略通道,支持玉门、兰州、庆阳等石油储备库和天然气调峰储气设施建设,打造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家重要的油、气、煤、电综合运输通道地位。
专栏12: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重点1.提升煤炭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水平。实施《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加快建设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和配套洗选煤厂,规划布局大容量、高参数坑口机组。加大靖远、窑街等老矿区和河西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支持企业安全设施升级改造。
2.促进石油天然气增储稳产。加大陇东油区勘探开发力度,稳定玉门油田产量。加快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探开发试验工作。2020年全省原油产量达到1200万吨左右,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5亿立方米。
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黄河玛曲河段多级开发,加快玉门、肃南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深入论证黄河黑山峡河段多级低坝开发方案。力争2020年全省风电、光电、水电装机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1100万千瓦、950万千瓦。
4.加快火电及调峰电源建设。围绕河西新能源基地及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建设配套调峰火电项目。加快陇东大型坑口煤电群和煤电外送基地建设。在重点煤炭矿区布局建设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加快天水、兰州新区等重点城市城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5.提高电力输配送能力。加快建设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进陇东至东部地区电力外送通道、河西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强化750千伏主网架建设,优化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网架。统筹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优化网架结构。
6.打造国家核燃料循环基地。依托我省核工业基础、技术人才优势和核燃料循环体系,争取国家布局建设大型商用核燃料循环末端项目,开展核电布局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进一步扩大核燃料生产和储备能力。
第十一章 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网络强省战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畅通信息高速公路,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强化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提高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区域覆盖率,提供更广泛的电信普遍服务。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2020年,全省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户,通信运营企业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超过800万户,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满足云计算应用需求。
第二节 推进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强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第三方数据中心通信、存储、软硬件基础设施等资源,支持数据采集、清洗、认证、计算、挖掘、测试、安全等服务企业发展,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西北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北斗卫星导航综合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研发应用中心平台、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安全智能管理与虚拟防护平台等建设,建设兰州新区等大数据产业园区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支持甘肃广电“云上陇原·智慧甘肃”云平台发展,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力度。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安防、交通和物流领域率先示范应用,逐步向工业制造、节能环保、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拓展。按照大数据要求,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制定共享规范,建立开放接口,逐步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完善全省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积极发展数字档案。加强基础测绘,实现省级基础测绘成果省域更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互联网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强化基础支撑,营造发展环境,开展应用示范。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益民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普惠金融、便捷交通、文化旅游、智慧环保、精准扶贫等方面的重点行动,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主营业务规模达到1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2%以上,居民健康卡全面普及,社保一卡通城乡居民全覆盖,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交通、民政等领域互联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第五篇 推动协调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十二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以人为核心,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和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聚焦规划设计推动科学发展,聚焦空间利用推动集约发展,聚焦承载能力推动融合发展,聚焦宜居宜业推动和谐发展,聚焦城市管理推动创新发展,聚焦包容共享推动统筹发展,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城市设计,突出特色风貌,注重建设质量,统筹地上地下建设,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创新创业生态链,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城市发展道路。
第二节 优化城镇布局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以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组团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集约、绿色、宜居、宜业、智慧城市和特色城镇。争取国家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建设。加快实施《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一群两带多组团”城镇化发展布局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一廊四轴多中心”城镇空间结构。做大中心城市,推进建设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进一步提升河西走廊城市带发展水平,积极推动陇东陇南城市带建设。做强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加快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支持玉门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完善合作市民族特色城市功能,促进临夏市与临夏县一体化发展,强化武都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和城市功能。做特小城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加大对农业小镇、工业小镇、旅游小镇的培育和政策支持。支持经济发展快、区域地位重要、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县按照城市架构规划建设,稳妥推进“撤县建市”、“撤县建区”,加快“乡改镇”,打造一批县级小城市,2020年全省县级市和市辖区比例达到30%以上,建制镇比例达到70%以上。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三挂钩”机制。实施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一融双新”工程,抓好金昌、敦煌、高台、陇西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肃州区、临洮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金川区双湾镇、嘉峪关市峪泉镇国家建制镇试点,完成17个县(市)和30个建制镇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节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以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为主导,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明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和城镇规模,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实施监督,实现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以及绿色新型建材,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森林城市。以产业化为支撑,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强化大中城市高端服务、现代商贸、科技研发、信息中介等功能,积极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引导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和面向城乡一体化的服务业。推动兰州新区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强城市公共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职能,逐步形成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构建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支持县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地方财源。把发展小城镇同调整县域产业布局以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着力培育首位产业、富民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挖掘县域信息消费、文化旅游消费等服务业潜力,发挥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匹配,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配置向乡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加快城镇“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供水、供热/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城市停车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开展村邮站建设,培育形成投资消费新的增长点。完善农村公路网,发展农村客运,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积极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实施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探索“生态+”发展新模式。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推进的要求,在开展试点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
专栏1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城镇“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
⑴供水、供热/气。加强供水管网、燃气管道建设,力争2020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水质达标,城市、县城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0%、70%,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8亿平方米。
⑵污水垃圾。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市、县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5%左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0%左右。
⑶轨道交通。完成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做好1号线和2号线二期及3号线前期工作,改善交通拥堵现状,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发展轨道交通。
⑷综合管廊。支持市州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县城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到2020年建成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⑸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以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加快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到2020年全省新建400个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⑹城市停车场。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到2020年全省新建3300处城市停车设施,总泊位数达到80万个。
2.社区服务设施。以社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强社区诊所、社区服务站和服务中心、菜篮子和米袋子民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力争2020年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3.村邮站。结合村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和拓展村邮站服务功能,发展票务代售、账户转付、小额存取等助农金融服务,以及公用事业费用代收代缴等服务。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第十三章 促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发挥区域综合优势,着力推动兰州新区和大兰州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加快河西走廊经济区组团联盟发展,促进陇东南经济区整合协同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 推动兰州新区和大兰州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突出兰州新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以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环境优良的现代化新区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兰州新区发展步伐,形成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实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科技金融产业结合等工程,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提升要素资源吸纳承载能力,努力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先导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生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和现代服务业扩展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沟通全省和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020年,兰州新区城市人口规模超过3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左右。
发挥兰白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定西、临夏水土资源和环境容量保障支撑作用,统筹大兰州经济区(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甘南)综合交通枢纽、产业、人口、生态等布局,推进城际综合快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支持兰州建设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进兰州、白银国家级开发区和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基地地位。提高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水平,加快“药都”、“薯都”建设,壮大临夏绿色清真产业,加快民族用品、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打造清真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甘南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大兰州、大窗口、大商贸、大枢纽、大产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中心、铁陆航多式联运中心、东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人才培训中心、国际消费(高端消费回流)中心,使其成为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我国版图中轴线以西最大城市群,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区域竞争。
第二节 加快河西走廊经济区组团联盟发展
立足河西走廊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强化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优化整合城市资源等各类要素,培育支柱产业集群,加强联合协作和优势互补,推动组团联盟发展,形成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推动酒嘉一体化组团发展。突出新能源、装备制造、冶金、文化旅游区域首位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支持酒钢循环经济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调峰配套电源和外送通道建设,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促进电力就地消纳,壮大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依托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酒泉航天城、锁阳城等国际旅游品牌,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目的地城市。加强疏勒河、讨赖河、党河源头生态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基地,打造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和国际空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基地。
加快张掖经济区建设。突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制种、畜牧等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城市。着力实施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大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建设丝绸之路西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大型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经济区重要枢纽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促进金武城乡融合和组团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突出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化工、食品、新能源区域首位产业,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集约化生产,构建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建设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生态共建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加快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突出经济转型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空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探索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科技融合的戈壁绿洲城市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和绿色循环示范区、新能源示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第三节 促进陇东南经济区整合协同发展
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以资源为纽带,优化产业布局和分工协作,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强化与成渝经济区合作,培育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地区和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增强天水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天水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推进天水与平庆、陇南组团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托区位、产业、科技、文化等综合优势,突出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工电器、文化旅游、特色林果区域首位产业,提升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景区建设,打造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强化平庆组团整合协同发展。深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快南北能源通道建设,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和整合协同发展。突出煤电化、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域首位产业,推动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壮大优质林果、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红色文化旅游胜地、旅游养生基地,支撑全省发展和参与区域竞争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地区。
提升陇南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发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关天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通道作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融入长江经济带。以推进“两江一水”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突出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域首位产业,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特色林果业和中药材,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加工基地。
第四节 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深入实施中央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藏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支持临夏州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我省支持临夏等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以及推进全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意见,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步伐。
以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和城镇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民族地区发展基本条件。进一步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林区村民住房改造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农牧互补,推进解决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稳步壮大以清真食品、畜牧业、民族特需商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面向中西亚、东南亚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水平,提升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为重点,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加快电力能源通道建设,打造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继续推进以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壮大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多元特色产业。稳步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专栏14:加大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支持力度1.支持甘南等藏族地区加快发展。落实中央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方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兰州至合作铁路、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青走道水库等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
2.支持临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国家支持临夏等三个民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能力,加快临夏双城至达里加(甘青界)高速公路等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清真产业,建设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基地。
3.支持庆阳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推进重大干线铁路、公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华亭、平东等四大煤田和平凉、庆阳油气开发建设,建设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煤电外送基地。
第十四章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突出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着力构建“一横两纵六区”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一带三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三屏四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完善产业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导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鼓励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依法对禁止开发区域进行强制性保护,争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第二节 落实市县主体功能定位
发挥市县政府主体作用,制定本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和具体空间落地实施方案。改革创新市县规划体制,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一张蓝图”干到底。合理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城镇空间占比要按照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依次递减,农产品主产区市县的农业空间占比要高于50%,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县的生态空间占比要高于50%。严格控制城镇开发强度,促进存量空间优化调整,提升单位国土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行基本农田按禁止开发区域管制制度。加强林地、草地、河流、湿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产品服务功能。推进甘南、张掖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试点。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第三节 完善绩效评价和衔接机制
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差别化的考核制度,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取消生产总值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对重点开发区域,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六篇 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坚持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十五章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人信人守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深化“德润陇原”道德实践活动,拓展“做文明有礼的甘肃人”等主题活动,加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金种子”工程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加大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普及科学知识,推进“书香陇原”全民阅读活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甘肃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出版和传播活动,以“十个一”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为重点,抓好敦煌画派、纪录片大省、戏剧大省、文学八骏、西部类型影视、“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等文艺品牌建设。围绕“五个一”工程,发挥“敦煌文艺奖”等文艺评奖示范引导作用,强化组织引导,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合作,提升文艺原创能力和水平,扩大甘肃文化艺术影响力。
第二节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突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定位,发挥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保护传承优秀文化。依托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发展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出版发行、节庆会展、文化演艺等文化业态,打造黄河文化体验之都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加快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依托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区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基地,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活态展示工程,打造寻根祭祖、生态养生、民俗民风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推进莫高窟、大地湾、大堡子山等重大遗产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推动甘肃历史文化的活化宣传和价值挖掘,推进“历史再现”工程,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加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出版,实施好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红色文化影像印记等工程。
第十六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支持和保障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快社区和村级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乡村舞台、文化集市、文化资源普查、文艺精品创作、西部影视剧、文化惠民、文化走出去、文化精品翻译等工程。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政府购买和依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行公共文化设施机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推动参与式管理。完成省科技馆、省体育馆建设和省图书馆扩建,积极推进省文化馆、省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省党史馆、省档案馆和地方志馆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实施省市县国有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抓好金昌、张掖、白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支持甘肃文化传媒学院建设。2020年“三馆一站”(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达到100%,省以下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标准化。
专栏1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和村农民体育健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快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城市社区“文化娱乐圈”工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2020年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博物馆基本覆盖全省。
2.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2020年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继续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推进少数民族文字及双语出版物出版发行,实施甘南广播电视台藏语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和酒泉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工程。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敦煌画派、纪录片大省、戏剧大省、西部影视、文学八骏、原创精品工程,推进“文化进村入户暖心工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2020年省、市、县、乡、村(社区、街道)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第二节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制造业、科技、信息、旅游、体育、会展等融合发展,壮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等产业,发展创意设计等新兴业态。培育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运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出版印刷、文娱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动漫产业,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打造新型媒体。以文化集市建设为抓手,支持民间民俗工艺品生产。大力开发体育文化衍生产品,培育竞赛市场。丰富传统节庆和民族民俗活动内容,探索重大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文化走出步伐,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到2020年,发展10家工业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建设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
第三节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推动省广电总台、甘肃日报社、读者集团、省广电网络公司等国有文化单位深化内部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促进联合重组和上市融资,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探索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理事会管理模式。探索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社区服务网格进行管理,培养城乡互动互助文化。
第七篇 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平台,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突出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防灾减灾型社会。
第十七章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实施分区域综合治理,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加快重大生态规划实施
坚持科学规划,实施河西内陆河、中部沿黄、甘南高原、南部秦巴山、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等五大片区分区域综合治理,建立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实现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转变。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实施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等抢救性保护,加大长江上游以及渭河源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高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能力。推进黄土高原及甘南沙化草原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加大黄河甘肃段、黑河、党河、洮河、大夏河、泾渭河、湟水河、葫芦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和梯田建设。
第二节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工程,推进河西走廊阻沙固沙林带工程建设和发展沙产业。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采取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等综合管理措施,开展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继续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第三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尾矿库整治力度,推进尾矿渣无害化回收利用,开展交通污染源防治。加强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防治,实现达标排放。加大土壤污染治理,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重点防控区域重金属治理,加快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格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积极推进兰州市和平凉工业园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监察、应急等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严格环保执法,落实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巡视,维护环境安全。
第四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实施《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5—2020年)》,提高区域和城乡基层应对气候灾害能力。着力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风险管理信息化、应急救助指挥系统、救灾物资储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重点灾害多发地区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决策能力和应对水平。全面实施《甘肃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4—2018)》,切实做好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力争“十三五”末基本消除威胁城镇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健全救灾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相衔接的防灾减灾救助制度,完善保险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八章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坚持节约优先,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巩固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一节 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落实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完善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体系,巩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支持清洁生产,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煤炭、矿产、工业废渣、余热余压余气等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推广工程和秸秆、尾菜、废旧农膜等种养殖废弃物再利用工程。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城市等建设。争取国家在甘肃布局民用航空器、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示范市县和示范企业(园区)创建工作。
第二节 全力推进资源节约
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继续抓好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节能管理,不断加强农业、商务、公共机构领域节能工作,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大力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等节能重点工程。推进兰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强化节能监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一票否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鼓励水权流转,实行农业用水计量终端水价、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和苦咸水、矿井水、雨洪资源综合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做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
第三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制定实施全省工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金昌低碳城市试点,开展国家级兰州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和嘉峪关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农村太阳能暖房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积极开展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低碳城镇集成示范技术等研发应用。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报告,落实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核查制度。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模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自行车、步行道系统。
第十九章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节 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推进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进一步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实行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作为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开展全省生态功能红线基础调查试点工作,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和林地、森林、草原、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等领域生态红线,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级管控和分层次用途管制。
第二节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指标约束和责任考核。实行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加强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开展生态资产评估核算,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统一监测和系统管理,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环境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
第三节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补偿途径。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及其服务,鼓励生态损益双方自主协商补偿方式。强化激励性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进建立地区间横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探索创新补偿机制,推动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争取国家在甘肃开展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补偿资源渠道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推进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
第八篇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加快推进产权、要素市场、财税、金融、投融资等基础性制度改革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二十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进“一企一策”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支持重点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联合重组,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按照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覆盖,完成省直部门管理企业改制脱钩任务。推进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第二节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法无禁止即可入,实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开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人才缺失、方向不明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开展国际合作,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和全民健身产业等领域。健全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开展面向科技型非公企业的专项服务行动,为其提供设计、信息、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转让等服务。深入推进“民企陇上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吸引非公企业入甘兴业,发展壮大非公经济,2020年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50%以上。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构建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和竞争环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分类建立健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规范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壮大技术交易市场,加强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交易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估值、质押和流转体系,依法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专利保险发展。大力培育中介组织,鼓励专业化市场中介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第二十一章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节 切实提高政府效能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节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权限,推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网上审批监管。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入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健全政府定价制度,缩减政府定价范围,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和公开透明,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完善政府定价公开听证程序。
第二十二章 加快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一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落实偿债主体责任,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和考核机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第二节 加快金融改革发展
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为核心,积极扩大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支持银行业机构开展跨业跨区合作,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壮大地方金融业。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加大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构建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支持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兰州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金融人才储备平台和引进交流平台建设,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稳妥化解风险隐患。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体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发挥政府投资杠杆撬动作用,形成政府资金和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力。积极发展壮大各类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和合作发展基金,吸引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参与股权投资,建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健全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项目收益和分配机制,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PPP发展基金,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着力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加快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再融资,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融资,做好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支持和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推动资产证券化。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
第九篇 加快开放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和我省实施方案,以开放促发展,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第二十三章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第一节 提升向西开放纵深支撑和重要门户地位
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部署和“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布局要求,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发挥我省地缘区位独特、矿产能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支持政策叠加等优势,着力实施“13685”战略,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依托经济、文化、生态战略平台,以重要节点和保税物流区、国际空港、国际陆港为支撑,推进铁陆航多式联运,建设联通内陆及东部沿海、西南及长江经济带、华北及京津冀经济区,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枢纽。发挥兰州综合性交通枢纽、西部商贸和区域物流中心地位作用,优化布局,利用在建的兰州铁路综合货场、东川国际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完善天水、酒嘉、金武等区域性物流枢纽功能,提升敦煌国际航空口岸运营水平,争取建设嘉峪关国际航空口岸、兰州等铁路口岸,丰富口岸功能,争取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提升“天马号”、“兰州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营水平,打造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推进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争取工作。
突出我省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地位,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建设外向型产业基地,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制造、贸易物流等产业,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我省对接中西亚、联接南亚、衔接东亚的重要对外经济走廊战略地位。力争2020年我省与中西亚重点国别产业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中西亚国家贸易份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5%以上。
专栏16:着力实施“13685”战略
一大构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努力建成向西开放的纵深支撑和重要门户、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黄金通道、经贸物流和产业合作的战略平台、人文交流合作的示范基地。
三大平台:构建以兰州新区为重点的向西开放经济战略平台,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合作战略平台,以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为重点的经济贸易合作战略平台。
六大窗口:建立面向六大国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重点的对外交流合作窗口。
八大节点城市:进一步提升兰(州)白(银)、平(凉)庆(阳)、天水、定西、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坚持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发挥重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五大重点工程: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交流和产业对接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生态安全屏障、金融创新支持等五大工程。
第二节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建设
以经济、文化、经贸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以兰州新区为重点加强经济合作。发挥兰州新区国家政策支持优势,加快企业出城入园和产业集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和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着力推进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城、市州产业园等建设。争取国家丝绸之路基金在兰州新区设立办事处,争取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甘设立经贸联络机构,巩固提升友城合作水平,进一步拓展友城范围。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在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对接合作,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设立面向中西亚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向西开放生产加工贸易基地;扩大服务领域合作,推进信息、技术等基础性服务外包,拓展物流、金融服务外包,构建面向中西亚的人力资源合作和服务贸易基地。
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推进文化交流。发挥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和民族民俗等人文资源优势,加强国际间文化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彰显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举全省之力,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强化配套设施,加快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和会展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依托“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省内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敦煌学、丝路文化以及中西亚文化等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设中西亚国家研究中心、阿拉伯语文化教育基地。发挥“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合作联盟”作用,支持互设文化旅游代办机构或办事处,扩大文化旅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以“兰洽会”为重点深化经贸合作。提升“兰洽会”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向西开放经贸合作平台。探索设立能源矿产资源自由贸易区,开展能源、矿产资源等进口,推进成套设备、特色农产品、民族用品等出口,发展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承揽国际工程,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共建产业园区,构建均衡增长、互利共赢的经贸开放大市场。
专栏17:“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工程1.互联互通。依托重要节点、保税物流区、国际空港、国际陆港,提升战略通道和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兰州铁路综合货场、东川国际物流园区和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争取建设嘉峪关国际航空口岸和兰州等铁路口岸,提高敦煌国际航空口岸运营水平,争取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推动马鬃山口岸复通,争取有条件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2.文化交流。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重要节会,启动甘肃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丝绸之路文物联展,加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河西走廊》等文化精品推介展播,推动《读者》等在海外出版发行。争取设立中亚学院、中西亚商贸学院、中亚国家本土教师培训基地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别研究中心。加强大专院校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
3.经贸合作。提升“兰洽会”、中阿穆斯林民俗文化艺术论坛暨中国临夏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展销会等国际影响力,办好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中国·定西中医药马铃薯产业博览会,积极争取沿线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甘设立经贸联络机构,争取面向中西亚地区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代表处落户兰州。
第三节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我省《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坚持政府组织、搭建平台、共办园区、企业参与,制定全省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探索设立甘肃国际产能合作股权投资基金,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重点国别产业对接,优化产能和资源配置,发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技术优势,鼓励建设石化、化肥、煤化工等生产线,推进新能源装备、石化通用设备、建筑工程成套设备、电工电器等先进装备制造和机电产品输出,支持铜冶炼、电解铝、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富余产能“走出去”,推进能源资源对外合作,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扩大面向亚非等伊斯兰地区特色农产品和绿色清真产品出口。及时发布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国别导向、产业动向、境外投资政策、市场需求、意向项目等信息,推介成功案例和做法,加强示范引导,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第二十四章 建立多层次开放合作机制
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加强与东南沿海和周边省区合作,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
第一节 创新对外合作机制
借助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合作对话、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等多双边机制,加强我省与中西亚、非洲国家的对接联系以及与沿线节点城市的交流合作。发挥我省国际友好城市和驻外商务代表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外商投资企业等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依托我国在重点国别建立的产业园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建设面向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的经贸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窗口,进一步推动政府和民间交流,促进经贸合作。积极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争取马鬃山口岸复通,建设边境贸易合作区,改造提升嘉峪关至策克铁路,推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借助新疆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设立甘肃特色商品和绿色清真食品展示窗口,联通中西亚和中巴经济走廊,推进我省出口基地和窗口建设。依托省建投等省属国有企业、自然能源研究所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交流,深化和推进南南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国外建设岐黄中医学院。
第二节 深化与东南沿海和周边区域合作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合作发展机制,推进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接融合,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加快资本集聚、资源利用、市场开拓、技术引进。推进大兰州经济区与西宁共建兰西经济区,加强与宁夏沿黄经济区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河西走廊经济区与乌昌经济区合作,推动酒嘉、金武、张掖与哈密、蒙西共建资源型经济合作区;支持陇东南经济区加强与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合作,以交通、旅游、扶贫、生态为重点加强革命老区间的区域合作。支持兰州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及省内大型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的合作,落实省区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立产业和经贸合作新机制,共建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联合“走西口”。
第三节 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探索和创新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加强对沿线国家法律政策、投资贸易、营商环境等研究分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创新和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降低商务成本,优化吸引境内外各类人才的生活与事业发展环境。积极开辟口岸通道,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增加铁路、航空口岸作业区,加快通关一体化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第十篇 促进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十五章 推进教育协调公平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第一节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县区内片区联动机制,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设施共享、课程共享、师资共享,保障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样受到良好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中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通道,构建从中职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打造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集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整合资源,重点办好30—40所国家、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学校及特色专业。落实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鼓励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职教集团,建设20个左右开放式共享型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才进学校双向流动机制。围绕“一带一路”,探索职业院校与“走出去”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职教集团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与德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间合作交流。
第三节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创建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校和学科。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科学校升本,争取设立甘肃警察学院和甘肃政法学院更名大学,启动实施安宁大学城建设规划。支持高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第四节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教育经费、优惠政策、建设项目、师资队伍优先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加大教育免费扶持力度,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好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全面开展劳动者岗位技能和素质教育培训,建立综合性继续教育平台,拓宽系统化人才队伍建设渠道,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实现城乡教师合理配置。树立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教育。
第二十六章 推动“健康甘肃”建设
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一节 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卫生机构资源共享,鼓励发展区域性医院管理集团,健全远程会诊、数据共享等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医生资源流动。推进医疗领域有序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建立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药价格,增加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保护和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第二节 完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建立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公共医疗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延伸,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全民健康电子档案。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健康扶贫工程,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儿童医院、县级精神专科医院、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血站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高原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重视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20年全省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1人。
第三节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打造“健康甘肃”为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实施农村居民、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程,加强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改善贫困地区妇女儿童营养状况。加大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投入。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继续实施“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体育健身圈”等工程,加快社区、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支持各地结合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打造兰州国际马拉松、嘉峪关酒泉航空滑翔等精品赛事,提升“丝绸之路”中国汽车越野拉力赛、祁连山户外越野挑战赛、中华龙舟赛永靖站等体育品牌赛事知名度。
第二十七章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第一节 努力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以发展促就业、创业促就业、转变择业观念促就业、综合施策促就业,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实施基层就业创业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工程,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依托“双创”行动,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支持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的就业和安置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同城同酬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输转市场化、回乡创业服务、输转评估等体系,实施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引导和扶持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终身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劳动执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节 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展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与分配机制、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工资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社会政策托底功能,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供应、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社保资金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责任,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落实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合理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鼓励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鼓励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职工和居民收入为基础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综合考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
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理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管理体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医疗保险与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控费作用。逐步推行家庭病床服务,扩大家庭病床服务病种范围,探索建立在门诊统筹、住院医疗费用结算之外的居家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20年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工伤康复服务设施建设,使工伤伤残职工享有基本的职业康复服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健全失业保险金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地市级统筹,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积极推进省级统筹。
加强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建设和发展慈善事业。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科学规范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强优抚安置工作,继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切实保障低保边缘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特困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程,保障残疾人基本需求,建立完善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
第十一篇 健全民主法治,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十八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强化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和提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第二节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实行重大事项公示、听证等制度。完善权力公开机制,明确权力的幅度和依据,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载体和时间,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发挥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民主监督作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引导机制、纠错机制、反馈机制。
第三节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战略,建设法治社会。健全立法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完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民生保障、社会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的执行实施,强化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制约,建立健全执法权力监督制度。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度。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第二十九章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方式,协调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一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精细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开展对话协商、规劝疏导,化解利益冲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承接和履行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社会服务。强化基层自治作用,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调动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职能,深化村务民主管理,规范村务公开程序,加强村务决策、村务公开、建设项目等监督。
第二节 健全利益表达协调和保护机制
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完善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公民投票等制度,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统筹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群众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加强与群众的协商,确保各项工作顺乎民意。依法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公平对待和有效维护。完善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开展社会关爱行动,推进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落实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措施,加大困难群体救助救济力度,减少和防止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第三节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建设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查询平台。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和矿产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鼓励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利用信用产品和服务防范信用风险,创建信用示范行业和城市。强化信用监管,健全信用评价和奖惩制度。2020年信用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第三十章 推动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创造生产安全、生活安稳、社会安定的公共安全环境。
第一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甘肃”为目标,织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和视频技术、信息网络防控网。加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快推进警务综合平台和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大力加强基层公安、综治等防控力量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注重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建立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化解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风险管理,防范与减少各种风险源产生。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应急平台、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等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组织救援、现场施救、调查处理等应急工作,提升预防、处置、事后恢复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第二节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构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加快对食品药品标准进行整合、清理、修订,促进食品药品各类标准规范化管理。建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标准认证机构许可制度,及时准确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落实各方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治理,重点做好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物流寄递、消防、输油(气)管道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重要领域、重点场所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风险设备监控,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以兰州石化搬迁改造为重点,实施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严防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全面推进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发园区安全监管队伍、机构以及基础设施、装备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兴安和物联网推广应用,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第十二篇 强化规划实施,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政策配套和统筹协调,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十一章 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和信息发布制度。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锻造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深化改革、依法施政,夯实堡垒、动员群众的过硬能力。加强各级党校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双联”行动和先锋引领行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把握社会心理,把握时、度、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更有针对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传播正能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巩固反腐败成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激发全省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同港澳台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大团结。
第三十二章 强化政策配套和协同拉动
完善政策配套。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积极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努力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加强政府公共预算安排、国土空间开发、资源合理配置等领域的综合协调,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加强财税政策引导,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制定三年滚动财政收支规划,落实税收政策,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发挥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在脱贫攻坚、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强化协同拉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促进增长动力新转换。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积极拓展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业态,以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和方向为重点,促进旅游消费、壮大养老健康消费、稳住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信息消费、综合施策增加中高端消费,完善和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合理引导消费行为,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即期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坚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与促进转型发展相结合,突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更多投向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和领域,积极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和区域扶持政策,扩大有利于结构升级、增强后劲、弥补短板的投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增强投资活力和动力。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坚持把扩大开放与拓展需求市场结合起来,推动出口由货物贸易向投资贸易、服务贸易、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拓展,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重点,带动技术、研发、劳务、服务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提高市场份额,扩大市场供给。
第三十三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完善规划体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等为支撑,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积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多规合一”,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合理布局,强化空间管控,完善管控措施,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做好衔接协调。各部门、各地区要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做好专项规划、市县规划等全省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以及有关规划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在总体要求、空间配置、时序安排等方面协调一致,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落实责任机制,各部门、各地区要按照职责分工,将本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地区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及时将进展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报告。强化约束性指标和重大任务的组织实施,将约束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积极探索与各领域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方法,做好国情国力调查和经济运行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跟踪监测,在本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加大规划宣传力度,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确定工程项目、安排建设资金,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州委、州政府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并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编制完成了《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2011年1月8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2011年2月23日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临州府发〔2011〕9号)文件印发了《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纲要由4个部分组成:
一、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1、“十一五”发展形成的基础
2、主要经验和不足
3、发展环境和潜力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按照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和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以及统筹临夏市和临夏县建设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布局,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以商促工的路子,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发展定位:经过五年的努力,将我州建成面向藏区的物流中心,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全省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基地,兰州都市圈和回藏风情线上的旅游板块,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
3、遵循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民生优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组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
4、主要预期目标: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万元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指标以内。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2、加大保障民生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扶贫开发进程
5、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6、加强园区和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7、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保障措施
1、狠抓项目建设,发挥带动作用
2、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3、规范各项工作,推动科学发展
4、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6、维护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甘政发〔2011〕2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十四日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甘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二五”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深入贯彻“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成功克服汶川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利影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全省“十二五”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100亿元和1554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05%,2010年达到338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9931亿元。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和23.4%,分别达到745.3亿元和353.6亿元。“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35万公里达到1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398公里达到2046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16公里,达到2880公里。引洮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实施顺利。“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十大超百亿工程”1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新能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敦煌2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省总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瓦,新增电力装机1672万千瓦。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原油加工量达到1448万吨,乙烯产量突破7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马铃薯、酿酒原料、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增加值突破12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0%以上。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更加优化,粮食生产能力跃上900万吨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958.3万吨,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六小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3万户,解决农村616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农村等级公路改造10.2万公里。
——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81%,预计2010年分别达到13062元和3308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实现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完成全省医改方案90%以上的目标。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五年减少贫困人口241万人。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2640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5‰。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任务,预计2010年较200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7.7%和5.8%。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13.4%,提高到2010年的15.1%。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重组和产权多元化改革基本完成,粮食、农垦、流通和公路交通等领域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涉农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到位。开发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金昌、天水、白银等3个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省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以资源利用为重点的境外投资初见成效。
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面临各种困难和矛盾最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子最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同时,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产业结构刚性强、调整缓慢,创新能力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弱,城乡居民收入处于全国后位;城镇化水平低,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态保护任务艰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低,影响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二、阶段特征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十一五”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将呈现以下的重要特征。
一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新世纪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2008年实现总体小康目标,但比全国慢8年左右(相当于全国2000年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低,社会和谐、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三类指标实现程度较低。我省面临着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任务,也面临着缩小省内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新的基础。
二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阶段。随着工业比重达到40%左右、城镇化率超过30%,我省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缩小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时,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和中小城市支撑作用,促进人口、产业向城镇加快集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三是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阶段。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率先发展,着力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行各具特色的功能组团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协调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我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社会发展仍然滞后,处于全国“社会发展低水平地区”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2005-2007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将全国各省区社会发展水平分为五个层次,我省与云南、西藏和贵州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发展低水平地区”2,城乡居民收入处于全国后位。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攻坚阶段。“十一五”以来我省各项改革步伐加快,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发展慢,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低,长期积累的矛盾比较突出,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十二五”时期,要适应发展方式转变、社会需求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相关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视解决好长期积累的改革成本支付问题,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环境条件
经过10年西部大开发,我们对省情的认识更加深入,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更加强烈,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面临形势将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为我们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国家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更加突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加快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突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我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和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我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实施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和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优势,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在更大范围吸引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并实现优化配置。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摆在优先位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国务院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藏区、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我省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国内外市场和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以及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占发展先机,扩大发展成果,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心环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拓宽投资渠道为保障,以扩大消费为支撑,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上来;坚持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法,立足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率先发展,带动共同发展;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做到:
——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消费拉动能力,提高出口规模和水平,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与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相结合,促进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突出可持续发展。推动发展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建设,建立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突出开拓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革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突出和谐共享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创业富民,推进富民强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缩小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高于“十一五”增长水平,预期年均增长12%以上,2015年全省经济总量力争突破7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7300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投资总规模30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0∶48.7∶37.3调整到2015年的10∶50∶40。
——资源环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森林覆盖率达到或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社会发展。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3‰。教育结构更趋合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例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覆盖城乡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人民生活。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村劳动力累计输转2200万人次以上。城乡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30元和23100元,年均增长12%。五年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人。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以下。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新进展。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园区经济加快发展。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2亿美元。
专栏2:甘肃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1.>为达到以上,<为控制在以内,[]内为五年累计数;
2.约束性指标待国家明确后,进一步确定;
3.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坚持把甘肃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结合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依据甘肃所处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战略定位,明确发展导向,努力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
提升全省战略地位。贯彻国家《若干意见》,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突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着力实施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发挥“中心带动”辐射作用;推进酒嘉、张掖、金武、平庆、天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支持甘南、临夏、定西、陇南“两州两市”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支持张掖、武威等河西绿色经济区和金昌、白银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区域“组团发展”和全省发展的“整体推进”。实施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六大片区”3为主体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一带三区”4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三屏四区”5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四、重大战略性工程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围绕推进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着力谋划并实施好夯实基础、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十大战略工程”,谋划并实施好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十大惠民工程”。
第三章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
和重点地区发展
着力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
全面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兰白核心经济区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实施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建设白银工业集中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依托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综合优势,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空间开发结构,不断改善并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建设。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撑区域、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地区科技研发创新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和引领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
依托兰白核心经济区,增强对定西、临夏、甘南、武威等周边市州和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沿黄河经济带,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河西地区发展
围绕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中心城市和现有产业基础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西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酒嘉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调峰配套电源和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工程。将酒嘉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快建设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充分发挥“居中四向”的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绿洲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钨钼产业基地和传统能源清洁转化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旅游及现代物流业。将张掖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农业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及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
促进金武经济区创新发展。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将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社会相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区。
三、加快陇东南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抓住国家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提升产业层次,在融入区域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发展新优势,实现东翼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建设天水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突出天水次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发展大通道大流通,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和带动功能。支持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三大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将天水建设成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加快平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基地为重点,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煤炭外运通道和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工程。以中小城市为依托,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促进人口、产业和经济集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发挥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协调作用,加快区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输出通道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协调力度,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加强合作,相互促进,构建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和要素,支持跨地区和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功能组团,实现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推进以“两州两市”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攻坚。实行甘南、临夏、定西、陇南等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加强特困片带扶贫开发的整体推进。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支持定西建设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精深加工基地及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支持陇南、定西建设规范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支持甘南、临夏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贯彻国家支持藏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民族地区均衡转移支付补助系数,支持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支持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和资源开发等主导产业,挖掘培育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支持特色功能组团和区域联动发展。鼓励发展跨省区、市州、县区的各类特色功能组团,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兰白核心经济区、东西“两翼”和各功能组团的分工合作,创新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张掖、武威河西绿色经济区,建设金昌、白银等重点循环经济区。积极发展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兰(州)西(宁)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关中、成渝、乌昌、西格、宁东等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五、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加快城镇化相结合,着力构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大中小并举、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以“六大片区”为主体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人口和要素资源的集聚。全面提升兰州特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发挥酒嘉、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健全市州所在地城市服务功能,发展特色建制镇。加强城市新区和园区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和修编,完善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
第四章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大中小企业并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及核燃料、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调峰电源和输配电网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加快建设酒泉风电二期工程,抓好武威、金昌、张掖、白银等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建设。抓好河西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核能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核燃料生产基地和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开展兰州低温供热堆项目前期工作,搞好核电项目论证,推进核电建设。抓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沼气发电等试点项目建设。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达到36%。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整机及配套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支持兰电等省内企业加快发展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核电用核级/非核级配套电机等,鼓励国内外大型风电制造企业扩大新型风机生产能力,设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建设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实施新能源装备成套和产业化。支持在武威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研发中心、新能源学院。
新材料。充分发挥我省基础原材料产业和能源工业比较优势,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能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产学研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引进、消化、吸收,培育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产业,推进新材料及下游产品产业链发展,努力形成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新医药及生物产业。依托省内科研单位研发基础和优势企业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以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实现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成药加工,开发中成药、藏药、新药系列产品,发展药膳、保健等产品。整合省内科研、制药、医疗科技资源,扶持重点企业和优势品牌产品,发展道地药材和新特药精深加工。支持兰州生物制品所、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厂、独一味生物制药公司等生物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加快重离子束治疗技术产业化步伐。发展面向农业、能源、工业、环保等领域的生物制造业。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兰州中医药产业园、陇西中药材物流园和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
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以电子集成制造为导向,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充分发挥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面向能源、交通、制造业以及金融、现代物流等信息服务业。着力建设天水微电子产业、安宁特种电子产业、兰州高新技术软件产业三大集聚区,培育发展光电子——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打造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制造、电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元器件生产等三大基地。积极争取建设兰州国家级软件产业园。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支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产业发展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后续资源保障能力,壮大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
石油化工。围绕国家石化工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启动兰州石化新增1000万吨炼化工程建设,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资源,推进兰州石化乙烯扩能改造,将兰州石化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基地和重要的乙烯、碳五、裂化催化剂加工生产基地。发展壮大玉门特种油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改造提高庆化石油加工转化能力。规划建设兰州战略石油储备库二期工程。支持白银银光公司扩大TDI生产能力,建设聚氨酯生产基地。加快陇东国家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发展煤化工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新疆等外来煤炭资源,抓好张掖煤制天然气和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保涂料、催化剂、生物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等新产品。
冶金有色。加快发展冶金有色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有色金属基地。支持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兰铝、连铝、西北铝加工、华鹭铝业、东兴铝业、稀土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扩能改造和技术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镍和酒钢集团冶炼、轧制生产线优势,开展上下游协调合作,建设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发展新能源综合利用的高载能产业,推进电冶加一体化发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镍铜钴等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加快铝冶炼和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建材业。加快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推进非金属材料制造业及水泥行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淘汰现有9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7000万吨左右。促进高档玻璃、节能玻璃、功能性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等轻质、隔热、保温环保节能建材产品发展。加强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
轻工纺织业。积极扶持现有企业改造升级,鼓励民营经济投资,打造品牌,壮大规模,开拓市场。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振兴发展轻工纺织业。依托兰州石化基地资源优势,加强化学纤维高端产品开发,支持兰州新西部维尼纶6000吨聚乙烯醇高强高模工程纤维扩能改造,发挥毛纺品牌优势和棉花种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档精纺面料,促进彩棉纺织、亚麻纺织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省畜牧资源优势,发展制革和皮革制品业。建设区域性包装及塑料制品产业基地、包装品集散地,促进消费品工业发展。
建筑业。充分发挥建筑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带动性强的优势,加快推进建筑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建设一批优质节约环保适用的精品工程。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面向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开拓省外市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不断壮大实力,提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率。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
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以兰州、天水、酒嘉、金昌为重点,加强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我省材料工业优势,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以及大型设备维修和再生产基地。
石化通用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兰石集团、蓝科石化公司等企业发展石油钻机、海洋石油设备、抽油机等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重油催化裂化关键设备、烟气轮机、特殊阀门、大型加氢反应器、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大型板式高效换热器、空冷器、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加工设备等,扩大重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石化通用设备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
机械电工电器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天水星火机床公司、风动工具厂等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大型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系列气动凿岩机及气动工具、重型导轨式液压凿岩机、全液压与高气压履带式露天潜孔钻车、重熔铝锭连续铸造机等产品。支持兰州真空设备公司等加快发展真空镀膜机、特种泵阀、智能化压力试验机、特种轴承等产品。整合发展电工电器产业链,支持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长开厂、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天水铁路电缆厂等企业发展高低压电器元件、电气传动控制设备以及自动化装置、仪器仪表、电工合金材料、接触器、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等电工电器产品和成套设备,提升产品协作配套能力。
汽车及专用设备。支持国内汽车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重点发展各种车辆及零部件产品。发展专用设备制造,开发新型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煤矿设备,发展井下无轨设备、盾构机、选矿设备等矿山设备,创新发展除尘、水处理、风机等节能环保新型设备,推进分工协作和联合生产,着力提高本地化配套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节水设备、种子机械、农产品深加工成套设备,配套发展农机零部件,促进农业机械的多品种、专门化、标准化发展。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引导企业按园区模式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各地发挥优势,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以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张掖、武威、定西、庆阳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临夏清真食品加工基地,促进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酿造、肉蛋奶加工、休闲食品、饮料等食品工业发展。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以上。
第五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扶贫开发攻坚,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夯实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和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布局。抓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优质林果等“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建设750万亩高标准梯田,提高农田产出能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壮大草食畜养殖业和现代制种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业,鼓励和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继续实施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高效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和甘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建设以定西为重点的中部和陇东旱作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4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实施好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保障等“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经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进一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作业能手、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增强文化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落实增收减负政策。继续加大国家和我省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实施力度,落实好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完善补贴方式。探索提灌区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
以“两州两市”为重点,突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干旱片带、南部高寒阴湿山区、河西特困移民区及“两西”建设区等集中连片区的扶贫开发攻坚,加大对其他国扶县贫困深度较深的贫困片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分类指导。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进扶持和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能致富快致富的农产品加工、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建立扶贫开发动态管理机制,对集中连片区实施集中优先攻坚战略,对其他重点片带实施专项扶持战略,对其他低收入人群采取责任目标管理办法。强化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以县为单元整合各类支农和扶贫资金,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实行扶贫开发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人口转移相结合,落实对口扶贫和帮扶政策,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积极帮助和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就地安置和稳定就业工作。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制度和农村低保运行制度,保障贫困地区特困人群的基本生产生活,稳定解决温饱。加快陇南、甘南地震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区重建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灾区经济振兴。
四、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努力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完善农村贷款担保机制。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突出县城所在地和小城镇连接城乡的特殊地位,抓好大中城市周边和重要交通沿线等各类特色镇的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同调整县域产业布局、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及壮大县域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增加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地位和发展能力。
实施好兰州、金昌、嘉峪关三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逐步扩大市县改革试点范围。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点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安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把农村居民住房改造与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快中心村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镇卫生所服务能力。继续加快乡镇村社基层文化、体育和培训“三位一体”设施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六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物流、旅游、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等综合运输枢纽,整合物流资源,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构建“一主五副、两大重要节点”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进一步提升兰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强化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兰州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建设,培育发展保税物流、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等跨国物流,建设支持新疆、西藏发展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酒嘉、天水、张掖、平庆、金武地区性物流中心,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加快陇西物流节点建设,支持临夏发展面向藏区的物流业。
二、发展壮大旅游业
以建设西部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三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加快重点景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黄河三峡、会宁会师旧址、华池南梁、宕昌哈达铺和酒泉航天科技城等景区及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加大敦煌雅丹地貌、张掖丹霞丘陵、白银黄河石林、漳县贵清山、秦安大地湾遗址、武威雷台汉墓、和政古生物化石等新兴旅游景区建设和推广力度。围绕建设兰州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天(水)平(凉)和酒(泉)嘉(峪关)地区性旅游集散中心,大力促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新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开发民族性、地域性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积极培育旅游演艺市场,大力推广特色旅游演艺节目,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
三、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着力培育兰州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挥主导作用,保持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和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吸引金融机构来甘肃设立分支机构,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地方中小银行。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鼓励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全面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保险市场,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多种形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拓展金融服务业。
四、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加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互联网、物联网。重点支持邮电通讯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和与工农业生产、公共生活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普及性业务,鼓励发展增值信息服务、专项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培育面向区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兴电子商务。继续推进电子政务,优化整合网络资源,加强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通过依法开放政府信息资源、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和宣传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促进信息资源市场繁荣和产业发展。
五、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法律、会计、咨询、设计、广告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创意经济、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新兴高端服务业发展。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调剂住房供求关系,促进住房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优势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老字号企业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推进特色街及商圈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市场,积极建设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生活服务网点。加快农村现代流通设施和网络建设,完善城乡商品市场体系。继续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娱乐健身、物业家政、市政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第七章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按照优化布局、完善体系、增强能力的要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消除瓶颈制约,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以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重点,统筹各类交通建设,构建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运能充分、快捷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加强对外通道和省内通道建设,强化路网主骨架,加快区内铁路干线和支线建设,增加路网密度,改善技术条件,实现干线快速化和大能力化,枢纽客货列车分流和集装箱集散口岸化,加快由通道型向网络型转变。强化兰州与周边省区中心城市的联接。结合河西、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推进区域性、地区性铁路集运站和枢纽建设。到2015年,全省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力争实现铁路覆盖14个市州。
公路。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国省干线扩容改造。2015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00公里。省域高速公路网基础网络初步形成,主要的省际出口通道均实现高速化,全省所有市州政府驻地与兰州实现高速连接,县(市、区)政府驻地与市州政府驻地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一般国省干线公路联网、加密,繁忙路段力争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农村公路网基本建成,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干线公路与资源开发区及重点旅游景区道路联网建设。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推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公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民航。进一步拓展民航运输网络规模,完善现有机场配套设施,增强兰州中川机场枢纽功能,大力发展支线机场。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干支结合、能力充分的航空运输网络。合理规划建设兰州国际航空港,加快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和敦煌、张掖、庆阳机场改造,完成金昌、夏河、陇南机场建设,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新建平凉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布局及建设一批通用机场,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水运。重点加快内河航道和以兰州、临夏、陇南、白银四大港口为重点的码头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基本实现通航航道等级化,满足重要航道区段通航要求,内河水运优势得到发挥。
管道。支持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重点城镇天然气利用支线管道建设,做好涩宁兰输气管道复线、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庆阳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等油气管道建设,积极开展西气东输新建天然气管线和原油管线前期工作,实现14个市州通天然气,争取2015年天然气供应能力比2010年翻一番。
枢纽。统筹城市布局规划,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和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继续提升兰州在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综合运输枢纽地位,加强酒嘉、天水、金武、平庆、张掖等区域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增强合作、武都、陇西、敦煌等地区级交通枢纽中心功能,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形成以兰州枢纽为核心、区域枢纽为中心、地区级枢纽相配合的多层次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二、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
煤炭生产按照“加快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布局要求,加快陇东煤田建设,抓好华亭、宁正、沙井子、宁中等大型矿区建设;支持靖远煤业公司大水头、魏家地、王家山和窑街煤电公司三矿、金河、海石湾等矿井改造升级;抓好红沙岗二号井、花草滩、平山湖等矿井建设,做好河西含煤区资源勘探和接续工作。推进煤层气资源勘探和规模化开发利用。
围绕河西新能源和陇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引进省内外战略投资,组建大型煤电化企业集团,增强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加快配套大型火电和坑口电厂建设。实施重点城市热电联产建设,新建武威、天水、白银、金昌、西峰等一批热电项目,抓好兰州第二热电厂、酒泉、八零三热电厂等“上大压小”工程。积极发展水电,进一步加强黄河、洮河、黑河、疏勒河等水资源配置和水电开发规划工作,积极推进黄河黑山峡河段、玛曲河段水电开发前期工作。2015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1750万吨,电力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加快省内及省际750千伏和跨区域特高压直流网架建设,完善省内330千伏电网建设,加快农网、城网和无电区电力建设,强化西北区域性电力交换枢纽中心地位。
三、继续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抓紧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引大供水结构调整等工程。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二期、引哈济党、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靖远双永供水、会宁北部人饮、葫芦河引水等工程。加快兴电二期扩建、引大济西、引黄济积(石山)、马莲河苦咸水综合利用和小盘河调蓄工程等前期工作。加强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率。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实施以饲草基地建设、草场灌溉工程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建设。做好兰州、白银、天水等重点城市供水前期工作,增强工业能源基地和城镇供水保障能力。积极配合国家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工作。
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乡水资源和水务统一管理。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推进管养分离。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立用水户自主管理与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和设施管护的积极性。
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要求,按照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城镇道路、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园林绿化等市政设施建设。2015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县城1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2%(县城20%),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2%(县城86%)。加大城市水源保护力度,加强重点城市和城镇地质灾害、防洪、抗震、消防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建设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城市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等为重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和国有农场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统筹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合理建设住宅,保护有特色的农村建筑风貌,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第八章 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省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落实扶持政策,着力建设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和培育16条产业链,实施72大类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展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抓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及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构建西北地区废旧汽车、家电、有色金属等资源再利用中心,扶持和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回收和加工利用水平。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鼓励企业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展清洁生产。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加快白银、玉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进金昌、嘉峪关产业转型步伐,努力推进资源型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抓住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机遇,积极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公益林补偿等工程。抓好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和25度以上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库区周围等重要生态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湿地恢复与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支持草原“三化”和生态治理、暖棚养殖、饲草料基地建设等项目,推行草原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继续搞好游牧民定居。加强生态监测,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严格实施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保护。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修复。
加快流域综合治理。坚持科学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筹考虑各流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加强高耗水产业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坡改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石羊河、黑河以及疏勒河流域的讨赖河与党河综合治理,实施渭河、洮河、泾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做好大夏河、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等河流水源涵养保护工程前期工作。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在灾害多发地区建立健全专业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加强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突出城镇和重点地区地震、地质灾害、防洪等预防和治理,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切实搞好灾区和重点流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组织实施和鼓励生态移民,逐步实现生态修复。加强中小型水库防汛工程建设,制订并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积极建设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完善全省抗旱减灾管理体系。
三、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建立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积极推进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黄河流域以及渭河、泾河等支流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兰州和金昌等城市大气污染等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治理,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5年,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核设施及核辐射监测工作。
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核心,加快高效用水、节约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雨水集蓄,建设节水灌溉饲草基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基本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重点推进火电、石化、有色冶金、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开展矿井水利用。抓好城市节水和中水回用工作,着力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普及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引导发展节水产业和节水型生活方式。推广张掖、敦煌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建设河西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推进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
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坚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盲目占用耕地,控制不合理土地资源开发活动。做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年度计划分类考核工作,统筹安排好农业、林业、交通、水利、能源和城镇发展各类用地,实行土地利用动态监管。实施国土整治,保护性开发利用沙地、荒山、荒滩、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国土资源勘探投入,重点抓好现有重点矿产资源地和大型矿山资源勘探,提高经济开采年限。加快陇东、玉门油气资源勘查,做好陇东地区、中部地区、河西地区能源后备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积极开拓新的能源和原材料接续基地。完善矿业权交易制度和重要资源储备制度,促进资源向省内优势企业集中和规模开发,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的多层次普查和可利用资源的评估。继续做好人工增雨(雪)作业。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实现省级基础测绘省域基本覆盖。
第九章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
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立足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一、推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依托重大产业和科研项目、重点科研基地、企业技术中心,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加强与重大项目的对接。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百团千人”计划,鼓励高校、企业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对外开放和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和推广应用。加强甘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项目建设,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技术开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深化地方科研院所改革,放活科研单位,放开科技人员,支持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建立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形成以应用为导向、高效服务的科技服务和激励机制。
二、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强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基础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西部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加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幅度降低青壮年文盲率。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特色和多元化发展。着力调整教育布局,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县基础教育发展。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建成一批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市州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发展我省急需的学科和专业,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科研创新和面向社会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高校省部共建,加大部门院校和外地高校在甘肃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扶持民办教育政策和措施。按照国家部署,针对制约我省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具体任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改革试点。
三、实施创新人才工程
深入实施《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依托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施领军人才、“科教兴省”人才、工业强省战略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民族地区人才、宣传文化骨干人才、旅游产业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等“十二大人才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开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机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第十章 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民生优先,充分发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着力实施好“十大惠民重点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大力促进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广开就业渠道。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通过公益性岗位援助等多种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统筹协调,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创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强化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生活”和“促就业”方面的作用。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强街道、社区再就业平台建设。促进和规范就业中介组织发展,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劳务租赁、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活动。
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积极调整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和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努力提高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建立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随职工工资增长的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福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结合新农保积极推进农村进城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研究制订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制订完善城乡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补充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城市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增长机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
继续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积极增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以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按照全面小康标准要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砖木、砖混住房比例达到80%以上。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提高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降低重大传染病的危害。加快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建设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机构,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婴儿死亡率降至9‰,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0/10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以上。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整合城市公共医疗资源,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辐射,扩大农村和基层公共卫生资源的比重。加大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双向转诊的两级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装备水平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完善乡村中医药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会资金、外资进入医疗市场,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改变“以药补医”状况,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加强监管,纠正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探索农村医疗保险新途径。
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高度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着力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以社区为重点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民康工程、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改善训练设施,加快建设临洮等体育训练基地。探索体育运动项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加快体育场馆多元化经营。
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完善政策导向,重点控制计划外生育。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和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综合治理。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等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氛围。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服务机构、信息交流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儿童及少年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
第十一章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大省
积极开发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建设文化大省为目标,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州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县级综合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进度,农家书屋覆盖全省行政村。建设甘肃科技馆。实现甘肃卫视和甘肃新闻综合广播节目在全省的有效覆盖,加快甘肃卫视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落地。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提高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补助水平。加强文物保护,支持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实施好国家遗产地保护项目。建立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源数据库,建设文化遗产保存保护、教育展示、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综合性体系。实施好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委托管理的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
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发挥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地域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积累,加强文化保护,创新文化发展。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内容及影视动漫、广告会展、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新业态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推进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加快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积极推动出版业态结构调整。组建省演艺集团公司,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支持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发展。
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保护和发掘甘肃特色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突出中华始祖文化和民间、民俗、民族文化,推进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培育我省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知名品牌商业价值,重点扶持“大戏、大片、大剧、大作”等文艺精品的创作与生产,积极打造实景演出、精品剧目演出、民族风情演出、戏剧说唱演出等演艺项目。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做优做精,推进甘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倡导热爱甘肃、建设甘肃、奉献甘肃的思想和行为。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和文化环境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把廉政教育融入全党全社会宣传教育之中,树立崇廉鄙腐的社会风尚。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科技知识,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精神文明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
第十二章 强化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以促进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一、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支撑、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重点危险源监控等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2015年,全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36%以上,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10%以上。
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地方应急预案。强化公共场所应急体系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公共安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多种调解方式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信息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体系,努力预防和化解各类公共危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壮大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大力推进科技防范,落实社区警务,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等管理,切实提高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能力,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合社区资源,鼓励和引导卫生、科技、劳动、教育、法律等服务进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努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困难家庭人员在社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制度。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农村事务管理和保障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
构建统一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树立并弘扬诚信的文化和价值理念。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重点,建立健全征信及信用监管平台,打造诚信甘肃。围绕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等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企业与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工商、税务、市政公用等信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联合征信平台。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中介和社会组织行为,积极推行信用档案记录和管理,建立行业违信惩戒制度。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广泛征求各类咨询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实施依法治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立法工作,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利运行监控机制。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围绕探索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战略重组。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进行整合,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一到两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健全并完善企业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建立推动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积极支持和引导全民创业,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继续改革投资体制,降低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拓宽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参与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共同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和行政审批事项,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分工协作的决策体系。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变,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采购制,加强价格监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针对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积极建立跨区域的合作发展协调机制,探索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三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完善乡财县管、村财乡管财政管理方式。健全财政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落实好国家税收改革政策,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
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努力推进形成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继续完善水、电、运、气价格及环保收费政策。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多种有效方式,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建立健全水权分配体系和配水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水权转换制度,规范水权交易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再生水利用,逐步实现水资源费的统一征收。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出让。研究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抓住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机遇,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将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外资投向我省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工业集中区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和承接能力。支持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促进金昌、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争取张掖、酒嘉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实施向西扩大开放、向东承接合作,打造面向中亚西亚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创新外经外贸工作。不断加强与传统贸易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调整出口结构,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鼓励和规范企业在境外建立和扩大能源、矿产原料初加工和供应基地。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
大力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和争取国家投资,进一步推进投融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强国有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探索发展多种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集团公司。依托大型能源和资源项目开发引进战略投资者。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全面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做好上市资源培育,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企业中期票据,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积极激活民间资金,规范发展各类融资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努力引进国内大型基金,尝试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加强债券和期货市场建设。发展壮大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各类产权、矿权、林权、特许经营权、社会公共资源开发权等进入产权市场交易。继续争取银行信贷融资对我省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有利于我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观念。围绕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信息、市场、工商、融资等各类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社会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等行为,坚持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引导公平有序竞争,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是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要从完善机制、分类指导、组织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规划衔接
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06〕63号),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为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三类规划。总体规划(即《规划纲要》)体现战略意图,具有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是编制各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年度计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区域规划是指以跨地区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
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下级总体规划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级总体规划进行对接;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总体规划进行对接;同级总体规划要在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相互衔接;同级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相互协调。
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二、强化组织实施
省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年度计划。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省政府将分解落实到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市州,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确保实施落实。特别是对耕地保有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以及“双十工程”的实施情况,要定期检查、督促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激励和约束。
三、规划评估与调整
加强规划实施报告,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省人大报告,并向省政协通报。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省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时,省政府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关键时期实施的五年规划,目标宏伟,任务艰巨。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实现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
1、十大超百亿工程:(1)西部通道和干线公路高速化为目标的公路建设工程;(2)西北西南大通道兰渝铁路(甘肃段)工程;(3)大型支撑电源和骨干电网电力供给保障工程;(4)依托华亭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能源、煤化工综合开发工程;(5)鄂尔多斯盆地陇东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工程;(6)大乙烯为龙头的乙烯及其深加工工程;(7)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工程;(8)镍铜冶炼深加工工程;(9)铝工业为核心的“冶—电—加”一体化工程;(10)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供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2、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2005-2007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将全国各省区社会发展水平分为五个层次,我省与云南、西藏和贵州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发展低水平地区”。
3、“六大片区”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格局:即以兰州—白银、酒泉—嘉峪关、张掖(甘州—临泽)、金昌—武威、天水—成徽(成县、徽县)、平凉—庆阳为主体的组团式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格局。
4、“一带三区”农业战略格局:即以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5、“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即构建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为重点的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北山荒漠自然保护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