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公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3年)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州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州政府及州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州级行政机关)。州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州级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州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州政府“临州府发”、“临州府函”和州政府办公室“临州办发”、“临州办函”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州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州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linxia.gov.cn)、微信公众号“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政府信息。

  2.《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刊发。

  3.州档案局查阅。

  4.其他方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州政府授权州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州发改委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州财政局负责发布州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州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州司法局负责发布州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州政府的其他信息。

  州政府各组成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卫健委、州公安局、州地震局、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及执行情况;(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4.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5.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开招投标及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代建办等部门)

  6.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州招商局)

  7.资源开发方面的规划、招投标资格及实施过程和结果;(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

  8.乡村振兴、优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州乡村振兴局、州民政局、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州人社局、州卫健委、州医保局、州残联等部门)

  9.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民政局)

  10.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方式、采购结果;(责任单位:州财政局)

  11.政府基金(专项资金)的安排,支持项目的条件、标准、申请程序、批准结果、使用和监督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12.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州审计局)

  13.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结果;(责任单位:具有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部门)

  14.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5.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的目录、标准、依据;(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6.政府定价目录或指导价目录的调整;(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18.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情况;(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19.本机关的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领导成员及分工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0.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州政府各组成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各部门网站、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报刊、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1.受理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6221011

       传       真:0930-6241969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申请方式

  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填写《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下载,复制有效。填写书面《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州政府和州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受理机构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渠道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在信封的显著位置标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将申请邮寄至受理机构。

  (2)当面申请。州政府办公室负责接收当面申请。

  (3)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直接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5.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行政机关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6.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7.费用

  受理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一般不收取费用。但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受理机构将收取适当费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执行。

  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州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址:临夏市红园路13号州政府信息中心

  办公时间:8:30—12:00  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电子邮箱:lxz6221011@163.com(此邮箱不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仅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通信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xls





州政府领导
州长
何东
州委副书记、州长
何东,男,回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现任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
负责州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方面工作。
副州长
  • 鲁泽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鲁泽,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副书记、州政府常务副州长。
    负责州政府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数字经济、县域经济,财政、税务、金融、统计调查、“放管服”改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人民防空、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务公开,驻外办事机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方面工作。协助州长负责审计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办公室、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审计局、州统计局、州应急管理局、州政府金融办、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联系单位:州消防救援支队、州税务局、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州人行、州银保监局,驻临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
  • 张朝俊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朝俊,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负责农业农村、农机管理和气象等方面工作。联系东西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农业农村局,州农机服务中心、州供销社、州刘家峡库区管理局、州农科院。联系单位:州气象局。
  • 李勇
    州委常委、副州长
    李勇,男,1977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市场监管、科技、体育、商务和招商引资,融媒体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科学技术局、州商务局、州体育局,州招商局、州融媒体中心。联系单位:州工商联、州科协、州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州凯润农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张天龙
    州委常委、副州长
    张天龙,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
    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的工作,主要负责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李明海
    副州长
    李明海,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 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负责民政、残疾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电力、通讯、无线电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夏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联系单位:州残联、州烟草专卖局、州石油公司、国网临夏供电公司、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州铁塔公司、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公司、临夏无线电管理处。
  • 张自贤
    副州长
    张自贤,男,汉族,1968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自然资源、水务、乡村振兴、林业和草原,地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等方面工作。 分管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南阳渠管理局、州地震局、临夏地质公园服务中心。联系单位:州惠河水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丰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毛鸿博
    副州长
    毛鸿博,男,汉族,1975年3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联系单位:州文联、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州盛河城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州河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马显锋
    副州长
    马显锋,男,回族,1972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负责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教育局、州生态环境局,临夏中学、临夏回民中学、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州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开放大学、州特殊教育学校。
  • 亢卫忠
    副州长
    亢卫忠,男,汉族,1970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司法、信访等方面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分管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州公安局、州司法局。联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信访局、州国家安全局、州武警支队。
  • 王希辉
    副州长
    王希辉,男,土家族,1980年1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现任临夏州副州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
秘书长
马福俊
州政府秘书长
马福俊,男,回族,1975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夏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主持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协调州政府办公室与州委、州人大、州政协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州政府与各工作部门、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工作,办理州长交办的工作,协助鲁泽常务副州长负责州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工作。分管单位:州政府研究室。
副秘书长
  • 朱牧

    副秘书长

    负责东西部协作工作。

  • 田延皓

    副秘书长

    协助秘书长的工作,负责州政府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州政府机关党总支和办公室精神文明、工青妇、联系村帮扶工作,分管州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 

  • 马秀华
    副秘书长
    协助副州长李明海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 王建林
    副秘书长
    协助丁肃静副州长的工作。
  • 周世泽
    副秘书长
    协助李勇副州长的工作。分管州政府信息中心、州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 敏忠德
    副秘书长
    协助常务副州长鲁泽同志的工作。分管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 王来
政府工作机构
州政府工作部门
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部门二级单位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新材料产业是工业产品质量升级换代的保证、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当前是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由新材料大国迈向新材料强国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发展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特别是有色和贵金属优势明显,镍、钴等12种战略性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1,具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省将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进行培育打造,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先后制定出台《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甘肃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从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创新能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融资税费支持等方面强化政策供给,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矿产资源稳步开发、优质企业快速成长、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关键技术逐步突破、产业集群初步构建,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家所需、甘肃所能、未来所向,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以新材料产业发展带动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工业提质增效新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在广泛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实际编制了《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对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目标、规划布局、重点领域、重大工程、推进举措等进行了统筹谋划和全面部署。

  二、《规划》内容和特点

  《规划》共五部分内容,第一、二部分总结发展现状,分析面临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第三、四部分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的重大工程;第五部分提出了六条保障措施。从《规划》内容看,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结合现状趋势,明确目标定位。坚持目标与可能的统一,一方面与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我省相关政策措施及相关规划充分衔接,体现一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与浙江、安徽、山西、江西等地进行对标,把握先进性与可能性。提出到2030年建设成为国内重要、西部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速20%左右。远景目标展望到2035年,力争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新材料产业成为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依据区位特征,优化空间布局。结合全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要载体,《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带多点”的“1+1+N”发展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一核”是充分发挥兰州新材料产业科研资源、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兰州为核心,联动兰州新区和白银,打造全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核;“一带”是依托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以及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错位支撑、协同联动的发展体系,构建河西走廊新材料产业联动发展带;“多点”是以庆阳、天水、武威、陇南、定西等市州为节点,作为“一核”“一带”的重要支撑,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共同发力的产业格局。

  三是紧扣发展需要,构建“4+5+N”产业体系。发展领域方面,坚持传统优势资源和创新前沿发展并举,现有基础和谋划长远相结合,提出构建我省“4+5+N”的新材料产业体系。“4”是围绕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钢铁、无机非金属等4个最具优势的先进基础材料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5”是聚焦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5个重点培育的关键战略材料领域,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实现突破性发展;“N”是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若干前沿新材料领域,探索发展路径,积极谋划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规划》瞄准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提出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优质企业引育、重大项目推进建设、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产业成链聚群打造、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等九个重大工程,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努力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成效,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突破。在重大项目推进建设工程中,《规划》聚焦有色金属材料、石化化工材料、钢铁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同位素新材料及其他新材料等10个方面,建立动态优化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库,提出了近期拟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

  三、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目标任务落实,《规划》提出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是:

  强化统筹联动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制定规划重点指标、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督促全面落实执行链长部门和省级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扎实推动重点领域发展、重大工程落地,统筹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手抓,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复合型新材料产业科技人才、技术工人、骨干和专业团队。

  打造智库咨询体系:建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智库机构,并积极与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国家级智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我省产业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询建议。

  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充分利用各类政府基金和专项资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企业和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完善产业政策配套:加大新材料项目要素保障,重点鼓励各地在新能源配比上加大对新材料项目的支持力度,实现“低碳”“零碳”新材料生产,打造国内“绿色”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标杆。

  加强规划实施评价:完善新材料产业统计体系,加强新材料行业监测分析,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不断优化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政策体系等,引导、促进新材料产业规范发展。



《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为全面加快推进“健康临夏”建设,促进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我委委托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编制了《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一、编制起草依据

本规划依据《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州府发〔2021〕24号)和《甘肃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临夏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征求意见建议情况

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于2020年8月份正式启动,委托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编制。2020年8月24日至26日,甘肃省中医药大学规划编制组人员利用3天时间,赴我州开展规划编制前期调研活动。8月25日上午,召开了州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座谈会,会上各参会代表汇报了本部门十三五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为了体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公开性与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我委于2020年11月份在健康临夏官微上发布了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规划的编制工作,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8条,其中群众意见1条,县市意见8条,部门意见9条。根据群众和各有关部门、县市意见,对规划进行了认真修改。2021年9月25日,我委邀请省卫健委相关处长、省级专家、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州直医疗卫生单位代表,在兰州召开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临夏州“十四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专家评审会,对规划进行了全面评审。根据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送省级专家再次审定出具了专家意见。11月10日,我委召集州直卫生健康系统相关单位负责人对专家审定后的规划进行了座谈讨论,并按照与会人员意见建议进行了进一步修定完善,修定后的规划均无意见。

三、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有四章内容。

第一章是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点人群保健服务、爱国卫生运动、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的建设等1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概括总结,并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第二章是规划总则。从编制规划遵从的指导思想、规划编制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未来五年临夏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布局,提出了未来五年奋斗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到2025年底,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8张、3.15人和4.5人,每万人全科医师数达到3.5人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5/10万和≤6.6‰以下。重性精神病人规范化管理率达到8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达到60%以上。全州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75%以上;三级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科,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85%;80%以上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第三章是主要任务。根据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提出未来五年要具体实施的主要工作任务,从高质量推进健康临夏建设、高标准构筑公共卫生体系防线、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全周期健康、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稳步推进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卫生健康法治监督体系等11个方面、33条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论述,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全面完成各项规划指标和工作任务。

第四章是保障措施。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确保总体目标和各项指标全面高质量完成,从加强党建、强化政策支撑保障、落实监测评价考核、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重视舆论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规划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现。

四、实施时间

规划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截至2025年底结束。

《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解读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起草了《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现提交会议审定。

一、编制起草依据

依据《甘肃省“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甘政法〔2022〕46号)和《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临州办发〔2021〕103号),结合我州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征求意见建议情况

临夏州“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于2022年8月份正式启动,为体现规划科学性、规范性,初稿形成后,征求了省卫健委、州人社局、州发改委3个部门及8县市意见建议,共收到修改意见20条(省卫健委10条,州人社局1条,州发改委1条,8县市各1条),采纳意见17条。并邀请省卫健委专家进行了专业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征求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有六章内容。

第一章规划背景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及“十四五”时期,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是规划总则。从编制规划遵从的指导思想、规划编制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未来五年临夏州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行总体谋划布局,提出了未来五年奋斗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到2025年底,每万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0.1人,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0.9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做到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哨点)的比例、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均达到100%,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8张、3.15人和4.5人,每万人全科医师数达到3.5人以上。医护比、床人(卫生人员)比分别达到1:1.43和1:1.39,全州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75%以上;

第三章是资源配置。为了优化全州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均衡布局,着重从机构配置、床位配置、人力配置及队伍建设、技术和设备配置、信息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对全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配置,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做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和保障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

第四章是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推进医疗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等重点工作任务入手,部署了今后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第五章是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均衡布局。从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就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做大州级医院、做强县级医院、拓宽和鼓励引导社会办医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第六章是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从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增加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提升血液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就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实现规划目标任务,进行了重点工作任务安排。

第七章是实施保障。为确保《规划》指标和重点任务的如期顺利实现,从加强党建、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强化政策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做了组织保障。

《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传承华夏文明 构筑文化高地 

——《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围绕保护历史遗产、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作出了这样的指示要求。

  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文化资源禀赋独特,黄河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交相辉映;临夏“花儿”、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松鸣岩花儿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

  探索当地文化变迁,不仅有利于保护、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立足我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禀赋,以“文化立州、旅游富州”为目标,以“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为核心,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文化铸魂、文化探源、文化守根、文化塑形”行动为引领,把我州打造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近日,州委、州政府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出台的《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临夏州建设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重要板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更加高昂;全州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得到全方位拓展。”全方位擘画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强州建设的新蓝图。

  


  “彩陶王”

  “一心”引领:实现民族融合、文化繁荣、共同富裕

  临夏州是兰西城市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州内现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民族融合,是临夏州成立的历史起点,也是临夏州发展的现实基础。

  《规划》提出,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中,要打造“民族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这一主要核心,通过生命演绎、文化透视、地理相遇、赓续红色、黄河文明、民族融合六个维度板块揭示华夏文明的前生后世,印证民族融合的史实,提升基地示范的内涵。

  ——在地球生命的维度,通过化石文化探寻青藏高原远古时期的历史变迁;

  ——在文化考古的维度,例证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发展从彩陶文化走向玉石、青铜的嬗变;

  ——在历史地理的维度,寻求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地理相遇,凸显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路、茶马互市之中的融合发展;

  ——在红色文化的维度,探索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展示其最全面、最广泛的红色信仰;

  ——在黄河文化的维度,探究黄河上游生态涵养区独特的治水智慧和农耕文明;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维度,见证从古至今多民族团结融合奋进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图谱。

 


  炳灵寺石窟

  “民族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是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多元民族之间和谐稳定、生生不息发展的典范,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紧紧把握“民族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这一主要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文明进步的和谐临夏”为抓手,对华夏文明持续解读、例证、探究,才能通过民族融合发展的实践,不断守牢思想阵地、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繁荣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民族融合发展和团结进步,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享,实现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富裕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才能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融合、文化繁荣、共同富裕的典范。

  “六区”带动:让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对一个地区来说,留住历史文脉,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延续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让文化成为新亮点、新看点。

  《规划》结合我州区位区划、交通环境、旅游资源、文化禀赋特色、区域联动及旅游发展趋势,提出要打造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示区、黄河上游生态文化涵养区、史前遗址文物保护创新区、生物化石科教研学创意区、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区、康体养生休闲文化体验区,为文化强州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示区。突出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保安三庄、东乡县达板镇舀水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等区域的民族民俗。对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保安族、东乡族的口头文学、饮食、服饰、民俗、建筑、体育、手工艺品等内容深入挖掘,体现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特性,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民族文化血脉。

  ——黄河上游生态文化涵养区。主要包括积石山县、东乡县、永靖县、临夏县等黄河上流流经的区域,体现在生活和生产中呈现出农耕和游牧、多民族之间融合交汇的面貌;展示从大禹治水到建国后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的建设,黄河治水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依托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景区管理,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临夏黄河文化,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丰富黄河上游生态文化内涵。

  ——史前遗址文物保护创新区。开展各级文物遗址调查,建立各类文物遗址资源数据库。开展齐家坪遗址、新庄坪遗址、三坪遗址、半山遗址、边家林遗址、林家遗址、大夏遗址等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力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实施一批研究阐释重点课题,建设一批文化遗址公园保护利用重大项目。围绕骨器、石器、彩陶、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资源打造“史前荟萃”珍品展览,挖掘和呈现遗址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事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促进沉睡的遗址文物活化利用。

  


  从幼到老的铲齿象头骨化石

  ——生物化石科教研学创意区。以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政县松鸣岩-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大景区为依托,形成集古动物化石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展示区,着力打造古生物探秘研学文旅品牌。实施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建设集研发、创意、生产、交流、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创意园区。普及古生物学知识及优秀科研成果,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古生物学的认知和兴趣,增强公众对于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中。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区。依托我州著名红色景点,引入VR、AR、5D等先进技术,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实施革命旧址维护保护项目和馆藏文物修复工程,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宣传。创作一批红色文艺精品,打造一批传承红色基因的研学基地和红色文化地标,推出一批红色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设计研发一批红色创意产品,不断提高红色文化对群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康体养生休闲文化体验区。依托州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负氧离子含量高的优势,以“融合发展、相互赋能、消费驱动、结构升级”为路径,引入“康体运动、休闲养生”等文化元素,将健康、养生(医养)、养老、体育、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高标准建设集生态观光、康养运动、自驾游、冰雪旅游、温泉养生、乡村旅游及“山、水、树、镇、村、景”为一体的太子山全景生态康养休闲长廊;以黄河三峡滑翔基地、太极湖、黄河三湾为重点,打造集生态观光、时尚高端体育运动、休闲度假及黄河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黄河三峡康体养生休闲体验区。

  八大工程:夯实创新区建设基础

  历史前行,文脉存续,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以项目为依托,夯实基础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关键。为此,我州突出重点、整合关联、拓展延伸,提出要从城镇综合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文艺创作、传承保护、文化惠民、文化传播、环境优化、数字再现等方面实施好八大重点工程。

  城镇综合提升工程——推进街区活化利用,重点做好“文物、文化、旅游”三篇文章,打造一批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等多功能的文化休闲聚落;抓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及创建工作,争取将更多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名城名镇名村申报纳入到国家、省级名录中,并积极创建申报文明城市、示范村镇、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小镇、旅游休闲街区等;完善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设施建设和保障水平;做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大力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尽快补齐城乡生态环境短板;坚持以城带乡、以景带村、城乡建设统筹战略,挖掘村镇地域文化,树立村镇品牌形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

  “文旅+”融合发展工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增长点,释放出新动能。坚持规划引领、整合集成、整体包装、抱团发展理念,以“一心引爆,双核驱动,三廊贯通,四区崛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按照“一产围绕文旅调结构、二产围绕文旅出产品、三产围绕文旅搞服务、城市围绕文旅提形象、农村围绕文旅强基础”的总体思路,加快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商贸、科技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强化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全民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从业者服务技能、法规意识;加强宣传推介,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品牌形象。

  


  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

  文艺创作工程——要创新文化赋能品牌,深入研究临夏州文化发展脉络和精神内涵,研判临夏州文化“瑰宝”的唯一性、独特性、稀缺性,开展文化源流探究与创新融合工作;要充分挖掘运用临夏特色文化,创作一批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出一批体现临夏历史文化遗产的系列精品,创新制作一批展示临夏远古风貌特色、历史沉淀的科教纪录片等;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工作,培养非遗研究人员,真正让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活起来”。

  传承保护工程——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成效,打造形成一批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综合效益有效发挥,一大批价值突出、代表性强的国家级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水平和数字化展示水平明显提升,各类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重点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条件和广电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文化惠民工程——革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改造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改造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用足用活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常态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盘活用好现有演艺场馆资源,丰富民族歌舞、花儿、河州贤孝、河州平弦等地方文艺演出,常态化开展“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书香陇原”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提档升级。

  文化传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宣传推广推进建设的生动实践、成绩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激发共同参与建设的热情;坚持“文化为脉,品牌营销”策略,重点打造文化IP和文化品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塑造文化新地标,增强文化软实力;深化与兰西城市群、省内沿黄四市州、敦煌等重点地区文化交流合作,强化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扩大临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独特魅力;开展文化研讨交流,办好各类节会和学术研讨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手段方式,精心遴选一批有特色、叫得响、品牌化潜力大、推广性强的采访点,联合主流媒体、新媒体与大型网络运营商,制作影视、文学、艺术等作品,提升临夏知名度与美誉度。

  


  八坊十三巷

  环境优化工程——以“立足保护、严格开发、统一管理、合理规划、永续利用”为理念,加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力度,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下城乡建设的红线意识,逐步改造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结合建设“四通八达的畅通临夏”要求和全州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公路网,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融合;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区域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保护黄河、湟水、洮河、大夏河、广通河水系格局的完整性,开展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凝练临夏多彩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设计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形象标识系统,强化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临夏段的辨识度和可记忆性。

  数字再现工程——完善文化产业“云、网、端”基础设施,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内的千兆网络建设和文物数字化建设、非遗数字化建设,建立全州博物馆线上展览平台,全面推动数字技术与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化展示新业态,将我州优秀传统文化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推广,推进华夏文明数字化再现的社交化、生活化、立体化;整合升级现有数据库和网络数字资源,建设华夏文明大数据体系的中枢系统和分平台,建设文化资源数字化体验馆,鼓励各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大数据开发,创作适应现代化网络传播的文化体验产品。

  抓住文化特色,以“文”的元素“化”发展新路。眼下,随着《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州找准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我们相信,在推动华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征程上,临夏必将会阔步前行。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 《甘肃省“十四五”时期深化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
《甘肃省“十四五”时期深化电价形成机制改革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甘发改价格〔2022〕9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

《甘肃省“十四五”时期深化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信厅  省财政厅

省住建厅  省市场监管局  甘肃能源监管办

2022年2月21日

 

点击查看:甘肃省“十四五”时期深化电价机形成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

  近日,由州委宣传部牵头制订的《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规划》明确了临夏州“十四五”期间华创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通过构建“一心引领 六区带动”总体布局,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强化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华创区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因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彩陶王”出土于临夏,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临夏文化资源禀赋独特,黄河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交相辉映, 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立足于临夏丰厚的历史文化禀赋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根据省上印发的《关于推进华夏文明 传承创新区建设实施意见》《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十四五”规划》,结合《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研究编制《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方位擘画 “十四五”时期文化强州建设的新蓝图。把握发展方向,构建“一心六区”总体布局。《规划》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统揽, 以“文化立州、旅游富州”为目标,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文化铸魂、文化探源、文化守根、文化塑形”行动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按照全省“一带三区十三板块”总体布局,创新提出了以建设多民族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为“一心”, 以打造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示区、黄河上游生态文化涵养区、 史前遗址文物保护创新区、生物化石科教研学创意区、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区、康体养生休闲文化体验区为“六区”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格局。通过建设,进一步提升临夏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内涵和水平,使临夏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地、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地、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的典范。 坚持传承创新,大力实施“八项工程”。《规划》围绕8项重点工程,描绘出“文化立州”的发展蓝图。通过实施城镇 综合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基础;通过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推动与体育、商贸、农业、工业、科技等产业融合,构建文化发展新格 局;通过实施文艺创作工程,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一批展示临夏风采的文艺精品佳作;通过实施传承保护工程,加大文物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提升展示交流水平,让文物遗产“活起来”;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实施文化传播工程,不断提升“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品牌影响力,促进媒体融合发 展,讲好“临夏故事”;通过实施环境优化工程,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畅通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标示系统,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实施数字再现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建设。

  《规划》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以健全的组织机构为领导、以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动力、 以系统全面的政策为支撑、以优秀的人才队伍为保障、以完善的评估制度为督导,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强大合力。《规划》的出台为全省华创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强大支撑,将积极贡献“临夏力量”。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