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提供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州有关规定,编制《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临夏州民委将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依法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公开。
(一)公开内容
依据《条例》第三章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
1.机构设置、职能职责、领导分工、联系方式;
2.规范性文件;
3.相关发展计划、规划;
4.全州性表彰、评奖、竞赛、命名等重大活动;
5.工作动态;
6.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公开方式
1.临夏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网址: https://www.linxia.gov.cn/)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信息公开专栏;
2.“临夏州民委”微信公众号;
3.其它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
(三)公开时限
依据《条例》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主动向社会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本机关主动公开范围以外的信息,可以向本机关负责信息公开的机构申请获取。
(一)受理机构
本部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机构为临夏州民委办公室。
受理时间:8:30—12:00、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电 话:0930—6214299
传 真:0930—6224527
电子邮箱:lxminwei@163.com
通信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二)受理程序
1.提出申请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临夏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信息公开申请表》(见附件,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到州民委办公室或州政府政务大厅政务公开专区领取,也可在临夏州政府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尽、明确,请尽可能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明确该信息的提示。
2.申请方式
(1)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受理机构当面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
(2)信函、传真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后,可通过传真、信函方式向受理机构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3)网上申请。申请人可登录临夏州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进行在线申请,或填写电子版《申请表》发送电子邮件至受理机构的电子邮箱。
3.申请登记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4.申请受理时限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本部门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5.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经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三)费用
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国办函〔2020〕109号)执行收费标准。
三、监督和保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通信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
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3〕8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兰白自创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简称兰白试验区)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年)》《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同意甘肃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开区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兰州、白银高新区建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委、省政府紧扣国务院批复的兰白自创区建设定位,按照科技部赋予兰白试验区的创新改革试验任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简称兰白两区)建设蓝图,制定并实施《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2年)》,基本完成规划预期主要目标任务。2022年,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520亿元和123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4%和11.01%,创新引擎作用逐步彰显。
——建设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坚持“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科技部、上海市、甘肃省三方会谈机制,印发《关于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设立总规模23亿元的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简称兰白基金),要素支撑保障更加有力。
——自主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区内现有9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9个新型研发机构、6家企业创新联合体等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全省41%的高新技术企业、29%的战略性新兴骨干企业和41%的上市企业。2022年,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12倍、8.48倍,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分别占全省的13.70%、14.98%。
——产业迭代步伐不断提速。在核技术、生物医药、冶金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工程化技术优势,在重离子治疗、离子电推进系统、动物疫苗、高端聚烯烃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智能钻采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支撑引领“兰白综合性高技术”产业集群加速集聚。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突出“稳育引用”关键环节,培养、引进、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已成为全省创新人才资源密集区和创新活动活跃区。2021年,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每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08倍、5.69倍,区内现有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数量达全省半数以上。
——科技开放合作不断深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合作平台。深化跨区域协作,兰白—张江科技创新结对合作纳入“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面向更大范围开拓区域交往布局,成为我省开展东西部科技协作的样板区。
(二)发展环境与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科技园区发展呈现产业高端化、创新生态化、功能融合化、治理专业化等新特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双碳”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甘肃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四强”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兰白两区正处在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历史交汇期。同时,也面临国家加快创新高地布局,全国各地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兰白两区仍存在“特”区政策还不特、科技资源优势与园区产业发展融合还不够、园区发展还不均衡、部门协同治理效能还不够高、创新创业生态还不够优,以及制度创新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还不相适应等问题,迫切需要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通过系统化部署、融通式创新、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兰白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加速推动兰白自创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兰州、白银两市自创共享、交通共建、生态共治、项目共研、产业共建,全面提升兰白两区支撑力和带动力,推动形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北的创新发展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和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面向科技前沿,立足发展需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文化创新等,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好“结构”和“动力”问题,为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坚持改革驱动。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治理方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探索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坚持产业强区。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方向,坚持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产业扶持与企业培育、错位发展与优势互补、产业链配套与资源共享相结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技术体系,强化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场景、绿色制度等供给,推动资源能源循环集约利用,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
——坚持人才优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加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强化人才管理服务实践创新,加快形成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开放合作。主动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开创东西部科技合作新局面,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构筑全域创新、区域协同、全球链接的多层次开放创新网络,加速创新要素联动集聚,塑造全面改革开放新动力。
(三)发展布局。
围绕兰白自创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产业品质跃升支撑区、人才资源集聚区、东西合作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五大建设定位,兰白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向西开放战略支撑区、东西协调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建设样板区、产业承接转移先行区”六大改革试验任务,按照“科技支撑、园区引领、区域辐射、整体联动”的思路,科学统筹规划兰白两区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创新体系布局,推动空间、产业、服务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1.功能布局。着眼全面提升创新引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充分考虑区域分工与联系,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加快打造形成“兰白自创区引领、兰白试验区联动、多园支撑、带动全省、辐射西北”的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兰白两区科技引领力、产业竞争力、人才集聚力、示范带动力、融合发展力。
2.产业布局。坚持错位分工、产业链协同联动,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采取“一区多园”布局模式,推动构建4大传统产业+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4+8+1”产业体系,打造以兰州、白银为主体的黄河(甘肃段)高新技术产业带。
兰州新区。包含绿色化工园区、新材料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生物医药园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等六个园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核产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数字产业、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
兰州高新区。包含雁滩园区、定连园区、九州经济开发区、七里河园区、榆中和平园区等五个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核产业、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
白银高新区。包含白银高新区核心区、银东工业园、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含银西产业园)、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刘川工业集中区、景泰工业集中区、会宁工业集中区等七个园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
兰州经开区。包含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九合园区、机场北高新园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等六个园区,主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新材料、航空航天、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
3.创新体系布局。强化创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高效协同,聚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科技赋能产业提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开放合作水平提升、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五大行动,推动实现创新创业生态融通、企业产业平台联通、市场应用场景贯通、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全面增强兰白两区创新首位度。充分发挥兰白两区技术创新外溢效应,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引导和汇聚全省创新资源,系统增强科技发展的外在支撑性和内在协同性,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提质升级。
(四)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兰白两区在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辐射带动与示范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兰州、白银两市公共服务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基本实现,集约紧凑、疏密有度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支撑引领甘肃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率先成为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在核科学、文物保护、干旱环境、生物医药、地球科学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涌现一批高价值原创成果。争取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含国防)10家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以上。
——率先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在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0家以上,在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等境内外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率先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健全,技术市场交易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示范性中试基地、验证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格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率先成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布局更趋合理完善,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稳育引用”的良好发展环境,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每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达到150人以上。
——率先成为对外开放合作高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合作层次和合作质量不断提升,培育形成差异化、有特色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路径。与上海张江等国家自创区的创新合作更加深入,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双向融合渠道更加畅通,对全省及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率先成为体制机制改革高地。破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园区管理模式创新、科技创新治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
三、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行动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强化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兰白两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一)提升科技创新创造力。
1.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战略和甘肃重大需求,发挥兰白两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优化“国家队”“地方队”科技资源布局,加快构建一支使命驱动、任务导向,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中央在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功能定位精准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引导在甘科技“国家队”服务兰白两区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区内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整合资源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统筹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科研攻关任务协同部署,通过共建创新平台、联合承担科技项目等,推动战略科技力量与区内创新力量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2.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统筹兰白两区创新资源,支持兰州建设科学城,夯实兰州培育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根基。加强战略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区内优势科研力量承担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支持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防)建设与重组,争取在核科学、文物保护、干旱环境、地球科学等领域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实施国家创新平台培育计划,支持在重离子治疗、动物疫苗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育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整合区内省级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建设或引进一批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基地分类管理机制和支持方式,强化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推动提升研发能力和竞争实力。
3.提升省属高校院所创新能力。赋予省属高校学位点动态调整自主权,支持高校围绕兰白两区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布局。按照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总体部署,持续深化省属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推进公益类院所去行政化,推动转制类院所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选择重点高校院所开展使命导向的管理改革试点,全面实行章程管理和绩效管理。深入落实扩大高校院所相关自主权的举措,探索行业主管部门“一揽子授权”管理制度。试点开展省属高校院所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高校院所与区内企业共建“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4.开展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着眼强化兰白两区产业技术创新源头支撑,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核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人口健康等领域持续实施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推广实施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优化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前瞻部署具有突破预期和产业化前景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建设一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以升促建”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区内行业骨干企业凝练源头问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成长为原创技术策源地。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完善企业孵化、培育、引进和支持机制,健全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体系,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或招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区内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等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和融资。鼓励引导区内大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深入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健全“链长制”科技支撑服务体系,靶向扶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协调机制,鼓励区内国有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能力建设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园区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平台建设、场地租赁等支持力度,争取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部门与研发设计部门全覆盖。鼓励企业采取研发众包、互联网+平台、内部创业等模式,促进企业间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
3.推进科技惠企政策扎实落地。健全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推动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普惠性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应享尽享。完善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等助企制度政策。支持高校院所面向兰白两区选派科技专员,服务区内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大对首次投放国内市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但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引导区内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三)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1.稳定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实施更加精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基于信任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定向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兰白两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攻关。建立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复合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构建梯次衔接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全链条人才成长机制。支持园区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思维、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大力集聚连续创业者、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等,带动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高端人才服务基地为兰白两区提供更多智力服务。
2.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基地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情况纳入科技创新基地绩效评估指标。实施博士后引进培养计划,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攻关。支持高校与企业、院所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实行学术和产业双导师制,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和产业高端人才。鼓励高校博士青年教师“入企入园”。深化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改革,建成全省人力资源产业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3.拓宽招才引才渠道。聚焦兰白两区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效精准引才政策,通过“一事一议”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技“国家队”合作,带动培养区域创新人才团队。支持兰白两区与区外高校院所、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急需科技人才。探索签用结合机制,对重点领域柔性引进急需紧缺科技人才实施“院校聘用、企业使用”。搭建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平台,高质量开展外国人才和专家工作。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流动岗位,通过国际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制度,加大海外博士毕业生、青年博士后引进力度。
4.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和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在兰白两区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适当提高区内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培养更多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落实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激励。对创新人才及其团队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兰白两区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按其所做贡献给予奖励。推动兰白两区人才公寓示范项目建设,用好用足“陇原人才服务卡”相关优惠措施,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四、科技赋能产业提质行动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立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场景驱动和产业创新图谱研究,按照“4+8+1”产业体系布局,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使兰白两区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汇聚地。
(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以实施传统产业大规模技术改造为抓手,重点在化工、冶金、建材、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领域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和迭代更新,加速推进传统产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1.绿色化工。依托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化工产业园等,发挥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有机原料和中间体、基础化工原料、材料后加工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绿色低碳节能转型,精心打造精细化工、有机原料和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联合推动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中国石油超洁净聚烯烃和丁腈橡胶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酒泉、庆阳等地,打造西部地区一流先进石化产业带,构建千亿级现代石化支柱产业集群。
2.绿色冶金。依托兰州经开区红古园区、白银高新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和景泰工业集中区等,发挥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钢铁、铜铝合金、铁合金、铅锌合金等领域冶炼及加工技术研发,加快技术迭代升级和工艺流程革新,延伸新型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合金材料等产业链,形成以钢铁和铜铝合金加工、铁合金和铅锌合金冶炼及加工等为主的产业创新基地。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嘉峪关、金昌等地,打造西部绿色冶金支柱产业集群。
3.新型建材。依托兰州新区新材料园区、白银高新区平川经济开发区和景泰工业集中区等,发挥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特种玻璃、高强水泥、陶瓷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新型建材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创新集群。
4.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依托兰州新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兰州高新区九州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功能区和沃德爱礼食品产业园、白银高新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会宁工业集中区、景泰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开展农畜产品、特色营养健康食品、乳制品等领域生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做好“土特产”深加工文章,促进食品加工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和高品质、生态型功能区。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为抓手,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核产业、航空航天、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产业、城市之间耦合联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在集群内有机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生物医药。依托兰州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兰州新区生物医药园区、白银高新区核心区和银西产业园、兰州经开区机场北高新园区等,发挥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甘肃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甘肃省动物用生物制品创新联合体、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现代中医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化学药及制剂、医美健康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生物医药上游医药中间体、创新药物、高端制剂等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借助兰州医疗资源优势,围绕“健康大脑”开展智慧医疗场景试点。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定西、陇南等地,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千亿级生物医药和中医药支柱产业集群。
2.新材料。依托兰州新区新材料园区、兰州高新区榆中和平园区和定连园区、兰州经开区红古园区、白银高新区核心区、银东工业园、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和刘川工业集中区等,发挥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在兰州高新区建设新材料产业(稀土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形成以基础材料、关键材料、前沿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酒泉、金昌、嘉峪关等地,打造西北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
3.新能源。依托兰州新区氢能产业园、白银高新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等,发挥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太阳能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以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氢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酒泉、张掖等地建设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协同庆阳等地布局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支撑甘肃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和输出基地。
4.先进装备制造。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园区、兰州高新区雁滩园区和定连园区、白银高新区装备制造园、兰州经开区安宁园区等,发挥甘肃省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智能化、低碳化、专业化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装备、电工电气装备、真空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西部智能制造先行区的核心承载区。以兰白两区为核心,协同天水、酒泉等地,打造石化装备、轨道交通、电工电气等为支撑的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支柱产业集群。
5.核产业。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等,发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甘肃核产业研究院、甘肃省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与核技术应用创新联合体等科研优势力量,支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单位牵头,联合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重点开展核燃料技术、加速器应用技术与装备、中子技术、核电装备、同位素等领域技术研发,加快核技术和装备在医学领域普及应用,拓展在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应用,延长产业链,打造核能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集群。
6.航空航天。依托兰州经开区安宁园区、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等,发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优势力量,重点开展整机制造、航空航天配套产品等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推进兰州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
7.数字产业。依托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平台,重点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语言模型等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加速数据产业发展要素积累,有序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对接庆阳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天水智能算力相关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据算力服务,有序承接东部算力需求。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多点产业支撑、多业优势互补的数字产业化生态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内容产业,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链和数字智能产业集群发展。
8.现代服务业。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开区以及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重点推进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文旅融合等服务业态发展,建设“互联网+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将兰白两区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三)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坚持以场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支持兰白两区依托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重大引领作用的未来产业自由探索研究,重点围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等未来生命健康产业,人工智能、AR/VR、机器人+等未来智能产业,先进核能、绿氢、战略性储能等未来能源产业,新型核工程专用材料等未来材料产业以及宇航科学等,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将产业链触角延伸到人工智能、算力大数据、专用新材料、氢能等未来产业,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量。
五、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谋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强化重大改革举措联动,统筹规范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保障,鼓励先行先试,率先从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加快推进兰白两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园区协同创新发展改革。
坚持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双区联动”,促进兰白两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探索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园区发展模式,全面落实“七个直通”机制,创新运用产业共治委员会、业界共治理事会、协同创新共同体等组织形式,构建法治化、共治化、技术化、便捷化治理体系。探索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与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共享互通,增强园区承载功能。
(二)开展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改革。
对标中关村国家自创区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积极争取在兰白自创区开展先行试点,逐步在兰白试验区内推广。学习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在改革系统集成、制度型开放、高效能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兰白两区政策联动互补,实现政策叠加贯通。深入落实《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支持在培育创新主体、推进“三制”(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形成一批更具普遍性、体现兰白两区特点的创新做法并推广应用。
(三)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改革。
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构建发展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创新能力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委会间的会商机制,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调整项目形成机制,推动重大研发任务更多由产业界出题,自上而下“张榜招贤”。优化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经理人制度和“业主制”试点,推行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健全科技决策与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企业技术创新咨询机制,提升企业家、产业专家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推动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伦理治理制度。
(四)加快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改革。
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引导科技成果向转化应用聚焦。充分发挥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评价)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引导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园区加快建设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鼓励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健全成果转化收益、专利授权收入分配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依托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高价值专利转化产业园等平台,打造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完善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
六、开放合作水平提升行动
充分发挥兰白两区区位、产业、资源等综合竞争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面向全国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不断打破区域间人才、技术、资金与信息流动壁垒,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与合作发展。
(一)共建多层次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兰白两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面向重点国别、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鼓励区内科技领军企业在境外创新资源丰富城市共建或者自建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孵化器、离岸创新创业中心等。支持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在兰白两区设立或共建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共同参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区内企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开展产业链合作、跨国并购、数字贸易,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
(二)加强东西部区域创新合作。
深化甘肃兰白—上海张江科技创新结对合作。主动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间的工作会商,积极争取对兰白两区的平台、项目和政策支持。持续加强与其他省份国家自创区间的合作交流,面向更大范围拓展东西部科技合作渠道,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兰白两区流动。探索项目引进、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新模式,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等平台作用,高标准、前瞻性谋划开展项目咨询研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区域的产业、科技对接。推动与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融合发展,在招商引资、品牌输出、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
(三)辐射带动省内区域协同发展。
紧盯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聚力强化兰白两区创新极核功能,辐射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支持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开区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和利益共享模式,通过一区多园、合作共建、异地孵化等方式,跨区域配置创新要素,加强区域间资源统筹、创新合作与产业配套,高质量推动融通创新发展。发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平台功能,鼓励兰白两区外贸市场主体通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开展业务。鼓励各园区探索资源共享与利益平衡机制,示范带动全省及周边区域发展。
七、资源要素配置优化行动
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统筹优化研发载体、资本、技术、基础设施、数据等相关要素资源配置,以开放共享为理念输出专业化和生态化创新创业服务,健全完善高效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推进体系,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支撑,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共享体系,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一)加强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
支持兰白两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全链条发展,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培育模式,强化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小批量试制、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功能。支持龙头企业依托科技设施、产业生态、数据信息、场景应用等资源建设专业型孵化器。围绕兰白两区关键产业领域,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等组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以技术转移转化为目标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现有大学科技园运营服务能力,支持区内高校申建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鼓励高校建设“微型硅谷”等创新创业平台,在项目资助、培训、创业导师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强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
发挥兰白基金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助力兰白两区产业发展。探索“债权融资+直接投资”的投贷联动管理方式,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联动。探索完善“项目引进—国资引导—项目落地—国资退出、社会资本接入—国资支持新项目”投资闭环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或科技支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好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绿色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进行融资。加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建设。加强上市企业培育库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优化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与保险机构共同开发“科研保”等产品。
(三)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全省“三廊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对兰白两区的支撑带动作用,聚焦“1小时”核心经济圈,推进公路“外联内畅”、铁路“补网提速”、机场“扩容延伸”,构筑以兰白和兰州新区为中心的“环线+放射线”轮辐状路网。持续推进兰白两区交通、电力、通信、标准化厂房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完善金融、保险、通讯、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优先实施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探索投资建设关键性应用场景基础设施。加强新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兰白两区投资建设高速信息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统筹保障24个分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依法依规推行“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模式。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在园区探索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打造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园区等。
(四)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积极落实《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形成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新机制。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布局建设科技支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带,基本形成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力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构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系。加大防护林带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健全兰白一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及水土流失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和城市生态屏障。整合兰州、白银两地监测信息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三废”污染防治体系,推进园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五)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发挥兰白两区军工力量集聚、军工技术密集优势,建立军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实施军民两用技术攻坚行动,夯实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基础。紧盯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前沿、新材料制备理论等领域,开展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等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等重点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军民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军地需求对接机制,加强全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管理,支持科研院所和民口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实现军民用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应用。
(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加强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政务服务数字化,采取联审联批、容缺审批机制,推动更多高频事项集成办、异地办、掌上办,做实“甘快办”特色品牌,持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设立“企业家交流日”,建立走访调研、问题研判、情况分析等助企闭环服务模式。健全深化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工作机制,完善“陇税雷锋”全员帮办,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继续对兰白经济圈涉税业务通办事项进行扩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纽带作用,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非公企业和商协会工作制度。探索科技招商新路径,通过招企业、招平台、招技术、招成果,吸引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向兰白两区汇集。
八、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推进任务落实,强化资金保障,完善监督考核,建立调度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兰白两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兰白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全面指导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兰白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有关工作协调和督促落实。兰州市、白银市健全市级兰白两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充实工作专班力量,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
(二)突出协同推进。
兰州市政府、白银市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是规划纲要实施主体,兰白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支持配合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开区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按照职能职责加强纵向对接和横向联动,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细化政策措施,压茬推进工作落实。兰州市政府,白银市政府,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开区管委会应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严把环评审批关,保障优质项目落地。
(三)强化资金保障。
强化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向、结构和支持重点。鼓励兰州市、白银市、兰州新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兰白两区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鼓励区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助力科技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在现有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等。
(四)完善监督考核。
引导园区强化数据统计,加强园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规范数据审核、汇总和上报,定期发布统计调查报告。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对重点任务开展常态化调度。建立健全规划纲要实施监测评估、考核监督机制,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
(五)加大宣传引导。
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倡导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鼓励科学探索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对规划纲要及相关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对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典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改革举措,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迈贝特盛河(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我局申报了临夏2GW新型光伏支架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我局按程序组织临夏州空间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进行了咨询,设计单位已修改完善,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规划许可之前,将有关情况予以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一、项目拟选位置
项目位于临夏经济开发区,西至纵十三路、北至平远路。
二、规划条件
用地性质:工业用地,建设用地面积:10.07亩,0.7≤容积率≤2.0,建筑密度≥30% ,绿地率≤20%,建筑限高:24米。
三、设计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及指标:
新建新型光伏支架厂房3999.9㎡,成品可移动门房15㎡,成品可移动临时隔离用房45㎡,总建筑面积4059.9㎡。
地块指标:容积率1.2,建筑密度60.45%,绿地率12%,停车位8辆,建筑最高10.65米。
公示时间:7天,2022年11月25日至2022年12月2日。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六条及第四十七条之规定,行政许可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公示期间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以书面形式反馈到临夏州自然资源局619室(单位需盖公章,个人需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申请听证的请在公示期间向我局书面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同意方案及放弃听证权利,我局将依法作出相关行政许可。
联系地址:临夏市北滨河东路临夏州自然资源局619室
联系电话(传真):0930-6311395(0930-6314588)
邮编:731100 临夏州自然资源局
临夏2GW新型光伏支架生产项目效果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