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州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州政府及州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州级行政机关)。州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州级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州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州政府“临州府发”、“临州府函”和州政府办公室“临州办发”、“临州办函”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州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州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州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linxia.gov.cn)公开政府信息。
2.《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刊发。
3.州档案局查阅。
4.其他方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州政府授权州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州发改委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州财政局负责发布州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州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州司法局负责发布州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州政府的其他信息。
州政府各组成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州应急管理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卫健委、州公安局、州地震局、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及执行情况;(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4.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
5.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开招投标及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代建办等部门)
6.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州招商局)
7.资源开发方面的规划、招投标资格及实施过程和结果;(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
8.扶贫、优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州扶贫办、州民政局、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州人社局、州卫健委、州医保局、州残联等部门)
9.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州民政局)
10.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方式、采购结果;(责任单位:州财政局)
11.政府基金(专项资金)的安排,支持项目的条件、标准、申请程序、批准结果、使用和监督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12.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州审计局)
13.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结果;(责任单位:具有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部门)
14.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5.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的目录、标准、依据;(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6.政府定价目录或指导价目录的调整;(责任单位:州发改委)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18.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情况;(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19.本机关的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领导成员及分工情况;(责任单位:州政府各部门)
20.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州政府各组成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各部门网站、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报刊、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1.受理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6221011
传 真:0930-6241969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申请方式
向州政府及州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填写《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下载,复制有效。填写书面《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州政府和州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受理机构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渠道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在信封的显著位置标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将申请邮寄至受理机构。
(2)当面申请。州政府办公室负责接收当面申请。
(3)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直接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5.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行政机关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6.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7.费用
受理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一般不收取费用。但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受理机构将收取适当费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执行。
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州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址:临夏市红园路13号州政府信息中心
办公时间:8:30—12:00 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电子邮箱:lxz6221011@163.com(此邮箱不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仅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221011(兼传真)
通信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8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临夏回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州内延宕反复的疫情冲击,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州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全州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40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82.3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50.5亿元,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271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全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1%。
表1 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 |||
指标 | 绝对数 (亿元) | 增长 (%) | 构成 (%) |
地区生产总值 | 408.6 | 6.0 | 100.0 |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 75.8 | 5.6 | 18.5 |
第二产业 | 82.3 | 10.6 | 20.2 |
第三产业 | 250.5 | 4.8 | 61.3 |
分行业 | |||
农林牧渔业 | 79.3 | 6.2 | 19.4 |
工业 | 33.5 | -4.4 | 8.2 |
建筑业 | 48.9 | 22.9 | 12.0 |
批发和零售业 | 25.0 | -3.7 | 6.1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10.3 | 31.5 | 2.5 |
住宿和餐饮业 | 11.5 | -9.3 | 2.8 |
金融业 | 28.5 | 3.6 | 7.0 |
房地产业 | 25.1 | 0.7 | 6.1 |
其他服务业 | 146.7 | 6.8 | 35.9 |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1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2万人;乡村人口129.5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8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州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39.02%,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男性106.77万人,女性105.63万人,人口性别比101.08(以女性为100)。全年全州出生人口2.87万人,出生率为13.54‰;死亡人口1.71万人,死亡率为8.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7‰。
表2 2022年临夏州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州常住人口 | 212.40 | 100.00 |
其中:城镇 | 82.87 | 39.02 |
乡村 | 129.53 | 60.98 |
其中:男性 | 106.77 | 50.27 |
女性 | 105.63 | 49.73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62.59 | 29.47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120.18 | 56.58 |
60周岁及以上 | 29.63 | 13.95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 23.08 | 10.82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失业人员中实现再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3%。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7.1万人,同比增长2.2%;创劳务收入150.4亿元,增长5.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6%。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7689户,日均新登记48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38537户。
二、农业
全年全州粮食种植面积186.89万亩,同比增长0.7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6.98万亩、增长3.14%,秋粮种植面积149.91万亩、增长0.13%。小麦种植面积29.48万亩、增长2.9%,玉米种植面积103.84万亩、增长0.51%,马铃薯种植面积44.9万亩、增长0.96%。蔬菜种植面积21.83万亩、增长0.27%,中药材种植面积13.56万亩、增长21.17%,果园面积5.84万亩、增长6.14%,油料种植面积23.89万亩、增长1.28%。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7.4%。粮食总产量72.31万吨、增长2.12%。其中,夏粮产量10.69万吨、增长4.8%,秋粮产量61.62万吨、增长1.67%。小麦产量9.0万吨、增长4.62%,玉米产量48.82万吨、增长1.88%,马铃薯产量12.6万吨、增长1.89%。蔬菜产量46.72万吨、增长1.74%,中药材产量5.57万吨、增长15.26%,园林水果产量5.55万吨、增长6.58%,油料产量5.35万吨、下降6.22%。
全年肉类总产量7.02万吨、增长6.2%,鸡蛋产量0.71万吨、下降25.3%,牛奶产量3.95万吨、下降10.0%。大牲畜存栏43.3万头、增长4.2%,其中牛存栏40.3万头、增长4.6%,出栏16.1万头、增长4.2%。羊存栏191.5万只、增长5.9%,出栏177.5万只、增长8.0%;猪存栏31.2万头、增长1.5%,出栏27.4万头、增长5.1%;家禽存栏338.0万只、增长6.0%,出栏260.8万只、增长2.2%。
年末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104.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5万千瓦;各类拖拉机、联合收获机3.4万台。全州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28.6万亩、89.8万亩、97.8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5528.9吨,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0.8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同比下降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5.5%,股份制企业增长1.2%,私营企业增长12.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6.6%,制造业下降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6%。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下降26.6%,省属企业下降8.1%,地方企业增长11.7%。
表3 2022年全州规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增长(%) |
水泥 | 万吨 | 197.1 | 33.7 |
乳制品 | 吨 | 7791.4 | 95.6 |
氮肥 | 万吨 | 16.2 | -1.2 |
饮料 | 吨 | 6372.2 | -25.3 |
鲜、冷藏肉 | 吨 | 2041.1 | -80.5 |
轻革 | 万平方米 | 313.2 | 21.8 |
铝材 | 吨 | 27554.5 | -22.3 |
加气块 | 万块 | 5216.2 | 95.9 |
年末全州发电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72.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3.0万千瓦。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四、服务业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7%,利润总额下降43.5%。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7059.1万吨,同比下降4.5%;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371001.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1.8%。全年公路客运总量1468.6万人,同比下降23.3%;公路客运周转量74425.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6.2%。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393.4万件,同比增长13.0%。全州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673.0万件,同比增长18.5%;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20.4万件,同比下降3.6%。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3亿元(2020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1.5%。到2022年底,全州共有铁塔4454座,4G基站8894个,5G基站2142个。全州电话用户总数209.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94.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5.6万户。年末有线宽带用户58.47万户,其中农村用户33.04万户,城市用户25.43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4.0亿GB,同比增长18.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亿元,同比下降7.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9亿元、同比下降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亿元、同比下降6.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92.4亿元、同比下降7.1%,餐饮收入额16.2亿元、同比下降10.0%。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5%,饮料类下降11.8%,烟酒类增长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1.7%,化妆品类增长1.1%,日用品类增长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8%,中西药品类下降60.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7.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58.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7%,汽车类下降28.1%。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042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出口6008.5万元、下降9.4%,进口4419.9万元、增长122.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6%。按投资领域分,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2%,房地产投资增长58.7%。按项目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27.4%,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69.4%,其他费用增长55.9%。其中,工业固投同比增长44.6%,民间投资增长38.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8.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61.3%。全年全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6万平方米。
表4 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增长(%) |
投资额 | 亿元 | - | 58.7 |
#住宅 | 亿元 | - | 61.3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781.6 | 32.0 |
#住宅 | 万平方米 | 637.0 | 34.8 |
本年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05.8 | -12.8 |
#住宅 | 万平方米 | 174.1 | -12.8 |
本年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6.1 | -67.4 |
#住宅 | 万平方米 | 5.5 | -69.9 |
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74.2 | -29.9 |
#住宅 | 万平方米 | 73.7 | -30.3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亿元 | 89.7 | 35.1 |
#国内贷款 | 亿元 | 1.4 | -49.1 |
#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7.5 | 24.8 |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9亿元、同口径下降3.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2亿元,同口径增长3.2%;非税收入完成6.7亿元,同比下降14.9%。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4.4亿元,同口径增长3.3%;企业所得税0.8亿元,同比增长7.6%;个人所得税0.3亿元,同比增长3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0.7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各类民生支出完成259.0亿元、同比增长0.1%。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7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4.7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1亿元。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26.7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住户存款675.2亿元、同比增长10.5%;非金融企业存款97.7亿元、同比下降2.5%。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7.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住户贷款364.8亿元、同比下降0.2%;企事业单位贷款242.3亿元、同比增长9.2%。
全年保费收入15.5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7.1亿元,比上年下降9.5%。全年赔付额6.6亿元,比上年下降16.1%。其中,财产险赔付4.8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寿险赔付1.8亿元,比上年下降18.9%。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9.6元、比上年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3.1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2.3元、比上年增长7.4%。全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66,比上年缩小0.11。
全年全州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64.7元、比上年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48.1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06.9元,增长5.1%。全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8%。
表5 2022年全州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 ||||
指标 | 城镇 | 农村 |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5773.1 | 3.5 | 9672.3 | 7.4 |
工资性收入 | 16280.3 | 4.4 | 3069.4 | 8.9 |
经营净收入 | 3460.4 | 2.2 | 3922.5 | 6.9 |
财产净收入 | 1253.9 | 1.8 | 145.0 | 3.8 |
转移净收入 | 4778.5 | 1.9 | 2535.4 | 6.5 |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9448.1 | 6.6 | 8406.9 | 5.1 |
食品烟酒 | 5483.1 | 5.0 | 2669.6 | 6.7 |
衣着 | 1974.9 | 5.7 | 666.3 | 3.1 |
居住 | 3975.1 | 6.4 | 1952.0 | 5.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607.3 | 6.8 | 766.4 | 2.9 |
交通通信 | 1986.9 | 4.2 | 850.8 | 5.3 |
教育文化娱乐 | 2162.4 | 15.8 | 437.1 | 3.8 |
医疗保健 | 1794.8 | 6.9 | 962.3 | 3.3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463.7 | 2.5 | 102.5 | 2.9 |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2.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0.3万人,增加2.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2万人,增加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7.2万人,减少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3.3万人,增加0.01万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65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0万人,增加0.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6万人,增加0.3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3.87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5.2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8678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全州共实施临时救助29.34万人,救助资金2.75亿元。全年资助9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320人。年末全州共有养老机构14所,集中供养床位数1734张;儿童福利机构5所,集中供养床位数826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30个,其中乡镇123个,街道7个;社区服务站1192个,其中城市102个,农村1090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州共签订技术合同14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33项,其中农牧类20项,企业类2项,综合类11项。专利授权量367件,同比下降18.1%。
年末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495所,其中幼儿园1276所,小学109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初级中学69所,完全中学6所,高级中学15所,开放大学1所,中职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高职院校1所。其中高中招生16982人,在校生43713人,毕业生12145人;初中招生34912人,在校生96212人,毕业生2979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2663人,在校生257067人,毕业生35998人;中职教育招生3603人,在校生7146人,毕业生57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53万人。全州中职专任教师62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455人,小学专任教师1515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1%。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州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5%。
全年全州接待游客1118.8万人次、同比下降2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41.4%。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40.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3亿元。
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单位1876个(包含民营医院及诊所),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66个,乡镇卫生院127个,社区服务中心10个。年末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432人,其中执业医师4048人,注册护士594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195张,其中医院11233张,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62张。全年总诊疗人次585.2万人次,出院人数28.3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体育场地6167个,体育场地面积348.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1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40.6公顷,比上年下降5.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07.7万公顷,下降24.7%;房地产用地104.7公顷,下降54.0%;基础设施用地175.8公顷,下降22.7%。
全年总用水量3.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52%。其中,生活用水量0.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4%;工业用水量0.1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6.37%;农业用水量2.5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4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3.0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81.64立方米,同比下降8.0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34立方米,同比下降6.65%。人均用水量157.35立方米,同比增长0.05%。
全州共有地质公园3个。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42.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6%。煤炭消费量增长7.96%,原油消费量下降23.0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6.67%,电力消费量下降1.4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02%,比上年上升1.5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18%,上升2.67个百分点。
全年全州平均气温为8.2℃,平均降水量477.4毫米,平均无霜期204天。
全年全州农作物受灾面积104311.1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444.8万元,因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45.5万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987.4万元。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12人、受伤38人、直接经济损失316.1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安全事故28起,死亡11人,受伤36人;建筑业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受伤2人;工业安全事故1起。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4.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
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临夏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信数据、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临夏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数据来自临夏州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自临夏州商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临夏州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临夏州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农机数据来自临夏州农机服务中心;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临夏州保险协会;医疗保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直接救助数据来自临夏州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临夏州民政局;优抚对象数据来自临夏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科技数据来自临夏州科技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临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数据来自临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临夏州体育局;用水量数据来自临夏州水务局;教育数据来自临夏州教育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临夏州应急管理局;地质公园数据来自临夏州林业和草原局;气象数据来自临夏州气象局。
临夏回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
2022年3月31日
2021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州经济稳中有进,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373.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3]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72.9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19.5∶63.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677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全州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6%,比重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全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9%。
![]() |
![]() |
![]() |
2021年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211.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乡村人口131.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2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州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38.01%,比上年末提高1.26个百分点。
在常住人口中男性106.14万人,女性105.51万人,人口性别比100.60(以女性为100)。全年全州出生人口3.2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5.55‰;死亡人口1.6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8‰。
![]()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失业人员中实现再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7.1万人,同比增长2.2%;创劳务收入142.4亿元,增长9.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0067户,日均新登记55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28464户。
二、农业
全年全州粮食种植面积185.6万亩,同比增长1.7%。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5.9万亩、下降3.5%,秋粮种植面积149.7万亩、增长3.1%。小麦种植面积28.7万亩、下降5.5%,玉米种植面积103.3万亩、增长1.4%,马铃薯种植面积44.5万亩、增长4.7%。蔬菜种植面积21.8万亩、增长14.9%,中药材种植面积11.2万亩、增长33.8%,果园面积5.5万亩、增长37.3%,油料种植面积23.6万亩、下降2.3%。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9.4亿元,同比增长13.0%。粮食总产量70.8万吨、增长1.2%。其中,夏粮产量10.2万吨、下降1.8%,秋粮产量60.6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8.6万吨、下降3.8%,玉米产量47.9万吨、增长1.3%,马铃薯产量12.4万吨、增长1.7%。蔬菜产量45.9万吨、增长21.1%,中药材产量4.8万吨、增长41.1%,园林水果产量5.2万吨、增长48.0%,油料产量5.7万吨、下降0.1%。
![]() |
全年肉类总产量6.6万吨、增长7.9%,鸡蛋产量1.0万吨、增长11.8%,牛奶产量4.4万吨、下降16.0%。大牲畜存栏41.5万头、增长21.6%,其中牛存栏38.5万头、增长17.4%,出栏15.4万头、增长14.2%。羊存栏180.9万只、增长13.0%,出栏164.3万只、增长20.1%;猪存栏30.7万头、增长10.0%,出栏26.0万头、增长28.5%;家禽存栏318.7万只、增长11.8%,出栏255.1万只、增长13.5%。
年末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99.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7万千瓦;各类拖拉机、联合收获机3.3万台。全州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21.9万亩、81.3万亩、89.8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4220吨,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3.7%,股份制企业下降3.9%,私营企业下降6.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制造业下降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3%。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下降12.4%,省属企业增长9.1%,地方企业下降6.4%。
![]() |
年末全州发电装机容量314.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85.9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28.3万千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9841万元,比上年下降76.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3%,比上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6%,利润总额增长130.9%。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7394.7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226572.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全年公路客运总量1913.6万人,比上年增长13.4%;公路客运周转量100886.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7%。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全州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256.3万件,同比下降2.2%;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47.5万件,同比增长47.9%。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04.9亿元(201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1%。到2021年底,全州共有铁塔4389 座,4G基站8065个,5G基站1300个。全州电话用户总数207.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92.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5.2万户。年末有线宽带用户53.0万户,其中农村用户29.5万户,城市用户23.5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4亿GB,比上年增长19.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限额以上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同比增长18.0%;限额以下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亿元、同比增长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5.4亿元、同比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0.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99.4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收入额18.0亿元、同比增长22.6%。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6.7%,饮料类增长24.5%,烟酒类增长28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4%,化妆品类增长17.3%,日用品类增长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7%,中西药品类下降23.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4.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5%,汽车类增长3.1%。
![]() |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0.86亿元,比上年下降28.9%。其中,出口0.66亿元、下降45.2%,进口0.2亿元、增长159.4倍。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1%,其中工业固投增长4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7%。按投资领域分,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0.8%。按项目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24.6%,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52.0%,其他费用增长41.7%。民间投资[4]同比增长174.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0.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66.5%。全年全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9.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8.8万平方米。
![]() |
![]() |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22.9%;非税收入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16.1%。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5.82亿元,同比增长1.0%;企业所得税0.76亿元,同比下降25.0%;个人所得税0.25亿元,同比增长2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7.6亿元、同比下降4.0%。其中,各类民生支出完成257.8亿元、同比下降2.8%。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827.1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610.9亿元、同比增长8.2%;非金融企业存款100.2亿元、同比增长0.3%。全州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87.4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住户贷款365.4亿元、同比增长6.9%;企事业单位贷款222.0亿元、同比增长11.9%。
全年保费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3亿元,比上年下降4.7%;人身保险保费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赔付额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财产险赔付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寿险赔付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0%。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02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6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7,比上年缩小0.11。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238.3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02.4元,增长10.4%。全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15万人,减少0.0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8.4万人,减少4.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9万人,增加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5.5万人,减少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3.1万人,较上年略增。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91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1万人,增加0.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6万人,增加0.4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3.7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2.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8762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全年全州共实施临时救助27.2万人,救助资金4.1亿元。全年资助85.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220人。
年末全州共有养老机构12所,集中供养床位数1634张;儿童福利机构5所,集中供养床位数1154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30个,其中乡镇123个,街道7个;社区服务站1126个,其中城市97个,农村1029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17项,其中农牧类7项,企业类5项,综合类5项。专利授权量447件,增长20.0%。
年末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522所,其中幼儿园1282所,小学11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初级中学71所,完全中学6所,高级中学14所,电大分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职院校1所。普通高中招生14400人,在校生39385人,毕业生11645人;初中招生31817人,在校生90989人,毕业生24774人;普通小学招生44112人,在校生251161人,毕业生32738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34人,在校生6437人,毕业生643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88万人。全州中职专任教师66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746人,小学专任教师14656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4.5%。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7%。
全年全州接待游客1592.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86.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3.8亿元。
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单位1874个(包含民营医院及诊所),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63个,乡镇卫生院127个。年末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326人,其中执业医师4862人,注册护士577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776张,其中医院9123张,乡镇卫生院2713张。全年总诊疗人次428.9万人次,出院人数27.6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体育场地7001个,体育场地面积360.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3.3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生活用水量0.6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工业用水量0.12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用水量2.5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88.78立方米,同比下降12.0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5.72立方米,同比下降8.41%。人均用水量157.36立方米,同比下降0.8%。
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2个。
全年全州平均气温为7.6℃,平均降水量400.7毫米,平均无霜期213天。
全年全州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2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9万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81万元。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4起,死亡14人、受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98.6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安全事故29起,死亡10人,受伤33人;建筑业安全事故3起,死亡2人,受伤1人;工业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下降)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州林业和草原局;水资源总量数据来自州水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农机数据来自州农机服务中心;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州邮政局;通信业数据来自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临夏州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州保险协会;医疗保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直接救助数据来自州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州民政局;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旅游、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州文化和旅游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州体育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州商务局;技术合同等科技数据来自州科技局;气象数据来自州气象局。
临夏回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临夏调查队
2021年3月31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州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人民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2:18.5:65.3。全年全州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7%。全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5万人,比上年少增0.29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0.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全年劳务输转人数55.9万人,比上年增长9.2%;创劳务收入130.4亿元,增长27.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上年同期=100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8 |
一、食品烟酒 | 105.7 |
粮 食 | 100.7 |
鲜 菜 | 109.4 |
畜 肉 | 123.1 |
水 产 品 | 105.4 |
蛋 | 97.6 |
鲜 果 | 91.8 |
二、衣着 | 96.9 |
三、居住 | 102.3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98.6 |
五、交通和通信 | 96.8 |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 99.7 |
七、医疗保健 | 100.1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3.5 |
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县(市)全部摘帽,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6.32万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09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57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0.84万户。
二、农业
全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2.4万亩,比上年增加1.9万亩,同比增长1.05%。其中,夏粮面积37.14万亩,比上年减少0.97万亩,同比下降2.55%;秋粮面积145.26万亩,比上年增加2.87万亩,同比增长2.02%。蔬菜种植面积18.95万亩,增加0.95万亩,同比增长5.3%。中药材种植面积8.36万亩,增加0.64万亩,同比增长8.3%。果园面积4.01万亩,增加0.84万亩,同比增长26.5%。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98万吨,比上年增加1.71万吨,同比增长2.51%。其中,夏粮总产量10.39万吨,同比增长1.48%;秋粮总产量59.59万吨,同比增长2.69%。其中,小麦产量8.94万吨,同比下降1.22%;玉米产量47.30万吨,同比增长1.76%。油料产量5.71万吨,同比增长3.61%。全年蔬菜产量37.92万吨,比上年增长9.3%。中药材产量3.43万吨,增长12.8%。园林水果产量3.52万吨,增长7.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14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猪肉产量1.53万吨,增长2.5%;牛肉产量1.71万吨,增长11.22%;羊肉产量2.61万吨,增长11.1%;禽肉产量0.28万吨,增长14.01%。禽蛋产量0.86万吨,增长11.08%。牛奶产量5.23万吨,增长15.97%。
年末全州大牲畜存栏34.17万头,同比增长9.76%。其中,牛存栏32.81万头,同比增长10.25%;牛出栏13.5万头,同比增长11.66%。羊存栏160.06万只,同比增长10.9%;羊出栏136.79万只,同比增长11.8%。生猪存栏27.93万头,同比增长67.1%;生猪出栏20.27万头,同比增长2.22%。
年末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9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各类拖拉机、联合收获机3.28万台。全州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12.22万亩、66.5万亩、68.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2%;股份制企业增长5.9%;私营企业增长15.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6.2%,制造业增长1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
表2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增长(±%) |
发电量(含刘电) | 亿千瓦时 | 153.5 | 1.5 |
水 泥 | 万吨 | 96.4 | 7.0 |
乳制品 | 吨 | 4027.9 | -59.8 |
氮 肥 | 吨 | 157427 | 12.6 |
白 酒 | 千升 | 300 | -16.8 |
饮 料 | 万吨 | 1.14 | 19.7 |
鲜、冷藏肉 | 万吨 | 2.56 | -5.7 |
轻 革 | 万平方米 | 151.4 | -10.1 |
铝 材 | 万吨 | 4.28 | 13.9 |
加气块 | 万块 | 20.4 | 54.4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0%,比上年末下降2.7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四、服务业
全年全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3亿元,比上年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15亿元,下降9.3%;金融业增加值27.33亿元,增长12.7%;房地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增长13.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8.71亿元,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7305.0万吨,比上年增长1.4%;货物运输周转量120.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6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5.5%;旅客运输周转量9.28亿人公里,下降40.9%。
年末全州机动车保有量49.4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大型汽车1.2万辆、小型汽车24.3万辆、摩托车21.2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0万件;包裹业务16.5万件;快递业务量103.9万件,收入1479.7万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55.15亿元,比上年增长41.29%。年末全州电话用户总数190.68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75.3万户。年末有线宽带用户42.27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8.73万户,城市用户23.55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0.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6.7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0亿元,下降0.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92.0亿元,增长0.7%;餐饮收入额14.7亿元,增长0.4%。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2%,饮料类增长21%,烟酒类下降7.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5%,化妆品类增长20.8%,日用品类2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中西药品类下降18.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6.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汽车类增长33.8%。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1883.9万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出口11871.5万元,增长48.6%;进口12.4万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1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6亿元,比上年增长79.2%;第二产业投资13.2亿元,下降58.8%;第三产业投资164.2亿元,增长51.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较上年略减;基础设施投资90.2亿元,增长116.2%。
表3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总 计 | 27.0 | 金融业 | -72.0 |
农、林、牧、渔业 | 79.2 | 房地产业 | 76.7 |
采矿业 | -16.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2.8 |
制造业 | -69.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63.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7.3 |
建筑业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98.6 |
批发和零售业 | -8.3 | 教育 | 89.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3.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2.9 |
住宿和餐饮业 | -89.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46.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2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5.6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5亿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住宅投资28.1亿元,下降11.3%;办公楼投资0.2亿元,增长40.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5亿元,下降29.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5.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8万平方米。
全年全州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3.90万套,基本建成0.48万套。全面完成11.67万户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任务。
表4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额 | 亿元 | 33.5 | -15.6 |
其中:住宅 | 亿元 | 28.1 | -11.3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432.2 | 42.5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27.7 | 44.7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73.7 | 10.3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38.9 | 18.2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9.4 | 791.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6 | 829.0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36.6 | 102.8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6.1 | 108.7 |
本年到位资金 | 亿元 | 30.6 | -16.9 |
其中:国内贷款 | 亿元 | 2.6 | 151.0 |
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0.9 | 12.5 |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税收收入12.4亿元,增长16.4%;非税收收入6.8亿元,增长18.5%。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5.8亿元,增长13.2%;企业所得税1亿元,增长31.1%;个人所得税0.2亿元,增长5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民生支出265.3亿元,增长18.2%。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3.89亿元。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1.8亿元,比年初增加102.8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0.2亿元,增加87.2亿元,增长19.3%。
表5 2020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年末数 (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 | 751.8 | 15.8 |
其中:住户存款 | 564.6 | 13.7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99.8 | 30.2 |
各项贷款 | 540.2 | 19.3 |
其中:住户贷款 | 341.8 | 12.0 |
企(事)业单位贷款 | 198.4 | 33.7 |
全年保费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寿险保费收入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赔付额5.3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财产险赔付5.0亿元,比上年增长0.6%;寿险赔付0.3亿元,比上年下降17.6%。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8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13元,比上年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88,比上年缩小0.1。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71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52元,增长7.1%。全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2.7万人,增加21.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3万人,增加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0.4万人,增加2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2.98万人,较上年略增。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0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92万人,增加0.6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36万人,增加0.26万人。年末全州共有3.82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0.6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0.91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全年全州共实施临时救助35.6万人,救助资金6.2亿元。全年资助85.3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179人。
年末全州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8个,其中养老机构13个,儿童服务机构5个。社会服务床位2896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693张,儿童服务床位1203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30个,其中乡镇123个,街道7个;社区服务站985个,其中城市92个,农村893个。
九、教育
年末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538所,其中幼儿园1277所,小学114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初级中学67所,完全中学7所,高级中学13所,电大分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职院校1所。普通高中招生1.32万人,在校生3.74万人,毕业生1.10万人;初中招生2.98万人,在校生8.44万人,毕业生2.1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49万人,在校生24.20万人,毕业生3.0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33万人,在校生0.59万人,毕业生0.0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8人,在校生212人,毕业生1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77万人。全州中职专任教师62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0.95万人,小学专任教师1.4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1.24%。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州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博物馆16个。全州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7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5.4万户,户户通实际用户38.0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0%。年末全州共有档案馆9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3万卷(件)。
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198.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5.8%。综合旅游收入59.2亿元,比上年下降55.6%。
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单位1698个(包含民营医院及诊所),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133个。年末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9万人,其中职业医师0.36万人,注册护士0.5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1万张,其中医院0.88万张,乡镇卫生院0.27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455.58万人次,出院人数30.33万人。
截至年末,全州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例。全州共有20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3万份/天。
年末全州共有体育场地6167个,体育场地面积348.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州水资源总量336.2亿立方米。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全年全州能源消费总量227.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1%。
全年全州平均气温为7.4℃,平均降水量606.6毫米,平均无霜期171天。
全年全州农作物受灾面积14.78万亩,其中绝收0.44万亩。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16.9万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09.1万元。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起,共死亡12人,受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123.3万元。其中,共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1起,死亡11人,受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3.3万元;工矿商贸事故2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以临夏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公报中涉及的与人口相关指标计算的数据暂缺。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下降)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州林业和草原局;水资源总量数据来自州水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农机数据来自州农机服务中心;机动车数据来自州车管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州邮政局;通信业数据来自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数据来自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减税降费数据来自州税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临夏州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州保险协会;医疗保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直接救助数据来自州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州民政局;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旅游、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州文化和旅游局;档案数据来自州档案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州体育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
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
—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临夏州统计局
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3日
根据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州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法人单位位居前三位的是:临夏市3018个,占18.64%;临夏县2507个,占15.49%;东乡县2426个,占14.99%。产业活动单位位居前三位的是:临夏市3411个,占17.62%;临夏县2886个,占14.91%;东乡县2853个,占14.74%。按地区分组的单位情况详见表7-1。
表7-1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 计 | 16189 | 100 | 19355 | 100 |
临夏市 | 3018 | 18.64 | 3411 | 17.62 |
临夏县 | 2507 | 15.49 | 2886 | 14.91 |
康乐县 | 1767 | 10.91 | 2101 | 10.86 |
永靖县 | 1884 | 11.64 | 2508 | 12.96 |
广河县 | 1676 | 10.35 | 1825 | 9.43 |
和政县 | 1492 | 9.22 | 2145 | 11.08 |
东乡县 | 2426 | 14.99 | 2853 | 14.74 |
积石山县 | 1419 | 8.77 | 1626 | 8.40 |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是临夏市59409人,占28.39%;永靖县37041人,占17.70%;临夏县25640人,占12.25%。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详见表7-2。
表7-2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 |||
(人) | 其中:女性 | ||
合 计 | 209270 | 70656 | |
临夏市 | 59409 | 22723 | |
临夏县 | 25640 | 8254 | |
康乐县 | 17276 | 6327 | |
永靖县 | 37041 | 10817 | |
广河县 | 15468 | 5089 | |
和政县 | 17758 | 5913 | |
东乡县 | 22653 | 5992 | |
积石山县 | 14025 | 5541 |
注释:
1.表中的合计数和分县市数据不包含铁路运输业、金融业数据。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临夏州统计局
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3日
根据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州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8.42%。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8人年。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4377万元,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详见表6-1。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8.75%。
表6-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 ||
R&D经费支出 | 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 | |
(万元) | ||
合 计 | 4377 | 0.57 |
采矿业 | — | — |
制造业 | 4377 | 0.7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170 | 1.41 |
食品制造业 | 237 | 0.8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500 | 7.44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373 | 3.88 |
医药制造业 | 97 | 4.5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 |
二、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8年末,临夏州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99个,从业人员6094人,资产总计417822万元。
2018年末,临夏州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666个,从业人员4594人,资产总计368188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700万元。
2018年末,临夏州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133个,从业人员1500人,资产总计49634万元,全年支出(费用)20726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标准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5.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
6.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7.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临夏州统计局
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3日
根据临夏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州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277个,从业人员3447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85个,从业人员1427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00%和170.78%(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185 | 1427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2 | 10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83 | 1070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100 | 347 |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185 | 1427 |
内资企业 | 185 | 1427 |
国有企业 | 1 | 21 |
集体企业 | —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27 | 201 |
股份有限公司 | 5 | 114 |
私营企业 | 90 | 887 |
其他企业 | 62 | 204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7081万元。负债合计27703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56万元(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287081 | 27703 | 13256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76 | — | —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281002 | 27176 | 16069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5904 | 527 | 2647 |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65个,从业人员2063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8.33%、下降24.82%。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6个,从业人员267人,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68%和89.6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4222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2344.07%。负债合计67987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5万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841万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933万元。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52个,从业人员1330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65.22%和35.99%(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252 | 1330 |
居民服务业 | 89 | 370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128 | 744 |
其他服务业 | 35 | 216 |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252 | 1330 |
内资企业 | 252 | 1330 |
国有企业 | — | — |
集体企业 | 1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 |
联营企业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55 | 317 |
股份有限公司 | 2 | 4 |
私营企业 | 193 | 1006 |
其他企业 | 1 | 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524万元。负债合计4496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65万元(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20524 | 4496 | 10565 |
居民服务业 | 3637 | 626 | 2862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12795 | 3145 | 5940 |
其他服务业 | 4092 | 725 | 1763 |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教育法人单位889个,从业人员29053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15.25%和11.70%。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760个,比2013年末增长93.88%,从业人员27011人,比2013年末减少5.6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1770万元,比2013年增长1111.76%。负债合计21282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25万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13223万元,比2013年增长214.62%。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75666万元。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369个,从业人员11896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66.97%和37.59%。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86个,比2013年末增长34.27%,从业人员10271人,增长23.1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4278万元。负债合计11039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373万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05736万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09837万元。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州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278个,从业人员2897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12.21%和8.38%。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96个,从业人员1614人,比2013年末增长180%和164.5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0253万元,比2013年增长494.81%。负债合计36698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710万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7427万元,比2013年增长17.98%。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8389万元。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8年末,全州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7862个,比2013年末下降0.28%,从业人员63876人,比2013年末下降19.35%。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的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542709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