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近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地方标准《好房子住宅评价标准》正式发布,旨在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全面提升全省住房综合品质。
该《标准》立足“四好”建设要求,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核心目标,构建了一套涵盖住区环境、空间适用、安全耐久、绿色低碳、健康舒适、设备设施、智慧运维等九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覆盖了从设计、施工、验收到运维的全链条环节,为全省“好房子”建设提供了统一、规范且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依据。
《标准》创新性地采用了“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的三级评价机制,并设立了一星级至三星级三个评价等级,以强化对住宅综合性能的引导与分级。其中,“控制项”作为参评的基本门槛,“评分项”侧重于绿色、健康、智慧等现代居住理念的落实程度,而“加分项”则旨在鼓励行业技术创新与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性地推动住宅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标准》正式实施后,将作为全省住宅项目设计审查、过程管控和竣工验收的重要技术依据,引导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物业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升级,从而全面提升住房品质与居住体验,有力推动全省住房供给模式从解决“有没有”向追求“好不好”的根本性转变。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棚户区改造始终是关乎民生福祉与城市面貌提升的关键工程。近年来,临夏市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也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秋日清晨的阳光洒进临夏市道合伊和名苑小区,老人们正在健身步道上悠闲散步,年轻人在室外篮球场中挥洒汗水,社区书屋里,孩子们在“小红星”公益课堂里汲取知识,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作为临夏市棚户区安置项目之一,该小区的建设,解决了周边600多户1200余人的住房困难问题,除安置房外,小区内还配套建设了图书馆、宴会厅、篮球场、儿童游乐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健身房等附属设施,让入住居民实现了“幸福升级”。
临夏市道合伊和名苑小区住户 马慧强:我们小区的配套设施很完善,有宴席厅,家里办结婚等事都很方便;院内还有健身房,绿化做得好,另外规划了1000多米的健身步道,特别适合饭后散步、早晚锻炼身体,而且物业服务很贴心,小区还会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整体居住体验非常好。
与已建成小区的安宁祥和不同,眼下,河州学府棚户区改造项目(A区)的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项目现场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布不同点位,紧张有序地进行作业。
据了解,河州学府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21年3月启动拆迁改造工作,10月正式动工建设,目前该项目(B区)已经完成交付,现场栋栋高楼挺拔耸立,小区居民安居乐业。 A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临夏胜财地产项目总监 马成武:近年来,胜财地产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魅力花都 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陆续开发建设了河州华府、河州云府、河州学府等项目,其中河州学府B区总占地110亩,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总户数是2130户,已于2024年12月全部建成交房。目前我们在建的项目有河州云府、河州祥府和河州学府A区项目。
另一处建设中的城发芳林园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及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现场,同样也是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近年来,临夏市城发公司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规划建设房屋9022套,总建筑面积达129.85万平方米,有力助推了临夏市城镇化进程,通过重大项目实施带动了产业升级、城乡协同与生态优化。
临夏市城发芳林园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及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经理 张文平:本项目规划建设高层住宅7栋,住宅998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商品房98套,配套建设物业服务、日间照料、门卫及室外道路工程等附属建筑物及设施。目前,1号楼正在进行4层主体、2号楼5层主体、3号楼2层主体、4号楼正在修建地下室、5号楼正在开挖土方及基坑支护、6号楼10层主体、7号楼正在进行10层主体施工。
如今,临夏市棚改项目的“民生答卷”正在徐徐铺展,破旧院落变身整洁小区,泥泞小路换上平坦柏油,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休闲服务,孩子下楼便有游乐空间……“治理、改造、提升、通畅”的系统治理效果逐步凸显,正成为临夏市民生改善、百姓幸福最生动的注脚。
临夏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办主任 马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优化改造模式,提高改造成效,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综合短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盛夏时节,热浪蒸腾。记者走进康乐县冯家庄片区棚改项目施工现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施工人员穿梭其中,各司其职、紧密协作,抢工期、保质量,只为让居民早日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提升生活品质,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冯家庄片区曾因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安全隐患突出,成了群众心中的隐忧。康乐县立足县域实际,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将该片区纳入改造版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88亿元、占地62537.32平方米,规划建设8栋住宅楼、商业步行街及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将提供1016套住房,其中安置房690套。项目负责人葸红平介绍,工程采用分期建设模式,目前已完成4栋,剩余4栋正在进行消防管道和人防门安装,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
该项目不仅是住房改造工程,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催化剂”。在规划设计上,项目团队借鉴先进经验,融入多项创新举措:外立面采用真石漆一体板,美观耐用;一条商业步行街串联周边社区,致力打造区域消费新地标;教育服务、养老设施及社区卫生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居民享受便捷生活。
“以前这里乱糟糟的,影响市容,现在新小区规划得像花园一样,还有商业街和活动中心。”居民马萍感慨道。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将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拓展发展空间,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康乐县冯家庄片区棚改项目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速度。随着竣工日期的临近,这份饱含民生情怀的“答卷”即将完成,更多居民将在这里开启幸福新生活。
一砖一瓦系民生,一房一家总关情。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生活环境和幸福感。一个个惠民工程的落实落地,吹响了城乡建设的声声号角;一处处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奏响了城乡发展的精彩华章。
房靓了、路宽了、城美了、人乐了……我州住建领域以“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为目标,围绕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抗震房改造等重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保障性住房 城市建设更有温度
“以前,我们住的这一片都是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平房,夏天炎热难耐,冬天取暖困难。”提起之前的居住环境,临夏市道合·伊和名苑的居民兰玉芳连连摇头。
随着兰玉芳所在的华寺新村平房片区被纳入临夏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兰玉芳一家告别了破旧不堪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记者看到,小区内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并配套有图书馆、宴会厅、健身房、自助餐厅、中央厨房、篮球场、儿童游乐园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兰玉芳家是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24年,我州实施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47户,项目概算总投资266.25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完工率100%,共计争取各类资金190万元;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121套,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共计争取各类资金176万元。
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住房困难工薪收入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解决其住房困难,缓解购买商品房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实现安居乐业、促进创业创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老旧小区改造 城市建设更有颜值
近年来,我州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功能品质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真正实现利民行、美民居、惠民生、便民用。
家住永靖县滨河花园小区的居民孔德海对此深有感触:“小区内住宅楼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以及道路、供排水、供热、供气、供电、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都进行了统一修缮改造,让我们感受到了舒适和惬意”。
据了解,2024年我州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8个、106栋、4973户,建筑面积48.77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53亿元,共计争取落实各类资金8416万元,目前永靖县已完工,康乐县完成工程量的89%,临夏市完成工程量的85%。
州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全州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个、68栋、3865户,建筑面积39.61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8075.46万元,已争取落实资金534万元,目前,临夏市、永靖县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计划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到2025年底,基本改造完成全州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完成国家、省上要求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
农村抗震房改造 住房安全更有保障
在永靖县太极镇下古村,村民窦衍安望着自家新房,乐得合不拢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30年了,去年3月份拆了后盖起新房,用上了天然气,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据悉,我州2021年—2024年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3.13万户。近年来,州住建局以提高农房抗震设防能力、提升农房建筑风貌为重点,高质高效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提档升级,切实兜牢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方式,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改造方式,鼓励推广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和绿色建材应用,科学引导农户建房质量安全、抗震结构、建筑风貌及完善功能等,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房居住品质。
——结合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实际,紧盯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情况,抢抓国家、省上农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机遇,指导县市积极申报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计划指标,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
——督查检查对建材质量、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确保新建房屋具备上下圈梁、构造柱、拉结筋等抗震设防措施,使改造后的房屋达到本地区农房抗震设防标准,保证改造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步推进,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农房抗震改造任务。
——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严格把控地基基础、结构形式、墙体厚度、建筑构造等施工条件,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及抗震设防要求。精心调配空间布局,统筹主房、辅房、院落等功能,因地制宜同步建设卫生厕所,鼓励建设无障碍设施,逐步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净污分离。
——根据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严格管控房屋形体、色彩、屋顶、墙体、门窗和装饰等关键要素,着力营造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环境。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广群众建设装配式结构和轻钢结构农房,同步实施保温节能措施,大幅降低能耗和采暖支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民生工作,既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居梦”,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州住建领域多措并举,将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书写民生改善的新篇章。